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576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防盗窗上的型材是整体式,因为型材多用容易导热的铝合金制成,夏天室外的热量易于通过型材传递到室内,冬天易于将室内热量传递到室外,降低房屋内的保温效果,开空调或者暖气会造成能量损失,整体式的型材在制造的时候难以将型材制成多种颜色或者材质。其次,一体式的连杆无法调节旋转窗页的位置、密封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成本低、方便实用、易于制造的多功能安全防护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窗,包括多个边框构成的矩形框体,框体中设有横向布置的中柱,中柱将框体分隔为固定窗页窗体和旋转窗页窗体,其中固定窗页窗体的中空玻璃固定于边框的U形卡槽和中柱的U形卡槽内。旋转窗页窗体设有多个旋转窗页,所述旋转窗页包括横向的码头、竖向的夹料和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固定于码头的U形卡槽与夹料的U形卡槽内,旋转窗页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上摩擦芯、下摩擦芯活动连接。上摩擦芯固定于旋转窗页窗体的上端,下摩擦芯固定于旋转窗页窗体的下端。所述边框、中柱、码头、夹料、上摩擦芯和下摩擦芯均为分体式型材,型材沿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体式型材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断桥片连接。分体式型材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采用分开制造,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制成不同的颜色或者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与中空玻璃、下摩擦芯的接触部位均设有压线,所述中柱与中空玻璃、上摩擦芯的接触部位均设有压线。压线能加强密封性能,防止室外的雨水、灰尘进入到室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旋转窗页的下部设有分体连杆,分体连杆包括第一型材和活动滑块,活动滑块通过T型槽与第一型材连接,活动滑块通过销轴与夹料活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型材上有多个活动滑块,活动滑块与第一型材之间可以自由滑动,方便调节活动滑块之间的间隙和距离,从而调节各旋转窗页的间距以及密封效果。为了减少销轴的磨损、减少开关时摩擦发出的噪音,在活动滑块的销轴孔内设置耐磨消音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边框内设有边框空腔,外侧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弯曲的固定片卡槽,内侧的一端设有边框条形齿槽,边框条形齿槽与压线形成边框的U形卡槽。边框条形齿槽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在边框条形齿槽内注入胶,其边框条形齿槽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有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中柱内设有中柱空腔,所述中柱呈上下对称结构,中柱的一端设有中柱条形齿槽,中柱条形齿槽与压线形成中柱的U形卡槽。中柱条形齿槽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在中柱条形齿槽内注入胶,其中柱条形齿槽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有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中柱内设有中柱螺纹孔,当与边框组合的时候,通过从边框上打入螺钉,并拧入到中柱螺纹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摩擦芯的一侧设有挡水板,能有效防止窗外的雨水灰尘流入到窗体内部。上摩擦芯的上部设有两个上摩擦芯卡脚,两个上摩擦芯卡脚与中柱的U形卡槽配合连接。上摩擦芯的下部设有上摩擦芯D形槽,用于放置橡胶密封条。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上摩擦芯的内部设有上摩擦芯空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下摩擦芯的内部设有下摩擦芯空腔。下摩擦芯的上部设有下摩擦芯D形槽用于放置橡胶密封条。且下摩擦芯的下部设有两个下摩擦芯卡脚,其两个下摩擦芯卡脚与边框的U形卡槽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料的一侧设有两个夹料条形齿槽,其两个夹料条形齿槽之间形成夹料的U形卡槽。夹料条形齿槽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在夹料条形齿槽内注入胶,夹料条形齿槽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有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所述夹料的另一侧设有密封条槽,密封条槽内装橡胶密封条。夹料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销轴的销轴孔,销轴孔内装销轴,与分体连杆活动连接。为了防止两端进水、可在夹料两端设置橡胶密封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码头的内部设有码头空腔,为了与夹料连接,在码头内部设有码头螺纹孔,当与夹料组成框体时,通过从夹料上打入螺钉,并紧固到码头螺纹孔内。码头的顶部设有码头凹槽,码头凹槽内装密封条,加强密封效果。码头的下部设有两个码头条形齿槽,两个码头条形齿槽之间形成码头的U形卡槽。码头条形齿槽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码头条形齿槽内注入胶,其码头条形齿槽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有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地,旋转轴处于上端码头和下端码头一端的约1/3位置,以起到杠杆的作用,以能轻易地开启多个旋转窗页,为了减少码头上销轴的磨损,减少多个旋转窗页开关时摩擦发出的噪音,在上端码头和下端码头的销轴孔内设置有耐磨消音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边框、中柱、码头、夹料、上摩擦芯和下摩擦芯均为分体式型材,其分体式型材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断桥片相连接,本发明将传统的整体式型材改制成分开制造和使用,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节能环保。同时,分体式构成的型材,在制造的时候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材质,以大大提高型材的美观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线、密封橡胶条、橡胶密封头,能有效防止外部的雨水、灰尘进入到窗体内部或者室内。

3、通过分体连杆能方便地调节各旋转窗页之间的间距和密封效果。

4、本发明多个旋转窗页能将近180度方向旋转,多个旋转窗页旋转不同角度,以能轻易调节进入室内的风向。

5、通过设置耐磨消音套,能有效缓解磨损、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6、本发明的旋转轴处于上端码头和下端码头一端的约1/3位置,从而起到杠杆的作用,以能轻易地开启多个旋转窗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边框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中柱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上摩擦芯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下摩擦芯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夹料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码头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压线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分体连杆截面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断桥片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窗页打开时的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窗,包括四个边框1构成的矩形框体,框体中上部设有一根横向布置的中柱2,中柱2内设有中柱螺纹孔22,通过从边框1上打入螺钉,并拧入到中柱螺纹孔22内,进行固定连接。中柱2将框体分隔为固定窗页窗体和旋转窗页窗体,固定窗页窗体的中空玻璃9固定于边框1的U形卡槽和中柱2的U形卡槽内,并用密封胶将连接部位密封。旋转窗页窗体可以设置在上部,也可以设置在下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下部。

旋转窗页窗体内设有多个旋转窗页,即旋转窗页的数量可以是二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窗页窗体内设有三个旋转窗页。所述旋转窗页包括横向的码头6、竖向的夹料5和中空玻璃9,中空玻璃9固定于码头6与夹料5的U形卡槽内,旋转窗页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65与上摩擦芯3、下摩擦芯4活动连接,使得旋转窗页能够以旋转轴65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打开或者关闭窗户。旋转轴65处于上摩擦芯3和下摩擦芯4一端的约1/3位置,起到杠杆的作用,以能轻易地开启旋转窗页。

上摩擦芯3固定于旋转窗页窗体的上端,下摩擦芯4固定于旋转窗页窗体的下端。边框1、中柱2、码头6、夹料5、上摩擦芯3、下摩擦芯4、均为分体式型材,型材均沿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分体式型材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断桥片100连接。分体式型材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开制造,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制成不同的颜色或者材质,以大大提高了型材的美观度。为了减缓热量传递,本发明优选地,断桥片100采用塑料材料,为了方便连接,其两端制成燕尾形状。断桥片100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多个。

见图9、图10和图13,为了让三个旋转窗页同时开关,在旋转窗页的下部设有分体连杆7将三个旋转窗页连接在一起。分体连杆7包括第一型材71和三个活动滑块73,活动滑块73通过T型槽与第一型材71连接,当松开紧固螺钉72后,活动滑块73与第一型材71之间可以自由滑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将紧固螺钉72,从而达到调节间隙、密封效果的目的。活动滑块73通过销轴75与夹料5上的销轴孔53活动连接。为了减少销轴75的磨损、减少开关时候摩擦发出的噪音,在活动滑块73的销轴孔74内设置耐磨消音套。

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边框1内设有边框空腔11,外侧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弯曲的固定片卡槽16,用来安置固定卡片,方便与墙体固定,内侧的一端设有边框条形齿槽14,边框条形齿槽14与压线8形成边框1的U形卡槽。边框条形齿槽14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边框条形齿槽14内注入胶,其边框条形齿槽14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有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为了方便边框1与下摩擦芯4的配合,在边框条形齿槽14的下部设置边框7字形凸起部15,和边框第一卡槽13,两者相应形成U形卡槽,并与两个下摩擦芯卡脚43配合。同时为了增强密封性能,在边框第一卡槽13的右边设置了安装压线8的边框第二卡槽12。

同理,在中柱2内设有中柱空腔21、中柱7字形凸起部26、中柱第一卡槽25、中柱第二卡槽24,并呈上下对称布置,一端设有中柱条形齿槽23,中柱条形齿槽23与压线8形成中柱2的U形卡槽。中柱2内设有中柱螺纹孔22,当与边框1组合的时候,通过从边框1上打入螺钉,并拧入到中柱螺纹孔22内。

所述上摩擦芯3的一侧设有挡水板31,能有效防止窗外的雨水灰尘流入到窗体内部。上部设有两个上摩擦芯卡脚32,两个上摩擦芯卡脚32与中柱2的U形卡槽配合连接,下部设有上摩擦芯D形槽34,用于放置橡胶密封条。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内部设有上摩擦芯空腔35。

同理,所述下摩擦芯4内部设有下摩擦芯空腔41,上部设有下摩擦芯D形槽42用于放置橡胶密封条,下部设有两个下摩擦芯卡脚43,两个下摩擦芯卡脚43与边框1的U形卡槽配合连接。

夹料5的一侧设有两个夹料条形齿槽51,两个夹料条形齿槽51之间形成夹料的U形卡槽,夹料条形齿槽51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以增大摩擦力,同时在夹料条形齿槽51内注入胶,其夹料条形齿槽51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夹料5的另一侧设有密封条槽52,内装橡胶密封条。夹料5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销轴75的销轴孔53,通过销轴75与分体连杆7活动连接。为了防止两端进水、可在夹料两端设置橡胶密封头。

为了减轻重量、节约成本,所述码头6的内部设有码头空腔61,为了与夹料5连接,码头6内设有码头螺纹孔64,当与夹料5组成框体时,通过从夹料5上打入螺钉,并紧固到码头螺纹孔64内。码头6的顶部设有码头凹槽63,码头凹槽63内装密封条,加强密封效果。码头6的下部设有两个码头条形齿槽62,两个码头条形齿槽62之间形成码头6的U形卡槽。码头条形齿槽62起加强固定玻璃的作用,增大摩擦力,其码头条形齿槽62具有滞留胶的作用,以防止胶流失,从而能效固定玻璃,并具有更好的防水作用、密封作用。

如上所述,为了加强密封性能,防止室外的雨水、灰尘进入到室内。在边框1与中空玻璃9、下摩擦芯4的接触部位均设有压线8,所述中柱2与中空玻璃9、上摩擦芯3的接触部位均设有压线8。压线8呈7字形状,一侧带有卡脚81,通过卡脚81与边框1或者中柱2连接。

本发明的边框1、中柱2、码头6、夹料5、上摩擦芯3和下摩擦芯4均为分体式型材,其分体式型材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断桥片100连接,本发明将传统的整体式型材改制成分开制造和使用,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节能环保。同时,分体式构成的型材,在制造的时候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材质,以大大提高型材的美观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线8和密封橡胶条,能有效防止外部的雨水、灰尘进入到窗体内部或者室内。

本发明进一步地,旋转轴65处于上端码头6和下端码头6一端的约1/3位置,以起到杠杆的作用,以能轻易地开启多个旋转窗页,为了减少码头6上销轴75的磨损,减少多个旋转窗页开关时摩擦发出的噪音,在上端码头6和下端码头6的销轴孔74内设置有耐磨消音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边框、中柱、码头、夹料、上摩擦芯和下摩擦芯均为分体式型材,其分体式型材包括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通过断桥片相连接,本发明将传统的整体式型材改制成分开制造和使用,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节能环保。同时,分体式构成的型材,在制造的时候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采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材质,以大大提高型材的美观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压线、密封橡胶条、橡胶密封头,能有效防止外部的雨水、灰尘进入到窗体内部或者室内。

3、通过分体连杆能方便地调节各旋转窗页之间的间距和密封效果。

4、本发明多个旋转窗页能将近180度方向旋转,多个旋转窗页旋转不同角度,以能轻易调节进入室内的风向。

5、通过设置耐磨消音套,能有效缓解磨损、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6、本发明的旋转轴处于上端码头和下端码头的约1/3位置,从而起到杠杆的作用,以能轻易地开启多个旋转窗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