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墙面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025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安装底座,尤其涉及一种快捷墙面安装底座,适用于卫浴五金件的墙面安装。

背景技术:
墙面挂件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及公共场所等各种场合,尤其广泛应用于家庭的卫浴及厨房等墙面上。目前墙面挂件大多采用金属制备而成,其安装方式大多为在墙面上钻孔,然后用螺丝等连接件将墙面挂件固定在墙面上;也有采用塑料制备形成的墙面挂件,并利用吸盘等吸附式器件将墙面挂件固定在较为光滑的墙面上。但上述方式中在墙面钻孔的方式虽然牢固性高,但需要采用专用工具才能完成,且安装不便,不能重复安装不同的墙面挂件;采用吸盘等器件进行吸附式安装虽然安装简便,但对墙面的光洁程度要求很高,且非常容易脱落。针对上述缺陷,目前也有人提出一种墙面安装底座,该底座包括固设于墙面上的底板和可拆卸式安装于底板上的面盖,利用面盖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来达到重复安装不同墙面挂件的目的,但当前墙面安装底座的底板和面盖之间的分离与连接方式通常为利用内、外螺纹相互之间的螺旋连接或者通过底板和面盖之间的可拆式过盈连接来实现,上述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底板和面盖之间的连接与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有时甚至需要特别的工具才能完成,因此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捷墙面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快捷的实现底板和面盖之间的分离、组合,可重复并牢固的将物体安装在墙面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捷墙面安装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和外盖,所述固定底板可拆卸式固定于墙面上,所述外盖包括外盖底板和沿外盖底板周边向上延伸形成的外盖周壁,以面朝墙面时的使用方向为基准,固定底板与外盖之间形成有容置腔,固定底板朝容置腔一侧的上部周边向容置腔方向延伸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固定底板位于第一、二定位片之间沿固定底板平面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防转动挡台,且固定底板朝容置腔一侧的底部周边向容置腔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对止挡块;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弹簧和一滑动块,该弹簧的顶端定位卡设于固定底板朝向容置腔一侧上,且该弹簧的底端定位并抵紧于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能够沿弹簧的伸缩方向在固定底板上来回滑动并止挡于所述止挡块处;所述外盖周壁的内侧面上间隔形成有与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和止挡块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二和三凸起挡台,第一、二凸起挡台分别能够扣合于第一、二定位片处并止挡于防转动挡台处,且第三凸起挡台能够沿弹簧伸缩方向推动滑动块压缩弹簧并使滑动块止挡于止挡块处。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二定位片均呈顶窄底宽的直角梯形片状结构,该两直角梯形片状结构的直角边相对设置,且该第一、二定位片自底部向顶部朝容置腔外侧倾斜;所述第一、二和三凸起挡台呈轴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块状结构,该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的直角底边一面朝向外盖的开口处,且该每个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的斜边一面均朝向外盖的中心;所述第一、二凸起挡台的轴向截面分别对应止挡于所述防转动挡台的两侧,且第一、二凸起挡台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与第一、二定位片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第一、二凸起挡台恰能分别对应卡设于第一、二定位片处。所述滑动块呈横截面为梯形的块状结构,该梯形的块状结构按顶部宽度尺寸沿轴向朝底部延伸形成延长体,该延长体的底部端面形成一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凸起挡台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且第三凸起挡台对应卡设于倾斜面处。所述滑动块梯形块状结构的底部与延长体侧壁相邻的一面形成止挡面,一对所述止挡块间隔设置于固定底板的底部,该对止挡块之间的间隔距离恰能容延长体通过,所述延长体通过一对止挡块之间的间隙且止挡面能够止挡于止挡块处。所述固定底板上位于第一、二定位片之间处朝向容置腔一侧凹进形成定位弹片,所述弹簧的顶端套设于该定位弹片上;所述滑动块的中上部开设有一恰能在径向尺寸上容置弹簧的定位盲孔,所述弹簧的底端定位容置并可拆卸式固定于该定位盲孔内。所述固定底板沿滑动块滑动方向间隔设有一对相对开口状的导向片,滑动块能够沿该对导向片在固定底板上滑动。所述导向片为固定底板朝向容置腔一侧翘起形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板状结构,该导向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滑动块的梯形块状结构的梯形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滑动块的梯形斜边插设于导向片的下方且滑动块沿导向片的导向在固定底板上滑动。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定位通孔,设有连接件穿设过该定位通孔将固定底板固设于墙面上。所述定位通孔为腰型孔,所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安装底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快捷的实现底板和面盖之间的分离、组合,可重复并牢固的将物体安装在墙面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面剖视图;图5为图3中A-A面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去外盖后安装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其中:1-固定底板;101-第一定位片;102-第二定位片;103-防转动挡台;104-止挡块;105-定位弹片;106-导向片;107-定位通孔;2-外盖;201-外盖底板;202-外盖周壁;203-第一凸起挡台;204-第二凸起挡台;205-第三凸起挡台;3-容置腔;4-弹簧;5-滑动块;501-延长体;502-倾斜面;503-止挡面;504-定位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下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快捷墙面安装底座,以面朝墙面时的使用方向为基准,其包括固定底板1和外盖2,固定底板1和外盖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3。所述固定底板1可拆卸式固定于墙面上,其方式可采用常见的螺钉固定或黏贴固定等,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螺钉固定,即在固定底板1上开设有定位通孔107,此处采用腰型通孔,采用连接件(采用螺纹连接件,即螺钉、螺栓等常规件)穿设过该定位通孔将固定底板固设于墙面上,可通过腰型通孔与连接件之间在腰型长度上的间距进行位置调整。固定底板1朝容置腔一侧的上部周边向容置腔方向延伸形成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片101和第二定位片102,该第一、二定位片101、102均呈顶窄底宽的直角梯形片状结构,该两直角梯形片状结构的直角边相对设置,且该第一、二定位片自底部向顶部朝容置腔外侧倾斜,固定底板位于第一、二定位片之间沿固定底板平面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防转动挡台103。外盖2包括外盖底板201和沿外盖底板周边向上延伸形成的外盖周壁202,外盖底板201的外侧面上通常会根据该底座的使用场合和用途进行其他装饰,如用在浴室的挂钩、挂篮等均可采用常规方法设置于外盖底板的外侧面上。此外外盖周壁202的内侧面上间隔形成有与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和止挡块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二和三凸起挡台203、204、205,该第一、二和三凸起挡台呈轴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块状结构,该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的直角底边一面朝向外盖2的开口处,且该每个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的斜边一面均朝向外盖2的中心。第一、二凸起挡台的轴向截面分别对应止挡于所述防转动挡台103的两侧,且第一、二凸起挡台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与第一、二定位片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第一、二凸起挡台能够分别对应卡设扣合于第一、二定位片处并止挡于防转动挡台103处。固定底板1朝容置腔一侧的底部周边向容置腔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对呈间隔设置的止挡块104,此外容置腔内设有一弹簧4和一滑动块5。滑动块5呈横截面为梯形的块状结构,该梯形的块状结构按顶部宽度尺寸沿轴向朝底部延伸形成延长体501,该延长体的底部端面形成一倾斜面502,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凸起挡台205直角三角形块状结构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且第三凸起挡台对应卡设于倾斜面502处,第三凸起挡台能够沿弹簧伸缩方向推动滑动块压缩弹簧并使滑动块止挡于止挡块104处,其具体结构为:滑动块5梯形块状结构的底部与延长体501侧壁相邻的一面形成止挡面503,一对所述止挡块之间的间隔距离恰能容延长体501通过,所述延长体通过一对止挡块之间的间隙且止挡面503能够止挡于止挡块104处。弹簧4的顶端定位卡设于固定底板朝向容置腔一侧上,其具体结构是:固定底板1上位于第一、二定位片之间处朝向容置腔一侧凹进形成定位弹片105,所述弹簧4的顶端套设于该定位弹片上。该弹簧4的底端定位并抵紧于滑动块上,其具体结构是:滑动块5的中上部开设有一恰能在径向尺寸上容置弹簧的定位盲孔504,弹簧4的底端定位容置并可拆卸式固定于该定位盲孔内。所述滑动块5能够沿弹簧4的伸缩方向在固定底板上来回滑动并止挡于所述止挡块104处。所述固定底板1沿滑动块滑动方向间隔设有一对相对开口状的导向片106,滑动块5能够沿该对导向片在固定底板上滑动。其具体结构是:导向片106为固定底板朝向容置腔一侧翘起形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板状结构,该导向片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滑动块的梯形块状结构的梯形斜边一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滑动块的梯形斜边插设于导向片的下方且滑动块沿导向片的导向在固定底板上滑动。在安装时,先将固定底板采用连接件固定在墙面上,然后将外盖底部的第三凸起挡台和延长体底端的斜面接触并向上抬起,此时滑动块的延长体受到外力挤压向上,滑动块沿导向片向上滑动使得弹簧向上收缩;接着将外盖向前倾使外盖上部的第一、二凸起挡台向下扣合于第一、二定位片处并使该第一、二凸起挡台的轴向侧面止挡于防转动挡台处,此时弹簧在回复力作用下抵紧滑动块,滑动块止挡于止挡块处且滑动块抵紧外盖,完成底座的快捷安装。当需要更换外盖时候,略微将外盖底部向上抬,使弹簧向上压缩,然后用手将外盖上部朝外扳出一点后,即可卸下外盖。使用该安装底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快捷的实现底板和面盖之间的分离、组合,可重复并牢固的将物体安装在墙面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