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踏板梯,具体涉及一种顶盖可翻折的新型踏板梯。
背景技术:
踏板梯是一种常用的登高工具,主要用于较高处的装修、维修、取物及置物等,不仅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在室外使用。
现有的踏板梯通常包括前梯柱和后梯柱,前、后梯柱的上端铰接,下端通过一具有收缩功能的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前梯柱上固设有多个平行的踏步以及至少一个踏板,所述踏步以作登高之用,宽度较窄,所述踏板作为工作面,供使用者站立,宽度较宽。该现有踏板梯具有折叠后占用空间少、便于携带等优点,但同时也发现存在以下不足:踏板梯的顶盖直接固定在梯子的前梯柱上,无法转动,因此当梯子折叠收纳时,顶盖便成为整个梯子厚度方面最宽的部分,造成出货时装箱量下降,而若缩短该顶盖的宽度,虽然能提升装箱量,但会导致使用时用于放置工具的面积较小,构成矛盾。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踏板梯,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顶盖固定导致装箱量和放置工具面积存在矛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盖可翻折的踏板梯,包括铰接的前梯柱和后梯柱,所述前梯柱的顶端设有一顶盖;该顶盖与所述前梯柱的顶端铰接;其中,
所述前梯柱的顶端内侧对应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一限位块,且该限位块位于顶盖与前梯柱铰接处的后方;所述限位块具有水平限位面及竖直限位面,构成所述顶盖为打开状态时,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所述水平限位面抵靠配合,所述顶盖为收折状态时,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所述竖直限位面抵靠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顶盖连接板,该顶盖连接板固设于所述前梯柱的顶端,顶盖连接板上设有所述铰接处以及所述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盖可翻折的踏板梯,其顶盖与前梯柱铰接,通过在前梯柱的顶端内侧对应顶盖设置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具有水平限位面及竖直限位面,构成本实用新型踏板梯的顶盖可翻折收纳。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梯子在使用状态时将打开顶盖,不使用时收折顶盖,缩小了收纳时梯子的整体宽度,能够增加装箱量,另外由于顶盖的宽度得以保证,因此使用时防置工具的面积得到保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装箱量和工具放置面积之间的矛盾,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佳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平视视角);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仰视视角);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平视视角);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与前梯柱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前梯柱;2.后梯柱;3.顶盖;4.限位块;5.铰接处;6.水平限位面;7.竖直限位面;8.顶盖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顶盖可翻折的踏板梯,包括铰接的前梯柱1和后梯柱2,所述前梯柱1的顶端设有一顶盖3;该顶盖3与所述前梯柱1的顶端铰接;其中,
所述前梯柱1的顶端内侧对应所述顶盖3的底部设有一限位块4,且该限位块4位于顶盖3与前梯柱1铰接处5的后方;所述限位块4具有水平限位面6及竖直限位面7,构成所述顶盖3为打开状态时,所述顶盖3的底部与所述水平限位面6抵靠配合,所述顶盖3为收折状态时,所述顶盖3的底部与所述竖直限位面7抵靠配合。
其中,还包括一顶盖连接板8,该顶盖连接板8固设于所述前梯柱1的顶端,顶盖连接板8上设有所述铰接处5以及所述限位块4。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盖可翻折的踏板梯,其顶盖与前梯柱铰接,通过在前梯柱的顶端内侧对应顶盖设置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具有水平限位面及竖直限位面,构成本实用新型踏板梯的顶盖可翻折收纳。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梯子在使用状态时将打开顶盖,不使用时收折顶盖,缩小了收纳时梯子的整体宽度,能够增加装箱量,另外由于顶盖的宽度得以保证,因此使用时防置工具的面积得到保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装箱量和工具放置面积之间的矛盾,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佳的实用进步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