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07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肥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茶树种植方面的肥料种类很多,其中茶叶专用肥大多采用市场上可购买的氮磷钾复合肥。这种氮磷钾复合肥主要由N、P、K三大无机元素组成,可在短时间内满足茶树的生长需要。

但是,这种氮磷钾复合肥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从而影响茶树生长,进而导致茶叶品质的下降,本发明的茶树专用肥,既能满足茶树生长对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又能服从于茶树“低氯与嫌钙”两大特性,施用后不仅能增加鲜叶产量,而且能改善茶叶品质,改良培肥土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其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腐熟鸡粪85-92份、瓜蒌皮22-32份、草木灰30-50份、豆渣22-28份、尿素15-25份、硝基腐殖酸14-16份、蔗糖络合锌5-8份、硫酸钾12-15份、黄豆粉20-25份、硅藻土5-14份、腐植酸硼6-8份。

所述腐熟鸡粪是将鸡粪投入转速300-400r/min的粉碎机混合粉碎,过80-120目筛,接入EM菌剂充分搅拌后,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5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

所述蔗糖络合锌是先将蔗糖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氢氧化钠碱化,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85-105℃之间;再加入锌元素,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在反应溶液里加入柠檬酸,调节pH为6.0-7.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肥料营养元素配比合理、养分全面,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平衡土壤酸碱度、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施用此肥料能增加茶树鲜叶产量,而且能改善茶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其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腐熟鸡粪85份、瓜蒌皮22份、草木灰30份、豆渣22份、尿素15份、硝基腐殖酸14份、蔗糖络合锌5份、硫酸钾12份、黄豆粉20份、硅藻土5份、腐植酸硼6份。

所述腐熟鸡粪是将鸡粪投入转速300-400r/min的粉碎机混合粉碎,过80-120目筛,接入EM菌剂充分搅拌后,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5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

所述蔗糖络合锌是先将蔗糖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氢氧化钠碱化,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85-105℃之间;再加入锌元素,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在反应溶液里加入柠檬酸,调节pH为6.0-7.0之间。

实施例2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其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腐熟鸡粪92份、瓜蒌皮32份、草木灰50份、豆渣28份、尿素25份、硝基腐殖酸16份、蔗糖络合锌8份、硫酸钾15份、黄豆粉25份、硅藻土14份、腐植酸硼8份。

所述腐熟鸡粪是将鸡粪投入转速300-400r/min的粉碎机混合粉碎,过80-120目筛,接入EM菌剂充分搅拌后,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5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

所述蔗糖络合锌是先将蔗糖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氢氧化钠碱化,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85-105℃之间;再加入锌元素,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在反应溶液里加入柠檬酸,调节pH为6.0-7.0之间。

实施例3一种茶树种植高效专用肥料,其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腐熟鸡粪88份、瓜蒌皮27份、草木灰40份、豆渣25份、尿素20份、硝基腐殖酸15份、蔗糖络合锌7份、硫酸钾14份、黄豆粉23份、硅藻土9份、腐植酸硼7份。

所述腐熟鸡粪是将鸡粪投入转速300-400r/min的粉碎机混合粉碎,过80-120目筛,接入EM菌剂充分搅拌后,密封,常温下进行无氧发酵20-25天,期间每隔4-5天翻堆一次。

所述蔗糖络合锌是先将蔗糖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氢氧化钠碱化,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85-105℃之间;再加入锌元素,反应1-2小时,反应过程不断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在反应溶液里加入柠檬酸,调节pH为6.0-7.0之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