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34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筷子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筷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简易的可换筷体的一次性筷子有很多,筷筒和筷体连接的方式也很多。例如公开了的专利号为201020161185.1的一次性筷子,虽然这种筷子的结构比较简单,安装起来比较的方便,但是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因为筷体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在与夹口接触的时候,由于接触面积小,固定力不够,在使用时的很容易滑脱或有晃动不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筷体与筷筒连接时容易滑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筷子,通过在夹子的夹口上设有凸起,筷体上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配合固定筷体筷筒的底部为锥体状,所述锥体状的底部侧壁设有便于筷体伸出,并能够对筷体起到夹持作用的轴向裂口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增大了筷子表面与夹子的夹口的接触面,增加了摩擦力,从而保证使用时不容易滑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筷子,包括中空的筷筒、用于夹持筷子的夹子、推杆和筷体,夹子设置在筷筒内,推杆与夹子连接,使得推动推杆时夹子打开夹持住筷体,所述夹子的夹口上设有凸起,所述筷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配合固定筷体,所述筷筒的底部为锥体状,所述锥体状的底部侧壁设有轴向裂口,便于筷体伸出,并能够对筷体起到夹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裂口为两条,并把锥体状的底部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半。

进一步地,所述筷筒的长度与露出的筷体的长度之比为3:1,能够大大减少一次性筷体的木材的使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筷筒为塑料或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筷子,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保证使用过程中筷体不滑脱,使得使用者使用更舒适,为了达到更佳的固定效果把筷筒的底部设置成椎体状,椎体部侧壁上设有轴向裂口,这样的结构不仅在安装上方便而且更加有效的夹紧了筷体防止了在使用是过程中滑脱或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凹槽;2.凸起;3.筷筒;4.裂口;5.推杆;6.夹子;7.筷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筷子,包括中空的筷筒3、用于夹持筷子的夹子6、推杆5和筷体7,夹子6设置在筷筒3内,推杆5与夹子6连接,使得推动推杆5时夹子6打开夹持住筷体7,夹子6的夹口上设有凸起2,筷体7上设有凹槽1,凸起2与凹槽1配合固定筷体7,这样的方式增加了夹口和筷 体7的接触面积,在使用时使筷体7不易滑脱晃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筷筒3的底部设置成锥体状,并且在锥体状的底部的侧壁上开设轴向裂口4。其裂口4最好为把筷筒3底部锥体平均分成一样大小的两条,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小筷体7在通过锥体状底部的阻力,同时又进一步的加固了筷体7安装在筷筒上的稳定性,而且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生产加工起来也比较的方便。

工作过程:当筷体7插入筷筒3时由于筷体7的截面直径大于筷筒3锥体状底部的截面直径,所以裂口4打开,使筷体7通过锥体状的底部,当筷体7的顶部到达夹口处时,推动推杆夹口打开夹紧筷体7,夹口边缘上的凸块2卡进凹槽1内。这样的结构形成了上下两端共同夹紧筷体7的两个部位,所以更加加固了筷头的稳定性,同时在安装上来说也相对比较的简单。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