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06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器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杯子。



背景技术:

杯子是可以用来盛放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皿。便携式的杯子一般是具有便于让人提拎的把手,但是这些把手一般来说都是不可拆卸的。而有些用户使用时,会认为把手影响杯子整体的美观,或者影响喝水,也不便于杯子的清洗,并且把手会增加杯子的整体体积,不便于存放。而若不设把手,出行则不是很方便携带。由于用户选择的杯子一般希望他能够便于携带,而在不用出行携带时,又希望杯子能够尽量美观、轻便、易于清洗。综上,现有的杯子还是存在以上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子,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更便于清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杯体上的把柄;所述把柄的一端具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套设到所述杯体的杯口外壁上;所述把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接件螺接在所述杯体的外壁上;所述杯盖和所述杯体的杯口内壁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盖包括螺接部、圆盖部;所述螺接部具有和所述杯盖的内螺纹配合螺接的外螺纹;所述圆盖部设置在所述螺接部的上端且和所述螺接部同轴设置,所述圆盖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接部的外径,从而在杯盖连接所述杯体时,所述圆盖部能够挡住所述环形套,以防止其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盖还包括提手部,设置在所述圆盖部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手部呈半框形或弧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盖部上,且在所述提手部的中间部位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人体手指吻合的指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的杯口窄于杯身,杯口和杯身的过渡部呈空心的圆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把柄的至少环形套的基材为橡胶材料;所述环形套的内径和杯口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套套设在杯口外壁时具有一定的锁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螺接件,所述环形套上具有通孔,所述杯口上具有螺槽,所述第二螺接件穿过所述环形套的通孔并穿入到所述杯口的螺槽中,以将所述环形套螺紧在所述杯口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套上具有减轻孔或减轻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的外壁上具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具有螺槽,所述把柄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接件穿过所述把柄的另一端的通孔并穿入到所述凸台的螺槽中,以将所述把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的外壁上具有一环绕所述杯体外壁的凸圈,所述凸圈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若干间隔排布的螺槽,所述把柄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旋转所述把柄以使所述把柄的另一端的通孔对准凸圈上的一个螺槽后,所述第一螺接件穿过所述把柄的另一端的通孔并穿入到对应的凸圈的螺槽中,以将所述把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凸圈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杯体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把柄,通过在把柄的一端设置环形套,而环形套能够套到杯体的杯口上,又可从杯口上拆卸下来,而把柄的另一端则通过螺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杯体上,从而把柄和杯体的连接较为牢固,杯口内壁设置内螺纹,杯盖上设置外螺纹,从而杯盖可以内旋入杯口连接杯体,因而把柄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杯盖和杯体之间的连接,此外杯盖还可以进一步将把柄的环形套紧固住。由于把柄可拆卸连接,因而在用户希望便于携带使用时,可以将把柄安装到杯体上,而在不用携带使用时可以将把柄拆卸下来,从而便于清洗及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杯子的整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杯子的整装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杯体,2-杯盖,3-把柄,4-第一螺接件,11-杯口,12-凸台,21-螺接部,22-圆盖部,23-提手部,31-环形套,32-通孔,231-指痕部,311-减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参看图1-3,本实施例的杯子,可以包括杯体1和杯盖2及把柄3。把柄3可拆卸连接在杯体1上。杯体1和杯盖2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热塑性材料制成。

参看图1和图2,把柄3的一端具有环形套31,环形套31能够套设到杯体1的杯口11外壁上,把柄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接件4螺接在杯体1的非杯口部位的外壁上,环形套31也能够在拆卸的时候脱离杯口11外壁。

在用户需要将把柄3安装到杯体1上时,可以将环形套31的内壁对准杯口11外壁,用力将杯口11推入到环形套31内,从而把柄3的一端和杯体1连接完成,再将把柄3的另一端对准杯体1的螺接部位,用第一螺接件4将把柄3的另一端和杯体1的螺接部位螺紧,从而把柄3的另一端和杯体1连接也完成,把柄3连接到了杯体1上,用户可以通过握住把柄3来携带或拿起杯体1,便于携带与饮水,特别是在杯体1内盛装热饮时,可以避免烫伤。

反之亦然,在用户希望将把柄3拆卸下来时,首先可将第一螺接件4拆卸下来,而后从杯体1杯口11处将环形套31拉出。去掉把柄2后可以使得杯体1更为美观,也更便于清洗,减小了杯子所需占用的空间,便于存放。

把柄3的拆卸与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影响到杯盖2和杯体1之间的连接。换言之,杯盖2和杯体1的杯口11内壁螺接,杯盖2上具有外螺纹,杯体1的杯口具有与杯盖2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从而杯盖2可以内旋入杯口中,以与杯体1连接。

参看图1,杯盖2可以包括螺接部21、圆盖部22。螺接部21具有和杯盖2的内螺纹配合螺接的外螺纹,螺接部21可以是实心的或者空心的,在此不做限制。圆盖部22设置在螺接部21的上端,可以和螺接部21一体成型,并且圆盖部22和螺接部21同轴设置,圆盖部22的外径大于螺接部21的外径,也就是圆盖部22和螺接部21都呈圆柱状且同轴,而圆盖部22更宽,从而在杯盖2连接杯体1时,圆盖部22相对螺接部21多出来的边缘部分能够挡住环形套31,可以防止环形套31滑出,使得把柄3的连接更为牢固。

参看图1,可选的,杯盖2还可以包括提手部23,设置在圆盖部22的上方,以便于用户手提杯子,提手部23和圆盖部22同样可以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提手部23可以呈半框形或弧形,提手部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盖部22上,且在提手部23的中间部位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人体手指吻合的指痕部231,以增加手提时的舒适度,更为人性化。

可选的,杯体1的杯口窄于杯身,杯口11和杯身的过渡部呈空心的圆台型,杯口11的设计便于对嘴饮水,圆台型的过渡部便于内部液体在人饮用时顺势流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柄3的基材为橡胶材料,或者至少环形套31的基材为橡胶材料。环形套31的内径和杯口的外径相同,环形套31套设在杯口11外壁时具有一定的锁紧力,橡胶材料制成的环形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当环形套31套设到杯口11上时,可以紧紧裹住杯口11外壁,从而两者之间不会轻易分离,除非在外力作用下,将环形套31脱离杯口11,也就是将把柄3拆卸了。

在一个实施例中,杯子还可以包括第二螺接件(图中未示出),在环形套31上具有通孔,杯口11上具有螺槽,第二螺接件穿过环形套31的通孔并穿入到杯口11的螺槽中,以将环形套31螺紧在杯口11外壁上。也就是通过螺接的方式将环形套31连接到杯口11上。

可选的,参看图2,环形套31上具有减轻孔或减轻槽311。可以减轻杯子携带时的整体重量,使得杯子更为轻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3,杯体1的外壁上具有一凸台12,凸台12上具有螺槽,把柄3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32,第一螺接件4穿过把柄3的另一端的通孔32并穿入到凸台12的螺槽中,以将把柄3的另一端固定在凸台12上。从而实现把柄3另一端的螺接,同时不影响杯体1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杯体1的外壁上具有一环绕杯体1外壁的凸圈(图中未示出),凸圈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若干间隔排布的螺槽,把柄3的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旋转把柄3以使把柄3的另一端的通孔32对准凸圈上的一个螺槽后,第一螺接件4穿过把柄3的另一端的通孔32并穿入到对应的凸圈的螺槽中,以将把柄3的另一端固定在凸圈上。可以将把柄3的另一端连接到不同的螺槽中,从而可以调整把柄3的连接角度,而且在一个螺槽损坏时,可以换一个螺槽连接即可,不影响把柄3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