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臭氧的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离子臭氧杀菌的封闭式柜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对卫生要求不断加强,鞋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鞋子长时间的和袜子、脚直接接触,在每天的运动鞋子包裹着脚上出的汗以及和外界直接接触,使得鞋子极其容易潮湿出味,在日常生活中鞋子是一般是放置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柜子内,在开放式的柜子内,鞋子的臭味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影响空气的质量,在封闭式的柜子内,内部的空气不流通,空气中弥散很多细菌,且多数细菌具有传染性,极其容易传染,使脚部感染脚气等疾病,危害我们的健康,因此,生活中急需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臭氧杀菌的封闭式柜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子臭氧杀菌的封闭式柜子,所述柜子包括柜体、可放置鞋子的镂空隔板、可完全封闭的柜门以及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所述柜体外部设置有电源开关以及所述柜门,所述柜体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镂空隔板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柜体通过所述凹槽固定安装可用于放置鞋子且通风的镂空挡板,所述柜体内固定安装可产生大量离子臭氧风的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包括尖端电极和与尖端电极相对置设置的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
进一步地,所述尖端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依次分布排列在公共圆轴线上,且所述尖端电极到所述第一电极组上各电极的最短距离一致,所述尖端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上各电极的最短距离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尖端电极到所述第一电极组的最长直线距离比所述尖端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组的最短直线距离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机组呈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的环状半径之比是80-100:5-50。
进一步地,在所述柜体最接近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空气相流通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尺寸范围是3mm-20mm。
进一步地,6、用于固定放置电极的环状结构是边数至少为3的多边形形状或圆形形状,且所述环状结构中部为中通结构的。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隔板还可以设置成与倒置鞋子相适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还可以是位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内的上、下、左、右的一侧或任意多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封闭式柜子内的空气有效净化,将大量的离子臭氧风带入柜内,结构简单,无环境污染,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通过电晕放电而能够产生具有杀菌·消臭作用的离子及臭氧,因此利用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作为杀菌·消臭装置,根据本装置,能够产生大风量的离子风,可以不使用气泵等器件而向室内空间内导入离子及臭氧。即,无需使用泵、风扇,能够提供低噪音的杀菌·消臭装置,此外,由于能够卷入从第二电极组产生的离子风,因此能够送出含有高浓度的离子及臭氧的离子风,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实现净化空气,去除异味、杀灭浮游菌的作用,保证封闭式柜子内的鞋子的清洁、无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镂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尖端电极、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主视图以及侧面概念图;
附图标号:1-柜门;2-柜体;3-镂空隔板;4-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01-尖端电极;402-第一电极组;403-第二电极组;5-电源开关;6-调节旋钮;7-通风孔;8-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子臭氧杀菌的封闭式柜子,所述柜子包括柜体2、可放置鞋子的镂空隔板3、可完全封闭的柜门1以及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所述柜体2外部设置有电源开关5以及所述柜门1,所述柜体2侧壁设置有与所述镂空隔板3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柜体2通过所述凹槽固定安装可用于放置鞋子且通风的镂空挡板3,所述柜体2内固定安装可产生大量离子臭氧风的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包括尖端电极401和与尖端电极相对置设置的第一电极组402、第二电极组403,所述尖端电极401、所述第一电极组402、所述第二电极组403依次分布排列在公共圆轴线上,且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一电极组402上各电极的最短距离一致,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二电极组403上各电极的最短距离一致,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一电极组402的最长直线距离比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二电极组403的最短直线距离短,所述第一电极组402与所述第二电机组呈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电极组402与所述第二电极组403的环状半径之比是80-100:5-50,通过该结构能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在为单一的筒状或一个平面圆形的对置电极的情况下,放电沿着处于最短距离的相反极的筒状电极内侧或平面圆形电极的内侧呈环状地放电并产生环型离子风。所述尖端电极401设置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组402和所述第二电极组403分别设置多组,需要说明的是,离子风通常在电晕放电时,从尖端电极401放出的离子在朝向对置电极泳动期间,由于与空气分子反复发生碰撞,而形成从尖端电极401朝向对置电极产生的空气流。即是按照放电时产生的离子的流动方向而产生的气流。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柜体2最接近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空气相流通的通风孔7,所述通风孔7的尺寸范围是3mm-20mm,所述镂空隔板3还可以设置成与倒置鞋子相适应的通孔,由于在封闭式柜子内空气不易流通,将鞋子倒置的放置在镂空隔板3上时,鞋子的开口方向是朝向底部的,故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产生的离子风吹出时,可以从鞋子开口处进入,更有利于有效的净化鞋内的空气。所述尖端电极401、所述第一电极组402、所述第二电极组403依次分布排列在公共圆轴线上,且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一电极组402的最长直线距离比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二电极组403的最短直线距离短,所述尖端电极401、所述第一电极组402、所述第二电极组403依次分布排列在公共圆轴线上,该装置中用于固定放置电极的环状结构是边数至少为3的多边形形状或圆形形状,且所述环状结构中部为中通结构的,由于设置所述尖端电极401的圆心轴线、所述第一电极组402及所述第二电极组403的圆心轴线是同一条直线。当环状部的直径为小径时,虽然可以发出风压强的离子风,但由于产生离子量少,因此通过在第一电极组402外周配置作为二次产生极的第二电极组403,中心发出小径且风压强的主流风,同时外周发出直径大、风压减弱但具有离子量的副流风。即,该装置设置的对置电极解决了在大径时风压弱但离子量多而在小径时风压强但离子量少的现实情况的问题,因此,该装置设置的环状对置的电极满足在同电位下同时实现大风压和产生大量离子的实际情况。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组402和所述第二电极组403还可以是位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结构,所述离子臭氧风产生组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柜体2内的上、下、左、右的一侧或任意多侧,通过所述调节旋钮6,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组402和第二电极组403与所述尖端电极401的距离,这样的设置,使所述尖端电极401到所述第一电极组402、第二电极组403环状上的电极距离相等,可以与其发生均匀的尖端放电反应,从而得到大量的离子风,虽然在风压上有所减弱,但是更有效率的产生离子风,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对柜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杀菌。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