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的提手。
背景技术:
现有压力锅的提手,从材料上一般为胶木或者塑料,从成型来讲,一般为一体成型的,从而存在提手寿命短且易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寿命较长、抗压性较好的压力锅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力锅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不锈钢框架和胶木垫板,所述不锈钢框架包括上扣板和前侧板,所述上扣板包括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位于上扣板的前方并与上扣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扣板的顶板的四周开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前侧板的中部开有用以与压力锅连接的第二螺栓孔;
所述胶木垫板上开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上下正对的第三螺栓孔,所述胶木垫板的顶面一周设有门型卡槽,所述上扣板扣接在所述卡槽内,第一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孔和第一螺栓孔与螺母连接,所述胶木垫板的底面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前侧板的后侧与所述胶木垫板的前侧贴合,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所述凹槽连通,第二螺栓通过凹槽穿过第二螺栓孔与压力锅锅体上的提手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手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上扣板的上方,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短圆柱体,所述短圆柱体自上而下插接在所述第一螺栓孔内。
再进一步,所述前侧板为L型,所述前侧板的上端面顶触在所述上扣板的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端的下底面分别与所述上扣板的左端底面、上扣板的右端底面齐平。
再进一步,所述盖板为尼龙盖板。
更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形状与所述上扣板的顶板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寿命较长、抗压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与压力锅锅体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压力锅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不锈钢框架2和胶木垫板3,所述不锈钢框架包括上扣板21和前侧板22,所述上扣板21包括顶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22位于上扣板21的前方并与上扣板21固定连接,所述上扣板21的顶板的四周开有第一螺栓孔210,所述前侧板22的中部开有用以与压力锅连接的第二螺栓孔220;
所述胶木垫板3上开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210上下正对的第三螺栓孔30,所述胶木垫板3的顶面一周设有门型卡槽,所述上扣板21扣接在所述卡槽内,第一螺栓4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孔30和第一螺栓孔210与螺母连接,所述胶木垫板30的底面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前侧板22的后侧与所述胶木垫板3的前侧贴合,所述第二螺栓孔220与所述凹槽连通,第二螺栓5通过凹槽穿过第二螺栓孔220与压力锅锅体上的提手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提手还包括盖板1,所述盖板1位于所述上扣板21的上方,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孔210内,所述盖板1的底部设有短圆柱体10,所述短圆柱体10自上而下插接在所述第一螺栓孔210内。
再进一步,所述前侧板22为L型,所述前侧板22的上端面顶触在所述上扣板21的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前侧板22的左右两端的下底面分别与所述上扣板21的左端底面、上扣板21的右端底面齐平。
再进一步,所述盖板1为尼龙盖板。
更进一步,所述盖板1的形状与所述上扣板21的顶板的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中,由于胶木垫板3的底面上的凹槽设计使得第二螺栓5不容易看到,从而成为隐藏式螺栓,使得提手更加美观;所述盖板1的前后长度与所述上扣板21的顶板的前后长度相同。
如图3所示,压力锅包括锅体11、锅耳12和提手,提手通过第二螺栓5和锅体上的提手连接件固定在锅体11上。
本实用新型大幅度提高了传统提手的寿命,且受压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