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999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打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打蛋器。



背景技术:

家庭常用打蛋器有手动打蛋器和自动打蛋器两种,手动打蛋器主要用于打蛋、打发奶油以及搅拌材料,是制作西点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手动打蛋器需要付出体力劳动而且费时;自动打蛋器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但现有自动打蛋器仍存在以下缺陷:

1)搅拌头从上端插入搅拌,位于底部的蛋液或面糊无法搅倒,造成搅拌盲区;

2)鸡蛋多需要手动打开并将蛋液导入搅拌容器内,而即使有专门破蛋结构,但破蛋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打蛋器,以实现更加充分的自动搅拌和更加简易的破蛋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蛋器,包括打蛋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头和带动搅拌头旋转的电机,所述腔体上部设有蛋液入口。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蛋液入口向外连通有导流管,在所述腔体上还设置有吸气机构,所述吸气机构为活塞或气泵。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导流管顶端为尖刺结构。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电机由机械开关控制;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打蛋器上还设置有平衡仪,在所述平衡仪检测到搅拌头处于竖直状态时由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机启动。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腔体的结构为圆柱体或圆锥体或椭圆球体。

所述的打蛋器,其中,所述腔体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内容置电机、控制开关和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打蛋器具有如下技术好处:

1)设置导流管这样的破蛋结构,可以轻易的破蛋,而且导流管可以配合吸气结构,将蛋液吸入腔体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预先起到一定的搅拌功能;

2)搅拌头设置在底部,搅拌更加充分;

3)设置平衡仪,实现了自动搅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蛋器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蛋器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蛋器的圆柱体腔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蛋器的结构示意图,打蛋器包括打蛋腔体12,所述腔体12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头和带动搅拌头13旋转的电机15,所述腔体上部设有蛋液入口11。蛋液从蛋液入口11倒入腔体12内,然后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搅拌头13旋转,由于重力作用,在搅拌过程中,蛋液会不断往下流,这样搅拌头13可以将蛋液充分搅拌,搅拌效率较高。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自动破蛋,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蛋液入口11向外连通导流管16,而在所述腔体12上还设置有吸气机构17。在实施时,将鸡蛋插到导流管16上,通过吸气机构17将蛋液从鸡蛋中吸出,经导流管16吸入到腔体12内,然后在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搅拌头13旋转,对蛋液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成后,将腔体12倒置,使导流管16向下,通过吸气机构17将蛋液推出腔体12,并从导流管16导出到盛放容器中。优选地,导流管16顶端为尖刺结构,便于刺破鸡蛋壳体,而吸气机构17为活塞或气泵,如注射器等,通过吸气方式吸取蛋液或通过加压导出蛋液。导流管16和吸气机构17在腔体12上的位置不限。

实施例三: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针对电机15控制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机械开关18控制,另一种是由传感器自动控制,针对第二种控制方式,在打蛋器上设置平衡仪(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搅拌头13所处的状态,如果检测到搅拌头13处于竖直状态,则说明蛋液已经注入腔体12底部,这时由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机15启动,而如果处于非竖直状态,则说明蛋液还未完全注入腔体12底部,则无不启动电机15。

实施例四:为了便于搅拌头13搅拌,本实用新型的腔体12结构优选为为圆柱体或圆锥体或椭圆球体,图3示出了圆柱体结构的示意图。

实施例五:所述腔体12上设置有手柄14,所述手柄14内容置电机15、控制开关18和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设置手柄可以方便用户手持。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