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发电机组防雨吸音多功能进风百叶窗。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机组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和各种使用环境,现有技术的发电机组在进风结构方面一般只做了简单的疏导处理,气流是一种直进直出的状态,但由于机组运转需要充足的氧气量,会形成流速很强的气流,所以体积很小、质量很轻的被夹裹在气流中的水滴会随气流被吸进机组内部而腐蚀机组的各种部件,从而降低机组的使用寿命。另外噪音也会从进气流的位置发出来,不能很好的被吸附。达不到防雨、降噪的应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防雨吸音、导风于一体的发电机组防雨吸音多功能进风百叶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机组防雨、吸音多功能进风百叶窗,包括固定板、百叶片、吸音棉夹边、风道外壳、固定孔、进风口;其特征在于风道外壳为箱体式结构,所述风道外壳的前面为开放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四周设置有固定板,风道外壳后面的外表面设置有L形吸音棉夹边,风道外壳上面设置有出风口,风道外壳左右侧面分别与百叶片垂直,所述百叶片左右侧边分别与风道外壳左右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百叶片后端呈开口朝向进风口的翻折槽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隔音罩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雨、隔音的效果良好,工艺简便,易于操作,降低了噪音污染,节约成本。可直接放置于室外,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固定板,2、百叶片,3、吸音棉夹边,4、风道外壳,5、固定孔,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首先”、“然后”、“其次”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附图1和附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机组防雨吸音多功能进风百叶窗,包括固定板1、百叶片2、吸音棉夹边3、风道外壳4、固定孔5、进风口6;其特征在于风道外壳4为箱体式结构,所述风道外壳4的前面为开放的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四周设置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用于与隔音罩通过螺栓固定相连;风道外壳4后面的外表面设置有L形吸音棉夹边3,风道外壳4上面设置有出风口,风道外壳4左右侧面分别与百叶片2垂直,所述百叶片2左右侧边分别与风道外壳4左右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百叶片2后端呈开口朝向进风口6的翻折槽状。
在安装时,在吸音棉夹边3内安装上吸音棉,然后从风道外壳4后面开始将风道外壳4从发机组隔音罩外面伸进发电机组隔音罩内部,至固定板1于发电机组隔音板紧密接触,然后使用螺栓将固定板1与发电机组隔音板固定相连。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6沿百叶片2斜向上进入由风道外壳4围成的风道内,在气流前进至百叶片2后端时,受到开口朝向进风口6的翻折槽状阻挡,气流受阻后反方向上行被吸入风通道内,而气流中裹挟的微小水滴触碰槽状内壁后积聚,沿百叶的倾斜方向滑出机组风道;进入风道内部的气流,再次触碰风道外壳4后面的内表面和风道外壳4下面的内表面后,气流从风道外壳4上面的出风口进入发电机组,而剩余的少量微小水滴积聚在风道外壳4下面,然后沿风道外壳4下面倾斜方向滑出风道;另外气流产生的噪音和发电机组产生的噪音被吸音棉吸收,有效地起到了降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雨、隔音的效果良好,工艺简便,易于操作,降低了噪音污染,节约成本。可直接放置于室外,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