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潢配套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绳卷帘及其定位器。
背景技术:
卷帘类产品是一种常见的装潢配套材料,现代化的装潢理念对于卷帘类产品的功能与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卷帘类产品被安装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宽度及不同使用环境下需要相应的结构与合理化的功能予以匹配。
一般的卷帘在结构上可区分为拉绳式及无拉绳式,其中,拉绳式卷帘主要是利用一条拉绳来驱使帘体进行展开或收合的动作,无拉绳式卷帘则是利用手部在帘体的下方施予朝上或朝下的力量,并且再配合一传动机构的带动,让帘体同样能够达到展开或收合的效果。就无拉绳窗式卷帘的先前技术而言,目前的无绳卷帘结构设计均相当复杂,因而会造成组装上的麻烦及成本上的增加,且目前的无绳卷帘都是弹簧式一次收到顶,使用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本为有绳升降原理,拉绳对儿童产生的安全隐患难以根本排除)及消费者安全理念的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且便于操作的无绳卷帘及其定位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绳卷帘定位器,包括固定主体及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主体上的定位叉,所述固定主体上设有供插入卷帘下轨内的搅动轴,所述定位叉上开设有叉槽,且所述叉槽在所述定位叉折叠后卡合于卷帘帘体上。
所述无绳卷帘定位器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叉通过插销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主体上,所述固定主体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定位叉的底部设有侧向凸起且抵靠于所述固定主体顶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插销插设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无绳卷帘定位器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的两子连接部,所述两子连接部的底部在所述定位叉展开时抵靠于所述固定主体的顶部,所述两子连接部的端部在所述定位叉折叠时抵靠于所述固定主体的顶部。
所述无绳卷帘定位器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搅动轴侧向凸起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底部,且所述搅动轴插设并卡合于所述卷帘下轨的端部空隙内。
所述无绳卷帘定位器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卷帘下轨的端部空隙为矩形截面,所述搅动轴的截面为适配的矩形截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绳卷帘,包括卷帘帘体及设于所述卷帘帘体下端的卷帘下轨,所述卷帘帘体的侧部设有无绳卷帘定位器,所述无绳卷帘定位器的搅动轴插设并卡合于所述卷帘下轨的端部空隙内。
所述无绳卷帘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卷帘帘体的上端设有安装上轨。
所述无绳卷帘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卷帘帘体为PVC塑胶卷帘。
所述无绳卷帘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卷帘帘体的竹帘或木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固定主体及定位叉组成具有折叠功能的无绳卷帘定位器,利用固定主体上的搅动轴插入卷帘下轨端部的空隙内,通过转动定位器带动卷帘下轨自转,从而使卷帘帘体卷绕于卷帘下轨上,起到向上收卷卷帘帘体的作用,在卷帘帘体收卷至合适高度时,将原本展开的定位叉向卷帘帘体方向折叠,并使定位叉的叉槽卡合在未收卷的卷帘帘体上,对收卷到位的卷帘帘体进行定位,操作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卷帘;无绳卷帘定位器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器与卷帘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的收卷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器1主要由一固定主体11及一定位叉12组成,该定位叉12通过插销13可折叠地连接于固定主体11上,定位叉12可相对于固定主体11翻折0°~90°,图1为定位叉12折叠90°时的状态图,图2为定位叉12展开时(折叠0°时)的状态图。本实用新型的无绳卷帘定位器1在使用时一般会成对使用,对无绳卷帘的两侧分别进行定位,以提高定位效果。当然,在特定环境下(如定位要求不高或另一侧已经有效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在无绳卷帘的一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无绳卷帘定位器1,当仅一个无绳卷帘定位器1单独使用时,可适当增长固定主体11上的搅动轴14。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本为有绳升降原理,拉绳对儿童产生的安全隐患难以根本排除)及消费者安全理念的提高,而研发的一种涉及塑胶及自然材质(竹、木)卷帘类产品的无绳卷帘定位器,用于对收卷后的无绳卷帘进行定位,代替传统的由升降绳定位的有绳卷帘,同时,又相对于现有的无绳卷帘的传动定位机构,具有结构简洁、制作成本低且便于操作等优点。
配合图3~5所示,无绳卷帘10由卷帘帘体101、安装上轨102及卷帘下轨103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卷帘帘体101为PVC塑胶卷帘或自然材质(竹.木)卷帘。安装上轨102设置于卷帘帘体101的上端,用于将卷帘帘体101安装在建筑主体(如门框或窗框)上。卷帘下轨103设置于卷帘帘体101的下端,且卷帘下轨103与卷帘帘体101之间留有空隙,卷帘下轨103的两端开口,可通过转动卷帘下轨103,将卷帘帘体101绕卷在卷帘下轨103上,从而对卷帘帘体101进行收卷。
无绳卷帘定位器1的固定主体11上设有供插入卷帘下轨101内的搅动轴14,利用该搅动轴14插入卷帘下轨103端部的空隙内,通过转动定位器带动卷帘下轨103自转,从而使卷帘帘体101卷绕于卷帘下轨103上,起到向上收卷卷帘帘体101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卷帘下轨103两端的空隙为矩形,因此搅动轴14为矩形轴,与卷帘下轨两端的空隙向适配。
定位叉12上开设有叉槽15,该叉槽15在定位叉12折叠后卡合于卷帘帘体101上。在卷帘帘体101收卷至合适高度时,通过将原本展开的定位叉12向卷帘帘体101方向折叠90°,使定位叉12的叉槽15卡合在卷帘帘体101上,实现对收卷到位的卷帘帘体101的定位,操作方便,无使用限制。
由固定主体11与定位叉12构成的具有折叠功能的无绳卷帘定位器1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且可与卷帘分离,在使用时,不限制特定的卷帘,使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定位器1的固定主体11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连接部111,定位叉12的底部设有向一侧凸起且抵靠于固定主体11顶部的第二连接部121,插销13插设并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111与该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第二连接部121还包括分别抵靠于第一连接部111两侧的两子连接部,第二连接部121的该两子连接部的底部在定位叉12展开时(折叠角度为0°)抵靠于固定主体11的顶部,第二连接部121的该两子连接部的端部在定位叉12折叠到位时(折叠角度为90°)抵靠于固定主体11的顶部。这样设计,可以确保定位叉12相对于固定主体11的折叠角度在0°~90°,并对折叠角度在0°和90°两个特定位置时,可以通过定位叉12与固定主体11之前的抵靠关系,对定位叉12进行定位,防止定位叉12在折叠到位后的扰动,以提高对卷帘帘体的夹持固定效果。
搅动轴14设于固定主体11的下端,且搅动轴14插设并卡合于卷帘下轨103的端部空隙内,保证搅动轴14与卷帘下轨103之间相互卡紧,避免搅动轴14在转动时与卷帘下轨103脱离。定位叉12的叉槽15的槽宽等于卷帘帘体101的叶片厚度;或者叉槽为开设在定位叉的远离固定主体的一端上并向靠近固定主体一端延伸以形成,且使叉槽的槽宽由远离固定主体的一端上向靠近固定主体的一端逐渐减小,并且叉槽的最大槽宽略大于卷帘帘体的厚度,而叉槽的最小槽宽略小于卷帘帘体的厚度,这样,同样可以利用定位叉的叉槽固定住卷帘帘体,而且还能便于定位叉在卷帘帘体上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无绳卷帘定位器1可为塑胶注塑产品,易于制造且具有一定弹性。本实用新型的无绳卷帘定位器1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两组无绳卷帘定位器1分别放置于卷帘帘体101的两侧,此时无绳卷帘定位器1处于展开状态,如图3所示;
接着,将两组无绳卷帘定位器1的搅动轴14分别插设并卡合于卷帘下轨103的两端空隙内,如图4所示;
然后,保持左右平衡的状态同时且同向转动两组无绳卷帘定位器,固定主体11上的搅动轴带动卷帘下轨自转,将卷帘帘体101卷绕于卷帘下轨上;
达到卷帘帘体向上升起的目的(上升的高度以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自定义调整)待将卷帘帘体调整到所需的使用高度后,将定位叉12向卷帘帘体101方向折叠90°,使定位叉12的叉槽卡合于卷帘帘体101上,把卷帘帘体固定于定位叉12之内以达到定位的功能。
如需把卷帘放低至最低点,则需展开定位叉,逆向搅动无绳卷帘定位器,直至卷帘放到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无绳卷帘固定器采用固定主体及定位叉组成具有折叠功能的无绳卷帘定位器,利用固定主体上的搅动轴插入卷帘下轨端部的空隙内,通过转动定位器带动卷帘下轨自转,从而使卷帘帘体卷绕于卷帘下轨上,起到向上收卷卷帘帘体的作用,在卷帘帘体收卷至合适高度时,将原本展开与固定主体同方向设置的定位叉,使定位叉向卷帘帘体方向折叠,定位叉的叉槽卡合在未收卷的卷帘帘体上,对收卷到位的卷帘帘体进行定位,操作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卷帘;无绳卷帘定位器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反复利用。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