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窗纱的防尘窗户。
背景技术:
:
纱窗作为窗户上防尘的主要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但纱窗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纱窗使得窗户的外框加宽,外框上需要加工出容纳纱窗的插槽,同时纱窗的网状结构脏后很难清洗,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的,纱窗通常采用塑料等材料制作,经过风吹日晒,很容易侵蚀老化,使用寿命低;另外现有的无窗纱的防尘窗户,就是通过在两个玻璃上加工若干个孔,通过通孔的交错或相通实现窗户的密闭或通风,但是使用时的通风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窗纱的防尘窗户,解决了现有的无窗纱的防尘窗户,通过在两个玻璃上加工若干个孔,通过通孔的交错或相通实现窗户的密闭或通风,但是通风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窗纱的防尘窗户,包括窗户框架主体、固定外框架和活动框架,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固定玻璃条、活动导轨、固定导轨、挡水板、活动座、活动玻璃条、锁紧螺钉、螺杆、螺杆座、固定圈和手轮;所述固定外框架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外侧内部;所述固定玻璃条为数个,所述固定玻璃条分别左右相隔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架内部;所述固定导轨为数个,所述固定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内部底面上;所述活动导轨底部活动连接在固定导轨上面;所述活动座左右活动连接在活动导轨上面,所述活动座侧面中央设有锁紧螺钉;所述活动框架固定连接在活动座上面;所述活动玻璃条为数个,所述活动玻璃条分别左右相隔固定连接在活动框架内部;所述螺杆座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内部左下侧,所述螺杆座内部通过固定圈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侧活动连接在活动导轨左侧,所述螺杆顶端活动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内部左侧孔中,所述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玻璃条的个数比活动玻璃条的个数多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玻璃条之间的间距为五十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玻璃条之间的间距为五十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能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无窗纱的防尘窗户,通过在两个玻璃上加工若干个孔,通过通孔的交错或相通实现窗户的密闭或通风,但是通风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需要完全通风时,首先松开锁紧螺钉,而后通过左右移动活动座的位置,使活动玻璃条之间的间隙与固定玻璃条之间的间隙完全重合,进行完全通风;当不需要通风时,首先通过左右移动活动座的位置,使活动玻璃条与固定玻璃条之间的间隙完全重合,停止通风;然后再旋转手轮,使活动导轨进一步的带动活动玻璃条远离固定玻璃条之间的间隙,从而对通风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窗户框架主体;2-固定外框架;3-固定玻璃条;4-活动导轨;5-固定导轨;6-挡水板;7-活动框架;8-活动座;9-活动玻璃条;10-锁紧螺钉;11-螺杆;12-螺杆座;13-固定圈;14-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窗纱的防尘窗户,包括窗户框架主体1、固定外框架2和活动框架7,还包括固定玻璃条3、活动导轨4、固定导轨5、挡水板6、活动座8、活动玻璃条9、锁紧螺钉10、螺杆11、螺杆座12、固定圈13和手轮14;所述固定外框架2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1外侧内部;所述固定玻璃条3为数个,所述固定玻璃条3分别左右相隔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架2内部;所述固定导轨5为数个,所述固定导轨5分别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1内部底面上;所述活动导轨4底部活动连接在固定导轨5上面;所述活动座8左右活动连接在活动导轨4上面,所述活动座8侧面中央设有锁紧螺钉10;所述活动框架7固定连接在活动座8上面;所述活动玻璃条9为数个,所述活动玻璃条9分别左右相隔固定连接在活动框架7内部;所述螺杆座12固定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1内部左下侧,所述螺杆座12内部通过固定圈13活动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侧活动连接在活动导轨4左侧,所述螺杆11顶端活动连接在窗户框架主体1内部左侧孔中,所述螺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4。
其中,所述固定玻璃条3的个数比活动玻璃条9的个数多一个;所述固定玻璃条3之间的间距为五十毫米;所述活动玻璃条9之间的间距为五十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需要完全通风时,首先松开锁紧螺钉10,通过左右移动活动座8的位置,使活动玻璃条9之间的间隙与固定玻璃条3之间的间隙完全重合,进行完全通风;当不需要通风时,首先通过左右移动活动座8的位置,使活动玻璃条9与固定玻璃条3之间的间隙完全重合,停止通风;然后再旋转手轮14,使活动导轨4进一步的带动活动玻璃条9远离固定玻璃条3之间的间隙,从而对通风的大小进行调节,同时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