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风机盘管窗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842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新型风机盘管窗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风机盘管窗台,属于建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系统是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末端设备,它本身不提供冷热源,布置灵活,调节方便,工作压力低,标准化成度高,送风和供冷(热)是风机盘管的基本功能。

对于高层/超高层写字楼,将风机盘管至于窗台下,具有以下优势:①减少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热辐射造成的冷热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②窗台向上的送风,避免传统风盘方式的吹风感,进而提高舒适性;③类似于商场风幕的设计,减少室内与是室外的空气对流,减少能量损失;④风机盘管设置在窗台下,减少传统风机盘管安装对吊顶高度的要求;⑤安装方便,减少传统风机盘管安装对吊顶高度的要求;⑤安装方便,减少施工难度和工期。

目前的风盘放置于窗台下的设计,风机盘管和窗台没有一体化设计,分开制造和施工,风机盘管不能与建筑较好的融合;一般采用的将空调水管走风盘后安装,需要较大的窗台面积,同时安装空间小,安装难度大;由于超高层建筑窗台风盘数量大、有效利用面积低,如能减少窗台的面积,同时减小风机盘管系统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对于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风机盘管的问题,设计一种可有效减少风盘占地面积、提高舒适性的风机盘管窗台结构,该墙体结构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风机盘管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包括上装饰板、前装饰板、风机盘管装置、固定支架,所述上装饰板、前装饰板、风机盘管装置以及固定支架设置在墙体上,所述上装饰板位于风机盘管装置的上方,所述前装饰板位于风机盘管装置的侧面,所述风机盘管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来固定上装饰板、前装饰板和风机盘管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前装饰板为长方形平板状,前装饰板的下部嵌有长方形的回风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装饰板为长方形平板状,上装饰板上嵌有长方形的出风网,上装饰板的端部嵌有控制盒,控制盒通过线路连接风机盘管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为偏平长方体结构,风机盘管装置下部设有回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风机盘管底部的端部设有风盘凝水管、风盘进水管和风盘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为由两根竖杆和三根横杆组成的“日”型结构,上部的横杆固定连接上装饰板和风机盘管装置,中部的横杆固定连接风机盘管装置,下部的横杆固定连接地面,其中一根竖杆固定连接前装饰板,另一根竖杆固定连接墙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片状的过滤网固定片,所述过滤网固定片用于固定长方形状的过滤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该风机盘管窗台采用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可显著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同时有效保证了风机盘管窗台的施工质量;2)该技术方案采用主空调管道在风盘下层布置的方案以及风盘模块偏平化的设计,可显著减少窗台的面积;3)风盘与窗台的结合设计可减少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热辐射造成的冷热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同时减少室内与是室外的空气对流,减少能量损失;4)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避免传统风盘方式的吹风感,进而提高舒适性;5)安装方便,减少传统风机盘管安装对吊顶高度的要求;6)遮挡网的设置,易更换,保证了送风的清洁性;7)该风机盘管窗台模块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成本低,效果突出,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风机盘管窗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新型风机盘管窗台分解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是前装饰板、2是上装饰板、3是风机盘管装置、4是固定支架、5是墙体、6是回风网、7是出风网、8是控制盒、9是横杆、10是竖杆、11是风盘凝水管、12是风盘进水管、13是风盘出水管、14是过滤网固定片、15是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认识和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和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风机盘管窗台,所述窗台包括前装饰板1、上装饰板2、风机盘管装置3、固定支架4,所述上装饰板2、前装饰板1、风机盘管装置3以及固定支架4设置在墙体5上,所述上装饰板2位于风机盘管装置3的上方,所述前装饰板1位于风机盘管装置3的侧面,所述风机盘管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用来固定上装饰板、前装饰板和风机盘管装置。该风机盘管窗台采用一体式模块化结构,可显著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同时有效保证了风机盘管窗台的施工质量;该方案采用主空调管道在风盘下层布置的方案以及风盘模块偏平化的设计,可显著减少窗台的面积;风盘与窗台的结合设计可减少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热辐射造成的冷热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同时减少室内与是室外的空气对流,减少能量损失。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前装饰板为长方形平板状,前装饰板的下部嵌有长方形的回风网。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装饰板为长方形平板状,上装饰板上嵌有长方形的出风网,上装饰板的端部嵌有控制盒,控制盒通过线路连接风机盘管装置。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为偏平长方体结构,风机盘管装置下部设有回风口,上部设有出风口,风机盘管底部的端部设有风盘凝水管、风盘进水管和风盘出水管。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为由两根竖杆和三根横杆组成的“日”型结构,上部的横杆固定连接上装饰板和风机盘管装置,中部的横杆固定连接风机盘管装置,下部的横杆固定连接地面,其中一根竖杆固定连接前装饰板,另一根竖杆固定连接墙壁。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6:

参见图1、图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机盘管装置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片状的过滤网固定片,所述过滤网固定片用于固定长方形状的过滤网。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工作原理和过程:参见图1、图2,冷热介质从风盘进水管12进入风机盘管装置3,从风盘出水管13流回,冷凝水从风盘凝水管11流出,风盘进水管12、风盘出水管13和风盘凝水管11分别连接到风机盘管装置3下方的进水管主管道、回水管主管道、冷凝水主管道。控制盒8嵌入到上装饰板2上,控制盒8通过线路连接风机盘管装置3,通过操作控制盒8可以控制风机盘管装置3的运行。室内空气从前装饰板上1的回风网6进入新型风机盘管窗台,经过滤网15过滤后从下方进入风机盘管装置3 ,经与冷热介质热交换后,从上装饰板上2的出风网7送入室内。主空调管道在风盘下层布置的方案以及风盘模块偏平化的设计,显著减少了窗台的面积;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避免传统风盘方式的吹风感,提高了舒适性,该窗台采用模块化结构,工厂化生产,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减少了施工工期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