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装置以及带有该抚平装置的汽车椅背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45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抚平装置以及带有该抚平装置的汽车椅背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抚平装置以及带有该抚平装置的汽车椅背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分为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在汽车椅座的制作上会现在车内部制作好整体的椅座骨架,然后将坐垫、靠背一些零配件安装于椅座骨架上,最后在放上海绵垫等软性材料并将外表面进行精细化美工处理。

椅座骨架通常仅仅只是一个外形骨架,在椅座骨架的中心部分处需要先放置由硬质材料制作的坐垫芯部或者靠背芯部,坐垫芯部和靠背芯部都是作为硬性支撑作用,然后在坐垫芯部或者靠背芯部上再去放置海绵等软性材料提高椅座的舒服度。

在现有技术中,靠背芯部或者坐垫芯部通常包括有硬质材料制作的一层硬质板以及硬纸板外部的一层保护作用的软性外皮,在生产过程中,会预先制作出相应的凹模,凹模的凹陷形状与靠背芯部或者坐垫芯部的印硬质板的外形相同,然后在凹模内放置已经加工成型的硬质板,然后再将软性外皮放置于硬质板上,软性外皮朝向硬质板一侧设置有粘性层,通常会先对软性外皮进行加热提高粘性层的粘度,然后再将软性外皮罩设于凹模上,然后在通过与凹模配合的凸模进行挤压,使得软性外皮贴敷于硬质板上,将硬质板从凹模内脱模后即完成了靠背芯部或者坐垫芯部的加工。

按照现有的加工技术,由于软性外皮是软性材料,凸模和凹模之间为挤压的作用,并不能保证挤压之后软性外皮可以充分平整的贴合于硬质板上,在凸模与凹模配合后,软性外皮与硬质板之间会形成一些压缝,所以还需要通过人工将一些褶皱处抚平,并不能完成机械成型的目的,带来了工作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抚平装置,替代人工抚平,通过机械方式实现软性外皮可以平整的贴敷于硬质板上,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抚平装置,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内部设置有中空腔,所述座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中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座体对应于开口处固定设置有密封该开口的弹性膜片,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给中空腔供气的外接气源。

采用上述结构,外接气源给中空腔进行供气,中空腔内部为密闭空间,所以内部压强增大,所述弹性膜片在受到气压的挤压发生形变,通过弹性膜片的形变去挤压软性外皮,由于弹性膜片同样是柔软的材料,在中空腔内部压力增大的过程中,弹性膜片可以深入死角去挤压软性外皮,可以达到类似于人手挤压的功效,弹性膜片挤压过后的软性外皮与硬质板之间保持平整的状态,利用机械的方式实现了对于软性外皮的高精度的抚平工作,提高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外设置有用于压紧弹性膜片的压板,所述压板中心处设置有供弹性膜片形变的贯穿槽,所述压板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将压板挤压于座体上的搭扣,所述压板外边缘设置有翻边,当所述压板挤压于座体时,所述翻边与座体外边缘相抵触。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膜片位于压板和座体之间,压板通过搭扣的方式连接于座体上,通过搭扣将压板压紧于座体上,从而使得压板将弹性膜片压紧于座体上,压板与弹性膜片保持着大面积的接触,这样子提高了压板对于弹性膜片的固定作用,而且压板设置有翻边,将弹性膜片放置于翻边所形成的范围内,然后将压板固定于座体时,翻边抵触与座体外边缘,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弹性膜片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包括有扣紧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压板上,所述扣紧件固定设置于座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压板制作的尺寸相应的比较薄,比较适合于固定座的安装,将扣紧件安装于座体上,更加优化了该抚平装置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椅背生产设备,保证汽车椅背高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椅背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成型装置以及抚平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与汽车椅座外形相同的凹模以及用于固定软性外皮的固定件,所述凹模区域内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所有透气孔进行抽气的气泵,所述座体的开口以及中空腔尺寸大于凹模尺寸设置,所述座体对应于凹模的位置位于凹模的上方且所述弹性膜片朝向凹模一侧设置,所述座体设置有驱动座体朝向或者背离凹模运动的驱动气缸。

采用上述结构,先将硬质板放置于凹模内,然后再将软性外皮放置于硬质板上,在将固定件放置于软性外皮外对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气泵对凹模区域进行抽气,这样可以使得软性外皮根据凹模的外形贴敷于硬质板上,然后驱动气缸驱动抚平装置下移至覆盖整个凹模,然后外接气源使得弹性膜片发生形变,对于软性外皮进行抚平,然后抚平装置退回,移走固定件完成加工,整个过程中取缔了现有技术中挤压成型的方式,利用了气压吸附的原理使得软性外皮贴敷于硬质板上,气压吸附避免了挤压方式中凸模和凹模接缝处产生的不平整,使得第一步的精度便高于挤压方式,然后再利用抚平装置的弹性膜片的柔性抚平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软性外皮与硬质板的接触的平整度,提高了现有技术中靠背芯部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机架上设置有供抚平装置左右滑动的导轨,所述座体与导轨之间设置有过渡件,所述座体滑移连接于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套设于导轨上且可沿所述导轨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导轨使得抚平装置可以从凹模上方移开,这样可以方便硬质板和软性外皮的上料,不会带来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截面呈方形设置且所述固定件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尺寸大于座体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铰接于机架上。

采用上述结构,固定件直接固定于机架上,需要使用时通过铰接点翻转下来,使用完毕之后就翻转上去,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对应于凹模的下方设置有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凹模上的所有透气孔均于该封闭空间联通,所述的气泵与该封闭空间联通。

采用上述结构,透气孔与气泵之间通过封闭空间实现联通,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椅背生产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椅背生产设备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抚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体;11、中空腔;2、压板;21、翻边;22、贯穿槽;3、搭扣;31、扣紧件;32、固定座;4、弹性膜片;5、机架;51、导轨;52、过渡件;6、成型装置;61、固定件;611、中空部;62、凹模;621、凹陷区;622、透气孔;7、硬质板;8、软性外皮;9、气泵;10、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抚平装置,包括有座体1,座体1横截面呈方形设置,所述座体1内部设置有中空腔11,所述中空腔11贯穿座体1一侧端面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设置弹性膜片4进行密封,弹性膜片4可以采用弹性回复力良好的材料制作,类似于硅胶等软质弹性材料,所述座体1外通过设置压板2对于弹性膜片4进行固定,所述压板2整体的外形尺寸与座体1相同,所述压板2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槽22,该贯穿槽22用于供弹性膜片4形变时通过,所述贯穿槽22的尺寸最大不应大于中空腔11的尺寸,避免对于弹性膜片4带来限制,另外所述压板2的外缘部设置有翻边21,所有的翻边21与压板2之间形成了用于定位弹性膜片4的空间,所述弹性膜片4的尺寸推荐是略大于该翻边21与压板2所形成的空间,如果弹性膜片4的尺寸大于该空间的尺寸时,即有一部分的弹性膜片4应该抵接于翻边21,所述压板2相对于朝向弹性膜片4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搭扣3的固定座32,所述压板2上沿其端面外缘设置有8个,每一条方形的边上均布置有2个,相应的座体1上设置有与固定座32配合的扣紧件31,搭扣3即为市面上常见的零件,另外,在座体1相对于弹性膜片4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中空腔11联通的外接气源,用于给中空腔11内进行供气加压。

在具体安装的时候,先将弹性膜片4放置于翻边21与压板2所形成的空间内,使得弹性膜片4的外边缘抵接于翻边21上,然后将压板2套设于座体1外,翻边21挤压弹性膜片4的外边缘于座体1的外端面上,压板2挤压弹性膜片4于座体1的下端面上,然后将扣紧件31扣合于相应的固定座32上,通过搭扣3的作用使得压板2压紧于座体1上,从而实现了弹性膜片4的固定。

实施例二,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椅背生产设备,包括机架5,所述机架5上设置有成型装置6以及实施例一中记载的抚平装置,所述成型装置6包括有固定于机架5上的凹模62,所述凹模62的外形根据不同的型号的椅背进行设计,所述机架5对应与凹模62下方设置有独立的封闭空间,所述凹模62上所在区域内设置有多个与封闭空间联通的透气孔622,所述凹模62内会形成有若干不同深度的凹陷区621用于成型不同样式的椅背,对于一些不同深度的凹陷区621内均要布置透气孔622,透气孔622优选的沿凹陷区621的外边界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成型后的产品质量,所述的封闭空间还外接有气泵9,该气泵9用于对封闭空间内进行抽气工作。

所述成型装置6还包括有固定件61,所述固定件61设置为方形,其中间设置有中空部611,其中空部611的尺寸应该大于凹模62的最大尺寸,并且其应该大于抚平装置的座体1的最大的尺寸,所述固定件61的一端铰接于机架5上,另一端呈自由状态设置。

所述机架5相邻于成型装置6的一侧设置有导轨51,所述抚平装置通过设置过渡件52连接于导轨51上,所述过渡件52垂直于机架5的方向设置,所述过渡件52套设于导轨51上且可以沿导轨51方向滑动,所述抚平装置的座体1滑移连接于过渡件52上,所述座体1可以沿过渡件52的垂直方向位移,所述过渡件52上固定有驱动气缸10,所述驱动气缸10连接于座体1上驱动座体1的位移,对于过渡件52的位移可以通过设置气缸进行控制或者采用人工的方式移动均可,另外,所述座体1上的中空腔11的尺寸应大于凹模62的最大尺寸,这样当驱动气缸10驱动座体1与凹模62接触时,可以覆盖整个凹模62,可以将凹模62外部的软性外皮8压紧于硬质板7上。

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做描述,先将软性外皮8放入加热设备进行预热,使得其具有粘性的一面增加粘性,将抚平装置移开至凹模62上方,然后将固定件61翻转脱离机架5,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硬质板7放置于凹模62内,然后再将加热完成的软性外皮8放置于硬质板7上,将固定件61压紧于软性外皮8上,启动气泵9进行抽气工作,软性外皮8在气泵9的作用下迅速贴合于硬质板7上,然后再将抚平装置移动至凹模62上方,通过驱动气缸10控制座体1下移至与凹模62充分接触后,利用外接气源对中空腔11进行加压,弹性膜片4受压形变挤压软性外皮8,使得软性外皮8充分贴敷于硬质板7表面,进一步保证了加工完成的软质外皮与硬质板7之间的平整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