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平开吊轨的铝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推拉平开窗的铝型材,使用的铝材材料多,导致推拉平开窗的重量重,成本高,特别对于用于平开吊轨的铝型材,对其要求承重能力大,重量轻,现有市面的铝型材很难做到这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平开吊轨的铝型材,结构合理,重量轻,承重能力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平开吊轨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该铝型材包括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上下设置,所述第三内腔设于一侧,所述第一内腔顶板与所述第三内腔顶板对齐,所述第二内腔底板与所述第三内腔底板对齐,所述第二内腔内部设有一对相向的“7”字形的弯曲部,所述第二内腔下方设有一对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末端分别设有一对开口方向相背的卡槽,所述第三内腔底板设有一断口,所述第三内腔底板两侧还设有加强块,所述第三内腔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远离所述第一内腔。
优选地,所述限制块与所述第一内腔底板对齐。
优选地,两所述弯曲部5与两所述连接部4中心对齐。
优选地,所述弯曲部5的外侧宽度为19-19.5mm,其内侧宽度为14-14.5mm。
优选地,所述内腔3的底板厚度为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腔1的壁厚为1.4mm,所述第二内腔2的底板壁厚为1.8mm,所述第三内腔3的壁厚为1.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推拉平开窗上的顶框材料,第三内腔用于安装挂轮承重,连接部用于连接光企铝材,本实用新型不同受力部位采用不同壁厚的设计,有效加强了铝型材的承重能力,同时,节约材料,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内腔,2-第二内腔,3-第三内腔,4-连接部,41-卡槽,5-弯曲部,6-加强块,7-限制块,8-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一种用于平开吊轨的铝型材,该铝型材包括第一内腔1、第二内腔2和第三内腔3,上述第一内腔1和上述第二内腔2上下设置,上述第三内腔3设于一侧,上述第一内腔1顶板与上述第三内腔3顶板对齐,上述第二内腔2底板与上述第三内腔3底板对齐,上述第一内腔1的壁厚为1.4mm,上述第二内腔2的底板壁厚为1.8mm,上述第三内腔3的壁厚为1.8mm,上述内腔3的底板厚度为3mm,上述第二内腔2内部设有一对相向的“7”字形的弯曲部5,上述弯曲部5的外侧宽度为19-19.5mm,其内侧宽度为14-14.5mm。上述第二内腔2下方设有一对连接部4,两上述连接部4末端分别设有一对开口方向相背的卡槽41,上述第三内腔3底板设有一断口8,上述第三内腔3底板两侧还设有加强块6,上述第三内腔3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限制块7,上述限制块7远离上述第一内腔1。
具体的,上述限制块7与上述第一内腔1底板对齐,限制块7用于限制安装在第三内腔的吊轮的上下位移。
具体的,两上述弯曲部5与两上述连接部4中心对齐,更好地承重。
本实施例合理地采用壁厚及结构设计,有效地减少了铝型材的用量,更好地承重,满足推拉平开窗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