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品处理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食品处理机在工作时,料理杯中的食材加热之后,液态物中会产生气泡,当气泡向上移动至杯盖处时,若食品处理机继续加热,气泡及液态物会很容易从料理杯中溢出,损坏机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处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杯中的食材加热时容易溢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食品处理机,包括:杯体;杯盖,盖设在杯体上;金属防溢凸部,设置在杯盖朝向杯体的一侧,金属防溢凸部伸入杯体内;导电架,设置在杯体的外部;导电结构以及与导电结构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以及导电传输件,第一导电件设置在杯盖上并与金属防溢凸部电性导通,第二导电件设置在导电架上,第二导电件与导电传输件电性连接,杯盖盖在杯体上时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电性搭接配合。
进一步地,导电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杯体的周向外侧的竖向筋条以及用于连接多个竖向筋条的连接结构,第二导电件设置在多个竖向筋条中的一个或多个上。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筋条,每相邻的两个竖向筋条之间连接有一个或多个连接筋条。
进一步地,第二导电件设置在竖向筋条的顶端。
进一步地,第二导电件包括搭接主体部以及与搭接主体部弯折连接的导电连接部,与第二导电件配合的竖向筋条内具有安装通道,竖向筋条的顶端具有与安装通道连通的安装口,导电连接部通过安装口插入至安装通道内,导电传输件设置在安装通道内并与导电连接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搭接主体部与竖向筋条的顶端端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食品处理机还包括杯座,杯体设置在杯座上,竖向筋条的底端设置在杯座上,并且安装通道与杯座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杯盖包括外盖以及设置在外盖下方的内盖,内盖为金属结构,金属防溢凸部位于内盖朝向杯体的一侧,第一导电件与内盖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内盖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导电环,第一导电件为设置在导电环上并沿其径向突出于导电环的导电凸出部,杯盖盖设在杯体上时导电凸出部电性搭接在第二导电件上。
进一步地,食品处理机还包括设置在杯体上的手柄,连接结构具有用于避让手柄的避让缺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杯盖朝向杯体的一侧设置金属防溢凸部,在杯体的外部设置导电架,当杯盖盖在杯体上时,金属防溢凸部、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导电传输件与食品处理机的控制电路板导通。其中,第一导电件设置在杯盖上,第二导电件设置在导电架上,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电性搭接配合。当容纳在杯体内的食材加热时,食材中的液体沸腾产生气泡并上溢,当该上溢的液体碰触到金属防溢凸部时,导通金属防溢凸部和控制电路板。也就是说,此时,上溢的液体、金属防溢凸部、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导电传输件及控制电路板形成回路。控制器能够检测到上述形成的回路的内部电流值、电压值或电阻值等的变化,从而对食品处理机进行防溢控制,进而防止食材中的液体从杯体中溢出,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处理机的实施例的杯盖、杯体以及导电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食品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食品处理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食品处理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食品处理机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的食品处理机的杯体、杯座以及导电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食品处理机的杯体、杯座以及导电架的B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2的食品处理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杯体;20、杯盖;21、外盖;22、内盖;221、导电环;30、金属防溢凸部;41、第一导电件;42、第二导电件;421、搭接主体部;422、导电连接部;50、导电架;51、竖向筋条;511、安装通道;512、安装口;52、连接结构;521、连接筋条;522、避让缺口;60、杯座;70、手柄;80、主机;91、电机;92、控制电路板;93、上耦合器;94、下耦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包括杯体10、杯盖20、金属防溢凸部30、导电架50、导电结构以及与导电结构通信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杯盖20盖设在杯体10上。金属防溢凸部30设置在杯盖20朝向杯体10的一侧。金属防溢凸部30伸入杯体10内。导电架50设置在杯体10的外部。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以及导电传输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电件41设置在杯盖20上并与金属防溢凸部30电性导通。第二导电件42设置在导电架50上。第二导电件42与导电传输件电性连接。杯盖20盖在杯体10上时第一导电件41与第二导电件42电性搭接配合。容纳在杯体10内的液体沸腾上溢碰触到金属防溢凸部30时,上溢的液体、金属防溢凸部30、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与食品处理机的控制电路板92形成回路。控制器检测到上述回路中的电流值、电压值或电阻值等的变化,从而对食品处理机进行防溢控制。
应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在杯盖20朝向杯体10的一侧设置金属防溢凸部30,在杯体10的外部设置导电架50,当杯盖20盖在杯体10上时,金属防溢凸部30、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与食品处理机的控制电路板92导通。其中,第一导电件41设置在杯盖20上,第二导电件42设置在导电架50上,第一导电件41与第二导电件42电性搭接配合。当容纳在杯体10内的食材加热时,食材中的液体沸腾产生气泡并上溢,当该上溢的液体碰触到金属防溢凸部30时,导通金属防溢凸部30和控制电路板92。也就是说,此时,上溢的液体、金属防溢凸部30、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及控制电路板92形成回路。控制器能够检测到上述形成的回路的内部电流值、电压值或电阻值等的变化,从而对食品处理机进行防溢控制,进而防止食材中的液体从杯体10中溢出,避免安全隐患。
如图2、图3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食品处理机还包括杯座60以及连接在杯座60的下方的主机80。杯体10设置在杯座60上。主机80内设置有电机91及上述控制电路板92,电机91上设置有下离合器,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电路板92上。在食品处理机装配之后,杯座60和杯体10连接成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杯体10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盘及隔热罩,杯座60固定发热盘、隔热罩及杯体10。杯座60的底部设置有上耦合器93,主机80上设置有防震垫以及下耦合器94,导电传输件直接连接在上耦合器93上,控制电路板92连接在下耦合器94上。当使用食品处理机时,需要将杯座60和杯体10放置在主机80上,通过发热盘对杯体10内的食材加热,电机91旋转带动下离合器并通过下离合器带动刀座组件对食材进行切割粉碎。此时,导电传输件通过上耦合器93与下耦合器94的配合以接入上述主机80内的控制电路板92上。上述金属防溢凸部30通过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控制电路板92与杯体10的底部电性连接。当然,控制电路板92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板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控制电路板可以设置在杯座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对食品处理机进行的防溢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具体地,当上溢的液体持续碰触金属防溢凸部30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才会对食品处理机进行防溢控制,即控制食品处理机停止加热。举例说明,食品处理机的一种防溢原理如下:
在主机80内的控制电路板92上设置有一待连通电路,该待连通电路中设置电源和一定数值的定值电阻。上述待连通电路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以及导电传输件与金属防溢凸部30连通,另一端通过上耦合器93和下耦合器94与杯体10的底部连通。当容纳在杯体10内的液体沸腾上溢碰触到金属防溢凸部30时,金属防溢凸部30通过上溢的液体与杯体10的底部连通,从而形成回路。此时,上溢的液体、金属防溢凸部30以及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共同形成等效电阻,定值电阻与等效电阻串联连接构成分压电路。控制器检测到上述分压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选取溢出信号从而对食品处理机进行防溢控制,防止食材中的液体从杯体10中溢出。简单来说,当液体碰到金属防溢凸部30时形成回路,随即产生防溢信号,该防溢信号传输到控制电路板92,控制电路板92根据防溢信号来停止加热,从而达到防溢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食品处理机的防溢原理中涉及到的防溢电路仅仅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防溢机制而示意的一种防溢电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溢电路的设计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防溢控制的电路,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杯盖20包括外盖21以及设置在外盖21下方的内盖22。内盖22的材质为不锈钢,该不锈钢材质的内盖22形成金属结构。由于金属防溢凸部30位于内盖22朝向杯体10的一侧,内盖22(即金属结构)与金属防溢凸部30电性导通。内盖22与杯体10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当食品处理机装配完成之后,外盖21和内盖22组装连接成一体。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内盖22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导电环221。第一导电件41为设置在导电环221上并沿其径向突出于导电环221的导电凸出部。由于内盖22形成金属结构,导电环221设置在内盖22的周向外壁上,导电环221与内盖22(即金属结构)电性导通。因此,导电凸出部可以通过导电环221、内盖22与金属防溢凸部30导通。当杯盖20盖设在杯体10上时,上述导电凸出部电性搭接在第二导电件42上,从而实现金属防溢凸部30、第一导电件41、第二导电件42、导电传输件以及控制器的导通,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在本实施例中,当外盖21和内盖22装配在一起时,内盖22的周向外壁上的导电环221与外盖21的底面相贴合,外盖21的下边沿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的位置与导电环221上的导电凸出部的位置相对应,导电凸出部与该凸台的底面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结构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结构可以为设置在杯盖的侧壁上的其他形式的导电结构,例如可以为设置在杯盖的侧壁上的金属导电片,只要保证金属结构同时与金属防溢凸部和第一导电件电性导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防溢凸部30、内盖22、导电环221以及导电凸出部为一体成型结构,金属防溢凸部30与杯体1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2mm。上述金属防溢凸部30不与杯体10的侧壁接触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食材粘连在金属防溢凸部30和杯体10的侧壁之间的现象,从而避免食品处理机出现防溢误判定导致食品处理机不能正常工作。当然,金属防溢凸部30、内盖22、导电环221以及导电凸出部不限于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金属防溢凸部、内盖、导电环以及导电凸出部可以为分体结构,只要能够保证能够电性导通即可。
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导电架50包括四个间隔设置在杯体10的周向外侧的竖向筋条51以及用于连接四个竖向筋条51的连接结构52。第二导电件42设置在四个竖向筋条51中的一个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52包括八个连接筋条521。每相邻的两个竖向筋条51之间的连接有两个连接筋条521,上述两个连接筋条521分别位于竖向筋条51的顶部和底部。
如图1、图2、图6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食品处理机还包括设置在杯体10上的手柄70。上述手柄70包括手柄主体及套在手柄主体外的手柄壳体。其中,手柄主体固定连接在杯体10上。在上述八个连接筋条521中,对应手柄主体并位于竖向筋条51的顶部的连接筋条521上具有用于避让手柄70的手柄主体的避让缺口522。在对食品处理机进行装配时,先将导电架50右下至上套在杯体10上,在此过程中,手柄主体穿过上述避让缺口522。此后,将手柄壳体套在该手柄主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竖向筋条51的数量和连接结构52的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竖向筋条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连接各竖向筋条的连接结构。
如图3、图4、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第二导电件42包括搭接主体部421以及与搭接主体部421弯折连接的导电连接部422。与第二导电件42配合的竖向筋条51内具有安装通道511。竖向筋条51的顶端具有与安装通道511连通的安装口512。导电连接部422通过安装口512插入至安装通道511内。搭接主体部421与竖向筋条51的顶端端面贴合设置。导电传输件设置在安装通道511内并与导电连接部4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传输件为防溢信号线。当杯盖20盖设在杯体10上时,导电凸出部电性搭接在搭接主体部421上,从而实现金属防溢凸部30、导电凸出部、搭接主体部421、导电连接部422、防溢信号线以及控制器的导通。当然,第二导电件4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件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电性导通的导电件。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食品处理机中,食品处理机还包括杯座60。杯体10设置在杯座60上。导电架50的竖向筋条5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杯座60上,并且安装通道511与杯座60的内部连通。防溢信号线能够通过安装通道511延伸至杯座60的内部并与上耦合器93连接。当然,导电架50的竖向筋条5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架的竖向筋条可以固定在杯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