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换气防尘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743阅读:2312来源:国知局
通风换气防尘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换气窗领域的一种通风换气防尘窗。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楼、办公楼、学校教学楼的教室窗户设计,都是在墙面中上部设计玻璃窗,玻璃窗既承担着采光的功能,玻璃窗下部又承担着通风换气的功能,由于玻璃窗下部换气部分在墙体的中部,不符合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空气流动原理,所以换气不够充分,换气速度较慢,而且受到天气影响,在刮风下雨和低温时,关闭窗户就与换气相矛盾,有时需要通风却不需要明亮的光线,造成采光和通风相矛盾,造成诸多不方便,再加上开窗通风,室外的灰尘很容易进入房间。

特别是学校的教室和大型公共场所,聚集的人多因而释放的热量多,氧气消耗量大,废气排放量大,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热空气上升不易流出,冬天天气寒冷关闭窗户导致空气流动困难,室内氧气不足,废气排放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通风换气和防尘功能的、能够根据不同的天气和季节调节空气流动速度而达到调控温度的环保节能的通风换气防尘的窗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由内箱和外箱组成;

所述的外箱固定在墙体上,在外箱内套装有内箱;所述的内箱面向室外安装的内箱的外端固定有3层防尘网(不锈钢丝网),3层防尘网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每层防尘网之间间隔1厘米没有紧密重叠,又能不影响空气的快速流通;面向室内安装的内箱的内端有两排平行排列的叶片,每排叶片由多张叶片组成,每张叶片的两端各有一个转轴,下端的转轴固定在内箱底板的小孔中,上端的转轴固定在顶板的小孔上穿过顶板后在轴上安装一个小齿轮;在顶板的上面一面安装有调节杆,在调节杆的下面一面有两个滑槽,滑柱卡在滑槽内,滑柱的两端固定在顶板的上面,调节杆在滑柱上能够直线滑动;在调节杆的一边有两排齿条,两排齿条与两排小齿轮啮合;在调节杆的另一边有一根齿条,齿条与固定在顶板上的调节齿轮啮合,调节齿轮在转动时带动调节杆水平直线运动,调节杆再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又带动叶片转动,每个叶片在调节杆的带动下最大能转动90°。转动调节齿轮时,当每排的叶片转动到与窗口平行排列时,叶片成一字排列,关闭了窗口;当每层的叶片转动到与窗口垂直时,叶片之间相互平行,窗口就全部打开了。所述的内箱能够拆卸,便于维修和清洗。

所述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由两个组成一组或三个组成一组作为使用的整体,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面积是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面积的一半。在室内有人人时,会产生热气而形成热空气,室内的热空气上升而使热空气从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排出,使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形成热空气的排气孔;随着空气的流动,安装在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形成空气的进气孔而使冷空气进入室内形成空气的流动通道,继而形成室内的热空气的有效上升,从而达到自然通风换气功能。

通过调节叶片与窗口的角度来调节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量的大小,达到改变室内空气流通速度,调控室内温度;当气温较高时,调节叶片而使叶片与窗口成直角,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口全部打开,室内空气流动最快;当气温较低时,把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口调小,使室内空气的流速放慢,达到又通风换气又控制室内温度的作用,当气温很低时,同时调节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叶片,让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量达到需要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有益效果:不受采光需要的限制,具备通风、换气、防尘的功能,能根据一天的不同时间和一年的不同季节以及天气情况调节空气流动速度,能小范围(温差)调节室内温度。克服了现有窗户一个窗口通风换气,而使换气不够充分和换气速度较慢,室外的灰尘很容易进入房间的不足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通风换气防尘窗在调节齿轮处的纵剖面图。

图2为外箱构造图。

图3为内箱构造图。

图4为外箱正面构造图。

图5为叶片构造图。

图6为通风换气防尘窗应用图。

图中所示:外箱1、内箱2、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小齿轮5、调节杆6、调节齿轮7、叶片8、外箱盖9、挡雨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风换气防尘窗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1中,从外到内,外箱1的外面有挡雨板10,外箱1中装内箱2,内箱2中为防尘网固定框3和不锈钢丝的防尘网4,从外到内按: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的顺序固定在内箱上,内箱的內端固定有能转动的两排叶片8,两排叶片竖直排列,叶片8下端的转轴固定在内箱底板上的小孔中,叶片8的上端转轴固定在内箱顶板的小孔中并穿过顶板,在转轴上端固定有小齿轮5,两排小齿轮与调节杆6上的两排齿条紧密啮合,调节杆另一边的齿条与调节齿轮7紧密啮合,调节杆下面的滑槽卡在顶板的滑柱上,转动调节齿轮,带动调节杆水平直线运动,调节杆就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叶片转动。

在图2中,为外箱整体图,外箱1由外箱主体和外箱盖两部分组成,外箱1主体固定在墙体上。把外箱固定在墙体上,外箱1的护边紧扣墙体,也达到固定外箱的作用,外箱外边如果裸露室外,可以在上面加装挡雨板10。

在图3中,内箱的外端由防尘固定框3、防尘网4按: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防尘网固定框3、防尘网4的顺序依次叠加并固定在内箱上,形成内箱主体,内箱的内端中安装有两排叶片,两排叶片平行排列,叶片8的上端转轴穿过顶板后安装一个小齿轮5,两排小齿轮与调节杆8上的两排齿条紧密啮合,调节杆6另一边上的齿条与调节齿轮7紧密啮合,转动调节齿轮7带动调节杆6的滑槽在滑柱上水平直线运动,调节杆6带动小齿轮5转动,小齿轮5带动叶片8转动,叶片只能向同一方向转动90°,转动调节齿轮7,调节叶片与窗口的斜角,当每层的叶片转动并行排列成平面时,叶片与窗口平行,窗口就关闭,转到调节齿轮,当每层的叶片转动平行排列时,叶片与窗口成直角,窗口就全部打开。

在图4中,外箱盖固定在外箱上,同时内箱也固定在外箱盖上,外箱盖的内框的左右边超过内箱的边框,超出的长度是叶片宽度的五分之一,这是给叶片转动留出空间。

在图5中,叶片8的转轴与叶片的边沿夹角为90°,叶片的边缘为弧形。

在图6中,通风换气防尘窗是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作为整体使用的,图的中间是玻璃采光窗,上方和下方是通风换气防尘窗,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总面积是下方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面积的一半,也就是让下方通风窗形成进气孔,上方通风窗形成排气孔。

所述的外箱1固定在墙体上,在外箱1内套装有内箱;所述的内箱2面向室外安装的内箱2的外端固定有3层防尘网4(不锈钢丝网),3层防尘网4起到有效防尘的作用,每层防尘网4之间间隔1厘米没有紧密重叠,又能不影响空气的快速流通;面向室内安装的内箱的内端有两排平行排列的叶片8,每排叶片8由多张叶片8组成,每张叶片8的两端各有一个转轴,下端的转轴固定在内箱底板的小孔中,上端的转轴固定在顶板的小孔上穿过顶板后在轴上安装一个小齿轮5;在顶板的上面一面安装有调节杆6,在调节杆6的下面一面有两个滑槽,滑柱卡在滑槽内,滑柱的两端固定在顶板的上面,调节杆6在滑柱上能够直线滑动;在调节杆6的一边有两排齿条,两排齿条与两排小齿轮5啮合;在调节杆6的另一边有一根齿条,齿条与固定在顶板上的调节齿轮7啮合,调节齿轮7在转动时带动调节杆6水平直线运动,调节杆6再带动小齿轮5转动,小齿轮5又带动叶片8转动,每个叶片8在调节杆6的带动下最大能转动90°。转动调节齿轮7时,当每排的叶片8转动到与窗口平行排列时,叶片8成一字排列,关闭了窗口;当每层的叶片8转动到与窗口垂直时,叶片8之间相互平行,窗口就全部打开了。所述的内箱2能够拆卸,便于维修和清洗。

所述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由两个组成一组或三个组成一组作为使用的整体,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面积是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面积的一半。在室内有人人时,会产生热气而形成热空气,室内的热空气上升而使热空气从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排出,使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形成热空气的排气孔;随着空气的流动,安装在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形成空气的进气孔而使冷空气进入室内形成空气的流动通道,继而形成室内的热空气的有效上升,从而达到自然通风换气功能。

通过调节叶片8与窗口的角度来调节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量的大小,达到改变室内空气流通速度,调控室内温度;当气温较高时,调节叶片8而使叶片8与窗口成直角,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口全部打开,室内空气流动最快;当气温较低时,把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口调小,使室内空气的流速放慢,达到又通风换气又控制室内温度的作用,当气温很低时,同时调节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叶片8,让上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和下方的通风换气防尘窗的通风换气量达到需要的大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