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37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脚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高脚椅的靠背和搁脚架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重量较大,使高脚椅的重心位置较高使用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极低,重量较轻,重心较低,使用较为安全可靠的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包括一底板、一立柱和一座板,所述的座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的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还包括一第一“L”形连接杆、一第二“L”形连接杆和一第三“L”形连接杆,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杆与所述的座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杆的一边与所述的座板的前端边缘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的座板的左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L”形连接杆及所述的第三“L”形连接杆竖直布置,所述的第一“L”形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L”形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L”形连接杆、所述的第二“L”形连接杆及所述的第三“L”形连接杆是由不锈钢管折弯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L”形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上弯曲的弧形突起,所述的第三“L”形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弯曲的弧形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极低,重量较轻,重心较低,使用较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板;2、立柱;3、座板;4、第一“L”形连接杆;

5、第二“L”形连接杆;6、第三“L”形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极低,重量较轻,重心较低,使用较为安全可靠。

如图1所示,一种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包括一底板1、一立柱2和一座板3,该座板3为矩形结构,该搁脚架和靠背为一体式结构的高脚椅还包括一第一“L”形连接杆4、一第二“L”形连接杆5和一第三“L”形连接杆6,该第二“L”形连接杆5与该座板3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该第二“L”形连接杆5的一边与该座板3的前端边缘固定连接、另一边与该座板3的左端边缘固定连接,该第一“L”形连接杆4及该第三“L”形连接杆6竖直布置,该第一“L”形连接杆4的上端与该第二“L”形连接杆5的一端相连接,该第三“L”形连接杆6的下端与该第二“L”形连接杆5的另一端相连接,该第一“L”形连接杆4、该第二“L”形连接杆5及该第三“L”形连接杆6是由不锈钢管折弯而成的一体式结构。该第一“L”形连接杆4作为搁脚架来使用,该第三“L”形连接杆6作为靠背来使用,这种结构可以快速且低成本的加工出搁脚架和靠背,而且造型优美,容易受到用户的喜爱。由于该第一“L”形连接杆4仅通过一端与该第二“L”形连接杆5相连接,该第三“L”形连接杆6也仅通过一端与该第二“L”形连接杆5相连接,因而搁脚架和靠背也都具有较好的弹性,用户坐在该高脚椅上时的体验较为舒适。

如图1所示,该第一“L”形连接杆4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上弯曲的弧形突起,该第三“L”形连接杆6的上端设置有一向下弯曲的弧形突起。这一结构可以防止用户的脚从该第一“L”形连接杆4的端部滑脱,也可以减少用户被该第一“L”形连接杆4的端部以及该第三“L”形连接杆6的端部碰伤的概率。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