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燃气三门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635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燃气三门蒸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燃气三门蒸箱。



背景技术:

燃气三门蒸箱是以燃气为能源加热的饱和蒸汽蒸制食品的器具,属于一种商业灶具。燃气三门灶具包括上柜和下柜组成,上柜为食品的放置空间,下柜为产生蒸汽的装置。目前市场上的燃气三门蒸箱的蒸汽由下柜产生,再从上柜箱体的底部进入,由于热气会上升,使得热的蒸汽处于上方无法进行循环,只有上层的食物吸收的热量较多,而下层的则相对较少,为了保证将食物蒸熟,所以需要更长时间的加热,进而造成热利用率低下,即电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的燃气三门蒸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燃气三门蒸箱,包括上柜,所述上柜内设有相互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所述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上耦接有用于控制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启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提供间歇性驱动信号的间歇性驱动部、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一循环风机启动的第一控制部以及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二循环风机启动的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依次循环工作以形成环形的气流。

采用上述方案,间歇性驱动部提供间歇性驱动信号,即振荡信号,在通过第一控制部与第二控制部以分别对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进行控制,进而使得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依次循环工作,进而形成环形的气流以达到蒸汽能够循环流通,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性驱动部为555多谐振荡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且成本低廉后期维护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间歇性驱动部上耦接有用于调节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启动时间的调节部。

采用上述方案,调节部可以调节对应的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启动的时间,即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交替开启的时间长短,以适用于不同的引用环境,提高使用率,且更加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执行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启动,所述第一执行元件受控于第一开关元件以控制第一循环风机启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执行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启动,所述第二执行元件受控于第二开关元件以控制第二循环风机启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二开关元件均为三极管或晶闸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NPN型的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PNP型的三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电路设置简单且容易实施,提高安装调试的便捷度,同时成本低廉,采用两种不同信号的三极管就可以实现对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的控制,更加简单易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执行元件与第二执行元件均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续流二极管能够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保护,当继电器的线圈内有残余电流时,则可以同续流二极管进行消耗,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部上还耦接有用于指示第一循环风机工作状态的第一指示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上还耦接有用于指示第二循环风机工作状态的第二指示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指示部与第二指示部均为灯光指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工作人员明确对应的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的工作行状态,若第一指示部或第二指示部未进行指示,说明存在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跟进以及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依次循环工作,进而形成环形的气流以达到蒸汽能够循环流通,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第一循环风机与第二循环风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上柜;2、第一循环风机;3、第二循环风机;4、控制装置;41、间歇性驱动部;411、调节部;42、第一控制部;43、第二控制部;44、第一指示部;45、第二指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节能燃气三门蒸箱,的放置空间,下柜为产生蒸汽的装置。上柜1内设有相互呈对角设置的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即第一循环风机2朝竖直向下的方向进行吹风,而第二循环风机3朝竖直朝上的方向进行吹风。同时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上耦接有用于控制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启闭的控制装置4,通过控制装置4以对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进行控制,使得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依次循环工作以形成环形的气流。

控制装置4包括用于提供间歇性驱动信号的间歇性驱动部41、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一循环风机2启动的第一控制部42以及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二循环风机3启动的第二控制部43。间歇性驱动部41上耦接有用于调节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启动时间的调节部411。调节部411即为可调电阻R6。

间歇性驱动部41为555多谐振荡电路。555多谐振荡电路由555定时芯片构成,555定时器的第一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第六引脚耦接,并与电源VCC之间串连有第六可调电阻R6和第五电阻R5,第七引脚接于第六可调电阻R6和第五电阻R5连接形成的结点,第二引脚与地端之间还串连有第三电容C3,第五引脚与地端之间串连有第四电容C4,通过控制第六可调电阻R6可以控制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从而控制输出脉冲的间隔的时间,进而实现输出方波以间隔一定时间后才进行驱动。555多谐振荡电路的受控端即为电源VCC,即于电源VCC与第八引脚、第四引脚所形成的节点之间连接有开关K2,通过启闭开关K2,实现对555多谐振荡电路的启闭,进而输出高电平与底线平交替的间歇性驱动信号。

第一控制部42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执行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启动,第一执行元件受控于第一开关元件以控制第一循环风机2启动。第一开关元件可以为三极管,也可以为晶闸管,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优选为NPN型的三极管Q1,第一执行元件为继电器KM1,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M1的线圈,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第一循环风机2以控制其启闭。第一控制部42上还耦接有用于指示第一循环风机2工作状态的第一指示部44。第一指示部44为灯光指示器即为指示灯L1,指示灯L1与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串联,且受控于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以实现启闭。

第二控制部43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二执行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的受控端耦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以接收间歇性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间歇性驱动信号以启动,第二执行元件受控于第二开关元件以控制第二循环风机3启动。第二开关元件可以为三极管,也可以为晶闸管,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元件优选为PNP型的三极管Q2,第二执行元件为继电器KM2,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间歇性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M2的线圈,且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2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2,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第二循环风机3以控制其启闭。第二控制部43上还耦接有用于指示第二循环风机3工作状态的第二指示部45。第二指示部45为灯光指示器即为指示灯L2,指示灯L2与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串联,且受控于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以实现启闭。

当需要控制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启动时,则闭合开关K2,使得间歇性驱动部41工作以交替输出高电平与低电平;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工作而三极管Q2断开,使得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以控制第一循环风机2启动,同时指示灯L1工作;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Q1断开而三极管Q2工作,使得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以控制第二循环风机3启动,从而实现交替启动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的功能,进而通过第一循环风机2与第二循环风机3以形成环形的气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