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384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旅行生活中,为了携带方便,目前已出现了多种折叠椅。

如专利申请文本上公开的一种折叠椅(申请号:200720109474.5),主要包括斜撑架、中心接头、扶手脚管、背靠管、T形接片、面料,将中心接头做成成四点固定一点旋转定位的结构,将斜撑架插入中心接头和中心接头的旋转点连接,斜撑架可以围绕中心接头的旋转点转动到限止位定位。此种折叠椅通过斜撑架围绕中心接头转动实现折叠椅的张开和折叠,方便快捷。但是,此种折叠椅的椅背无法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功能性上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折叠的同时,可以快速的实现椅背角度调节的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折叠椅,包括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包括两组扶手脚管、两根背靠管和两组斜撑架,所述扶手脚管包括脚管一、脚管二和脚管三,所述脚管一、脚管二和脚管三首尾连接组成两端的扶手面,所述斜撑架两两铰接连接实现合并或打开,所述斜撑架的一端均与脚管二铰接,所述斜撑架的另一端之间蒙套有坐垫面料,两个所述背靠管之间蒙套有背靠面料,所述背靠管分别铰接连接在脚管一上,脚管一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背靠管外圆周面上设有多道限位槽,所述伸缩杆远离脚管一的一端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卡嵌在限位槽内实现对背靠管位置的限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背靠管至相应角度位置后,通过转动伸缩杆,使得限位体卡嵌入限位槽内,实现背靠管在此位置的固定,即可以方便的实现背靠管的角度调节,即调节了背靠面料的角度位置,提高了本折叠椅的功能性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背靠管上位于限位槽的上方均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槽孔,所述限位体包括设置在伸缩杆上远离脚管一一端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直径小于限位槽的直径,所述限位轴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小于槽孔的直径并大于限位槽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背靠管至相应角度位置后,通过转动伸缩杆,伸缩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长度,此时使得限位件贯穿槽孔,并向下压动伸缩杆,使得限位轴卡嵌入限位槽内,此时限位球的外表面抵触在限位槽槽壁处,使得处于此种状态下的伸缩杆无法从限位槽内拔出,实现了背靠管在此位置的固定,固定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脚管一上设有轨道槽一,所述背靠管靠近脚管一的一端设有滑移扣嵌在轨道槽内的滑块一,所述脚管二上设有控制滑块一固定的限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轨道槽一和滑块一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背靠管在脚管一上的上下滑移,从而可以方便的对背靠面料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可以使得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本折叠椅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背靠面料的高度,增强了本折叠椅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脚管二上的轨道槽二和滑移扣嵌在轨道槽二内的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脚管一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支架杆,所述限位杆架置在支架杆上并与滑块一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背靠管在脚管一上滑移至某一位置固定后,通过转动限位杆,使其架置在滑块一下方的支架杆上,此时限位杆与滑块一抵触,即可以实现对滑块一的支撑,使得滑块一无法继续在脚管一上滑动,即实现了背靠面料在某一高度位置的固定,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脚管三上套有棉垫层,所述棉垫层外圆周表面蒙套有防尘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坐在本折叠椅上时,可以将臂膀放置在脚管三上, 此时在棉垫层的作用下,可以增添对臂膀的柔软度,从而提高了舒适度,防尘布则可以有效避免棉垫层与外界直接的接触,使得棉垫长久的保持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背靠面料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背靠管相通的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插接孔可以用于插接伞柄,从而可以使得人门坐在本折叠椅上,可以加入遮阳伞的装置,以遮挡太阳光的照射,进一步增添了本折叠椅的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背靠面料内设有按摩层,所述按摩层为磁性丙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摩层可以对人的皮肤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磁性丙纶针织面料中的磁场作用平缓均匀,它对所包缚的肌肤可进行全方位的彻底的微按摩刺激,起到全天候保健理疗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坐垫面料内设有薄荷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荷纤维层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具有清凉、杀菌的功效,从而可以使人感到凉爽,减少汗液的分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斜撑架上铰接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斜撑架的一端与扶手脚管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可以在不影响折叠椅的折叠情况下,可以在本折叠椅张开使用时,增强斜撑架与管脚二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槽内侧壁上设有海绵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在不影响限位轴卡嵌在限位槽的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限位槽与限位轴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小了两者的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背靠管角度的调节,以增添人们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2、可以实现背靠面料的高度调节,以使得本折叠椅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

3、插接孔的设置可以在本折叠椅上增设遮阳伞,增强了本折叠椅的功能性;

4、棉垫层、按摩层、薄荷纤维层的加入可以增加本折叠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中按摩层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薄荷纤维层的示意图。

图中:11、扶手脚管;111、脚管一;111a、支架杆;112、脚管二;113、脚管三;12、背靠管;121、限位槽;1211、海绵垫;122、槽孔;13、斜撑架;131、连接条;3、坐垫面料;31、背靠面料;311、插接孔;312、按摩层;32、薄荷纤维层;4、伸缩杆;41、限位体;411、限位轴;412、限位球;5、轨道槽一;51、滑块一;6、限位装置;61、轨道槽二;62、滑块二;63、限位杆;7、棉垫层;71、防尘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折叠椅,如图1和2所示,包括折叠架,折叠架包括两组扶手脚管11、两根背靠管12和两组斜撑架13,扶手脚管11包括脚管一111、脚管二112和脚管三113,脚管一111、脚管二112和脚管三113之间首尾相连形成本折叠椅两端的扶手面,其中脚管一111和脚管二112相互平行,每组斜撑架13之间均通过铰接连接实现合并或打开,斜撑架13的一端均与脚管铰接,两组斜撑架13的另一端之间蒙套有坐垫面料3,两根背靠管12之间蒙套有背靠面料31,通过对每组斜撑架13的同时施力,使得斜撑架13实现合并和打开,即实现了本折叠椅的折叠和张开。

如图1和2所示,背靠管12分别铰接连接在脚管一111上,脚管一111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该伸缩杆4由两根套管套接组成,并通过螺栓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在伸缩杆4远离脚管一111的一端设有限位体41,在背靠管12外圆周面上设有多道与背靠管12相通的限位槽121,限位槽121的上方均设有与限位槽121相通的槽孔122,限位体41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远离脚管一111一端的限位轴411,该限位轴411的直径小于限位槽121的直径,在限位轴411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球412,该限位球412的直径小于槽孔122的直径并大于限位槽121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控制两根背靠管12同时向后下方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使得限位体41贯穿槽孔122后嵌入限位槽121内,即使得限位轴411嵌置在限位槽121内,此时,在重力作用下,背靠管12继续向后下方倾倒的过程中,限位球412与背靠管12靠近限位槽121处的内圆周壁发生抵触,使得限位体41在此状态下无法从限位槽121内取出,即对背靠管12起到了支撑作用,此时支撑杆即实现了对背靠管12的位置限定,限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支撑牢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减小限位轴411嵌置进限位槽121过程中所发生的磨损,在限位槽121的内侧壁上加入了海绵垫12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斜撑架13上铰接设有连接条131,连接条131远离斜撑架13的一端与扶手脚管11铰连接,连接条131在不会影响本折叠椅折叠功能的同时,可以在本折叠椅在张开使用过程中,提升斜撑架13与扶手脚管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实施例2:一种折叠椅,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4所示,在脚管一111上设有轨道槽一5,在背靠管12靠近脚管一111的一端设有滑移扣嵌在轨道槽一5内的滑块一51,背靠管12在滑块一51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在脚管一111上的滑移,即背靠面料31在两根背靠管12的同时滑移过程中,可以实现升降。

在脚管二112上设有可以控制滑块一51固定的限位装置6,如图5和6所示,限位装置6包括设置在脚管二112上的轨道槽二61和滑移扣嵌在轨道槽二61内的滑块二62,在滑块二62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63,与此同时,在脚管一111上从上至下一侧设有多道供限位杆63架置的支架杆111a。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进行推拉背靠管12,使得滑块一51在轨道槽一5内滑动,当背靠管12滑移至某一高度位置需要固定时,拉动限位杆63,使得滑块二62在轨道槽二61内实现滑动,当滑块二62滑动至滑块一51的下方时,滑块二62停止滑动,转动限位杆63,使其架置在位于滑块一51下方的支架杆111a上,此时滑块一51与限位杆63之间互相抵触,即限位杆63对滑块一51具有支撑力,在此支撑力的作用下,滑块一51不会由于自重向下滑落,即实现了背靠管12在此位置的固定。

当需要进行背靠管12的高度调节时,只需转动限位杆63,使其远离支架杆111a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3架置在支架杆111a上后,不仅可以起到对背靠管12的限位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脚管一111与脚管二1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或5所示,在背靠面料31的两端设有与背靠管12相通的插接孔311,以便插接遮阳伞等物品,增强了本折叠椅的功能性,也提升了本折叠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脚管二112上套有棉垫层7,以方便人们在使用本折叠椅时,可以将臂膀放置在棉垫层7上,进一步增添了本折叠椅在使用时的舒适度,与此同时,在棉垫层71121上蒙套有防尘布71,从而可以保持棉垫层7的清洁。

实施例3:一种折叠椅,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和8所示,在背靠面料31内设有按摩层312,该按摩层312为磁性丙纶层。

当人们坐在本折叠椅上时,背依靠在背靠面料31上,按摩层312可以对人的后背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磁性丙纶针织面料中的磁场作用平缓均匀,它对所包缚的肌肤可进行全方位的彻底的微按摩刺激,起到全天候保健理疗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坐垫面料3内设有薄荷纤维层32;薄荷纤维层32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具有清凉,杀菌的功效,在较为炎热的季节里,人们坐在本折叠椅上,从而可以使人感到稍许的凉爽,并减少汗液的分泌,提升了人们在使用本折叠椅时的舒适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