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烫纸杯。
背景技术:
纸杯是把用化学木浆制成的原纸(白纸板)进行机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种纸容器,外观呈口杯形。供冷冻食品使用的纸杯涂蜡,可盛装冰淇淋、果酱和黄油等。供热饮使用的纸杯,耐90℃以上温度,甚至可盛开水。纸杯的特点是安全卫生、轻巧方便。这种纸杯在公共场所、饭店、餐厅都可使用,是一次性用品。
现有技术中的纸杯一般如图1所示,采用一层或者两层的纸板卷取形成一端大一端小的纸卷筒作为杯壁1,在相对小的一端设有杯底2,形成纸杯。这种纸杯虽然能够盛开水或者比较烫的液体,但是,由于手在端纸杯的时候是直接接触到杯壁的,而杯壁两侧直接与手以及水接触,热量直接通过杯壁传送到手上,容易烫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纸杯,其在于解决纸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烫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烫纸杯,包括杯壁,所述杯壁包括基层以及包裹在基层外表的防烫层,所述防烫层背离基层的一侧设有凸纹,凸纹呈波纹状结构且凸纹绕杯壁均匀分布,所述防烫层背离基层的一侧设有印刷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烫层使其与基层形成双层结构,通过双层的结构,让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经过多种介质,实现多次热交换,从而最终到外壁的热量得以减少。凸纹的设置可以让手在握持杯壁时,其杯壁与手之间存在多个透风的通道,从而让风能够在手握持部分的杯壁上流动,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杯壁的温度,达到防烫目的,另外,凸纹的设置,能够让杯壁与手接触的厚度有所增加,也能够进一步的进行防烫。另外,普通杯子在让手在握持杯壁时,杯子由于重力而向下滑,此时手对杯壁形成向上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防止杯子下滑,而采用凸纹,其手在握持杯壁时,凸起的纹路具有应力集中的效果,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另外,将凸纹设置呈波纹型,波纹型的凸纹其延伸方向与杯子重力方向形成夹角,此时,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对凸纹会对手进行挤压,从而将该力进行分解,存在一个沿凸纹方向的摩擦力以及向上的分力,因此,将其加在摩擦力上,使得杯子在受同样的力的握持时,其对杯子的向上的力相对普通杯子更大,因此,其能够加强防滑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印刷层上设有外淋膜层。
通过在印刷层上设置外淋膜层,让印刷的油墨受到隔离,进而在杯子紧套接的时候不会出现油墨转移的情况,这样,让杯子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干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凸纹由防烫层单面压制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面压制形成的凸纹,在压制时,对防烫层进行挤压,能够让杯壁变得更加的紧实,增加了杯子的强度,从而在杯子盛水的过程中,不会轻易被水软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凸纹由防烫层朝向基层的面向背离基层的方向外凸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烫层一侧向另一侧形成凸起,使得整个防烫层在平行杯底平面的截面上呈波纹状,这种状况下,防烫层形成单独的支撑柱,能够增加其强度。同时,防烫层内部与基层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增大,内部热量传递的热量会经过更长的距离,热量损失更加大,因此,防烫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基层的内壁设有内淋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淋膜层能够在盛水时,进行隔水,从而让基层难以被水侵湿而软化,使得纸杯在使用时更加坚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基层的杯口位置设有卷口,所述卷口靠近杯壁的边缘与基层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防烫层的杯口置于间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口的设置方便水的饮用等,间隙的设置,让防烫层插入,这种设置,也不会在倒水时水会沿杯口间隙进入到基层与防烫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间隙小于防烫层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小于防烫层厚度,使得卷口与基层对防烫层进行夹持,这样,使得防烫层与基层形成一体结构,不会产生缝隙,也难以让防烫层脱离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防烫层的杯底部位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向基层的内壁弯折,且延伸段与基层的内壁采用粘胶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弯折的结构让杯子底部为一个整体,防止水沿底部基层与防烫层之间的缝隙而上爬造成纸杯内部软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烫纸杯具有通过在防烫层外侧设置外淋膜层,同时将印刷图案的置于防烫层与外淋膜层之间,可以让印刷的图案不会轻易被碰落,同时,由于纸杯一般都是一个一个套起来进行存放,通过外淋膜层将印刷的图案进行保护,防止在套接存放时,印刷油墨有杯子的外壁转移到杯子内壁,此时,杯子再使用时,不会在杯子内壁残留有油墨,让杯子更加环保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纸杯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纸杯的外表状态图;
图5为图4中B-B处实施例1的截面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B-B处实施例2的截面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杯壁;2、杯底;3、基层;31、内淋膜层;4、防烫层;41、外淋膜层;42、印刷层;5、间隙;6、淋膜;7、凸纹;8、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防烫纸杯,包括呈一大一小两个口的杯壁1,在杯壁1小口端设置杯底2,杯壁1包括基层3以及包裹在基层3外表的防烫层4,设置防烫层4使其与基层3形成双层结构,通过双层的结构,让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经过多种介质,实现多次热交换,从而最终到外壁的热量得以减少。防烫层4背离基层3的一侧设有凸纹7。其一,凸纹7的设置可以让手在握持杯壁1时,其杯壁1与手之间存在多个透风的通道,从而让风能够在手握持部分的杯壁1上流动,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杯壁1的温度,达到防烫。另外,凸纹7的设置,能够让杯壁1与手接触的厚度有所增加,也能够进一步的进行防烫。凸纹7呈波纹状结构且凸纹7绕杯壁1均匀分布。
普通杯子在让手在握持杯壁1时,杯子由于重力而向下滑,此时手对杯壁1形成向上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防止杯子下滑,而采用凸纹7,其手在握持杯壁1时,凸起的纹路具有应力集中的效果,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另外,将凸纹7设置呈波纹型(如图4所示),波纹型的凸纹7其延伸方向与杯子重力方向形成夹角,此时,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对凸纹7会对手进行挤压,从而将该力进行分解,存在一个沿凸纹7方向的摩擦力以及向上的分力,因此,将其加在摩擦力上,使得杯子在受同样的力的握持时,其对杯子的向上的力相对普通杯子更大,因此,其能够加强防滑的性能。
在防烫层4背离基层3的一侧附有外淋膜层41,外淋膜层41与防烫层4之间设有印刷层42,通过在防烫层4外侧设置外淋膜层41,同时将印刷图案的置于防烫层4与外淋膜层41之间,可以让印刷的图案不会轻易被碰落,同时,由于纸杯一般都是一个一个套起来进行存放,通过外淋膜层41将印刷的图案进行保护,防止在套接存放时,印刷油墨有杯子的外壁转移到杯子内壁,此时,杯子再使用时,不会在杯子内壁残留有油墨,让杯子更加环保清洁。基层3的内壁设有内淋膜层31。内淋膜层31能够在盛水时,进行隔水,从而让基层3难以被水侵湿而软化,使得纸杯在使用时更加坚挺。
凸纹7由防烫层4单面压制形成。单面压制形成的凸纹7,在压制时,对防烫层4进行挤压,能够让杯壁1变得更加的紧实,增加了杯子的强度,从而在杯子盛水的过程中,不会轻易被水软化。
基层3的杯口位置设有卷口8,卷口8的设置方便水的饮用等,卷口8靠近杯壁1的边缘与基层3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5,间隙5小于防烫层4厚度,使得卷口8与基层3对防烫层4进行夹持,这样,使得防烫层4与基层3形成一体结构,不会产生缝隙,也难以让防烫层4脱离间隙5。防烫层4的杯口置于间隙5内。间隙5的设置,让防烫层4插入,这种设置,也不会在倒水时水会沿杯口间隙5进入到基层3与防烫层4之间。
在防烫层4的杯底2部位设有延伸段,延伸段向基层3的内壁弯折,且延伸段与基层3的内壁采用粘胶贴合。这种弯折的结构让杯子底部为一个整体,防止水沿底部基层3与防烫层4之间的缝隙而上爬造成纸杯内部软化。
在防烫层4与基层3贴合的面上均设置淋膜6,让防烫层4与基层3不会被存在于防烫层4与基层3之间缝隙的空气被雾化而形成的水滴对防烫层4以及基层3进行打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大体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为防烫层4凸纹7的形成。如图2纸图3以及图7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2中,凸纹7由防烫层4朝向基层3的面向背离基层3的方向外凸形成。其可以由凹凸相匹配的磨具进行双面压制而形成。这样防烫层4一侧向另一侧形成凸起,使得整个防烫层4在平行杯底2平面的截面上呈波纹状,这种状况下,防烫层4形成单独的支撑柱,能够增加其强度。同时,防烫层4内部与基层3之间形成间隙5,间隙5增大,内部热量传递的热量会经过更长的距离,热量损失更加大,因此,防烫效果更好。同时,通过双面的压制,让防烫层4更加紧实,提高其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