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及床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2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及床护栏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护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及具有该升降装置的床护栏。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小孩在父母床上睡觉或玩耍时掉下来,有人实用新型了床护栏,如申请号20061004783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但是这种床护栏使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两头一起解锁才能放下或升起护栏,比如半夜起床方便时迷迷糊糊的还需去两头一起操作,使用体验很糟糕。

申请号20122063263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其方式是上横杆一端插入立柱孔里,另一端用固定装置安装在立柱的豁口里,解锁时只需一只手在有固定装置这一端打开开关就可以放下护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升起护栏时需要一端对准孔,另一端去安装固定装置,所以虽然放下护栏便利了,但升起护栏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使用方便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包括:立柱,其具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横杆;上横杆,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所述第二端连接有锁位机构,所述锁位机构与所述第二立柱可拆卸连接;帷幕固定件,其上端与所述锁位机构或所述上横杆第二端相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下横杆相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通过解除锁位机构与第二立柱的连接,使得帷幕固定件可以相对于第二立柱转动,同时上横杆的两端可以随着帷幕固定件转动,从而对床护栏的上横杆解锁,解决现有护栏需要两头解锁,需要两只手操作的问题,能让护栏升起降下更方便,只需一只手在上横杆的一头就可以操作完毕,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且上横杆和立柱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减少了客户安装难度,节省了安装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上横杆为柔性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柔性材质包括绳子、链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上横杆由至少两个杆件组成,每个杆件之间相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上横杆包括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所述第一上横杆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上横杆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孔包括与所述连接件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孔和可供所述连接件转动的转动孔,所述连接件可沿所述限位孔滑动至所述转动孔,并在所述转动孔中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上横杆与第二上横杆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包括与第一立柱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与第二立柱相连接的第二支架,所述L型支架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侧横杆,其与所述立柱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安装有第一侧横杆,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安装有第二侧横杆,第一侧横杆、第二侧横杆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形成封闭的护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帷幕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立柱或所述下横杆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上技术方案的升降装置的床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解锁过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解锁过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折叠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铰接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铰接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L型支架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L型支架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侧横杆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侧横杆和L型支架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床护栏示意图(三);

图中:1、立柱;101、第一立柱;102、第二立柱;2、上横杆;201第一端;202、第二端;3、锁位机构;4、下横杆;5、帷幕固定件;6、铰接机构;601、连接孔;6011、限位孔;6012、转动孔;602、连接件;7、L型支架;701、第一支架;702、第二支架;8、侧横杆;801、第一侧横杆;802、第二侧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附图1-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包括立柱1、上横杆2、锁位机构3、下横杆4、帷幕固定件5等,立柱1具有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即图示中的左右两侧的立柱,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下横杆4。上横杆2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之间可相对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不仅仅是上横杆的端部,例如图1和2所示,其可以具有一定长度的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共同组成一个上横杆,第一端201与第一立柱101铰接,第二端202连接有锁位机构3,锁位机构3与第二立柱102可拆卸连接。帷幕固定件5的上端与锁位机构3相连接,下端与第二立柱102或下横杆4相铰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锁位机构3用于连接第二端202和帷幕固定件5,并且用于与第二立柱102可拆卸连接,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件,也可以是上横杆或者帷幕固定件中的部件,只要能够满足上述功能即可。

如图3和4和5所示,当需要解锁时,首先可以用一只手解除锁位机构3与第二立柱102的连接,使得帷幕固定件5的下端可以绕着第二立柱102或下横杆4转动,从而带动该上横杆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转动,完成床护栏的解锁。当需要将床护栏折叠时,可以拆除下横杆4,从而达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拆装方便且可以节约空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横杆2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之间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图1所示的,上横杆由至少两个杆件组成,每个杆件之间相铰接。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横杆2包括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第一上横杆即第一端201,第二上横杆即为第二端202,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之间设有铰接机构6。如图6和7所示,铰接机构6包括连接孔601和连接件602,在第一上横杆设有连接孔601,第二上横杆设有连接件602,连接孔601包括与连接件602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孔6011和可供连接件601在其中转动的转动孔6012,连接件602可在限位孔6011内滑动,并可滑动至该转动孔6012,并在转动孔6012中转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横杆与第二上横杆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

又如图8所示,上横杆整体可以是一种为柔性材质。比如可以是绳子、链条,当然其他能够满足条件的柔性材质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还包括L型支架7,L型支架7包括与第一立柱101相连接的第一支架701和与第二立柱102相连接的第二支架702,L型支架7与立柱1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L型支架起到固定站立的作用,如图所示,L型支架的高度为可调节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12所示,还包括侧横杆8,侧横杆8与立柱相连接,如图11所示,在两个第一立柱101之间安装有第一侧横杆801,两个第二立柱102之间安装有第二侧横杆802,第一侧横杆801、第二侧横杆802与第一立柱101、第二立柱102可形成封闭的护栏。侧横杆的数量可以根据护栏需要围城的面的数量确定,如图13、14、15所示,本实施例的护栏至少有一面具有升降装置,例如图13中四面护栏的三面可升降,则第一侧横杆的数量为两个,第二侧横杆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如图14所示,护栏也是围成四个面,其三面可升降,但其流出一面用于安置靠枕的位置,则第一侧横杆的数量为一个,第二侧横杆的数量也是一个。又如图15所示,护栏仅有两个面,用于两面墙的成人床上,其两个面均可升降,则侧横杆的数量仅有一个第二侧横杆。侧横杆的数量灵活可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部件与部件之间铰接的形式,可以为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例如第一端与第一立柱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帷幕固定件与第二立柱或下横杆之间通过铰链或万向头或软绳相连接。当然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铰接形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床护栏的升降装置的床护栏。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护栏的升降装置及床护栏,通过解除锁位机构与第二立柱的连接,使得帷幕固定件可以相对于第二立柱转动,同时上横杆的两端可以随着帷幕固定件转动,从而对床护栏的上横杆解锁,解决现有护栏需要两头解锁,需要两只手操作的问题,能让护栏升起降下更方便,只需一只手在上横杆的一头就可以操作完毕,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且上横杆和立柱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大减少了客户安装难度,节省了安装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解除,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解除。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