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储米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373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家用储米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储米缸。



背景技术:

米缸是用于储存大米而使用的箱形容器,生活中米缸多数采用瓷器制成,但米缸的盖体无法使得米缸密封,从而易导致米缸内的米粒受潮,使得米粒变质,且有的米缸采用的底端出米的方式取米,在取米时,由于米缸底端的米粒堆积,从而易导致出口堵塞,使得取米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储米缸,它利用挡板减缓出口处米粒堆积现象,米粒通过挡板表面的条形漏孔流入到出口内,从而通过出口流出,且盒体内的防潮剂吸收壳体内的水分,避免米粒受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储米缸,它包括壳体、盖体、盒体、出口、挡板和支架;所述的壳体呈中空长方体结构,在壳体顶端设有盖体;所述的盖体盖合在壳体的顶端;所述的盒体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的出口呈圆锥状,其顶端连通着壳体,底端设有圆形开口;所述的挡板位于出口上端的壳体内,其挡板呈V型结构,挡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内,挡板表面设有多个条形漏孔;所述的支架设有多个,分别固定在壳体底端表面。

进一步,盖体的顶端表面设有把手,把手呈弧形状固定在盖体表面。

进一步,盒体内储存有防潮剂。

进一步,在出口处还设有控制米粒流量的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挡板将壳体内的米粒分流,从而减缓米粒流动的阻力,且米粒通过挡板表面的条形漏孔流入到出口,从而通过出口流出,且盒体内储存有防潮剂,从而吸收壳体内的水分,避免米粒受潮而变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滚轮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支架、3-出口、4-盒体、5-盖体、6-手柄、7-挡板、8-漏孔、9-支撑杆、1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家用储米缸的结构。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家用储米缸,它包括壳体、盖体、盒体、出口、挡板和支架;所述的壳体呈中空长方体结构,在壳体顶端设有盖体;所述的盖体盖合在壳体的顶端;所述的盒体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的出口呈圆锥状,其顶端连通着壳体,底端设有圆形开口;所述的挡板位于出口上端的壳体内,其挡板呈V型结构,挡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内,挡板表面设有多个条形漏孔;所述的支架设有多个,分别固定在壳体底端表面。

如图1、图2、图3所示,盖体通过卡扣与壳体连接,不需要打开盖体时,通过卡扣将盖体与壳体卡合,从而避免灰尘或害虫进入到壳体内;当需要打开盖体时,打开卡扣,从而将盖体与壳体分离即可,盖体打开时,可向壳体内存如米粒。

如图1、图2、图3所示,盖体顶端还设有手柄,通过手柄方便盖体的拿取。

如图1、图2、图3所示,盒体内储存有防潮剂,从而通过防潮剂吸收壳体内的水分,避免米粒受潮而产生变质。

如图1、图2、图3所示,挡板呈V型结构,从而将壳体内的米粒分流,挡板表面的条形漏孔用于米粒的流动,使得挡板上端的米粒通过漏孔流动到出口,从而减缓出口处米粒的出现堆积的现象而导致米粒流动不便。

如图1、图2、图3所示,支架用于支撑壳体的稳定,其支架可采用滚轮式或固定式,支架采用滚轮式时,支架为万向轮,万向轮上端连接着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壳体底面,从而需要移动壳体时,推动壳体,带动万向轮的转动,从而使得壳体移动;当支架为固定式时,支架为支撑脚,其支撑脚采用钢材制成,从而支撑壳体。

如图1、图2、图3所示,壳体还可制成圆形结构。

如图1、图2、图3所示,控制阀连通着出口,从而米粒通过控制阀流出;控制阀可根据不同需求而选择不同类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至少一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