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307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设备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



背景技术:

展示架随着不同展示物品的大小的变化以及基于不同的展示目的,单一的横向展示或纵向展示使用方式单一,综合利用率不高。因此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展示产品的需要和不同的展示目的,实时组装同时具备横向展示和纵向展示的展示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展示架,不但节约成本,也节约了收纳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以实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稳定性强,组合方式多样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包括横向陈列架和纵向陈列架;所述横向陈列架包括左、右支撑架和设置于左、右支撑架的相对应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若干横向支撑杆;所述纵向陈列架包括左、右支撑立架和上、下支撑横杆,以及可拆卸设置于上、下支撑横杆的相对的内侧端面之间的纵向翻页陈列框;其中所述横向支撑杆上设置有一对卡孔,该对卡孔适于横向陈列框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块上的凸起插入,以实现所述的横向陈列框与横向支撑杆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右支撑立架的上、下部与纵向翻页陈列框的上、下框相邻处分别设有一防护垫块。

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相对的侧端面镜像地呈一定间距排设有若干适于纵向翻页陈列框的弹性翻页杆的两端插入的旋转孔。

进一步,所述纵向翻页陈列框的下框边远离弹性翻页杆的一侧设有防护垫块。

进一步,所述横向陈列框的左侧端设有“┕”型侧翼;所述横向陈列框的右侧端设有“┙”型侧翼;所述的“┕”型侧翼和“┙”型侧翼的相对设置,以适于从左、右两侧对展示产品进行限位;以及所述横向陈列框的下端设有“L”型挡杆。

进一步,所述左、右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梯形状的配重底板;以及所述左、右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配重顶柜。

进一步,所述左、右支撑立架的底部连接有梯形状的配重底板;所述左、右支撑立架之间中部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根连接平衡杆;以及所述左、右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配重顶柜。

进一步,所述左、右支撑架的内侧分别通过分布于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与一装配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装配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左、右支撑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位置分别设有“┎”型的卡扣;以及所述左、右支撑立架的内侧分别通过分布于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与一安装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侧板上对应于所述左、右支撑立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位置分别设有“┎”型的卡扣。

进一步,所述装配侧板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插孔,以适于若干根横向支撑杆的端部卡入;以及所述安装侧板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卡孔,以适于若干根连接平衡杆的端部卡入。

进一步,所述左、右支撑架的下端部与配重底板相连处分别设有三角固定块;以及所述左、右支撑立架的下端部与配重底板相连处分别设有三角固定块。

进一步,所述横向陈列框和纵向翻页陈列框均采用钢质结构;以及所述横向陈列框和纵向翻页陈列框的外表面设有经打磨抛光后的涂烤漆层。

本新型组合展示架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横向陈列架和纵向陈列架可以任意组合,例如两个横向陈列架中间夹设一个纵向陈列架,或者两个纵向陈列架中间夹设一个横向陈列架,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不同的展示效果,满足不同的展示需求。又通过设置的防护垫块有利于防止展示商品面层的破坏。再通过设置的纵向翻页陈列框便于通过转动纵向翻页陈列框,最大角度地观察陈列商品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展示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展示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陈列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陈列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陈列架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陈列架的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陈列架的装配侧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陈列架的安装侧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横向陈列架1、纵向陈列架2、左、右支撑架3、横向支撑杆4、左、右支撑立架5、上、下支撑横杆6、纵向翻页陈列框7、卡孔8、连接块9、横向陈列框10、防护垫块11、旋转孔12、弹性翻页杆13、“┙”型侧翼15、“┕”型侧翼16、“L”型挡杆17、配重顶柜18、连接平衡杆19、插槽20、装配侧板21、“┎”型的卡扣22、安装侧板23、三角固定块25、配重盖板26、配重支架27。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展示架,包括横向陈列架1和纵向陈列架2;所述横向陈列架1包括左、右支撑架3和设置于左、右支撑架3的相对应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若干横向支撑杆4;所述纵向陈列架2包括左、右支撑立架5和上、下支撑横杆6,以及可拆卸设置于上、下支撑横杆6的相对的内侧端面之间的纵向翻页陈列框7;其中所述横向支撑杆4上设置有一对卡孔8,该对卡孔8适于横向陈列框10下端面设置的连接块9上的凸起插入,以实现所述的横向陈列框10与横向支撑杆4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的上、下部与纵向翻页陈列框7的上、下框相邻处分别设有一防护垫块11。

具体,使用本组合展示架时,横向陈列架1和纵向陈列架2可以任意组合,如图1所示,两个横向陈列架1中间夹设一个纵向陈列架2,或者如图2所示两个纵向陈列架2中间夹设一个横向陈列架1,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不同的展示效果,满足不同的展示需求。

所述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相对的侧端面镜像地呈一定间距排设有若干适于纵向翻页陈列框7的弹性翻页杆的两端插入的旋转孔12。所述弹性翻页杆的两端可以在旋转孔12内旋转,即带动整体翻页架旋转,便于用户通过旋转翻页架更全面地观察所展示的产品的外观。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相对的侧端面镜像地呈一定间距排设有10-14个旋转孔12。具体的,使用本展示架陈列产品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数量情况选择旋转孔12的使用,例如选择使用一半数量的旋转孔12,即间隔安装一半数量的翻页架,空置另一半数量的旋转孔12,避免空白翻页架的展示破坏整体展示架的美观性。

所述纵向翻页陈列框7的下框边远离弹性翻页杆的一侧设有防护垫块11。

具体的,所述防护垫块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横向陈列框10的左侧端设有“┕”型侧翼;所述横向陈列框10的右侧端设有“┙”型侧翼;所述的“┕”型侧翼和“┙”型侧翼的相对设置,以适于从左、右两侧对展示产品进行限位;以及所述横向陈列框10的下端设有“L”型挡杆17。

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底部连接有梯形状的配重底板;以及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顶部设有配重顶柜18。

具体的,所述配重底板包括配重支架27和配重盖板26。

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的底部连接有梯形状的配重底板;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之间中部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根连接平衡杆19;以及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顶部设有配重顶柜18。可选的,左、右支撑立架5之间中部等间距分布有2-4根连接平衡杆19,以适于增强左、右支撑立架5之间的牢固性。

所述的配重底板的重心设置对应于展示架的后方,即所述的配重底板和配重顶柜18用于保障展示架的平衡性,避免随着陈列产品的增多和重量的增加导致展示架整体的不平衡,而出现的展示架的倾倒。

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内侧分别通过分布于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20与一装配侧板21可拆卸连接;所述装配侧板21上对应于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20位置分别设有”┎”型的卡扣22;以及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的内侧分别通过分布于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20与一安装侧板23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侧板23上对应于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插槽20位置分别设有”┎”型的卡扣22。

具体的,所述左支撑架和左支撑立架实质为相同的结构,可以通用,类似的,所述右支撑架和右支撑立架实质为相同的结构,可以通用。即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要组装横向陈列架1或纵向陈列架2时,只需要更换装配侧板21或安装侧板23,更换为装配侧板21对应为横向陈列架1,更换为安装侧板23对应为纵向陈列架2,节约成本。

所述装配侧板21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插孔,以适于若干根横向支撑杆4的端部卡入;以及所述安装侧板23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卡孔8,以适于若干根连接平衡杆19的端部卡入。可选的,所述装配侧板21上等间距分布有10-12个插孔,适于插入10-12根横向支撑杆4,对应的,10-12根横向支撑杆4适于防止10-12个横向展示框,而根据实际展示产品的数量需求,可以自由选择横向展示框的使用数量。

所述左、右支撑架3的下端部与配重底板相连处分别设有三角固定块25;以及所述左、右支撑立架5的下端部与配重底板相连处分别设有三角固定块25。所述的三角固定块25适于从展示架的后端提高展示架整体的连接稳固性。特别对于纵向陈列架2,由于纵向翻页陈列框7陈列产品时,其重心侧重于展示架的前方,因此从展示架的后方进行平衡中心提高整体展示架的稳定性有利于防止展示架的倾倒。

所述横向陈列框10和纵向翻页陈列框7均采用钢质结构;以及所述横向陈列框10和纵向翻页陈列框7的外表面设有经打磨抛光后的涂烤漆层。经打磨抛光后的涂烤漆层不仅有利于保护钢质结构的横向陈列框10和纵向翻页陈列框7不易老化损坏,也有利于保护展示产品与纵向翻页陈列框7接触面的包边面层,使不受磨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