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组件和具有机体组件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59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机体组件和具有机体组件的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体组件和具有机体组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手持式吸尘器是通过电机固定支架密封,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密封性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的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体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机体组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孔;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相连的驱动装置,所述风机具有伸入所述进风孔内的吸气管口;以及进风密封件,所述进风密封件密封设在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吸气管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组件,可以保证进气孔与吸气管口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风机的吸气效率,保证吸尘器的吸灰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具有延伸至所述机壳外的风机安装座,所述进风孔贯穿所述风机安装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的孔壁上具有止抵在所述进风密封件的外侧以防止所述进风密封件向所述进风孔外移动的止挡筋。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筋为环绕所述进风孔一周的环形筋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引风罩和设在所述引风罩内的风叶盘,所述吸气管口由所述引风罩的轴向端面向所述引风罩外延伸形成,所述进风密封件同时与所述引风罩的所述轴向端面贴合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风罩的所述轴向端面为沿着进风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分别与所述吸气管口的外周面和所述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所述引风罩的所述轴向端面贴合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具有出风孔,所述机壳内具有连通在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之间且容纳所述风机组件的机体风道,所述机壳内具有设在所述出风孔处且使所述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孔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包括:尘杯组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与所述尘杯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机体组件,从而提高了吸尘器的整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安装座伸入到所述尘杯组件的排风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减振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第一减振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体组件300,

机壳31,进风孔3101,止挡筋31011,出风孔3104,

第一安装座317,减振筋条3171,加强筋3172,风机安装座318,

风机组件32,

风机321,引风罩3211,风叶盘3212,吸气管口3213,

驱动装置322,

第一减振件323,减振通孔3231,安装槽3232,进风密封件3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和进风密封件324。

具体地,机壳31上形成有进风孔3101;风机组件32设在机壳31内,且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驱动装置322与风机321相连用于驱动风机321旋转,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在风机321工作的过程中,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孔3101进入风机321的吸气管口3213内。

进风密封件324密封设在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由此,可以避免气流从进风孔3101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的间隙泄漏,保证进入进风孔3101的气体完全进入吸气管口3213内,从而提高风机321的吸气效率,保证吸尘器的吸灰效果。此外,进风密封件324还可以对风机321起到减振的效果,降低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设置进风密封件324用于密封进气孔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由此,可以保证进气孔与吸气管口3213之间的密封性能,提高风机321的吸气效率,保证吸尘器的吸灰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壳31上可以具有延伸至机壳31外的风机安装座318,进风孔3101贯穿风机安装座318。由此,可以使得机壳31内部与外部连通,当风机321工作时,可以实现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孔3101吸入位于机壳31的吸气管口321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可以具有止挡筋31011,止挡筋31011用于止抵在进风密封件324的外侧(例如图3中所示的进风密封件324的下侧),以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外(例如图3中所示的向下)移动,由此,不仅可以保证风机组件32的装配精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密封件324的密封效果,从而更为有效地防止气体泄露,保证风机321的吸气效率。

优选地,参照图3,止挡筋31011可以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这样,进风密封件324的下端面可以抵在止挡筋31011的上端面上,由此,止挡筋31011能够有效地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的外侧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进风密封件324的密封效果。

当然,止挡筋31011也可以为沿进风孔3101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筋,只要能实现限制进风密封件324向外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机321可以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例如图3中所示的引风罩3211的下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例如图3中所示的向下的方向)延伸形成,进风密封件324同时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从而可以实现进风密封件324与引风罩3211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漏气。

有利地,如图3所示,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可以为沿着进风方向(例如图3中所示的从下往上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这样,在安装风机组件32的过程中,可以将进风密封件324套在引风罩3211的锥台形表面上,通过利用引风罩3211的锥台形表面可以实现风机组件32的快速定位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进风密封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例如图3中所示的密封圈的上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由此,可以进一步利用进风密封件324实现吸气管口3213与进风孔3101之间密封连接,提高吸气管口3213与进风孔3101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从而保证风机321的吸气效率。

优选地,驱动装置322可以为电机,由此,可以保证对风机321的驱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机壳31上可以具有出风孔3104,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的机体风道,且风机组件32容纳在机体风道内,当风机组件32工作时,在风机321的作用下,气流可以从进风孔3101进入机体风道内,再从出风孔3104排出。进一步地,机壳31内可以具有导风件,导风件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导风件可以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朝向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向上送出,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出风孔3104吹出的风吹散吸尘器下方的灰尘,从而保证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将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

参照图1-图3,机体组件300包括:机壳31、风机组件32、第一减振件323和进风密封件324,其中,机壳31内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317和风机安装座318;第一安装座317设在风机安装座318的上方,风机安装座318位于机壳31下端的外侧。第一减振件323为橡胶件,进风密封件324为橡胶件。

风机组件32安装在机壳3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座317和风机安装座318之间。风机组件32包括风机321和驱动装置322,风机321包括引风罩3211和设在引风罩3211内的风叶盘3212,驱动装置322与风叶盘3212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以驱动风叶盘3212旋转。驱动装置322为电机。

具体地,机壳31上具有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进风孔3101形成在风机安装座318上且贯穿风机安装座318,风机321具有伸入进风孔3101内的吸气管口3213,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为沿着进风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锥台形表面,吸气管口3213由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向引风罩3211外延伸形成。

进风孔3101的孔壁上具有止抵在进风密封件324的外侧以防止进风密封件324向进风孔3101外移动的止挡筋31011。止挡筋31011为环绕进风孔3101一周的环形筋条。

机壳31内具有连通在进风孔3101和出风孔3104之间且容纳风机组件32的机体风道,机壳31内具有设在出风孔3104处且使机体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孔3104倾斜向上送出的导风件。

第一安装座317包括从机壳31的内板面向机壳31内延伸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上侧板,其中,左侧板的上端和右侧板的上端均与上侧板相连且垂直,并配合限定出用于安装第一减振件323的三维空腔,第一安装座317的上侧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与机壳31相连的加强筋3172,上侧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凸出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减振筋条3171。

第一减振件323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座317限定出的三维空腔的形状适配,第一减振件32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管贯穿的圆形减振通孔3231,第一减振件32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向上凹陷且用于安装驱动装置322的方形安装槽3232,且安装槽3232的径向尺寸大于减振通孔3231的径向尺寸。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形成有向上凹陷的第二减振凹槽32302,第二减振凹槽32302包括环绕减振通孔3231周沿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减振件323外周面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筋32303,相邻的第一凸筋32303之间限定出第一减振凹槽32301,第一凸筋3230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括从机壳31内壁向机壳31内间隔布置的多个。

进风密封件324呈圆环状,进风密封件324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且第三减振凹槽32401包括环绕进风密封件324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相邻的第三减振凹槽32401之间限定出宽度较窄的第二凸筋32402。

在安装风机组件32时,第一减振件323设在第一安装座317与驱动装置322之间;具体地,第一减振件323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安装座317内,且第一减振件323的上端面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减振筋条3171上,且第一减振件323的左端面和右端面通过第一凸筋32303抵在第一安装座317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驱动装置322的一部分伸入安装槽3232内,且驱动装置322的上端面抵在安装槽3232的顶壁上。

进风密封件324可以为密封圈,将进风密封件324设在风机安装座318与引风罩3211之间,具体地,将进风密封件324套在吸气管口3213的锥台形表面上,然后将进风密封件324的下端抵在进风孔3101内的止挡筋31011上,此时,密封圈的内环面与吸气管口3213的外周面贴合密封,且密封圈的外环面与进气孔的孔壁贴合密封,密封圈的轴向内侧端面与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贴合密封,密封圈的下端面与止挡筋31011的上表面贴合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通过在电机与第一减振件323之间、第一减振件323与第一安装座317之间以及引风罩3211与进风密封件324之间采用线接触,从而可以减少风机组件32与机壳31的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振动的传递,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将引风罩3211的轴向端面设为锥台形表面,可以利用引风罩3211自身的结构配合进风密封件324,实现风机组件32的快速定位安装,此外,通过在引风罩3211与吸气管口3213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橡胶件的进风密封件324,可以利用风机组件32自身结构与进风密封件324配合共同达到密封风机组件32与吸气管口3213的效果,提高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尘杯组件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机体组件300与尘杯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体组件300,从而提高了吸尘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安装座可以伸入到尘杯组件的排风口内。这样,当风机工作时,可以将从尘杯组件的排风口排出的气体直接吸入进风孔内,从而减小吸气阻力,提高风机的吸气效率。而且,吸尘器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