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58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表面清洁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247,503号的权益,其整体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多表面真空清洁器适于清洁硬地板表面(例如瓷砖和硬木)和软地板表面(例如地毯和室内装饰)。一些多表面真空清洁器包括将清洁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的流体输送系统,和从该表面抽取用过的清洁流体和碎屑(其可包括污物、灰尘、污渍、泥土、毛发和其他碎屑)的流体回收系统。流体输送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储存清洁流体供应物的流体供应罐、用于将清洁流体施加至待清洁表面的流体分配器,和用于将清洁流体从流体供应罐输送至流体分配器的流体供应管道。可提供用于在表面上搅拌清洁流体的搅拌器。流体回收系统通常包括回收罐、位于待清洁表面附近并通过工作空气管道与回收罐流体连通的管嘴(nozzle,喷嘴),和与工作空气管道流体连通以从待清洁表面抽出清洁流体并通过管嘴和工作空气管道排出至回收罐的抽吸源。其他多表面清洁设备包括“干式”真空清洁器,其可清洁不同的表面类型,但是不分配或回收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壳体,其包括直立手柄组件和安装至手柄组件并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底座;抽吸源;抽吸管嘴(suction nozzle,吸嘴)组件,其设置于底座上并限定与抽吸源流体连通的抽吸管嘴,抽吸管嘴组件包括管嘴壳体和管嘴壳体上的盖;和流体输送系统,其设置于壳体上。流体输送系统包括:流体供应室,其适于容纳液体供应物;流体分配器,其设置于底座上并与流体供应室流体连通;流体输送路径,其位于流体供应室和流体分配器之间;和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其形成流体输送路径的一部分,该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形成于管嘴壳体和盖之间。

可选地,表面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设置于直立手柄组件上,并与流体输送系统能操作地耦合,以将流体经由流体输送路径输送至流体分配器;以及灯,该灯与致动器能操作地耦合,并在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的附近设置于底座上,并适于在致动该致动器时照亮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

可选地,底座包括刷辊室和安装于刷辊室中的刷辊,并且其中,流体分配器设置于刷辊室中,以将流体分配到刷辊和待清洁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

可选地,刷辊包括销子、从销子延伸的刷毛,和设置于销子上并位于刷毛之间的微纤维材料。

可选地,表面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干扰刮片,该干扰刮片设置于刷辊室中,并适于与刷辊的一部分相互作用,以从刷辊去除多余液体。

可选地,干扰刮片位于刷辊室的前侧,并适于在刷辊的前部旋转地接触待清洁表面之前,与刷辊的前部相互作用。

可选地,表面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在刷辊的后方设置于底座上的刮片,该刮片适于当底座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时接触待清洁表面。

可选地,流体分配器包括位于刷辊室中的具有出口孔的至少一个喷射头(spray tip),并且其中,出口孔被定向为,沿着刷辊的轴线将流体向内喷射到刷辊上。

可选地,出口孔被构造为,从水平方向以15度的角度引导液体的喷射,其中,水平方向是由刷辊的轴线限定。

可选地,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并且流体分配器在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的第二末端处设置于管嘴壳体上。

可选地,表面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使直立手柄组件耦合到底座的能枢转接头,其中,流体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经过能枢转接头。

可选地,表面清洁设备进一步包括使抽吸管嘴与抽吸源流体地耦合的工作空气管道,其中,工作空气管道的一部分经过能枢转接头。

可选地,在底座中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电气部件,其中,至少一条电线经过能枢转接头,以对底座中的至少一个电气部件供电。

可选地,流体分配器包括第一喷射头和第二喷射头,第一喷射头安装在底座中并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喷射头安装在底座中并具有第二出口,其中,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定向在相反的方向上,以将流体向内喷射到刷辊上。

可选地,管嘴壳体包括用于底座的刷辊室的透镜。

可选地,透镜包括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材料,该材料允许用户通过透镜观察刷辊室中的刷辊。

可选地,盖包括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材料,该材料允许用户通过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观察流体的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包括:壳体,其包括直立手柄组件和安装至手柄组件并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底座;流体回收系统,其包括抽吸源和设置于底座上并与抽吸源流体连通的脏空气入口;流体输送系统,其设置于壳体上并包括适于容纳液体供应物的流体供应室;流体分配器,其设置于底座上并与流体供应室流体连通;和流体输送路径,其位于流体供应室与流体分配器之间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致动器,其设置于壳体上并与流体输送系统能操作地耦合以将流体经由流体输送路径输送至流体分配器;和灯,其与致动器能操作地耦合,设置于该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附近的底座上,并适于在致动该致动器时照亮流体输送通道。

可选地,底座包括灯管,该灯管能够从灯传输或分配光。

可选地,灯管沿着至少一个流体输送通道的长度延伸。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通过图1的线II-II的表面清洁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手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主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马达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罐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脏罐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支脚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刷辊的透视图;

图10是通过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抽吸管嘴组件的前向截面的特写剖视图;

图11是抽吸管嘴组件的下侧的透视图,切掉了一些部分以显示抽吸管嘴组件的内部特征;

图12是图1的抽吸管嘴组件的支脚组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13A是抽吸管嘴组件的透镜盖的透视图;

图13B是抽吸管嘴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支脚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15是通过图1的线XV-XV的图1的支脚组件的剖视图,并包括截面A的放大图,示出了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流体分配器;

图16A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流体输送路径的示意图;

图16B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流体回收路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后透视图,去除了一些部分以显示管道组件;

图18是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示意性电路图;以及

图19是储存托盘的透视图,其容纳图1的表面清洁设备和至少一个额外的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可以是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的形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表面清洁设备在管嘴中设置有双刮片结构(dual wiper configuration),其具有减少流体在待清洁表面上的条痕和改进干碎屑去除的多种功能。一个刮片帮助沿着搅拌器的长度均匀地分配清洁流体并除去搅拌器上的多余流体,而第二个刮片在将流体和碎屑引入抽吸管嘴的同时刮擦待清洁表面,以防止表面上的条痕并且在搅拌器活动的同时防止干碎屑散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表面清洁设备设置有混合刷辊,该混合刷辊包括多种搅拌材料以优化不同类型的待清洁表面上的清洁性能,包括硬表面和软表面,并用于不同的清洁模式,包括湿式和干式真空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表面清洁设备设置有整体式流体输送通道,该整体式流体输送通道减少了额外部件(例如管道、配件和夹具)的数量,这可降低制造成本并对用户增加维护的简易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表面清洁设备设置有流体分配器,该流体分配器构造为使刷辊在刷辊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且一致地变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表面清洁设备设置有与清洁流体致动装置能操作地连接的可见指示系统,该可见指示系统允许改进清洁流体输送流的可见性并向用户提供关于流体输送功能的反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表面清洁设备设置有储存托盘,该储存托盘可在表面清洁设备的自清洁模式的过程中使用,并用于干燥该设备的刷辊。

可将表面清洁设备的功能系统布置成任何期望的结构,例如,具有底座和用于在待清洁表面上引导底座的直立主体的直立装置、具有通过真空软管连接到有轮底座的清洁器具的罐装置、适于用户用手携带以清洁相对小的区域的便携式装置,或商用装置。任何上述清洁器都可适于包括柔性真空软管,该柔性真空软管可在管嘴和抽吸源之间形成工作空气管道的一部分。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包括可用来清洁硬地板表面(例如瓷砖和硬木)和软地板表面(例如地毯)的真空清洁器。

清洁器可包括:流体输送系统,其用于储存清洁流体并将清洁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和回收系统,其用于从待清洁表面去除用过的清洁流体和碎屑并储存用过的清洁流体和碎屑。

回收系统可包括:抽吸管嘴;抽吸源,其与抽吸管嘴流体连通以产生工作气流;和回收容器,其用于从工作气流分离并收集流体和碎屑,以在随后进行处理。可在回收容器的一部分中形成分离器,其用于将流体和携带的碎屑与工作气流分离。回收系统在马达/风扇组件的上游或下游还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过滤器。抽吸源(例如马达/风扇组件)设置为与回收容器流体连通,并可电耦合到电源。

可在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底座或清洁头上设置抽吸管嘴。可在抽吸管嘴附近设置搅拌器,以搅拌待清洁表面,使得更容易将碎屑吸入抽吸管嘴。搅拌器可由相同的用作抽吸源的马达/风扇组件驱动,或者可选地,由单独的驱动组件驱动,例如,如这里示出的专用搅拌器马达。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的形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一个非限制性实例的透视图。如这里示出的,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是一种直立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其具有壳体,壳体包括直立主体或直立手柄组件12,和枢转地和/或旋转地安装至直立手柄组件12并适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的底座14。为了相对于图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内”、“外”及其派生词,应涉及从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后面的用户的视角如图1中定向的本实用新型,该视角限定了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的后面。然而,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各种替代方向,除了明确指出相反的地方。

直立手柄组件12包括上手柄16和框架18。上手柄16包括手柄组件100。框架18包括至少支撑清洁罐组件300和脏罐组件400的主支撑部分或主体组件200,并可包括进一步支撑直立手柄组件12的额外部件。底座14包括支脚组件500。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可包括:流体输送或供应路径,其包括清洁罐组件300且至少部分地由清洁罐组件限定,清洁罐组件300用于储存清洁流体并将清洁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和流体回收路径,其包括脏罐组件400且至少部分地由脏罐组件限定,脏罐组件400用于从待清洁表面去除用过的清洁流体和碎屑,并储存用过的清洁流体和碎屑,直到用户将其清空为止。

在框架18的下端形成能枢转的旋转接头组件570,并且能枢转的旋转接头组件570将底座14可活动地安装至直立手柄组件12。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底座14可围绕至少一条轴线相对于直立手柄组件12上下枢转。或者,能枢转的旋转接头组件570可包括万向接头,使得底座14可围绕至少两条轴线相对于直立手柄组件12枢转。在底座14和直立手柄组件12之间供应空气和/或液体的布线和/或管道,或相反亦然,可贯穿能枢转的旋转接头组件570。可提供旋转锁定机构586(图2),以锁定和/或释放旋转接头组件570以进行运动。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过图1的线II-II的真空清洁器10的剖视图。手柄组件100通常包括手把119和用户接口组件120。在其他实施例中,用户接口组件120可设置在真空清洁器10上的其他地方,例如在主体组件200上。在本实例中,手柄组件100进一步包括中空手柄管104,该中空手柄管竖直地延伸并将手柄组件100与主体组件200连接。用户接口组件120可以是任何结构的致动控制装置,例如但不限于按钮、触发器、棒形纽扣、开关,等等,其能操作地连接到真空清洁器10中的系统,以影响并控制功能。在本实例中,将触发器113安装至手把119,并且触发器113与真空清洁器10的流体输送系统能操作地连通,以控制从真空清洁器10的流体输送。可提供其他致动器(例如拇指开关)代替触发器113。在手柄组件100的后部上设置有上绳套103。

中空手柄管104的下端终止于框架18的上部中的主体组件200内。主体组件200通常包括用于支撑相对图1所描述的流体输送系统和回收系统的部件的支撑框架。在本实例中,主体组件200包括中心主体201、前盖203和后盖202。前盖203可安装至中心主体201,以形成前腔235。后盖202可安装至中心主体201,以形成后腔240。马达壳体组件250可安装至前盖203的上部。可在主体组件上、在手柄组件100的前方、相对于中空手柄管104以一角度设置携带手柄78,以便于用手举起并携带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马达壳体组件25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携带手柄78下方的盖206、下马达支架233,以及位于盖206与下马达支架233之间的、和脏罐组件400流体连通的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

后腔240在后腔240的上端包括用于容纳清洁罐组件300的容纳支撑部223,并包括位于清洁罐组件300下方且与清洁罐组件流体连通的泵组件140。中心主体201进一步设置有下绳套255。

清洁罐组件300可安装至任何结构的框架18。在本实例中,清洁罐组件300可去除地安装至主体组件200,使得其部分地位于主体组件200的中心主体201的上后部中,并可去除以进行填充和/或清洁。

脏罐组件400可以可去除地安装至主体组件200的前部,在马达壳体组件250的下方,并当安装至真空清洁器10时与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流体连通。柔性管道软管518将脏罐组件400与支脚组件500耦合,并经过旋转接头组件570。

可选地,可提供加热器(未示出),以在将清洁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之前加热清洁流体。在一个实例中,嵌入式加热器(in-line heater,直插式加热器)可位于清洁罐组件300的下游,和泵组件140的上游或下游。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加热器。在又一实例中,可用来自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的马达冷却路径的废气加热清洁流体。

支脚组件500包括可去除的抽吸管嘴组件580,当底座14在表面上移动时,抽吸管嘴组件580可适于位于待清洁表面附近,并且抽吸管嘴组件580通过柔性管道软管518与脏罐组件400流体连通。可在抽吸管嘴组件580中设置搅拌器546,以搅拌待清洁表面。搅拌器的一些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水平旋转刷辊、双水平旋转刷辊、一个或多个竖直旋转刷辊,或固定刷。将一对后轮539定位为,在支脚组件500的后向部分上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运动,以在待清洁表面上操作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

在本实例中,搅拌器546可以是混合刷辊,其定位在刷辊室565内以围绕中心旋转轴线旋转运动,这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示出了单个刷辊546;然而,待使用的双旋转刷辊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将相对于刷辊室565在固定或浮动竖直位置中安装在刷辊室565内的刷辊546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图3是手柄组件100的分解透视图。手把119可包括牢固地匹配到中空手柄管104的前手柄101和后手柄102。可在前手柄101上设置用户接口组件120。所示实施例的用户接口组件120包括控制面板111,该控制面板连接到浮动键109并通过前手柄101的前部安装有防水密封108,以接合位于前手柄101的背面上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110和支架112。支架112接合偏压安装至后手柄102的触发器113的弹簧114,触发器113的一部分在通过前手柄101与后手柄102的匹配而形成的凹槽中向内伸出。触发器113可与流体输送系统电连通。触发器113或者可与流体输送系统机械连通,例如经由贯穿中空手柄管104的推杆(未示出)。中空手柄管104通过支架连接装置终止于框架18中(图1),支架连接装置由在中空手柄管104的末端连接在一起的右支架106、左支架105和内孔连接器(female connector)107形成。

图4是主体组件200的分解透视图。主体组件200包括前盖203、中心主体201和后盖202,并以底盖216终止。前盖203和后盖202可安装至中心主体201,形成至少部分封闭的腔235和240。在本实例中,前腔235通常包含电气部件,例如印刷电路板217(PCB)和其他所需要的连接到流体输送系统和回收系统的各种部件的电路215。泵组件140可包括连接器219、泵226、夹具220和垫圈218,并可安装在前腔235中。或者,泵组件140可安装在后腔240中,或者分别部分地安装在前腔235和后腔240中。泵226可以是具有单速、双速或变速的电磁泵。

在本实例中,后腔240通常包含用于清洁罐组件300的容纳组件245(图2)。容纳组件245在后腔240的上部可包括容纳支撑部223、弹簧插入物227、夹具224、容纳主体222、容纳垫圈231和夹具盖225,以容纳清洁罐组件300。泵组件140可安装在容纳组件245的下方并与其流体连通。

图5是马达壳体组件250的分解透视图。携带手柄78包括安装至手柄底部207的手柄顶部209,在手柄顶部209和手柄底部207之间安装有垫圈230,并且该携带手柄被固定至盖206。马达壳体组件250可进一步包括上马达壳体主体204和下马达壳体主体208,以及设置于它们之间以部分地围住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的真空马达盖228。在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的上部上设置顶部马达垫圈229和橡胶垫圈221,并且在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的下部上设置下真空马达垫圈210和211。可用下马达壳体主体中的左通风孔213和右通风孔214限定穿过真空清洁器的工作空气路径的清洁空气出口。

图6是清洁罐组件300的分解透视图。清洁罐组件300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供应罐301和控制通过供应罐301的出口311的流体流的供应阀组件320。或者,清洁罐组件300可包括多个供应室,例如一个供应室包含水,另一个供应室包含清洁剂。可在供应罐301上设置止回阀310和止回阀伞309。供应阀组件320与容纳组件245匹配,并可构造为当就位时自动打开。供应阀组件320包括:组件出口302,其通过螺纹帽303安装至流体供应罐301的出口;杆释放插入物304,其通过O形环305随着组件出口302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和插入弹簧308,其位于弹簧壳体306内,将供应阀组件320偏压至关闭位置。当使阀组件320与容纳组件245耦合时,供应阀组件320打开,以将流体释放至流体输送路径。可在罐出口和阀出口之间设置筛眼插入物(screen mesh insert,筛网嵌件)307,以防止特定尺寸的颗粒进入泵组件140。

图7是脏罐组件400的分解透视图。脏罐组件400通常包括用于流体回收系统的收集容器。在本实例中,脏罐组件400包括回收罐401,回收罐401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整体式中空立管420(图2)。将立管420定向为,使得其通常与回收罐401的纵向轴线重合。立管420在形成于回收罐401的下端的入口422(图2)和回收罐401的内部上的出口423(图2)之间形成流动路径。当将回收罐401安装至主体组件200时(图2),将入口422与柔性管道软管518对齐,以在支脚组件500和回收罐401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尺寸构造为接收于回收罐401上的盖402支撑褶皱状过滤器405,该褶皱状过滤器位于安装至盖402的过滤器盖板403中,在它们之间具有网筛406。优选地,褶皱状过滤器405由当变湿时保持多孔的材料制成。真空清洁器10在上游或下游还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过滤器。位于盖402和回收罐401的匹配表面之间的垫圈411在它们之间产生密封,以防止泄漏。

可提供用于当回收罐401中的流体达到预定水平时中断抽吸的截止阀。截止阀包括浮动支架412和由浮动支架412承载的可活动浮体410,浮动支架412在与立管420偏离的位置中固定地附接至盖402中的底壁416。浮体410是有浮力的,并定向为使得,当回收罐401中的流体达到预定水平时,浮体410的顶部可选择性地密封回收罐401的通向下游抽吸源的空气出口415。

提供可释放闩锁430,以便于去除脏罐组件400,从而进行清空和/或清洁操作,并且可释放闩锁430可定位在盖402的前侧上的孔417中。可释放闩锁430可包括闩锁按钮407,该闩锁按钮保持在闩锁支架404内并通过闩锁弹簧408朝向接合或锁闭装置偏压。闩锁按钮407与前盖203可释放地接合,以将脏罐组件400可去除地固定至主体组件200(图2)。可在回收罐401上设置手把419且手把419位于闩锁407下方,以便于处理脏罐组件400。

图8是支脚组件500的分解透视图。支脚组件500通常包括支撑流体输送系统和流体回收系统两者的至少一些部件的壳体。在本实例中,壳体包括上盖542和下盖501,下盖501与上盖542耦合并在它们之间限定部分围住的腔561,以容纳流体输送路径和回收路径两者的至少一些部件。壳体可进一步包括盖底座537,该盖底座与下盖的下前向部分耦合,以限定刷辊室565的一部分(图10)。上盖542大致从支脚组件500的中间延伸至后部,并可具有安装至上表面的装饰面板543和544。上盖542可构造为,可释放地容纳抽吸管嘴组件580。

抽吸管嘴组件580可构造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从待清洁表面回收流体和碎屑的入口管嘴,和至少一个用于将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的出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抽吸管嘴组件580可包括管嘴壳体551和管嘴盖552,管嘴壳体551和管嘴盖552匹配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对流体输送通道40,每个流体输送通道40在一个末端流体地连接到喷射连接器528。在每个流体输送通道40的相反末端,或第二末端,流体分配器554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将流体输送至待清洁表面的出口。流体分配器554可由一个或多个喷射头组成,该喷射头构造为将清洁流体从流体输送通道40输送至刷辊室565。在本实例中,流体分配器554是一对流体地连接到流体输送通道40的喷射头。喷射头554安装在管嘴壳体551中并具有与刷辊室565流体连通的出口。管嘴盖552可具有装饰盖553,二者中的一个或两个可由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材料组成。管嘴壳体551可进一步包括前干扰刮片560,其相对于刷辊室565安装在向前的位置并水平地设置。

下盖501进一步包括多个直立凸起562,这些直立凸起伸入腔561内以将内部部件安装至腔。下盖501的后部枢转地安装至旋转接头组件570,以在待清洁表面上操作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将后轮539定位为,在下盖501的相对侧上围绕中心轴线旋转运动,以在待清洁表面上操作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旋转接头组件570可包括旋转接头519、盖520和521,以及用于释放旋转接头组件570以进行枢转和旋转运动的旋转锁定机构586。

将管道组件585部分地设置在腔561中,并且管道组件585与柔性管道软管一起贯穿旋转接头519,以与上主体组件200(图2)中的部件耦合。管道组件585包括流体供应管道532和布线管道533。流体供应管道532在内部通向旋转接头组件570,并通过具有一对喷管连接器531的T形连接器530将清洁罐组件300与喷射连接器528流体地连接。布线管道533使电线通过旋转接头组件570从直立手柄组件12通向底座14。例如,电线可用来对支脚组件500中的至少一个电气部件供应电力。电气部件的一个实例是电刷马达(brush motor,换向器电动机)503。另一实例是指示灯组件。在本实例中,指示灯组件包括LED底座516,其构造为在灯517上安装一对指示灯517和一对透镜545。灯517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照明源。

可将部分围住的腔561的中心下部和抽吸管嘴组件580的后向下部模制为,形成流体地连接到柔性管道软管518的流体回收路径的支脚管道564。柔性管道软管518将脏罐组件400(图2)与抽吸管嘴组件580流体地连接。

可在下盖501的前部设置刷辊546,并且刷辊546容纳于刷辊室565中。在本实例中,盖底座537可旋转地容纳刷辊546,还可安装地容纳位于刷辊546后面的刮片538。可选地,刷辊546可构造为,可由用户从支脚组件500去除,以进行清洁和/或干燥处理。将一对前轮536定位为,在盖底座537的终止面上围绕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以在待清洁表面上操作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

在实例性实施例中,刷辊546可操作地耦合到驱动组件并由其驱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下盖501的腔561中的专用电刷马达503,和一个或多个皮带、齿轮、轴、滑轮或其组合,以提供耦合。这里,传动装置510将电刷马达503与刷辊546能操作地连接,以将马达轴505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刷辊546。在本实例中,传动装置510可包括传动皮带511和一个或多个齿轮、轴、滑轮或其组合。或者,单个马达/风扇组件(未示出)可在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中提供真空抽吸和刷辊旋转两者。可对电刷马达503提供电刷马达排气管515,并且排气管515构造为将空气排出至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的外部。

图9是混合刷辊546的透视图。混合刷辊546适合于在硬表面和软表面上使用,并适合于湿式或干式真空清洁。在本代表性实施例中,刷辊546包括销子46、多个从销子46延伸的簇状刷毛48或整体式刷毛条,和设置于销子46上、布置在刷毛48之间的微纤维材料49。销子46可由聚合物材料构成,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丙烯或苯乙烯,或由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塑料、木材或金属。刷毛48可以是簇状的或是整体式刷毛条,并由尼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构成。微纤维材料49可由以下材料构成:聚酯、聚酰胺,或者包括聚丙烯或本领域已知用来构造微纤维的任何其他合适材料的材料的共轭物。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销子46由ABS构成并通过注射模制形成为一个或多个部分。可通过在模制之后在销子46中钻孔,而在销子46中形成刷毛孔(未示出),或者,刷毛孔可与销子46整体模制。刷毛48是簇状的并由0.15mm直径的尼龙构成。可通过将刷毛48压入刷毛孔并用紧固件(未示出,例如但不限于,钉状物、楔状物或锚状物)固定刷毛48,将刷毛48以螺旋形模式装配至销子46。微纤维材料49由多条用Microban处理的聚酯构成,并粘在刷毛48之间的销子46上。或者,可使用一个连续的微纤维条49,并用热金属丝将其密封,以防止单个条与销子46分离。聚酯材料可以是7-14mm厚,重量是912g/m2。聚酯材料可以是269重量%的初始吸收和1047重量%的总吸收。

图10是通过抽吸管嘴组件580的前向截面的特写剖视图。将刷辊546定位为围绕中心旋转轴线X在方向R上旋转运动。抽吸管嘴组件580包括抽吸管嘴594,其限定于与支脚管道564流体连通的刷辊室565内,并构造为从刷辊546和待清洁表面抽取液体和碎屑。抽吸管嘴594限定通过真空清洁器的工作空气路径或回收路径的脏空气入口。抽吸管嘴594通过支脚管道564和柔性管道软管518进一步流体地连接到脏罐组件400(见图16B)。安装在管嘴壳体551的前向位置处的前干扰刮片560,设置于刷辊室565中,并构造为与刷辊546的前部连接,如由刷辊546的旋转方向R限定的。喷射头554安装至在刷辊室565中具有出口的管嘴壳体551,并定向为在刷辊546上向内喷射流体。然后,刷辊546的变湿的部分旋转经过干扰刮片560,干扰刮片560在刷辊546到达待清洁表面之前将多余的流体从刷辊546刮走。将后刮片538安装至刷辊546后方的盖底座537,并构造为当底座14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时接触表面。后刮片538从待清洁表面擦去残留液体,使得可将其经由抽吸管嘴594抽入流体回收通路,从而在待清洁表面上留下无水分及条痕的最终效果。

前干扰刮片560和后刮片538可以是由聚合物材料(例如聚氯乙烯)、橡胶共聚物(例如丁腈橡胶)或本领域中已知具有足够硬度以在真空清洁器10的使用过程中保持基本上不变形的任何材料构成的刮板,并且可以是平滑的或者可选地在其端部上包括小块。刮片560和刮片538可以相同的方式由相同的材料构成,或由提供不同的适合于功能的结构特性的不同材料构成。

图11是抽吸管嘴组件580的下侧的透视图,切掉了一些部分以示出抽吸管嘴组件580的一些内部特征。在支脚管道564前方的抽吸管嘴组件580的下侧上限定刷辊室565。可在刷辊室565中设置一对喷射头出口595。在抽吸管嘴组件580的后部设置闩锁机构587,并将闩锁机构587构造为容纳于上盖542(图8)中。闩锁机构587可容纳于设置在底座14的上盖542上的闩锁容纳凹陷587a(图8)中,并构造为使用户在底座14上去除和/或锁定抽吸管嘴组件580。可用弹簧556偏压抽吸管嘴组件580,以当致动闩锁机构587时,释放抽吸管嘴组件580使其远离支脚组件500。在管嘴壳体551的下侧上设置一对喷射连接器入口590,且这对喷射连接器入口590流体地连接到管嘴壳体551(图8)的上侧上的流体输送通道40的第一末端。在刷辊室565的最前方的部分中设置前干扰刮片560。

图12是支脚组件500的底部透视图。在盖底座537上、刷辊546的后方设置后刮片538,其构造为接触待清洁表面。

图13A是管嘴盖552的下侧的透视图,图13B是抽吸管嘴组件580的分解透视图。管嘴盖552由两个流体通道部分40a组成,当与管嘴壳体551匹配时,流体通道部分40a形成流体输送通道40的上部。管嘴壳体551包括两个流体通道部分40b,当与管嘴盖552匹配时,流体通道部分40b形成流体输送通道40的下部。流体通道部分40a和40b匹配,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输送通道40,在其中的第二末端处部分地包含喷射头554。

管嘴壳体551可限定用于刷辊室565的透镜,并可由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材料组成,以允许通过其观察刷辊546。同样地,管嘴盖552可限定透镜盖,并可由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材料组成,其允许用户通过流体输送通道40观察流体的流动。

图14是底座的部分分解图。在图14中,去除抽吸管嘴组件580以暴露指示灯517。指示灯517可构造为,当按下触发器113以输送流体时(图2),与泵组件140组合地激活。底座的一部分可形成灯管道或灯管578,当输送流体时,用指示灯517将灯管道或灯管578照亮,向用户指示正将流体输送至底座14下方的表面。灯管578可以是任何能够从指示灯517传输或分配光的物理结构。灯管578可以是包含具有反射性衬里的灯的中空结构,或包含进行全内反射的灯的透明实体结构。在所示实例中,灯管578是这样的实体结构,其形成于抽吸管嘴组件580上,且是细长的,以沿着流体输送通道40延伸,并构造为在其长度上分配光。更具体地,将灯管578体现为模制在管嘴盖552的表面上(通常在流体输送通道40的上方)的凸轨。

图15是通过图1的线XV-XV的支脚组件500的剖视图,将部分A放大,以得到喷射头554的形式的流体分配器的特写图。将喷射头554安装在抽吸管嘴组件580的每个流体输送通道40的每个末端中,并可将喷射头554构造为终止于刷辊室565中。每个喷射头554包括定向为喷射在刷辊546上的孔595,如在图15中用实线箭头描绘的。可将喷射头554定向为沿着水平轴线喷射,该水平轴线可与刷辊546的旋转轴线X平行,或相对于旋转轴线X成基本上水平的角度,以在流体分配的过程中使整个长度的刷辊546变湿。就“基本上水平的”而言,孔595的喷射角度可以是0至30度,取决于刷辊的长度和喷射头554的间隔,以用流体覆盖整个刷辊546。在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在操作中或操作之前的同时,喷射头554的角度可以是静态的或可调节的。喷射头出口孔595可具有任何适合于在预期压力、模式和/或体积下从喷射头554输送流体的直径。在本实例中,喷射头554具有1.0mm的出口孔直径,并定向为以与水平方向成15度的角度在刷辊546的顶部上向内喷射。

图16A是真空清洁器10的流体供应路径的示意图。所示箭头指出了根据本实例的流体供应路径中的流体的定向流动。流体供应路径可包括用于储存流体供应物的供应罐301。该流体可包括一种或多种任何合适的清洁流体,包括但不限于,水、组合物、浓缩洗涤剂、稀释洗涤剂,等等,及其混合物。例如,该流体可包括水和浓缩洗涤剂的混合物。

流体供应路径可进一步包括流量控制系统705,其用于控制流体从供应罐301到流体供应管道532的流动。在一种结构中,流量控制系统705可包括对系统加压的泵226,和控制流体到流体供应管道532的输送的供应阀组件320。在此结构中,流体从供应罐301通过泵226流至流体供应管道532。排出管706提供用于在真空清洁器10处于未主动操作的同时,将任何可能从供应罐301泄漏的流体排出至支脚组件500中的排出孔(未示出)以在储存托盘900(图19)中收集的路径。流体从流体供应管道532按顺序流过喷射连接器528,流过流体输送通道40,流过喷射头554,并流到刷辊546(图15)上,刷辊546对待清洁表面施加流体。

可按下触发器113(图2),以致动流量控制系统705并将流体分配至流体分配器554。触发器113可操作地耦合到供应阀组件320,使得按压触发器113将打开供应阀组件320。供应阀组件320可用电激活,例如通过在供应阀组件320和电源22(图18)之间设置电开关,当按压触发器113时,选择性地闭合电开关,从而对供应阀组件320供电,以移动至打开位置。在一个实例中,供应阀组件320可以是电磁阀。泵226还可与电源22耦合。在一个实例中,泵226可以是离心泵。在另一实例中,泵226可以是电磁泵。

在流体供应路径的另一结构中,可除去泵226,并且流量控制系统705可包括重力进给系统,该重力进给系统具有与供应罐301的出口流体耦合的阀,由此当阀打开时,流体将在重力下流至流体分配器554。供应阀组件320可机械地致动或用电致动,如上所述。

图16B是真空清洁器10的流体回收路径的示意图。所示箭头指出了流体回收路径中的流体的定向流动。流体回收路径可包括抽吸管嘴组件580、支脚管道564、柔性管道软管518、与抽吸管嘴组件580流体连通以产生工作气流的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和用于从工作气流分离并收集流体和碎屑以在随后处理的回收罐401。可在回收罐401的用于从工作气流分离流体和碎屑的部分中形成立管420。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提供与抽吸管嘴组件580流体连通的真空源,以将流体和碎屑从待清洁表面通过柔性管道软管518抽出至回收罐401。

图17是真空清洁器10的后透视图,去除了一些部分以显示管道组件585。在本实例中,柔性管道软管518将脏罐组件400通过能枢转的旋转接头组件570的前部耦合到支脚组件500。可在柔性管道软管518的后方设置流体供应管道532和布线管道533。流体供应管道532将泵226与支脚组件500中的T形连接器530流体地耦合。

图18是真空清洁器10的示意性电路图。用户接口组件120可直接或通过中心控制单元750能操作地连接到清洁器10的各种部件。用户接口组件1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并构造为具有按钮、开关、棒形纽扣、触发器等的任何组合,以允许用户选择多个清洁模式和/或控制流体输送系统和回收系统。电源22(例如电池或插入家用插座的电源线)可电耦合到真空清洁器10的电气部件,包括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电刷马达503和泵226。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和电源22之间的抽吸功率开关25可由用户选择性地闭合,从而激活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而且,电刷马达503和电源22之间的电刷功率开关27可由用户选择性地闭合,从而激活电刷马达503。用户接口组件120可操作地耦合到泵226,使得致动器(例如触发器113)当接合时可激活泵226,从而对泵226供电,以将流体输送至流体供应路径。泵226的致动能够可操作地连接到LED灯517,使得触发器113的致动另外对LED指示灯517供电,以对用户提供正将流体输送至流体供应路径的反馈。

在一个实例中,真空清洁器10的用户接口组件120可设置有致动器122,该致动器用于选择多种将由用户选择的清洁模式。致动器122对中心控制单元750发送信号,中心控制单元750可包括PCBA。来自中心控制单元750的输出调节电磁泵226的频率,以根据所选择的模式产生预期流速。例如,真空清洁器10可具有硬地板清洁模式和地毯清洁模式。在硬地板清洁模式中,到流体分配器554的液体流速小于地毯清洁模式中的液体流速。液体流速由泵226的速度控制。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在硬地板清洁模式中控制泵226的速度,使得液体流速大致是50ml/min,并在地毯清洁模式中控制泵226的速度,使得液体流速大致是100ml/min。可选地,真空清洁器10可具有湿式洗涤模式,在该模式中,在激活电刷马达503的同时,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可不起作用,使得无法将变脏的清洁溶液从待清洁表面去除。

图19是用于真空清洁器10的储存托盘900的透视图。储存托盘900可构造为,在直立储存位置中容纳真空清洁器10的底座14。为了清洁清洁器10的内部部件和/或从排出管706(图16A)接收液体的目的,储存托盘900可选地可适于包含液体。在本实例中,储存托盘900适于容纳底座14,并包括设置于储存托盘900的外侧壁上的可去除的刷辊支架905。或者,储存托盘900可构造为具有整体式刷辊支架905。这里,可将刷辊支架905通过固位闩锁910固定至储存托盘900。固位闩锁910可包括滑动锁、夹具、托架,或任何其他在使用时将刷辊支架905固定至其在储存托盘900上的位置的机构,并且固位闩锁910可被偏压或以其他方式构造为允许用户释放锁并从储存托盘900去除刷辊支架905。为了储存和/或干燥的目的,刷辊支架905可适于可去除地容纳一个或多个刷辊546。刷辊支架90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刷辊槽915,以在竖直固定位置中牢固地容纳刷辊546,从而进行干燥和储存。刷辊槽915可以是固定的或可调节的,并可包括夹具、杆,或可容纳插入或不插入销子46的刷辊546的模制容纳位置。或者,刷辊支架905可包括一系列水平储存位置,使得齿条、钩或夹具(未示出)将刷辊546固定在水平位置中。

图中所示的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可用来根据以下方法从待清洁表面有效地去除碎屑和流体。所讨论的步骤的顺序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意味着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方法,因为可理解,这些步骤可以不同的逻辑顺序进行,可包括额外的或插入的步骤,或者,可将所述步骤分成多个步骤,不减损本实用新型。

在操作中,通过使真空清洁器10与电源22耦合,并通过用清洁流体填充供应罐301,使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准备好使用。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组件120选择待清洁的地板表面类型。在使真空清洁器10在表面上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用户激活触发器113,将清洁流体经由流体供应路径选择性地输送至待清洁表面。泵226可由用户接口组件120激活。触发器113的用户激活可激活泵226,并用清洁罐组件300将流体通过喷射头554释放至流体输送路径中,并释放到刷辊546上。在待清洁表面上擦拭变湿的刷辊546,以去除表面上存在的污物和碎屑。

触发器113的激活还同时激活LED指示灯517,其通过LED透镜545传输光,并将光沿着灯管578传输到管嘴盖552中,以提供正在分配流体的照明指示。LED 517和灯管578的照明向用户表明已经激活流体分配器554且已将流体分配至待清洁表面上。

同时,电刷功率开关27可激活刷辊546,以将清洁流体搅拌或旋转到待清洁表面中。这种相互作用可去除粘附的污物、灰尘和碎屑,然后其变得悬浮在清洁流体中。当刷辊546旋转时,前干扰刮片560以这样的方式面对刷辊546,使得确保,使刷均匀地变湿并在刷辊546的整个长度上一致地分布清洁流体。前干扰刮片560还可构造为同时从刷辊546刮走变脏的流体和碎屑,以将其抽入抽吸管嘴组件580和流体回收路径。当真空清洁器10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时,将管嘴开口594附近的变脏的清洁流体和污物在激活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时抽入抽吸管嘴组件580和流体回收路径。另外,用后刮片538刮去清洁流体和污物并将其抽入流体回收路径。

可选地,在刷辊546的操作过程中,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可不起作用,这便于进行湿式洗涤模式,使得当使清洁器10在待清洁表面上前后移动时,不去除变脏的清洁溶液。

在流体回收路径的操作过程中,流体和携带碎屑的工作空气通过抽吸管嘴组件580并进入下游的回收罐401,在那里,流体碎屑与工作空气基本上分离。然后,气流在通过由通风孔213、214限定的清洁空气出口从真空清洁器10排出之前,经过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可通过致动闩锁430并从主体组件200去除脏罐组件400,而从回收罐401定期清空所收集的流体和碎屑。

当已经中止操作时,可直立地锁定真空清洁器10,并将其放在储存托盘900中以进行储存或清洁。如果需要的话,可从支脚组件500去除抽吸管嘴组件580。然后,可从支脚组件500去除刷辊546,并将刷辊546放在刷辊支架905中。

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可以可选地设置有自清洁模式。自清洁模式可用来清洁刷辊和真空清洁器10的流体回收路径的内部部件。通过使真空清洁器10与电源22耦合,并通过用清洁流体或水将储存托盘900填充至预先设计的填充水平,使多表面湿式真空清洁器10准备好进行清洁操作。用户从用户接口组件120选择指定清洁模式。在一个实例中,释放锁定机构586,以使直立手柄组件12向后枢转,并且由用户从用户接口组件120选择硬地板清洁模式。在抽吸马达/风扇组件205对抽吸管嘴组件580提供抽吸的同时,用电刷马达503激活刷辊546,抽吸管嘴组件580在预定量的时间内抽吸储存托盘900中的流体并将其抽入流体回收路径,直到已经耗尽储存托盘900中的流体为止。当已经完成自清洁模式时,可使真空清洁器10回到储存托盘900中的直立且锁定的位置,并且可去除并储存刷辊546,如前所述。

到尚未描述的程度,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不同特征和结构,可根据需要而彼此组合使用,或者可单独使用。一个真空清洁器在这里示出为具有所有这些特征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些特征都必须组合使用,这里这样做只是为了描述简洁。而且,虽然这里示出的真空清洁器10具有直立结构,但是真空清洁器可构造为罐或便携式单元。例如,在罐布置中,可在与罐单元耦合的清洁头上设置支脚部件,例如抽吸管嘴组件580和刷辊546。更进一步,真空清洁器可额外具有蒸汽输送能力。因此,可根据需要在各种真空清洁器结构中混合并匹配不同实施例的各种特征,以形成新的实施例,不管是否明确描述了新的实施例。

虽然已经结合其某些具体实施例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理解,这是通过例证而非限制的方式来进行的。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合理的变化和修改在以上公开内容和附图的范围内是可能的。因此,与这里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明确声明不是这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