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扶手及使用该扶手的马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98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马桶扶手及使用该扶手的马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马桶上的扶手,及使用该扶手的马桶组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马桶扶手,及使用该扶手的马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马桶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使用的用品。马桶座圈是马桶的一部分,它向人们提供了使用马桶的座位,现有技术的马桶座圈中部设有一通孔,使马桶座圈成一圈形,该通孔是与马桶的开口相对应的,使人们坐在马桶座圈上可以使用马桶。马桶座圈的圈状边缘形状也是为了与马桶的外形相适配的,马桶座圈的后部与马桶相枢接,使马桶座圈可以在使用时放下,盖在马桶上沿处,或掀起靠在后部。马桶盖是与马桶座圈相配合使用的,马桶盖放在马桶座圈的上面,其后部与马桶座圈形成枢接关系,使得马桶盖可以单独掀起或盖下,也可以和马桶座圈一起掀起或盖下。这种马桶给普通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舒适使用的效果。

但是,对于儿童,则存在着使用的缺陷。儿童在使用马桶时,往往存在坐不稳的情况,或是在如厕之后难以站起。不只儿童上厕所的时候需要扶手,老人以及腰椎不好的人士,上厕所如果能够有个扶手的话,对于起身,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扶手座圈,主要是把一个单独的带扶手小直径的座圈,置放在马桶座圈上。虽然这个单独的带扶手座圈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它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带扶手座圈不一定适配现有的马桶座圈,造成带扶手座圈放上去后,不能平稳的固定。

2.带扶手座圈放在现有马桶座圈上之后,牺牲了一些原本马桶座圈的功能,比如说智能座便器的马桶座圈加热,使用者便无法享受原本马桶座圈加热的功能。

3.每次正常人如厕的时候,都必须把这个单独的带扶手座圈拿起来,才能上厕所,反反复复的拿起、放上很费事。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又不影响原有马桶功能的马桶扶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桶扶手,可以方便快捷的与马桶座圈相连接,并且不影响马桶原有功能的使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桶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两侧设置有扶手;扶手本体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扶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马桶扶手置于马桶座圈与马桶本体的陶瓷表面的中间,使用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原本舒适的马桶座圈弧度,以及马桶座圈加热等功能。此外,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当男士小便翻起马桶座圈时,此马桶扶手也会跟着一起被掀起,盖上时可以一起被盖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频繁拆卸与安装。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安装一次,就可以一直的使用;对于成人,不需要拆卸也可以直接使用。

优选的,所述扶手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扶手本体左右两侧,或与扶手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扶手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扶手外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上的吸盘,所述吸盘使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所述吸盘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扶手本体内缘与马桶座圈内缘形状契合;所述扶手自内向外逐渐翘起;所述扶手上的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使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所述卡扣为一个或多个,位于扶手本体上表面中部;所述扶手本体内缘与马桶座圈内缘形状契合;所述扶手自内向外逐渐翘起;所述扶手上的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马桶结构,包括马桶本体,与马桶本体枢接的马桶座圈;马桶座圈上连接有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本体与马桶座圈通过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桶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扶手本体置于马桶座圈与马桶本体的陶瓷结构中间,使用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原本舒适的马桶座圈弧度,以及马桶座圈加热等功能。此外,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当男士小便翻起马桶座圈时,此扶手本体也会跟着一起被掀起,盖上时可以一起被盖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频繁拆卸与安装。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安装一次,就可以一直的使用;对于成人,不需要拆卸也可以直接使用。

优选的,所述扶手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扶手本体左右两侧,或与扶手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扶手外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上的吸盘,所述吸盘使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所述吸盘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扶手本体内缘与马桶座圈内缘形状契合;所述扶手自内向外逐渐翘起;所述扶手上的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上的卡扣,所述卡扣使扶手本体上表面与马桶座圈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所述卡扣为一个或多个,位于扶手本体上表面中部;所述扶手本体内缘与马桶座圈内缘形状契合;所述扶手自内向外逐渐翘起;所述扶手上的通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马桶扶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马桶扶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马桶扶手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马桶扶手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马桶扶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马桶扶手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马桶扶手的正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所述马桶扶手的右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了马桶扶手的马桶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了马桶扶手的马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了马桶扶手的马桶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了马桶扶手的马桶结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马桶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所述扶手本体1两侧设置有扶手2;扶手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1上表面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接触并依附。所述扶手2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扶手本体1左右两侧,这种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如果采用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小销售和运输过程中的包装体积。或者,所述扶手2与扶手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扶手2和扶手本体1可以是由塑料制成,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其他材料实现;如果将扶手2和扶手本体1一体成型,可以增加两者结合的牢固度。所述扶手2上设置有一通孔4,所述扶手2外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3;所述的抓握部3的形状可以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其可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所述抓握部3的材料可以与扶手2的材料一致,也可以采用适合抓握的其他材料,例如橡胶或塑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吸盘5,这些吸盘5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并依附;采用吸盘5作为连接装置是一种十分方便快捷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连接的方式,吸盘5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吸附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所述吸盘5可以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1的上表面;多个吸盘5布置的方式可以将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更加牢固连接;所述吸盘5具体的布置形状,以适合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牢固连接为准,可以沿扶手本体1表面设置,或在特定局部设置。所述扶手本体1内缘与马桶座圈6内缘形状契合,使得本实施例所述马桶扶手尽量与马桶座圈6形成一体,方便使用者如厕。所述扶手2自内向外逐渐翘起,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扶手外侧的抓握部3;所述扶手上的通孔4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使用这些形状的通孔4可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扶手外侧的抓握部3。

本实施例所述马桶扶手置于马桶座圈与马桶本体的陶瓷表面的中间,使用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原本舒适的座圈弧度,以及座圈加热等功能。此外,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1上表面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当男士小便翻起马桶座圈6时,此马桶扶手也会跟着一起被掀起,盖上时可以一起被盖上;如此一来,使用者不需要频繁拆卸与安装。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安装一次,就可以一直的使用;对于成人,不需要拆卸也可以直接使用。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马桶结构,包括马桶本体9,所述的马桶本体9包括各种现有的马桶形式,其主要材料可以为陶瓷。还有与马桶本体9枢接的马桶座圈6,所述马桶座圈6后部与马桶本体9通过轴7枢接,或采用其他公知的活动连接方式。还包括扶手本体1;所述扶手本体1两侧设置有扶手2;扶手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手本体1上表面与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所述扶手2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扶手本体1左右两侧,这种连接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如果采用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小销售和运输过程中的包装体积。或者,所述扶手2与扶手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扶手2和扶手本体1可以是由塑料制成,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其他材料实现;如果将扶手2和扶手本体1一体成型,可以增加两者结合的牢固度。所述扶手2上设置有一通孔4,所述扶手2外侧设置有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3;所述的抓握部3的形状可以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其可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所述抓握部3的材料可以与扶手2的材料一致,也可以采用适合抓握的其他材料,例如橡胶或塑料。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马桶结构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吸盘5,这些吸盘5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并依附;采用吸盘5作为连接装置可以十分方便快捷的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的连接,吸盘5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吸附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所述吸盘5可以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1的上表面;多个吸盘5布置的方式可以将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更加牢固连接;所述吸盘5具体的布置形状,以适合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牢固连接为准,可以沿扶手本体1上表面均匀设置,或在特定局部设置。所述扶手本体1内缘与马桶座圈6内缘形状契合,使得本实施例所述马桶扶手尽量与马桶座圈6形成一体,方便使用者如厕。所述扶手2自内向外逐渐翘起,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扶手2外侧的抓握部4;所述扶手2上的通孔4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带圆弧的长方形或带圆弧的三角形,使用这些形状的通孔4可以方便使用者抓握扶手2外侧的抓握部3。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卡扣8,卡扣8可以卡在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前部,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采用卡扣8作为连接装置是也一种十分方便快捷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连接的方式。所述卡扣8为一个或多个,位于扶手本体1上表面中前部。使用时,只要将位于扶手本体1前部的卡扣8卡在马桶座圈6前部相应的位置上即可,连接方便快捷。卡扣8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连接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马桶结构,包括马桶本体9,所述的马桶本体9包括各种现有的马桶形式,其主要材料可以为陶瓷。还有与马桶本体9枢接的马桶座圈6,所述马桶座圈6后部与马桶本体9通过轴7枢接,或采用其他公知的活动连接方式。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卡扣8,卡扣8可以卡在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前部,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采用卡扣8作为连接装置是也一种十分方便快捷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连接的方式。所述卡扣8为一个或多个,位于扶手本体1上表面中前部。使用时,只要将位于扶手本体1前部的卡扣8卡在马桶座圈6前部相应的位置上即可,连接方便快捷。卡扣8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连接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卡扣8。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表面的粘胶,这些粘胶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采用粘胶作为连接装置是一种十分方便快捷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连接的方式,粘胶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粘接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所述粘胶可以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1的上表面;多个粘胶布置的方式可以将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更加牢固连接;所述粘胶具体的布置形状,以适合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牢固连接为准,可以沿扶手本体1上表面均匀设置,或在特定局部设置。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马桶结构,包括马桶本体9,所述的马桶本体9包括各种现有的马桶形式,其主要材料可以为陶瓷。还有与马桶本体9枢接的马桶座圈6,所述马桶座圈6后部与马桶本体9通过轴7枢接,或采用其他公知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表面的粘胶,这些粘胶可以使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下表面相连接;采用粘胶作为连接装置是一种十分方便快捷实现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连接的方式,粘胶可以让扶手本体1跟马桶座圈6粘接在一起,不易滑动,同时在马桶座圈6翻起时,可以随着马桶座圈6一起翻起,又可以轻易的拆下或安装。所述粘胶可以为多个,规律的分布在扶手本体1的上表面;多个粘胶布置的方式可以将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更加牢固连接;所述粘胶具体的布置形状,以适合扶手本体1与马桶座圈6牢固连接为准,可以沿座圈6扶手本体上表面均匀设置,或在特定局部设置。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连接装置为位于扶手本体1上的粘胶。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