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平移对接站结构的扶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8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平移对接站结构的扶手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大体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扶手设备,其用于支撑例如机动车辆乘员的手臂,且包括用于保持移动装置的平移对接站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动车辆中,用于装载和/或使用移动装置(例如,便携式消费电子装置,诸如,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数字音乐存储/播放器装置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构造正在被越来越频繁地提供。通常,这样的构造被布置在车辆内部,特别是在仪表盘或仪表板的区域中,且能够包括机械支撑以便以“不需要手”的方式保持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授予Stephan的美国专利No.8,807,621中公开的一个示例中,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的对接站被提供为在仪表板上部的存储隔间的一部分。对接站包括用于将移动电子装置牢固地保持在接近位置中的装置保持器,在该接近位置中,其能够被车辆前座乘员方便地观察和/或操作。遗憾的是,用于保持并方便地观察和/或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这种对接站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仅限于车辆前座乘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装载和/或使用移动装置的对接站结构,其有效地装在机动车辆内部且可被例如机动车辆后座乘员方便地使用。此外,通过结合附图和本背景技术的随后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公开的其它期望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清楚。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提供了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包括扶手主基座。用于保持移动装置的平移对接站结构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主基座以相对于扶手主基座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在缩回位置中的平移对接站结构基本上覆盖扶手主基座。在展开位置中的平移对接站结构相对于缩回位置横向偏移。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结合以下附图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剖视图;

图3A-图3D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图4A-图4B是图3A所示的扶手设备沿着线4-4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折叠位置中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扩展位置中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扶手设备在处于存储位置时的沿着线7-7的剖视图;

图8-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在各种位置中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所示的扶手设备的沿着线12-12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扶手设备沿着箭头13的仰视图;

图14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扶手设备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15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的一部分的主视图;以及图15B是图15A所示的扶手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或本申请和本公开的应用。此外,不意欲被在前述背景技术或以下详细描述中所呈现的任何理论约束。

本文构思的各种实施例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本文教导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其包括扶手主基座。覆盖 在扶手基座上的是用于保持移动装置的平移对接站结构。平移对接站结构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主基座以相对于扶手主基座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缩回位置中的平移对接站结构基本上覆盖扶手主基座且具有基本上水平地定位以用于支撑机动车辆乘员(例如,机动车辆前座乘员)的手臂的上外表面部分。在展开位置中的平移对接站结构相对于缩回位置横向偏移,至少部分地从扶手主基座横向偏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大体上在面向后方的方向上从缩回位置运动到展开位置,以便定位在以下位置:在该位置中,有利地,其能够被例如机动车辆后座乘员方便地接近以用于接收、牢固地保持和/或观察移动装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和主基座一起至少部分地形成扶手控制台盖,且扶手设备还包括具有用于存储的内部隔间的控制台箱。扶手控制台盖操作地联接至控制台箱以在覆盖内部隔间的关闭位置和允许进入内部隔间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有利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被有效地整合到扶手控制台盖中,从而使提供用于接收和装载移动装置的对接站结构的装配空间需求和成本最小化。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设备10的剖视图。扶手设备10可定位在中央控制台11中、中央控制台11上或以其他方式形成中央控制台11的至少一部分,该中央控制台11可定位在机动车辆内部的驾驶员座椅和前排乘客座椅之间。替代性地,扶手设备10可定位在另一车辆内部装饰板中、另一车辆内部装饰板上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另一车辆内部装饰板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和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扶手设备10被整合到中央控制台11中,使得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例如,驾驶员和/或前座乘客)能够方便地使用扶手设备10作为扶手。

如图所示,扶手设备10包括操作地联接至控制台箱16的扶手控制台盖14。扶手控制台盖14包括扶手主基座18和平移对接站结构20,该平移对接站结构20用于接收和装载移动装置21(参见图14A-图15B),例如,便携式消费电子装置,诸如,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数字音乐存储/播放器装置、手持导航系统、或其他手持或相对小的电子装置。

平移对接站结构20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主基座18以相对于扶手主基座18在缩回位置22和展开位置24之间移动。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 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缩回位置22中基本上覆盖扶手主基座18,且在展开位置24中相对于缩回位置22横向偏移。在一个示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缩回位置22中基本上覆盖扶手主基座18的上外表面部分26,且在展开位置24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至少部分地从扶手主基座18横向偏置,使得扶手主基座18的上外表面部分26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从缩回位置22前进到展开位置24时大体上在面向后方的方向(由箭头27指示)上运动,以有利地将平移对接站结构20定位成靠近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以用于被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方便地用作移动装置对接站。同样地,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从展开位置24前进到缩回位置22时大体上在面向前方的方向(由箭头29指示)上运动,以有利地将平移对接站结构20定位成靠近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以用于被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方便地用作扶手。

参考图1-图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台箱16具有箱壁28,该箱壁28环绕用于存储的内部隔间30,且形成与扶手主基座18的下外表面部分34相邻的开口3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扶手控制台盖14经由铰链36枢转地联接至控制台箱16以在关闭位置38(在图1中示出)和打开位置40(在图2中示出)之间枢转。在关闭位置38中,扶手控制台盖14覆盖开口32,且在打开位置40中,扶手控制台盖14将开口32露出以允许进入内部隔间30。在一个示例中,扶手控制台盖14大体上在面向前方的方向29上打开以有利地允许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方便地接近内部隔间30。

参考图1和图3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包括平移基座41,其通过榫舌和凹槽结构42操作地联接到扶手主基座18以用于在缩回位置22和展开位置24之间运动。榫舌和凹槽结构42包括轨道44和滑动地联接到轨道44的一个或更多个刚性特征件46和48。在一个实施例中和如图4A所示的,轨道44形成在扶手主基座18中,且刚性特征件46和48从平移基座41延伸并滑动地接合轨道44。替代性地且如图4B所示,轨道44可形成在平移基座41中,且刚性特征件46和48可从扶手主基座18延伸并滑动地接合轨道44。

参考图1和图3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轨道44具有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和从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的端部延伸的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在一个示例中,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大体上与面向后方和 面向前方的方向27和29对齐,且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相对于面向后方的方向27以角度(例如,高达+/-30°)从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的端部向外展开。

参考图3B-图3D,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扶手主基座18具有多个楔形突出特征件54和56,其向上延伸到轨道44的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中,以用于在缩回位置22和展开位置24之间穿过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的运动期间滑动地接合刚性特征件46。特别地,楔形突出特征件54和56将轨道44的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的一部分分成了延伸至弧形端部开放通道区段64的开放通道区段58、60和6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被例如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从缩回位置22(在图3A中示出)手动地运动到展开位置24(在图3B中示出)。相应地,在从缩回位置22至展开位置24的展开期间,刚性特征件46和48沿着轨道44滑动地前进,其中刚性特征件48前进穿过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而刚性特征件46从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前进至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例如,穿过开放通道区段60运动到弧形端部开放通道区段64(在图3B中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旦刚性特征件46被定位在弧形端部开放通道区段64内,则刚性特征件46以及相应地、平移对接站结构20,能够被平移远离面向后方的方向27以使平移对接站结构20围绕刚性特征件48旋转到旋转展开位置66和/或68,其与面向后方的方向27成角度70(例如,高达约+/-30°)。有利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分别地坐在机动车辆的左侧后座或右侧后座中时,将平移对接站结构20平移到旋转展开位置66和/或68有助于将平移对接站结构20定位成直接面向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

同样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可被例如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从展开位置24、66或68(在图3B或图3C中示出)中的任一个手动地运动返回至缩回位置22(在图3D中示出)。特别地,当平移对接站结构20返回至缩回位置22时,相应地刚性特征件48穿过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大体上在面向前方的方向29上滑动地前进,而刚性特征件46从弧形端部开放通道区段64穿过开放通道区段58、60或62中的任一个(例如,取决于平移对接站结构20的展开位置24、66或68)运动到基本上线性的开放通道部分50(在图3D中示出)。有利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缩回 位置22和展开位置24、66和/或68之间的运动期间,楔形突出特征件54和56有助于引导平移对接站结构20的刚性特征件46穿过外展开放通道部分52。

参考图1和图5-图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还包括扶手上区段72,其借助铰链74可枢转地联接到平移基座41以用于在折叠位置76和扩展位置78之间运动。如图所示,当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折叠位置76中时,扶手上区段72覆盖平移基座41且基本上水平。此外,当平移对接站结构20在缩回位置22和折叠位置76中时,扶手上区段72被有利地定位以用于方便地支撑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的手臂8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还包括弹簧构件82,其操作地联接到平移基座41和扶手上区段72以用于使扶手上区段72从折叠位置76运动到扩展位置78。在一个示例中,弹簧构件82是通过以下方式被致动的常规推压-推压机构的一部分:例如,由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向下推压在扶手上区段72上以将扶手上区段72从锁定状态释放,从而允许弹簧构件82使扶手上区段72向上运动至扩展位置78。如图所示,在扩展位置78中,扶手上区段72被定位成倾斜于平移基座41。同样地,扶手上区段72可通过以下方式返回到折叠位置76:由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抵抗由弹簧构件82施加的力向下推压在扶手上区段72上,以使扶手上区段72向下运动到折叠位置76,例如直到推压-推压机构将扶手上区段72锁定在折叠位置76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构件82被限制为,仅当扶手上区段72没有处于或以其他方式移出缩回位置22时,才能使扶手上区段72从折叠位置76运动到扩展位置78,以便有利地防止扶手上区段72在作为扶手使用时被例如机动车辆前座乘员12打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平移对接站结构20还包括对接支撑板84,其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上区段72并且还联接至平移基座41,以用于响应扶手上区段72在折叠位置76和扩展位置78之间相应地运动而在收起位置86和保持位置88之间运动。在收起位置86中的对接支撑板84基本上被扶手上区段72覆盖。在保持位置88中,对接支撑板84基本上横向于扶手上区段72的端部部分90地延伸,以用于接收和保持移动装置21(在图14A-图15B中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有利地,在保持位置88中的对接支撑板84大体上面对面向后方的方向27,以便被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方便地使用,用于接收、保持和观察移动装置21(在图14A-图15B中示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接支撑板84具有:下端部部分92,其围绕枢转接头93可枢转地联接到平移基座41;和上端部部分94,其滑动地联接到扶手上区段72以用于在收起位置86和保持位置88之间运动。如图所示,对接支撑板84的上端部部分94和扶手上区段72经由榫舌和凹槽结构96滑动地联接。特别地,榫舌和凹槽结构96包括形成在扶手上区段72中的开放通道98和从对接支撑板84的上端部部分94的相对侧横向延伸的横向突出特征件100。对接支撑板84的横向突出特征件100滑动地接合开放通道98的切槽部分102,使得当扶手上区段72运动到扩展位置78时,对接支撑板84自动响应地运动到保持位置88,且同样地,当扶手上区段72运动到折叠位置76时,对接支撑板84自动响应地运动到收起位置86。

参考图8-图11,在另一实施例中,对接支撑板84在没有操作地联接至平移基座41的情况下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上区段72,以用于在收起位置86和保持位置88之间运动。如图所示,对接支撑板84具有中间部分104,其位于下端部部分92和上端部部分94之间且操作地联接至扶手上区段7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且也参考图12,对接支撑板84的中间部分104经由榫舌和凹槽结构106滑动地联接至扶手上区段72,以用于在收起位置86和保持位置88之间运动。特别地,榫舌和凹槽结构106包括形成在扶手上区段72中的开放通道108和从对接支撑板84的中间部分104突出的横向突出特征件110。对接支撑板84的横向突出特征件110滑动地接合开放通道108的切槽部分112使得对接支撑板84能够被例如机动车辆后座乘员31手动地运动到保持位置88(例如当扶手上区段72在扩展位置78中时),且如图9-图11连续所示,返回到收起位置86(例如在使扶手上区段72返回到折叠位置76之前)。

也参考图1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接支撑板84在处于收起位置86时被安置在用于将对接支撑板84装配在扶手上区段72中的U形开放通道113中。有利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U形开放通道113允许对接支撑板84从扶手上区段72内的收起位置86顺畅地前进至保持位置88(其中对接支撑板84被安置在扶手上区段72之外),且反之亦然,以使对接支撑板84返回到收起位置86。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支撑板84经由在对接支撑板84和U形开放通道113之间的嵌入式止动特征件被锁定到保持位置88或从保持位置88解锁,其在对接支撑板84回到U形开放通道113中的收起位置86的平移结束时将接合。

参考图14A-图14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扶手设备10包括多个保持构件114,其操作地联接至对接支撑板84,以用于当对接支撑板84在保持位置88中时将移动装置21保持到对接支撑板84。如图所示,对接支撑板84具有包括可枢转地联接至对接支撑板84的保持构件114(例如,面向下方的开放钩区段)的上区段115和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到对接支撑板84的保持构件114(例如,面向上的开放钩区段)的下区段116。这样,有利地,保持构件114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或以其他方式运动(例如,手动、弹簧加载、和/或其他方式)以接收、装载和释放移动装置21。

参考图15A-图15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扶手设备10包括延伸板120,其操作地联接至对接支撑板84,以用于当对接支撑板84在保持位置88中时从对接支撑板84可运动地延伸以便为支撑移动装置21提供额外空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将延伸板120延伸的对接支撑板84能够容纳具有高达约160mm的高度的移动装置21,且在将延伸板120延伸的情况下,能够容纳具有高达约140mm的高度的移动装置。这样,有利地,具有延伸板120的对接支撑板84能够用于容纳不同尺寸的移动装置。

虽然在本公开的前述详细描述中已经呈现了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存在大量变型。还应当理解,一个或复数个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的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方便的路线图。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