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泡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41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时泡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时泡茶装置。



背景技术:

茶水的口感与其在热水中的浸泡时间有着直接关系,浸泡时间长则口味较浓,浸泡时间短则口味较淡,泡茶过程中一般由人直接控制泡制时间,在时间到达后将茶水倒出,但泡制的时间长度难以量化控制,只能由个人经验进行估算,并且当泡茶人比较忙时,很容易疏忽,错过最佳的取茶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控制茶叶浸泡时间的定时泡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定时泡茶装置,包括支架、机械计时器、转盘、拉绳和夹子,所述支架包括台面和连接在台面上的四个支脚,所述台面内设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台面底部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转盘设置在容置空间中,所述机械计时器安装在台面上并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边缘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末端穿过通孔后与夹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计时器包括计时旋钮,所述计时旋钮安装在台面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的高度与转盘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边缘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茶包夹持在夹子上,通过机械计时器控制茶包的浸泡时间,调控茶水口感,同一个茶包可多次浸泡,同时茶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时泡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时泡茶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时泡茶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说明:

1、支架;2、机械计时器;3、转盘;4、拉绳;5、夹子;11、台面;1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可通过机械计时器控制茶包的浸泡时间,调控茶水口感。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定时泡茶装置,包括支架1、机械计时器2、转盘3、拉绳4和夹子5,所述支架1包括台面11和连接在台面11上的四个支脚12,所述台面11内设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台面11底部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转盘3设置在容置空间中,所述机械计时器2安装在台面11上并与转盘3连接,所述转盘3边缘固定有拉绳4,所述拉绳4末端穿过通孔后与夹子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计时器2包括计时旋钮,所述计时旋钮安装在台面11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装好热水的杯子放在支架1下方,将茶包夹持固定在夹子5上,装好台面11后转动计时旋钮,转盘3转动后将拉绳4放长,茶包落入水中,机械计时器2复位的过程中拉绳4也被慢慢收回,达到预设时间后茶包收回至台面11底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茶包夹持在夹子5上,通过机械计时器2控制茶包的浸泡时间,调控茶水口感,同一个茶包可多次浸泡,同时茶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的高度与转盘3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3边缘设有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转盘3转动过程中拉绳4可绕转收纳在凹槽中,使拉绳4有序缠绕,转盘3的高度应与容置空间的高度相等,可防止拉绳4混乱。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定时泡茶装置,包括支架1、机械计时器2、转盘3、拉绳4和夹子5,所述支架1包括台面11和连接在台面11上的四个支脚12,所述台面11内设有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台面11底部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转盘3设置在容置空间中,所述机械计时器2安装在台面11上并与转盘3连接,所述转盘3边缘固定有拉绳4,所述拉绳4末端穿过通孔后与夹子5连接,所述机械计时器2包括计时旋钮,所述计时旋钮安装在台面11顶部,所述容置空间的高度与转盘3高度相同,所述转盘3边缘设有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时泡茶装置,可将茶包夹持在夹子上,通过机械计时器控制茶包的浸泡时间,调控茶水口感,同一个茶包可多次浸泡,同时茶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转盘转动过程中拉绳可绕转收纳在凹槽中,使拉绳有序缠绕,转盘的高度应与容置空间的高度相等,可防止拉绳混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