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副框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575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型材,具体地涉及一种门窗副框型材。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质量与性能有了明确要求,建筑门窗的节能性能、安全性能、隔音降噪、防晒、舒适度、耐用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购买建筑门窗产品时除了注重门窗明显部位如铝材、玻璃、配件等的质量外,相对更注重这些门窗部件组合后一个综合性能的实现,系统门窗是一个性能系统的完美有机组合,需要考虑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机械力学强度、隔热、隔音、防盗、遮阳、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还要考虑设备、型材、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各环节性能的综合结果,缺一不可,最终形成高性能的系统门窗。

传统系统门窗在安装过程中一般是先将带玻璃门窗扇的门窗外框安装在预留洞口中,之后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房子进行粉刷装修,然而因为门窗已经装上去了,在粉刷过程中容易污染门窗,或在装修过程中对门窗造成伤害,可见传统的系统门窗在成品质量的保护上很难把握,另外,传统门窗还存在排水效果不好、密封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门窗安装质量,密封效果好的门窗副框型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窗副框型材,其用于固定门窗外框,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框架、隔热条、外框架;所述内框架和外框架均为腔体结构;所述内框架上端面的上表面设有卡槽A;所述外框架上端面右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外端连接有向门窗外框方向延伸的转角板。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门窗副框将传统的系统门窗升级为单元式门窗,安装时,工人只需将该副框预先安装,待房屋装修完成后再将带玻璃门窗扇的门窗外框安装在该副框上,这样玻璃窗扇就不会因为房屋装修而被污染或者损坏;卡槽A卡设压线后与转角板相配合固定外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说明:1内框架、2隔热条、3外框架、4卡槽A、5延伸板、6转角板、7隔热条安装槽、8安装槽、9卡槽C、10卡梢、11外框左腔体、12外框右腔体、13扇胶条、14压线胶条、15压线、16弹性胶条、17组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门窗副框型材,其用于固定门窗外框,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内框架1、隔热条2、外框架3;所述内框架1和外框架3均为腔体结构;所述内框架1上端面的上表面设有卡槽A4,卡槽A4卡合压线15用于固定支撑外框左腔体11,压线胶条14运用在该处用于增加与外框左腔体11的摩擦力进而强化固定作用,弹性胶条16利于压线15的安装以及固定,同时压线胶条14和弹性胶条16还能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外框架3上端面右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板5,延伸板5外端连接有向门窗外框方向延伸的转角板6;延伸板5和转角板6用于固定支撑外框右腔体12,在安装时,其还能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带玻璃门窗扇的门窗外框安装。通过门窗副框将传统的系统门窗升级为单元式门窗,安装时,工人只需将该副框预先安装,待房屋装修完成后再将带玻璃门窗扇的门窗外框安装在该副框上,这样玻璃窗扇就不会因为房屋装修而被污染或者损坏

所述内框架1右端面和外框架3左端面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热条安装槽7,隔热条2通过与隔热条安装槽7相配合将内框架1和外框架3固定连接,隔热条2和隔热条安装槽7的配合在起固定连接作用的同时,起到了隔热的作用。

所述内框架1和外框架3的底面均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在该副框预埋时使得副框与预留洞口墙体更好地嵌合,提高稳固程度。

所述转角板6呈“┓”型,其竖直板部分的内侧面设有卡槽C9,卡槽C9安装组角片17,从而显著提高其支撑强度。

所述转角板6转角处弧形过渡,弧形过渡角的设计使得外框右腔体12下排水孔排出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出。

转角板6顶端设有卡梢10,卡梢10与扇胶条13相配合进一步强化对外框右腔体12的固定作用;扇胶条13起到增大摩擦力的同时,还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雨水溅落、浸透进型材主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木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