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盖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4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盖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碗,尤其是指一种多层盖碗。



背景技术:

碗是人们日常饮食所不可或缺的,包括饭店、小吃店也都是采用碗为客人盛上食物。而现如今,人们吃饭大抵都是包括米饭、菜、汤,为了盛放这几样,饭店、小吃店往往就需要多个碗分别盛放,如此一来,便占用了大量的饭桌空间,不利于经营;而且当天气变冷时,汤放在饭桌上变凉的速度非常快,不利于客户的饮食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盖碗,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汤易变凉以及多个碗占用饭桌空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盖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半圆形板,所述半圆形板上侧的圆心处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可旋转地装设有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所述碗体的碗口盖设有一可翻转的碗盖,所述碗盖底部设有可容纳一双筷子的第一容纳袋。

进一步的,所述碗盖底部设有可容纳一个勺子的第二容纳袋。

进一步的,所述碗盖底部设有可容纳纸巾的第三容纳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袋、第二容纳袋、第三容纳袋均为塑料透明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由上往下水平层叠设置,并且该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的侧边圆弧面始终与该碗体的内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圆形饭槽的底面与所述半圆形板形状一致且相互抵接、顶端开口外周侧与所述第一半圆形饭槽的底面形状一致且相互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圆形饭槽的侧边平面上装设有一可供筷子插入的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圆形饭槽的顶端开口处间隔开设有复数个可供筷子插入的插孔。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半圆形板、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使得用户可在半圆形板与碗底之间盛放汤,在第二半圆形饭槽内盛放菜,在第一半圆形饭槽内盛放米饭,一个碗便可盛放一顿饭所需的各种食物,大大减少了桌面空间的占用;通过设置碗盖,可以为食物提供保温作用。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容纳袋、第二容纳袋、第三容纳袋,让客户不需要另行寻找食具,给客户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3、在本实用新型中,客户食用时,将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错开,便可同时实用米饭与菜,并且汤在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的覆盖下热气不会容易流失;客户喝汤时,只需将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推至齐平位置便可喝到位于最下侧的汤,操作简单方便。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挂钩与插孔,使得用户通过筷子便可转动第二半圆形饭槽,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第一半圆形饭槽与第二半圆形饭槽错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碗盖盖设到碗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多层盖碗,包括碗体1,碗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半圆形板2;半圆形板2上侧的圆心处装设有一竖直设置的固定杆3;固定杆3上可旋转地装设有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碗体1的碗口盖设有一可翻转的碗盖6,该碗盖6底部设有可容纳一双筷子71的第一容纳袋72。通过设置半圆形板2、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使得用户可在半圆形板2与碗底之间盛放汤,在第二半圆形饭槽5内盛放菜,在第一半圆形饭槽4内盛放米饭,一个碗便可盛放一顿饭所需的各种食物,大大减少了桌面空间的占用;而通过设置碗盖6,可以为食物提供保温作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碗盖6底部还设有可容纳一个勺子81的第二容纳袋82以及可容纳纸巾91的第三容纳袋92。通过设置第一容纳袋72、第二容纳袋82、第三容纳袋92,让客户不需要另行寻找食具,给客户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另外,第一容纳袋72、第二容纳袋82、第三容纳袋92均为塑料透明薄膜,成本低,且干净卫生。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由上往下水平层叠设置,并且该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的侧边圆弧面始终与该碗体1的内侧壁相接触。第二半圆形饭槽5的底面与半圆形板2形状一致且相互抵接、顶端开口外周侧与第一半圆形饭槽4的底面形状一致且相互抵接。客户食用时,将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错开,便可同时食用米饭与菜,并且汤在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的覆盖下热气不会容易流失;客户喝汤时,只需将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推至齐平位置便可喝到位于最下侧的汤,操作简单方便。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二半圆形饭槽5的侧边平面上装设有一可供筷子插入的挂钩51。并且第二半圆形饭槽5的顶端开口处间隔开设有复数个可供筷子插入的插孔52。通过设置挂钩51与插孔52,使得用户通过筷子便可转动第二半圆形饭槽5,操作简单便捷。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店家首先将汤盛放到半圆形板2与碗底之间,之后将第一半圆形饭槽4与第二半圆形饭槽5错开,便可将菜盛放到第二半圆形饭槽5内,将米饭盛放到第一半圆形饭槽4内,之后将筷子71、勺子81、纸巾91分别装入第一容纳袋72、第二容纳袋82、第三容纳袋92,将碗盖6盖上便可;客人食用时如要喝汤,只需将筷子插设到挂钩51或插孔52内并推动第二半圆形饭槽5,便可喝到最下层的汤;喝完后再次推动第二半圆形饭槽5便可继续食用饭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