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合金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23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铝合金保温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铝合金保温窗。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门窗的使用中,为提高采光性能及视觉效果,门窗尺寸越做越大,大窗墙比也被建筑广泛采用,另一方面,节能规范对门窗(包括透明幕墙)的保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门窗对气候的耐久性及视觉的舒适性,以及加工的简洁性等等,使得人们广泛采用铝合金材质的门窗边框。

但是铝合金的传热性能较好,目前行业采用的断热窗框的保温性能不能完全满足保温要求严格的地区,导致部分地区使用的门窗在某些时候产生结露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的舒适性。

因此,现有的铝合金保温窗存在保温性能不能满足需求、影响建筑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铝合金保温窗存在保温性能不能满足需求、影响建筑舒适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铝合金保温窗,包括室内边框和室外边框,所述室内边框一侧外端设有执手,所述室内边框和所述室外边框之间形成隔热区域,所述隔热区域包括:

多腔断热条,包括并排设置的两组,所述多腔断热条的内外两端分别与所述室内边框和所述室外边框密封卡合,两组所述多腔断热条之间通过第一胶条卡合连接,两组所述多腔断热条之间形成隔热空腔;

保温玻璃,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多腔断热条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多腔断热条之间通过发泡剂和硅酮密封胶密封连接,所述保温玻璃通过一端与所述室内边框扣合的玻璃压条扣紧。

在上述方案中,每组所述多腔断热条均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多腔断热条之间卡装有防止空气对流的泡沫棒。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多腔断热条的两端分别凸出有梯形卡块,所述室内边框和所述室外边框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相适配的梯形卡槽,所述梯形卡块卡入所述梯形卡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条呈三角状,其底面上间隔设有卡台和方形槽,相邻的所述多腔断热条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卡台相适配的U形槽,所述室外边框上设有卡入所述方形槽内的条形块,所述第一胶条远离所述底面一侧凸出有挡块,另一个所述多腔断热条的侧面凸出与所述挡块抵靠的挤压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玻璃压条的端部与所述保温玻璃的外侧面之间卡装有第二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胶条的一侧间隔凸出有若干个抵靠在所述保温玻璃上的第一倾斜卡条,所述第二胶条的另一侧设有台阶,所述玻璃压条抵靠在所述台阶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外边框与所述保温玻璃的外侧面之间卡装有第三胶条,所述第三胶条的一侧间隔凸出有若干个抵靠在所述保温玻璃上的第二倾斜卡条,所述第三胶条的另一侧凸出有凸块,所述室外边框上设有用于卡装所述凸块的凹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室内边框和所述室外边框的包括相互卡合的两个,并且在卡合处设有用于密封的第四胶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温玻璃的受力骨架采用不锈钢型材,所述保温玻璃的边部空腔内填充有暖边间隔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条、第二胶条、第三胶条、第四胶条均采用EPDM胶条。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铝材边框断开为室内边框和室外边框,并在室内边框和室外边框之间设置多腔断热条,能有效减少空气对流热量交换,有效降低了整窗的传热系数,与保温玻璃结合,传热系数(K值)可降低至1.8W/m2·K,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解决了边框的结露风险,增强建筑的整体舒适性,可在严寒地区使用,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铝合金保温窗,包括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室内边框10一侧外端设有执手30,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之间形成隔热区域,隔热区域包括多腔断热条60和保温玻璃50。多腔断热条60和保温玻璃50结合,能有效减少空气对流热量交换,有效降低了整窗的传热系数。

多腔断热条6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组,多腔断热条60的内外两端分别与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密封卡合。具体的,每组多腔断热条60均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两根多腔断热条60之间卡装有填充密实的泡沫棒61,泡沫棒61能够有效防止两根多腔断热条60之间的空气对流,有效降低窗框的传热系数。

多腔断热条60的两端分别凸出有梯形卡块62,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相适配的梯形卡槽,梯形卡块62卡入梯形卡槽内,实现多腔断热条60与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的密封卡合,便于安装和拆卸。

结合图2,两组多腔断热条60之间通过第一胶条80卡合连接,两组多腔断热条60之间形成隔热空腔,第一胶条80呈三角状,其底面上间隔设有卡台81和方形槽82,相邻的多腔断热条60的侧面设有与卡台81相适配的U形槽,实现第一胶条80与一侧的多腔断热条60之间卡合。室外边框20上设有卡入方形槽82内的条形块,条形块卡入方形槽82内实现第一胶条80与室外边框20之间卡合。第一胶条80远离底面一侧凸出有挡块83,另一个多腔断热条60的侧面凸出与挡块83抵靠的挤压条,实现第一胶条80与另一侧的多腔断热条60之间卡合。

结合图1,保温玻璃50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多腔断热条60的外侧,保温玻璃50插入玻璃槽内,且保温玻璃50分别与多腔断热条60之间的空隙通过发泡剂和硅酮密封胶53密封连接,保温玻璃50通过一端与室内边框10扣合的玻璃压条52扣紧。

优选的,玻璃压条52的端部与保温玻璃50的外侧面之间卡装有第二胶条70。第二胶条70的一侧间隔凸出有若干个抵靠在保温玻璃50上的第一倾斜卡条71,第二胶条70的另一侧设有台阶72,玻璃压条52的端部凸出有卡紧条,并通过卡紧条抵靠在台阶72上。第二胶条70的设置实现了玻璃压条52与保温玻璃50之间密封,降低在连接缝隙处的空气流动,提升保温性。

室外边框20与保温玻璃50的外侧面之间卡装有第三胶条40,第三胶条40的一侧间隔凸出有若干个抵靠在保温玻璃50上的第二倾斜卡条41,第三胶条40的另一侧凸出有凸块42,室外边框20上设有用于卡装凸块42的凹槽。第三胶条40的设置实现了室外边框20与保温玻璃50之间密封,降低在连接缝隙处的空气流动,提升保温性。

本实用新型,室内边框10和室外边框20的包括相互卡合的两个,并且在卡合处设有用于密封的第四胶条90。第四胶条90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冷空气在两室内边框10或者两室外边框20的对接处对流或者乱窜。

第一胶条80、第二胶条70、第三胶条40和第四胶条90均采用非常规的EPDM胶条,密封效果好,降低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50的受力骨架采用不锈钢型材,室内侧单片玻璃靠室外侧镀一层低发射率膜层,空腔内填充氩气,有效降低了保温玻璃50本身的传热系数,保温玻璃50的边部空腔内填充有暖边间隔条,有效降低保温玻璃50边部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铝材边框断开为室内边框和室外边框,并在室内边框和室外边框之间设置多腔断热条,能有效减少空气对流热量交换,有效降低了整窗的传热系数,与保温玻璃结合,传热系数(K值)可降低至1.8W/m2·K,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解决了边框的结露风险,增强建筑的整体舒适性,可在严寒地区使用,适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