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座装置及支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54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马桶座装置及支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达到均温的马桶座装置以及支持装置(例如座椅、坐垫、护腰垫、枕头或床垫)。



背景技术:

加热式马桶座(heated toilet seat)在使用前可预热(prewarm)达到与使用者皮肤较接近的温度(例如35至40℃),因此能改善使用者在使用上的舒适性。

常用的加热式马桶座多采用电热丝(electric heating wire)来做为加热元件。图1显示一常用加热式马桶座200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常用加热式马桶座200内配置有卷绕多圈的电热丝202,且通过一电源装置204来提供电热丝202发热所需的电力,借此以达到马桶座的加热、均温及恒温的效果。

然而,因电热丝202的热阻相当大,必须使用高功率的电源装置204方能达到较快速的预热效果。现有的使用电热丝的加热式马桶座多具有预热时间长的问题。请参照图2,其显示图1中的常用加热式马桶座200的升温曲线图,该常用加热式马桶座200的预热达到一预设温度(例如约40℃)所需的时间约 200秒。因此,使用者在使用前还须等待一段时间,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述常用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达到均温(即,减少预热时间)的马桶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桶座装置,包括一马桶座、一热源以及一导热元件。马桶座形成有一腔室。热源设置于腔室内。导热元件设置于腔室内,且连接热源,用以将热源所产生的热传导至马桶座,并使马桶座达到均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热元件为热导管(heat pipe)或均温板(vapor chamber)。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马桶座具有一就坐面,而导热元件抵接马桶座的腔室的邻近于就坐面的一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热元件的形状与长度对应于马桶座的腔室的形状与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源设置于导热元件的端部或任意的中间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马桶座装置还包括一外壳及一马桶盖,其中外壳枢接马桶座及马桶盖,使马桶盖可覆盖于马桶座上,且马桶座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设置于外壳内,用以控制热源的加热程序及加热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马桶座装置还包括一启动感测器,设置于外壳上,用以感测使用者的动作,并提供一启动信号予控制器,使控制器在启动信号控制热源开始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启动感测器为光感测器、热感测器、红外线感测器或动作感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马桶座装置还包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马桶座的腔室内,用以感测马桶座的温度,且控制器根据温度感测器所感测到的马桶座的温度控制热源的加热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马桶座装置还包括一操作单元,通过线路连接外壳内的控制器,且使用者可操作该操作单元,使控制器控制热源的加热温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导热元件及热源还被应用于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身体的其他部分的一些支持装置(例如座椅、坐垫、护腰垫、枕头或床垫)上,以使该些支持装置具备保暖的功能,并可提高该些支持装置在使用上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持装置,用以支持使用者之的身体的部分,支持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热源,以及一导热元件。本体形成有一腔室。热源设置于腔室内。导热元件设置于该腔室内,且连接该热源,用以将该热源所产生的热传导至该本体,并使该本体达到均温。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热元件为热导管或均温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一支持面,连接使用者的身体的部分,而导热元件抵接腔室的邻近于支持面的一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源设置于导热元件的端部或任意的中间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持装置为座椅、坐垫、护腰垫、枕头或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马桶座装置及支持装置使用导热元件(热导管或均温板)及低功率的热源来取代现有技术中之的加热元件(电热丝) 及高功率的电源装置,可以快速地预热马桶座/支持装置本体并使马桶座/支持装置本体达到均温,而且不必花长时间来进行预热及耗能,因此还可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此外,基于控制器、操作单元及多种感测器的设计,还可使马桶座装置/支持装置的操作舒适性大幅地提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常用加热式马桶座的示意图。

图2显示图1中的常用加热式马桶座的升温曲线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马桶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图3中的马桶座内配置有热源及导热元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显示沿图4中A-A线段的剖视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马桶座装置的马桶座的升温曲线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马桶座内的热源及导热元件的平面配置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显示沿图8中B-B线段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马桶座装置;

10~马桶座;

12~框体;

14~壁面;

20~外壳;

30~马桶盖;

40、40’~热源;

50、50’~导热元件;

60~控制器;

70~启动感测器;

80~温度感测器;

90~操作单元;

100~支持装置;

102~本体;

104~壁面

200~常用加热式马桶座;

202~电热丝;

204~电源装置;

C、C’~腔室;

F~就坐面;

F1~支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各实施例伴随附图的详细说明,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参考依据。此说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概念而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以下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方位“上”、“下”、“左”、“右”,仅是用来表示附图中相对的位置关系,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以下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均使用相同的符号。应了解的是,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厚度可扩大,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另外,在附图中未示出或说明书中未描述的元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请先参照图3,其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马桶座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应先说明的是,马桶座装置1适于配置于厕所内的一坐式马桶(图未示) 上,主要包括一马桶座10、一外壳20以及一马桶盖30。外壳20可固定于坐式马桶上。又,外壳20设置于马桶座10与马桶盖30之间,并枢接该两者,使马桶盖30可由掀起状态变成由上方覆盖于马桶座10上(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或者使马桶座10及马桶盖30可同时向上掀起。

值得一提的是,以下说明虽不会介绍到,但马桶座装置1还可为一免治式马桶盖(shower toilet seat)装置(即,具有向使用者的臀部喷水的洗净功能设计)。

图4显示图3中的马桶座10内配置有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的平面示意图。图5显示沿图4中A-A线段的剖视图。请同时参照第4及5图,在本实施例中,马桶座10形成有一封闭的腔室C,且腔室C内设置有一热源40及一导热元件 50。

更具体而言,马桶座10具有一中空的椭圆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形状为限)框体12。框体12可由例如树脂等不导电材料制成。又,框体12可由单个或多个构件所组成。另外,马桶座10的上表面为一就坐面F,可供使用者就坐。腔室C形成于马桶座10内,并可顺应框体12的形状(即,腔室C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图未示))。

热源40设置于腔室C内。又,热源40可为软性或硬性电热片(electric heating piece)或者其他可选用的尺寸适合置入腔室C的发热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热源40的工作温度(即,加热温度)的范围较佳为约30至80℃),马桶座10表面温度较佳是小于45℃。

导热元件50设置于腔室C内,且连接(或接触)热源40。又,导热元件 50抵接腔室C的邻近于马桶座10的就坐面F的一(上)壁面1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元件50贴附于壁面14(如图5所示)或者可通过支撑体支撑的方式配置。另外,导热元件50为一细长形(elongated)构件,其形状与长度可对应于腔室C的形状(椭圆形)与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元件50为一热导管(heat pipe)。其中,热导管的主要构成包括一密闭的管状容器、装填于容器内的少许的工作流体、及形成于容器内壁的毛细结构。通过容器内工作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气二相变化,以及液、气态工作流体在吸热端及放热端之间的对流,可使热导管表面呈现快速均温的特性,从而达到传导热的目的。此外,通过选择不同的工作流体,可令热导管达到不同的工作温度的范围(即,适于进行热传导的温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热导管内所选用的工作流体为纯水、酒精、水与酒精混合物,据此可使其工作温度的范围与热源40的工作温度的范围匹配。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导热元件50还可为一均温板(vapor chamber),其与热导管的工作原理相似,差异仅在于均温板为一板状构件(即,包括一密闭的板状容器)。

需特别说明的是,热导管及均温板均具有启动温度低、热响应快速及温差小的优点。

因此,热源40所产生的热可经由导热元件50(热导管或均温板)快速均匀地传导至马桶座10整体,使其达到均温。请参照图6,其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图3至图5)的马桶座装置的马桶座的升温曲线图。由图中可看出,马桶座的预热达到一预设温度(例如约40℃)所需的时间仅约10秒,因此可有效改善常用使用电热丝的加热式马桶座的预热时间过长的问题,并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基于上述热导管或均温板的特性,热源40在腔室C内的位置也不受限制,其得设置于导热元件50的端部或任意的中间位置(即,仅需局部热源),并不影响到整个导热元件50达到快速均温。

再者,由于热导管或均温板的热阻远小于电热丝,因此可选用较低功率的热源40,来达到节能省电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功效。

虽然前述实施例中,马桶座10内仅配置有单一个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7,其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马桶座10内的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的平面配置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马桶座10内的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例如2个),且热源40与导热元件50两两成对且分别设置于马桶座10的左侧及右侧部分。

请再回到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马桶座装置1还包括一控制器60、一启动感测器70、一温度感测器80、及一操作单元90。

控制器60设置于外壳20内,并通过一线路(图未示)连接马桶座10的腔室C内的热源40。控制器60可提供一控制信号预热源40,以控制其加热程序及加热温度。

启动感测器70设置于外壳20上,并通过一线路(图未示)连接控制器60。启动感测器70用以感测使用者的动作,并可提供一启动信号予控制器60,使控制器60根据该启动信号控制热源40开始加热。

具体而言,启动感测器70可感测使用者的位置或体温,以判断使用者是否将要使用马桶座装置1。举例来说,启动感测器70可为一光感测器(例如一光电感测器),用以检测出其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当使用者站立于马桶座装置1前或者即将就坐于马桶座10上时,启动感测器70可检出其与使用者之间小于一定距离,以判断使用者即将要使用马桶座装置1。或者,启动感测器70 (光感测器)可在使用者掀起马桶盖30时接受到环境的光线,并由此来判断使用者开始要使用马桶座装置1。又或者,启动感测器70可为一热感测器(例如一焦电感测器),能在使用者即将就坐于马桶座10上时检出一温度变化信号,以判断使用者开始要使用马桶座装置1。应了解的是,启动感测器70还可能为红外线感测器、动作感测器或其他可选用形式的感测器。

温度感测器80设置于马桶座10的腔室C内,例如贴附于腔室C的(上)壁面14,并通过一线路(图未示)连接控制器60。温度感测器80用以感测马桶座10的温度,且控制器60可根据温度感测器80所感测到的马桶座10的温度来控制热源40的加热程序。举例来说,当温度感测器80感测到马桶座10的温度达到一预设温度(例如约40℃)时,控制器60可使热源40停止加热,而当温度感测器80感测到马桶座10的温度低于会令使用者感到不适的一定温度(例如约30℃)时,控制器60则可使热源40再度加热。由此,可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操作单元90为一外部操作单元,并通过一线路(图未示)连接外壳20内的控制器60。操作单元90可供使用者操作其上方的按键,以选择或调整所希望的马桶座10的温度,并由控制器60来进一步控制热源40的加热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桶座装置,使用导热元件(热导管或均温板)及低功率的热源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元件(电热丝)及高功率的电源装置,可以快速地预热马桶座并使马桶座达到均温,而且不必花长时间来进行预热及耗能,因此还可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此外,基于前述控制器、操作单元及多种感测器的设计,还可使马桶座装置的操作舒适性大幅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使用导热元件(热导管或均温板)及低功率的热源以减少预热时间(即,快速加热)及达到快速均温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仅可应用于马桶座装置,其还可应用于一些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身体的其他部分的支持装置(例如座椅、坐垫、护腰垫、枕头或床垫)上,以使该些支持装置具备保暖的功能,并可提高该些支持装置在使用上的舒适性。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持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图9 显示沿图8中B-B线段的剖视图。请参照第8及9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持装置 100例如为一坐垫,包括一本体102。本体102形成有多个封闭的腔室C’。每一腔室C’内设置有一热源40’及一导热元件50’。热源40’可设置于导热元件50’的端部或任意的中间位置。又,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热源40及导热元件50为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如图9所示,支持装置100的本体102的上表面为一支持面F1,可连接及支持使用者的身体的部分(例如臀部),而前述导热元件50’较佳地可抵接腔室C’的邻近于本体102的支持面F1的一(上)壁面104。基于以上结构设计,导热元件50’可将热源40’所产生的热快速均匀地传导至本体102整体,并使其达到均温,从而可提升支持装置100在使用上的舒适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