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29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例如电压力锅等厨房器具受制于成本或制造工艺难度影响,发热盘普遍较小,这样就造成发热盘与内锅接触面积仅局限于内锅底部,加热范围小,加热不均匀,锅内食材不能形成翻滚、对流。这样既影响了加热效率,又导致使用者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发热盘,发热盘加热烹饪器具的内锅底部;和加热板,其一端连接发热盘,加热板的另一端向内锅的顶部延伸,使加热板设置在内锅的侧壁之外,加热板接收发热盘的热传递并对内锅的侧壁进行热辐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加热板对内锅侧壁进行热辐射,使内锅受热面积增大,可同时接受发热盘和加热板的热传递,使内锅的食物易形成翻滚、对流,提升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盘通电后可以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与内锅,加热板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发热盘的热量传递到内锅的侧壁尽量大范围内,从侧面对内锅形成热辐射,使内锅内部食物形成对流、大翻滚,这样既可以解决传统发热盘加热范围小,加热不均匀的弊端,还可以使锅内食物形成翻滚、对流,改善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此外,本方案在原有传统发热盘基础上增加了加热板,即可解决高成本与制造工艺难的问题,又可以达到加大内锅受热面积,使加热更均匀。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加热板不承接内锅的重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为环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加热板为环形,即围绕内锅包裹一圈,使得加热板可以将发热盘传递来的热量,更充分地传递给内锅,使内锅侧壁全方位受热,加热效果好,有利于内锅食物形成翻滚和对流,进而提高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至少两个,沿内锅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至少两个加热板围绕内锅侧壁均匀分布,可以节省加热板材料,同时,多方位加热内锅侧壁,加热效果好,有利于内锅食物形成翻滚和对流,进而提高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截面为弧形,与内锅相适配,包裹内锅底部边沿并延伸至内锅的侧壁,加热板的内表面与内锅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板与内锅外轮廓相适配,使得加热板的热量能够更好地传递到内锅侧壁,避免热量浪费,同时,加热板与内锅之间具有间隙,可以有效防止内锅受热变形对加热板造成破坏,也可以降低加热板的加工难度,避免出现毛刺等问题时,在内锅受热变形中,对内锅造成破坏等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间隙范围为0.1mm至0.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及间隙的范围为0.1mm至0.3mm。当间隙范围小于0.1mm时,内锅受热膨胀后,很容易贴合加热板,此时,若加热板上出现毛刺等问题,会对内锅造成破坏;当间隙大于0.3mm时,内锅与加热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加热板上的热量会沿着间隙流失,造成加热板的热量利用率低,对内锅的加热效果变差。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截面为L型,靠近内锅侧壁的一面与内锅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范围为0.1mm至0.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加热板的截面为L型,L型加热板加工方便,通过靠近内锅侧壁的一面对内锅侧壁进行热辐射,且与内锅之间具有0.1mm至0.3mm的间隙,避免距离过近而提高加热板的加工难度,也避免距离过远而使加热板热量流失,加热效果变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与发热盘为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板可从发热盘上拆卸下来,方便安装搬运,也方便加热板的更换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与发热盘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加热板与发热盘的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使得加热板更方便的连接在发热盘上,接收发热盘的热传递;在传统的电压力锅上,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螺钉连接的方式,额外安装加热板,使得电压力锅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免除了重新更换电压力锅,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板与发热盘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板与加热盘为不可拆卸连接,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提高加热板安装的牢固性,避免内锅热膨胀变形、加热板受热变形而造成加热板脱离发热盘的情况发生,结构安全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有上述任一项加热组件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也不局限于电压力锅,也可以在电饭锅等其他烹饪器具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翻滚、对流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发热盘,14加热板,16螺钉,18内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发热盘12,发热盘12加热烹饪器具的内锅18底部;和加热板14,其一端连接发热盘12,加热板14的另一端向内锅18的顶部延伸,使加热板14设置在内锅18的侧壁之外,加热板14接收发热盘12的热传递并对内锅18的侧壁进行热辐射。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14对内锅18侧壁进行热辐射,使内锅18受热面积增大,可同时接受发热盘12和加热板14的热传递,使内锅18的食物易形成翻滚、对流,提升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盘12通电后可以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加热板14与内锅18,加热板14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发热盘12的热量传递到内锅18的侧壁尽量大范围内,从侧面对内锅18形成热辐射,使内锅18内部食物形成对流、大翻滚,这样既可以解决传统发热盘12加热范围小,加热不均匀的弊端,还可以使锅内食物形成翻滚、对流,改善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此外,如图1所示,本方案在原有传统发热盘12基础上增加了加热板14,即可解决高成本与制造工艺难的问题,又可以达到加大内锅18受热面积,使加热更均匀。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加热板14不承接内锅18的重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板14为环形。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加热板14为环形,即围绕内锅18包裹一圈,使得加热板14可以将发热盘12传递来的热量,更充分地传递给内锅18,使内锅18侧壁全方位受热,加热效果好,有利于内锅18食物形成翻滚和对流,进而提高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板14至少两个,沿内锅18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将至少两个加热板14围绕内锅18侧壁均匀分布,可以节省加热板14材料,同时,多方位加热内锅18侧壁,加热效果好,有利于内锅18食物形成翻滚和对流,进而提高食物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板14截面为弧形,与内锅18相适配,包裹内锅18底部边沿并延伸至内锅18的侧壁,加热板14的内表面与内锅18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板14与内锅18外轮廓相适配,使得加热板14的热量能够更好地传递到内锅18侧壁,避免热量浪费,同时,加热板14与内锅18之间具有间隙,可以有效防止内锅18受热变形对加热板14造成破坏,也可以降低加热板14的加工难度,避免出现毛刺等问题时,在内锅18受热变形中,对内锅18造成破坏等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间隙范围为0.1mm至0.3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及间隙的范围为0.1mm至0.3mm。当间隙范围小于0.1mm时,内锅18受热膨胀后,很容易贴合加热板14,此时,若加热板14上出现毛刺等问题,会对内锅18造成破坏;当间隙大于0.3mm时,内锅18与加热板14之间的间隙过大,加热板14上的热量会沿着间隙流失,造成加热板14的热量利用率低,对内锅18的加热效果变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板14截面为L型,靠近内锅18侧壁的一面与内锅18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范围为0.1mm至0.3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加热板14的截面为L型,L型加热板14加工方便,通过靠近内锅18侧壁的一面对内锅18侧壁进行热辐射,且与内锅18之间具有0.1mm至0.3mm的间隙,避免距离过近而提高加热板14的加工难度,也避免距离过远而使加热板14热量流失,加热效果变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板14与发热盘12为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板14可从发热盘12上拆卸下来,方便安装搬运,也方便加热板14的更换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板14与发热盘12卡扣连接或螺钉16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加热板14与发热盘12的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或螺钉16连接,使得加热板14更方便的连接在发热盘12上,接收发热盘12的热传递;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电压力锅上,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螺钉16连接的方式,额外安装加热板14,使得电压力锅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免除了重新更换电压力锅,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板14与发热盘12焊接连接或铆接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板14与加热盘为不可拆卸连接,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提高加热板14安装的牢固性,避免内锅18热膨胀变形、加热板14受热变形而造成加热板14脱离发热盘12的情况发生,结构安全稳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内锅18;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加热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上述任一项加热组件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也不局限于电压力锅,也可以在电饭锅等其他烹饪器具上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