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71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电器,从市场表现看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压力锅,而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基本有两种类型;其中,第一种类型的电压力锅上的锅盖和锅身是不可拆卸的整体式结构;第二种类型的电压力锅上的锅盖和锅身是可拆卸的分体式结构。但是,第一种类型的电压力锅存在不便于清洗锅盖的技术问题。第二种类型的电压力锅存在打开后的锅盖不便于摆放的技术问题。

基于以上两种类型的电压力锅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相关技术将电压力锅的锅盖和锅身采用可拆卸的铰链结构铰接;其中,锅盖打开后,由于锅盖和锅身相铰接,无需找地方摆放;若需要对锅盖清洗时,将铰链结构拆下,使锅盖与锅身分离,从而便于对锅盖进行清洗。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电压力锅的锅盖和锅身采用可拆卸的铰链结构铰接的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铰链结构的稳定性较差,打开锅盖后,锅盖会出现摇摇晃晃的现象。(2)在电压力锅开盖的过程中由于开盖角度太大引起的卡滞现象发生,且开合盖的手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锅,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和锅身能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压力锅,并使压力锅在锅盖打开及扣合时,提高锅盖转动的平稳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其中,所述压力锅包括:

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固定件;其中,所述锅盖本体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使所述锅盖本体能相对于所述固定件转动;

锅身,所述锅身上设置有锁扣结构;

其中,当所述压力锅处于开盖状态时,所述固定件能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所述锁扣结构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当所述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扣结构远离设置;当所述压力锅在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固定件逐渐靠近所述锁扣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锅盖本体转动连接;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固定部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所述锁扣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包括:

主轴,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主轴的端部,且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锅盖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的外周上设置有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的连接轴适配的转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其中,第一连接轴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适配的转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适配的转孔。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还包括垫圈;其中,所述垫圈设置所述主轴的端部,且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垫圈和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卡合结构相互卡合,以使所述固定件在自然状态下能相对于所述锅盖本体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优选地,若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锅盖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在所述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所述固定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直接锁定在所述锁扣结构上;

若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锅盖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在所述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所述固定件不能直接锁定在锁扣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凸起,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凹坑,所述凹坑包括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坑相适配,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坑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垫圈上,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关于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凹坑、第二凹坑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一凹坑、第二凹坑关于所述转孔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用于锁定所述固定部的卡槽;其中,所述卡槽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固定部沿着第一方向滑入所述卡槽内的进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至开盖状态时,所述锅盖的旋转方向。

优选地,所述卡槽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小于所述卡口的尺寸,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卡口的尺寸;

其中,当所述固定部进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固定部的第一部分由所述卡口伸到所述卡槽外,所述第二部分卡合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压力锅为电压力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压力锅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由于设置在锅身上的锁扣结构能将锅盖上固定件固定,从而当锅盖打开时,锅盖也能固定在锅身上,从而解决了锅盖摆放的技术问题。在清洗锅盖时,只需解除固定件与锁扣结构的锁定,使锅盖与锅身分离即可,从而方便锅盖的清洗。另外,由于固定件能被锁扣结构锁定,但锅盖本体能相对于固定件转动,这样设置,使得锅盖在与锅身的开合盖过程中的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包括旋转轴和固定件;其中,固定件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锁扣结构上;旋转轴和锅盖本体上的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此,在打开锅盖的过程中,一方面采用锁扣结构将固定部锁定,另一方面使锅盖本体相对于旋转轴旋转,从而使锅盖转动更平稳,极大地避免了锅盖本体在转动过程中卡滞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转轴所包括垫圈通过卡合结构与连接件配合,以使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在自然状态下能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从而提高了锅盖的稳定性;以及根据需要使固定件与锁扣结构锁定或不锁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凸起和凹坑相配合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较好,以使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另外,在外力的作用下,锅盖本体和固定件之间能克服卡合结构的卡合,使锅盖本体相对于固定件旋转。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结构包括一卡槽,且卡槽设置有用于使固定件上的固定部以第一方向滑入卡槽内的进口;以及卡槽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部上的第二部分卡合在卡槽内的卡口;这样设置不仅便于对固定件的固定部进行锁定,且锁定效果好,还便于将固定部从锁扣结构上拆除。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锅盖本体上的连接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垫圈的主视图;

图5C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垫圈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锅在锅盖打开时的半剖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锅在锅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在固定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在固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锅处于开盖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的锁扣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其中,如图1、图3、图4、图6、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力锅包括锅盖1和锅身2。其中,锅盖1包括锅盖本体11和固定件12;且锅盖本体11与固定件12转动连接,使锅盖本体11能相对于固定件12转动。锅身2上设置有锁扣结构21。其中,当本实施例中的压力锅处于开盖状态时,固定件12能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锁扣结构21上。

在此,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开盖状态”指的是,压力锅处于不承受压力的状态。具体地,“开盖状态”包括锅盖扣合在锅身上,但高压锅不承受压力的状态、以及锅盖与锅身处于打开的状态。

较佳地,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压力锅优选为电压力锅。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由于设置在锅身2上的锁扣结构21能将锅盖1上的固定件12固定,从而当锅盖1在打开时,锅盖1也能固定在锅身2上,从而解决了锅盖1摆放的技术问题。在清洗锅盖1时,只需解除固定件12与锁扣结构21的锁定,使锅盖1与锅身2分离即可,从而方便锅盖1的清洗。另外,由于固定件12能被锁扣结构21锁定,但锅盖本体11能相对于固定件12转动,这样设置,使得锅盖1在与锅身2的开合盖过程中的转动更加平稳。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与上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时,锅盖上的固定件和锅身上的锁扣结构远离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压力锅在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固定件逐渐靠近锁扣结构。

在此,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合盖状态”指的是,高压锅需要承受压力时的状态(如,工作时的状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高压锅的锅盖完全扣合在锅身上时,高压锅还未处于合盖状态,则还处于开盖状态,待锅盖相对于锅身旋转一定距离后,使高压锅完全密封,能承受高压时,才是本说明书所述的合盖状态。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3、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2包括旋转轴121和固定部122。其中,旋转轴121与锅盖本体转动连接。固定部122与旋转轴121连接;并且固定部122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锁扣结构上。在此,采用旋转轴121与锅盖本体转动连接(旋转轴为圆形轴),在打开锅盖的过程中,一方面采用锁扣结构将固定部锁定,另一方面使锅盖本体相对于旋转轴旋转,从而使锅盖转动更平稳,极大地避免了锅盖本体在转动过程中卡滞现象的发生。

较佳地,如图3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旋转轴121设计如下: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轴121包括主轴1211和连接轴1212。其中,主轴1211与固定部122连接。连接轴1212设置在主轴1211的端部,且连接轴1212和锅盖本体转动连接。相应地,如图1、图2、图7所示,锅盖本体11上设置有连接件111。其中,连接件111上设置有与旋转轴121上的连接轴1212适配的转孔1111。

较佳地,如图3所示,连接轴1212为两个,具体为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其中,第一连接轴与旋转轴121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轴与旋转轴1212的另一端连接。相应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1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轴相适配的转孔1111;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轴相适配的转孔1111。在此,通过设置两个连接轴1212以及与该两个连接轴1212相适配的连接件111,能进一步提高锅盖本体相对于固定件旋转的稳定性。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与实施例3相比,如图3和图8所述,旋转轴121还包括垫圈1213。其中,垫圈1213设置在主轴1211的端部,如图5A至5C所示,垫圈1213上设置有通孔1214,以使垫圈1213套装在连接轴1212上。其中,垫圈1213和锅盖本体上的连接件通过卡合结构相互卡合,以使固定件能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锅盖本体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较佳地,垫圈为硅胶材质。

若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在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固定件以可拆卸的方式直接锁定在锁扣结构上。若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在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锁扣结构不能直接锁定所述固定件。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11处于第一位置,即,固定件的固定部122靠近锅盖本体11的内圆设置,固定件的旋转轴121远离锅盖本体11的内圆设置。如图10所示的锅盖与锅身合盖后,再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固定件直接以可拆卸的方式锁定在锁扣结构上。

如图11所示,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11处于第二位置,即,固定件的固定部122远离锅盖本体11的内圆设置,固定件的旋转轴121靠近锅盖本体11的内圆设置。如图12所示的锅盖与锅身合盖后的状态图所示,当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转动至开盖状态时,锁扣结构部不能直接锁定固定件。

实施例5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与实施例4相比,如图2、图5A至图5C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使垫圈和连接件卡合的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垫圈1213上的凸起1215,以及设置在连接件11上的凹坑1112。其中,凹坑1112与凸起1215相配合。具体地,凸起为两个,即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于连接轴对称。凹坑为两个,即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其中,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相对于转孔对称。

在此,凸起也可设置在连接件上,相应地,凹坑设置在垫圈上。另外,当连接轴包括两个时,只需在与其中一个连接轴相接的垫圈上设置卡合结构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卡合结构设置成上述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较好,以使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另外,在外力的作用下,锅盖本体和固定件之间能克服卡合结构的卡合,使锅盖本体相对于固定件旋转。

实施例6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4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锁扣结构21为一用于锁定固定件上固定部的卡槽。其中,卡槽上设置有用于使固定部沿着第一方向滑入卡槽内的进口211。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压力锅由合盖状态至开盖状态时,锅盖的旋转方向。若拆卸固定部与卡槽的锁定时,只需将锅盖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可。卡槽上设置有卡口212。

较佳地,如图3、图4、图7至图9、图13所示,固定件12上的固定部122包括第一部分1221和第二部分1222。其中,第一部分1221与旋转轴1211连接,且第一部分1221的尺寸小于锁扣结构上卡口212的尺寸。其中,当固定部122进入卡槽内时,固定部122的第一部分由卡口212伸到卡槽外,第二部分1222卡合在卡槽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通过将锁扣结构设置成上述结构,不仅便于对固定件的固定部进行锁定,且锁定效果好,还便于将固定部从锁扣结构上拆除。

上述实施例中的锅盖与锅身的分离方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如图10所示,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11处于第一位置时;在垫圈与连接件之间的凸起和凹坑配合的作用下,固定件在自然状态下能保持在第一位置。当压力锅由合盖状态旋转至开盖状态时,固定件上的固定部逐渐靠近锁扣结构,并由锁扣结构上的进口滑入锁扣结构中。若要取下锅盖,则需要将锅盖开盖后,将锅盖按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锅盖本体,即可取下锅盖。

第二、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固定件相对于锅盖本体11处于第二位置时;垫圈与连接件之间的凸起和凹坑配合的作用下,固定件在自然状态下能保持在第二位置。当压力锅由合盖状态旋转至开盖状态时,固定件上的固定部逐渐靠近锁扣结构,但是,固定部与锁扣结构不对应,无法滑入锁扣结构中;当压力锅旋转至开盖状态时,直接将锅盖拿下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中的锅盖和锅身能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并使压力锅在锅盖打开和扣合过程中,提高锅盖转动的平稳性;以及避免由于锅盖开盖的角度太大而引起的卡滞现象发生。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