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9708发布日期:2019-03-27 10: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发,具体涉及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



背景技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了震级达9.3的大地震,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

海啸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亡,当海啸到来时,由于海水流动较快,同时海水温度较低,人员如果受到海啸冲击,即使会游泳,也很难自救,多数获救的人员是依靠漂浮物在水面上得到救助的,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专门用于海啸自救的装置,降低了受灾人员的生存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专门用于海啸自救的装置,降低了受灾人员的生存率,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包括沙发架、把手、坐垫、气囊、高压钢瓶、充气阀门、第一充气管道和控制装置;所述把手设置在沙发架顶部两侧;所述坐垫设置于沙发架上方;所述气囊设置于沙发架底部;所述高压钢瓶设置于沙发架上方,且位于沙发架和坐垫之间;所述充气阀门设置在第一充气管道上;所述高压钢瓶通过第一充气管道与气囊内部连通;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把手上并控制充气阀门的开闭。

海啸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亡,当海啸到来时,由于海水流动较快,同时海水温度较低,人员如果受到海啸冲击,即使会游泳,也很难自救,多数获救的人员是依靠漂浮物在水面上得到救助的,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专门用于海啸自救的装置,降低了受灾人员的生存率。

本发明应用时,当海啸来临,用户通过控制装置开启充气阀门,高压钢瓶内的气体进入气囊内,气囊膨胀,使得本装置的浮力大幅提高,用户可以通过本装置漂浮于水面上,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设置于气囊内底部。

本发明应用时,当海啸来临,用户对气囊进行充气后,配重对本装置进行稳定,使得本装置可以稳定的漂浮于水面而不会发生翻滚,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单向阀、充气嘴和第二充气管道;所述充气嘴设置在把手上,且通过第二充气管道与气囊内部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第二充气管道上,且单向阀的方向朝向气囊内部。

本发明应用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单向阀、充气嘴和第二充气管道对气囊内部进行人工充气,使得气囊的浮力得到保证,在气囊发生漏气时,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把手壁、密封板、电池、无线通信装置和应急柜;所述密封板、电池、无线通信装置和应急柜设置在把手壁内部;所述电池和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密封板与应急柜隔离;所述电池和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应用时,用户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外界进行沟通寻求救援,同时,应急柜内设置药品、食品和饮水等必需品,并通过密封板与电池和无线通信装置隔离,提高了药品、食品和饮水等必需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包括急救垫和填充垫;所述急救垫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填充垫设置为圆形,且与急救垫上开设的圆形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所述填充垫安装于急救垫上开设的圆形孔;所述急救垫采用软木材料。

本发明应用时,当海啸来临,沙发受到破坏时,用户可以将填充垫从急救垫上开设的圆形孔中取出,然后将急救垫作为救生圈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通过设置气囊、高压钢瓶、充气阀门和第一充气管道,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2、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通过设置配重,使得本装置可以稳定的漂浮于水面而不会发生翻滚,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3、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通过单向阀、充气嘴和第二充气管道对气囊内部进行人工充气,使得气囊的浮力得到保证,在气囊发生漏气时,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4、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装置和应急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5、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通过设置急救垫和填充垫,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坐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沙发架,2-把手,3-坐垫,4-气囊,5-配重,6-高压钢瓶,7-充气阀门,8-第一充气管道,9-单向阀,10-充气嘴,11-第二充气管道,12-控制装置,21-把手壁,22-密封板,23-电池,24-无线通信装置,25-应急柜,31-急救垫,32-填充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适用于海滩的自救充气公用休息设备,包括沙发架1、把手2和坐垫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4、高压钢瓶6、充气阀门7、第一充气管道8和控制装置12;所述把手2设置在沙发架1顶部两侧;所述坐垫3设置于沙发架1上方;所述气囊4设置于沙发架1底部;所述高压钢瓶6设置于沙发架1上方,且位于沙发架1和坐垫3之间;所述充气阀门7设置在第一充气管道8上;所述高压钢瓶6通过第一充气管道8与气囊4内部连通;所述控制装置12设置在把手2上并控制充气阀门7的开闭。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海啸来临,用户通过控制装置12开启充气阀门7,高压钢瓶6内的气体进入气囊4内,气囊4膨胀,使得本装置的浮力大幅提高,用户可以通过本装置漂浮于水面上,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配重5;所述配重5设置于气囊4内底部。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海啸来临,用户对气囊4进行充气后,配重5对本装置进行稳定,使得本装置可以稳定的漂浮于水面而不会发生翻滚,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单向阀9、充气嘴10和第二充气管道11;所述充气嘴10设置在把手2上,且通过第二充气管道11与气囊4内部连通;所述单向阀9设置在第二充气管道11上,且单向阀9的方向朝向气囊4内部。

本实施例实施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单向阀9、充气嘴10和第二充气管道11对气囊4内部进行人工充气,使得气囊4的浮力得到保证,在气囊4发生漏气时,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把手2包括把手壁21、密封板22、电池23、无线通信装置24和应急柜25;所述密封板22、电池23、无线通信装置24和应急柜25设置在把手壁21内部;所述电池23和无线通信装置24通过密封板22与应急柜25隔离;所述电池23和无线通信装置24电连接。

本实施例实施时,用户通过无线通信装置24与外界进行沟通寻求救援,同时,应急柜25内设置药品、食品和饮水等必需品,并通过密封板22与电池23和无线通信装置24隔离,提高了药品、食品和饮水等必需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所述坐垫3包括急救垫31和填充垫32;所述急救垫31上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填充垫32设置为圆形,且与急救垫31上开设的圆形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所述填充垫32安装于急救垫31上开设的圆形孔;所述急救垫31采用软木材料。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海啸来临,沙发受到破坏时,用户可以将填充垫32从急救垫31上开设的圆形孔中取出,然后将急救垫31作为救生圈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生还几率,实现了受灾人员的自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