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378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抽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用卷纸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抽纸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卫生间用纸是通过挂设在墙壁上的纸筒结构实现的。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56802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抽纸机,墙面上设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滚轴,滚轴上套设有卷筒纸。使用时,通过向下拉动卷筒纸的一端,卷筒纸在滚轴上滚动,直到拉出的卷纸到所需长度后,使用者将卷纸扯断。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手上会沾有水,在卷纸拉出的过程中,手上的水粘附到卷纸上,会使卷纸潮湿且强度变差,导致卷纸拉出过程中,无法拉动至所需长度,卷纸就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纸机,其具有卷纸自动出料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抽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内设置有装载卷纸且可转动的滚轴,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取纸口,所述滚轴和取纸口之间设置有供卷纸经过并夹持卷纸的转动辊和压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连接并驱动转动辊和压辊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取料口内朝外设置有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的红外线检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手放置在红外线检测部上,红外线检测部检测到被阻挡,红外线检测部发出信号,经判断后,控制电机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辊和压辊转动,使滚轴上的卷纸向取纸口移动,当到达合适长度后,手移出红外线检测部,红外线检测部发出未被阻挡的信号,经判断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使用者可将卷纸撕下;避免卷纸拉出过程中,无法拉动至所需长度,卷纸就断裂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辊与取纸口之间设置有割刀、弹性件和护板;所述护板位于割刀上方;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护板上,所述弹性件在非受力情况下,所述护板凸出于割刀的切割面;所述护板在受到卷纸向割刀的作用力后,压缩弹性件,使护板移动,所述割刀的切割面凸出于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纸在正常向下抽出过程中,护板位于割刀的切割面外,卷纸只与护板接触,不与割刀的切割面接触,进而避免割刀的切割面与卷纸表面产生刮擦;在需要切断卷纸时,卷纸向水平方向拉动,与护板的表面接触并向水平方向压动护板,弹性件受压收缩,护板发生移动,并暴露出割刀的切割面,使割刀的切割面与卷纸接触并切断卷纸。

作为优选,所述护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护板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行程范围内设置有与限位槽抵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割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板向外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与限位槽抵接,防止护板过度向外移动;同时限位槽与限位块限制了护板最大的行程距离,即限制护板凸出于割刀的切割面距离,提高护板的移动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护板上的弹性引脚,所述弹性引脚在护板上呈对称设置,所述弹性引脚的一端与护板连接,所述弹性引脚的另一端与外壳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引脚在护板受压后,通过累积的弹性势能驱动护板凸出于割刀的切割面,防止卷纸刮擦;对称设置的弹性引脚使护板的移动更加平衡;同时护板与弹性引脚一体形成,减少了护板的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连接转动辊和压辊两端的安装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动辊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压辊上连接有驱动压辊向转动辊移动的弹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部起到了固定转动辊和压辊的作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避免了电机与转动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问题,使电机可以设置在转动辊的侧面,节省抽纸机的空间;同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包括弹簧、弹簧座和设置在安装部内的通槽,所述通槽设置在压辊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均向压辊方向延伸,所述弹簧座滑移连接在通槽内,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转动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通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通槽的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辊受力后,会向外移动并压缩弹簧,避免卷纸过厚或者过薄,导致转动辊和压辊将卷纸压薄的情况;通过弹簧座和弹簧的配合,使卷纸能够更平稳的经过抵接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辊沿长度方向均匀套设有多个第一橡胶套,每一所述第一橡胶套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卷纸时,第一橡胶套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橡胶套发生变形,进而第一橡胶套与卷纸的接触面积变大;第一橡胶套提高了对卷纸的夹持效果;凸点减少了第一橡胶套与卷纸的接触面积,避免卷纸被紧密压合并粘附在第一橡胶套上(这样会导致在转动辊转动的过程中,卷纸被卷绕在第一橡胶套上);同时凸点受力后,可向侧面发生变形,所以与第一橡胶套相比,增加有凸点后,在相同受力情况下,凸点的弹性形变更大。

作为优选,所述压辊上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套对应的第二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套与第二橡胶套对应;通过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的弹性作用,夹紧卷纸并将卷纸进行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和背壳,所述面板的上部可向外转动形成供卷纸取出的取放口,所述背壳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部,所述滚轴设置在相对两个支撑部之间,每一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供滚轴一端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向上延伸有供滚轴取出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纸套设在滚轴上,滚轴的两端设置在支撑部的放置槽内,支撑部起到了支撑卷纸和滚轴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滚轴的两端可在放置槽内转动;在更换卷纸的过程中,卷纸可随滚轴向上从开口离开,方便卷纸的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取放口,每一所述放置槽包括半圆槽和倾斜坡道,所述倾斜坡道朝向取放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槽与滚轴配合,半圆槽起到了容纳和供滚轴转动的作用;在更换卷纸过程中,倾斜坡道提供了供滚轴移入和移出半圆槽的路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辊和压辊的压紧和转动,实现了卷纸的自动移动的作用;2.同时通过红外线检测部,对电机起到了启动和停止的控制;3.通过护板,防止卷纸移动过程中被刮伤,同时也能保证卷纸的切断;4.放置槽方便转轴和卷纸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抽纸机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抽纸机去除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抽纸机去除面板和卷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背壳内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环形圈与放置槽连接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抽纸机送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抽纸机送纸装置去除一侧安装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抽纸机送纸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端盖与固定轴的连接关系;

图12是抽纸机防刮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割刀的形状与位置;

图14是抽纸机防刮纸结构中滑移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抽纸机防刮纸结构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抽纸机防刮纸结构的护板与割刀之间的运动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面板;12、背壳;13、盖板;14、透明视窗;15、取纸口;16、红外线检测部;17、卷纸;2、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21、滚轴;22、支撑部;23、容纳槽;24、弹片;25、导向斜块;26、卡接槽;27、放置槽;271、开口;272、半圆槽;273、倾斜坡道;28、环形圈;281、第一弧形部;282、水平接触部;283、第二弧形部;284、空心腔室;3、抽纸机送纸装置;31、转动辊;311、固定轴;312、端盖;313、转动孔;314、定位柱;315、螺纹孔;316、第一橡胶套;317、凸点;32、压辊;321、第二橡胶套;33、电机;331、第一齿轮;332、第二齿轮;333、通槽;334、弹簧座;335、第一固定柱;336、第二固定柱;337、弹簧;338、固定槽;34、安装部;35、插槽;36、取放口;37、抵接通道;4、抽纸机防刮纸结构;41、割刀;42、凸起;43、切割面;44、护板;45、滑移槽;46、弹性引脚;461、限位凸点;462、格挡块;463、导向斜面;464、限位槽;46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抽纸机,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面板11和背壳12,背壳12设置在墙面以内,面板11的上部可向外转动并打开的盖板13,打开盖板13后暴露出图2中的取放口36。盖板1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可看到抽纸机内部卷纸17(卷纸17在图2中有体现)容量的透明视窗14。面板11的下部设置有取纸口15,取纸口15内有可抽出的纸。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卷纸17的经过的路径,背壳12内由上至下依次为固定卷纸17的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2的位置、向下送纸的抽纸机送纸装置3的位置、切断卷纸17的抽纸机防刮纸结构4的位置。

如图3所示,去除卷纸17后,可看到取纸口15内设置有红外线检测部16,红外线检测部16为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取纸口15是否被遮挡,检测到被遮挡后,抽纸机送纸装置3将卷纸17向下送出。

如图3所示,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2包括滚轴21,滚轴21上卷绕有图2中的卷纸17(为了清楚滚轴21的结构,卷纸17卷绕在滚轴21上的部分已去除)。

如图4所示,抽纸机送纸装置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转动辊31和压辊32,卷纸17上的卷纸17被压合在转动辊31和压辊32之间,当转动辊31和压辊32转动时,驱动卷纸17向下移动,并从上述的取纸口15移出。

如图4所示,抽纸机防刮纸结构4包括沿取纸口15长度方向延伸的割刀41(割刀41的结构在之后会具体描述),使用者通过将上述卷纸17向水平方向抽出,使割刀41与卷纸17接触,将卷纸17割断。

如图5所示,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22,支撑部22为塑料制成的壳状结构;如图6所示,背壳12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容纳槽23(左侧容纳槽23被遮挡无法表示),支撑部22插接在容纳槽23内。如图5所示,支撑部22的侧面设置有弹片24,弹片24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斜块25;如图7所示,容纳槽23的内壁设置有与导向斜块25插接配合的卡接槽26。

如图7所示,当支撑部22插入容纳槽23后,导向斜块25和上述弹片24向内变形,嵌入卡接槽26内;在支撑部2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斜块25与卡接槽26的侧壁抵接,限制支撑部22被抽出;当需要移出支撑部22时,按下导向斜块25,使导向斜块25与弹片24向内变形,方便支撑部22抽出。

如图5所示,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部22内,各设置有一个放置槽27,两个放置槽27呈相对设置。卷绕有上述卷纸17的滚轴21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槽27内,向下拉动卷纸17时,滚轴21在放置槽27内转动。

如图6所示,每一放置槽27向上具有一个开口271,放置槽27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半圆槽272和设置在半圆槽272一侧的倾斜坡道273,倾斜坡道273朝向取放口36的一侧设置。

滚轴21的取放过程为:使用者将手伸入取放口36,然后将滚轴21从半圆槽272内,沿倾斜坡道273的方向移动滚轴21,并从取放口36处将滚轴21取出,在滚轴21脱离放置槽27的过程中,倾斜坡道273起到了减少滚轴21移动路径的作用,同时在滚轴21移动的过程中,倾斜坡道273提供了支撑力。

如图5所示,倾斜坡道27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0-60度,本实施例中为60度;半圆槽272的棱边和倾斜坡道273的棱边呈圆弧过度,减少上述卷纸17与放置槽27之间的摩擦。

如图5所示,滚轴21长度方向的两端同心设置有环形圈28,环形圈28与滚轴21同心设置;环形圈28的厚度为2-4mm,即环形圈28略凸出于滚轴21外表面2-4㎜,本实施例中环形圈28的厚度为3㎜。

从环形圈28的纵截面上看,环形圈28的轮廓形状包括第一弧形部281、水平接触部282和第二弧形部283;在滚轴21与上述放置槽27的接触过程中,滚轴21通过水平部与放置槽27呈线接触,通过减少接触面积的方式,减少滚轴21与放置槽27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5所示,滚轴21内呈中空设置并形成有空心腔室284,空心腔室284沿着滚轴2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滚轴21的两端;空心腔室284减少了滚轴21对放置槽27的压力,即减少了滚轴21与放置槽27之间的摩擦力。

抽纸机滚轴固定结构2的工作原理为:在更换过程中,使用者打开面板11,握持住滚轴21上的卷纸17,然后顺着倾斜坡道273的导向方向,将滚轴21从半圆槽272内取出;使用者手动将新的卷纸17套设在滚轴21上,然后将滚轴21沿倾斜坡道273放置入半圆槽272内。在抽纸机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拉动卷纸17,卷纸17拖动滚轴21在半圆槽272内转动,滚轴21在转动过程中,环形圈28与放置槽27呈线接触。

如图2所示,抽纸机送纸装置3包括设置在抽纸机的背壳12内的安装部34,安装部34为两个相对设置在壳体1内侧的塑料壳,图3为右侧的安装部34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示意图,转动辊31转动连接在相对的安装部34之间;如图6所示,背壳12上设置有供上述安装部34插入的插槽35。

如图9所示,转动辊31的前方设置有压辊32,压辊32的圆周侧面和转动辊31的圆周侧面之间形成有供滚轴21上的卷纸17经过的抵接通道37,当转动辊31转动后,驱动卷纸17经过抵接通道37,实现下料。

如图10所示,转动辊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向外延伸有固定轴311,安装部34上设置有端盖312,固定轴311穿设过端盖312中心的转动孔313后,固定轴311可与转动孔313相对转动,进而供转动辊31转动;端盖312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柱314,定位柱314的中心设置有供螺丝旋入的螺纹孔315,进而两侧的端盖312均通过旋入的螺丝与安装部34固定。

如图10所示,电机33设置在与转动辊31的轴线平行且与转动辊31同侧的位置,固定轴31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32,电机33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31;第一齿轮331和第二齿轮332在安装部34内呈啮合状态(图10中的一个安装部34已被隐藏),当电机33转动后,驱动转动辊31自动转动;当手放置在上述红外线检测部16上时,红外线检测部16检测到光线被遮挡,电机33转动;当手离开红外线检测部16后,红外线检测部16未检测到光线被遮挡,电机33停止。

如图10所示,为了使压辊32压紧转动辊31,安装部34的侧面设置有朝转动辊31位置延伸的通槽333,通槽333内设置有弹簧337和弹簧座334,弹簧座334在通槽333的长度方向上滑动;弹簧337设置在通槽333内,并分别与弹簧座334的末端和通槽333的侧壁抵接;当经过的卷纸17过厚时,压力传导至弹簧座334,压缩弹簧337,使抵接通道37变大,供较厚的上述卷纸17经过;同时保证弹簧337保证了对卷纸17的夹紧力,方便转动辊31转动过程中,将卷纸17向上述取纸口15移动。

如图10所示,为了实现弹簧337的固定,弹簧座334的末端和通槽333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35和第二固定柱336,第一固定柱335和第二固定柱336嵌入弹簧337长度方向的两端,防止弹簧337窜动。

如图10所示,弹簧座334与通槽333接触的位置凹陷形成图11中所示的固定槽338,固定槽338的侧壁起到了夹持通槽333侧面的作用,防止弹簧座334在移动过程中左右晃动。

如图11所示,转动辊31和压辊32的具体结构均为一根长管。转动辊31的圆周侧壁套设有第一橡胶套316,第一橡胶套316沿转动辊3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橡胶套316上均匀分布有凸点317,凸点317起到了提高了与卷纸17接触的弹性的作用。

如图11所示,压辊32的圆周侧壁也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橡胶套316对应的第二橡胶套321,第二橡胶套321与凸点317对应,起到提高弹性的作用。

抽纸机送纸装置3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手放置在红外线检测部16上,红外线检测部16检测到被阻挡,红外线检测部16发出信号,经过单片机接收并判断后,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电机33转动,电机33驱动转动辊31转动,使得滚轴21上的卷纸17向取纸口15移动,当到达合适长度后,手移出红外线检测部16,红外线检测部16发出未被阻挡的信号,经过单片机接收并判断后,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电机33停止转动,使用者可将卷纸17撕下;在移动过程中,压辊32在弹簧337的作用力,始终与转动辊31处于抵紧状态。

如图12所示,抽纸机防刮纸结构4包括割刀41和护板44,割刀41设置在上述卷纸17的移动轨迹上,即靠近上述取纸口15的位置,割刀41与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割刀41位于取纸口15的上方,割刀41沿取纸口15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13所示,割刀41上设置有若干个尖锐的凸起42,凸起42沿割刀41的长度防线均匀分布形成切割面43。

防刮纸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在向下抽纸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凸出于割刀41的切割面43的护板44,使卷纸17不与割刀41接触,减少卷纸17与割刀41之间的刮擦;为了使割刀41能切割卷纸17,当护板44在受到卷纸17水平方向的力后,推动割刀41向割刀41后方移动,暴露出割刀41并切断卷纸17。

如图14所示,滑移槽45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割刀41上方,滑移槽45的长度与护板44的长度相等,护板44的一部分滑移连接在滑移槽45内。

如图15所示,护板44呈板状,护板44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弹性引脚46,两个弹性引脚46呈对称设置,弹性引脚46的另一端与上述滑移槽45抵接。弹性引脚46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点461;两个弹性引脚46均连接至护板44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弹性引脚46与护板44通过注塑一体形成。

如图15所示,限位凸点461避免弹性引脚46的端部压合至护板44上,造成弹性引脚46连接位置的形变量过大,避免弹性引脚46与护板44连接位置发生断裂。护板44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格挡块462,格挡块462的纵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格挡块462沿护板44的长度方向延伸。格挡块462的上表面为导向斜面463,导向斜面463供上述卷纸17经过,减少与上述卷纸17的刮擦。

如图15所示,当护板44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后,护板44朝向上述滑移槽45内移动,弹性引脚46向外张开,积累弹性势能;当外界作用力撤去后,弹性引脚46向内回缩,驱动护板44朝向滑移槽45外移动.

如图14所示,当护板44在滑移槽45内滑移过程中,护板44远离滑移槽45的最远位置,被限位块465和限位槽464的抵接所限位(限位槽464在图15中体现,图14中为半剖视图)。如图15所示,限位槽464设置在护板44上,限位槽464沿护板44的宽度方向延伸;如图14所示,限位块465竖直设置在割刀41上,限位块465由金属制成的割刀41向上钣金弯折形成。在护板44滑移的过程中,限位块465位于限位槽464内,当护板44向滑移槽45外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465与限位槽464抵接,限制了护板44向外移动的最大距离。

如图16所示,护板44移入滑移槽45的距离,被格挡块462和滑移槽45限制,格挡块462的厚度大于滑移槽45的高度,因此护板44在向滑移槽45移动的过程中,格挡块462无法移入滑移槽45内,即限制了护板44向滑移槽45内移动的距离。

抽纸机防刮纸结构4的工作原理是,上述卷纸17经过取纸口15直接出料,即使卷纸17在向外拉动的过程中稍向水平方向施力,如图16所示,护板44也只会稍向滑移槽45内移动;当使用者拉出的卷纸17到所需长度后,使用者向水平方向拉动卷纸17。护板44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后,压缩弹性引脚46,使护板44向滑移槽45内移动,使护板44下方的割刀41暴露,割刀41的切割面43与水平方向上施力的卷纸17接触,即切断了卷纸17;此时护板44不受到卷纸17的作用力,弹性引脚46的弹性势能驱动格挡块462向远离滑移槽45的方向移动并凸出于割刀41的切割面43。

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将手放置在红外线检测部16上,红外线检测部16检测到被阻挡,红外线检测部16发出信号,经过单片机接收并判断后,壳体1内的单片机发出信号,控制电机33转动,电机33驱动转动辊31和压辊32转动,使得滚轴21上卷绕的卷纸17向取纸口15移动,当到达合适长度后,手移出红外线检测部16,红外线检测部16发出未被阻挡的信号,经过单片机接收并判断后,控制电机33停止转动,使用者在取纸口15将卷纸17沿水平方向拉动,护板44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后,压缩弹性引脚46,使护板44向滑移槽45内移动,使护板44下方的割刀41暴露,割刀41的切割面43与水平方向上施力的卷纸17接触,即切断了卷纸17;此时护板44不受到卷纸17的作用力,弹性引脚46的弹性势能驱动格挡块462向远离滑移槽45的方向移动并凸出于割刀41的切割面43,避免卷纸17与割刀41接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