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工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5792发布日期:2019-05-22 02: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食物加工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用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控制系统的食物加工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物加工机通常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其主要包括:具旋转驱动功能的机体;安装在机体上的锅体;安装在锅体内并由机体旋转驱动的搅拌刀组;以及,设置在锅体的底部区域的加热控制系统,以便对锅体内的食物(例如,汤、粥等液体)进行加热。该加热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发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发热部件的温度以便准确控制锅体的底部区域的加热。该食物加工机的除机体外的部分可称为食物加工锅或食物加工容器。

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锅的示意图,其公开在中国发明专利第201010199024.6号中。该食物加工锅7的底座11具有厚膜加热器形式的电阻加热部件(又可称为厚膜发热盘)10,用以从下面对该食物加工锅7进行加热。接触模块15具有用于供电的插入式突出部16和温度传感器18,该接触模块15安装在与加热底座12具有间隔的第二底座13上相应地成形的第二底座开口14的区域中。插入式突出部16经过加热底座12和第二底座13之间的空隙21,并且实现与加热部件10的电接触。加热底座12与距第二底座13有一定间隔的食物加工锅7的内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接触模块15通过粘接设在第二底座13上。在该图中以标记k来表示粘合点。这种粘接在由接触模块15组成的安装板22的径向外部区域。

由于该食物加工锅7的温度传感器18是设置在接触模块15上,而接触模块15又安装在第二底座13,因此该温度传感器18与电阻加热部件10并非直接接触。这样,该温度传感器18的温度测量不能准确、及时地反应电阻加热部件10的实际温度,容易造成食物加工效果不佳,甚至损坏食物加工机的后果。

如图2所示,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锅的示意图,其公开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420142075.9号中。该食物加工锅1的底部具有与厚膜发热盘2相焊接的平台。小盖板3盖在厚膜发热盘2的局部上,该小盖板3内装有能高温自动断开的温控器4和能高温自动断开的熔断体5。该温控器4和熔断体5的底面与厚膜发热盘2的外表面接触,该温控器4和熔断体5达到设定的高温时自动断开,且在恢复到设定的低温时重新导通。厚膜发热盘2上焊接热敏电阻8。厚膜发热盘2上焊接公端子6,该公端子6的另一端与熔断体5的引线相连接。熔断体5采用引线与温控器4串联,该温控器4具有与外部线路相连接的引线。熔断体5的外壳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温控器4的外壳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由于该图2中所示的热敏电阻8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温度传感器18,因此该图2中所示的食物加工锅1相比于图1中所示的食物加工锅7进一步采用了温控器4和熔断体5来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和对食物加工锅的高温保护。

由于该图2中所示的食物加工锅1要求其温控器4和熔断体5达到设定的高温时自动断开,并且在恢复到设定的低温时重新导通,因此该食物加工锅1中的熔断体5实际上是具有可恢复性的(即,能够重复恢复电路的导通)。

然而,鉴于该熔断体5在达到需要断开的条件时实际上已经意味着温控器4不能有效工作(例如,其不能有效断开电路),因此该熔断体5的这种可恢复性通常也将代表着在熔断体5恢复后仅由该熔断体5进行实际的温度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由于不能实现电路的彻底断开,因此其还是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并从而难以完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安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食物加工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加工锅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物加工锅。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1是提供一种食物加工锅,该食物加工锅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部;和

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包括:

厚膜发热盘,所述厚膜发热盘具有导电发热膜并且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底部;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厚膜发热盘上;和

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安装在所述厚膜发热盘上;

其中,所述熔断器包括:

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具有第一触点;

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二接触片具有第二触点;

导热底盘,所述导热底盘与所述厚膜发热盘接触并且在所述导热底盘的与所述厚膜发热盘相背离的表面上固定有可熔体;和

顶杆,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可熔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以便对所述第二接触片施加压力而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

其中,当所述厚膜发热盘达到所述可熔体的熔点温度时,所述可熔体熔化而不再支撑所述顶杆,此时所述第二接触片通过反弹力移动所述顶杆并使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不再接触,从而使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的电路断开。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厚膜发热盘上固定有螺栓,所述温控器通过螺母、温控器固定件和所述螺栓而安装在所述厚膜发热盘上;所述温控器固定件包括具有通孔的平板部和自所述平板部垂直突出的多个夹持臂;其中,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平板部的通孔且与所述螺母拧紧配合时,所述温控器被固定在所述厚膜发热盘和所述平板部之间且与所述厚膜发热盘的导电发热膜电接触,并且所述多个夹持臂分布在所述温控器的两个相对侧面而对所述温控器产生夹持作用。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厚膜发热盘上固定有螺栓,所述熔断器通过螺母、熔断器固定件、熔断器绝缘体和所述螺栓而安装在所述厚膜发热盘上;所述熔断器固定件包括具有通孔的平板部和自所述平板部垂直突出的多个夹持臂;其中,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平板部的通孔且与所述螺母拧紧配合时,所述熔断器被固定在所述厚膜发热盘和所述熔断器绝缘体之间且与所述厚膜发热盘的导电发热膜电接触,所述熔断器绝缘体位于所述平板部和所述熔断器之间,并且所述多个夹持臂分布在所述熔断器绝缘体的两个相对侧面而对所述熔断器绝缘体产生夹持作用。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片具有弹性,使得所述反弹力由所述第二接触片自身产生。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有弹性体,使得所述反弹力由所述弹性体产生。

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熔断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导热底盘配合而将所述可熔体、所述顶杆和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包围在其中。

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锅体的底部为环形底部,且所述厚膜发热盘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环形底部上。

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食物加工锅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底部,且所述加热控制系统由所述底座包围。

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顶杆包括绝缘体,以便当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可熔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时在所述可熔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不存在电路连通。

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加工锅,其中,所述锅体内还设有搅拌刀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的熔断器的可熔体设置在与厚膜发热盘接触的导热底盘上,使得导热底盘能够快速反映厚膜发热盘的温度,以便在厚膜发热盘达到可熔体的熔点温度时该可熔体能够立即熔化,因此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的熔断器能够对过高温度做出快速响应。此外,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所采用的熔断器中金属熔体在温度过高时能够熔化变成液体,从而使顶杆失去支撑而不再对第一接触片的触点和第二接触片的触点施加压力,进而使电路断开;由于这种断开是不可恢复的,因此当温控器失效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另外,当采用螺栓、螺母和温控器固定件以及熔断器固定件对温控器和熔断器进行固定时,这种固定方式具有稳固、耐高温和寿命长等优点。

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可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发明,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锅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锅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加工锅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食物加工锅的锅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食物加工锅的加热控制系统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加热控制系统的熔断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并且

图7是图6所示的熔断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描述仅仅列举了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保护范围无任何限制。

另外,为了易于描述一个部件或部件与附图所示的另一部件或部件的关系,可在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用语,诸如“下部”、“上部”和类似用语。应了解的是,空间相对用语预期涵盖除了附图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和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举例而言,如果附图中的装置颠倒,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部件“下部”的部件然后可定向于其它部件或部件“上部”。

请参照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加工锅100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该食物加工锅100主要包括锅体30、加热控制系统40和底座50。

一并参照图4所示,该锅体30具有底部31。该底部31可具有开孔311,该开孔311由该底部31的内边缘312界定。该锅体30的底部31通常为环形底部31。当然,该锅体30的底部也可不开设上述开孔而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底板(值得说明的是,当锅体30需要设置搅拌刀组来实现搅拌功能时,这种底板上仍然需要开设供搅拌刀组安装的通孔)。该底座50可固定在该锅体30的底部31,且该加热控制系统40可由该底座50包围。

一并参照图5所示,该加热控制系统40可固定在该锅体30的底部31。该加热控制系统40可包括厚膜发热盘41、温控器42和熔断器43。该厚膜发热盘41通常具有导热板410和导电发热膜411,该导电发热膜411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以便对锅体3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在导热板410和导电发热膜411之间可设置有电绝缘膜,该导电发热膜411可通过例如印刷的方式形成在该电绝缘膜上。该厚膜发热盘41固定在该锅体30的底部31。该厚膜发热盘41可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该锅体30的底部31上。这种激光焊接例如可参照中国发明专利第201210396893.7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专利申请中。当该锅体30的底部为较为完整的底板时该厚膜发热盘41仍然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该底板上。

该温控器42安装在该厚膜发热盘41上,该熔断器43也安装在该厚膜发热盘41上。

具体而言,该厚膜发热盘41上可固定有第一对螺栓412,该温控器42通过第一对螺母413、温控器固定件414和螺栓412而安装在该厚膜发热盘41上。该温控器固定件414可包括具有通孔的平板部415和自该平板部415垂直突出的多个夹持臂416。其中,当该螺栓412穿过该平板部415的通孔且与该螺母413拧紧配合时,该温控器42被固定在该厚膜发热盘41和该平板部415之间且与该厚膜发热盘41的导电发热膜411电接触(具体是该温控器42的导电端子与该导电发热膜411中的导电端子的电接触),并且该多个夹持臂416分布在该温控器42的两个相对侧面而对该温控器42产生夹持作用。该温控器42在达到设定高温时能够自动断开以停止对厚膜发热盘41的供电,且在恢复到设定的低温时能够重新导通来继续对厚膜发热盘41的供电。优选的是,该多个夹持臂416的数量为四个。

该厚膜发热盘41上还可固定有第二对螺栓492,该熔断器43通过第二对螺母493、熔断器固定件494、熔断器绝缘体48和螺栓492而安装在该厚膜发热盘41上。该熔断器固定件494可包括具有通孔的平板部495和自该平板部495垂直突出的多个夹持臂496。其中,当该螺栓492穿过该平板部495的通孔且与该螺母493拧紧配合时,该熔断器43被固定在该厚膜发热盘41和该熔断器绝缘体48之间且与该厚膜发热盘41的导电发热膜411电接触(具体是该熔断器43的导电端子与该导电发热膜411中的导电端子的电接触),该熔断器绝缘体48位于该平板部495和该熔断器43之间,并且该多个夹持臂496分布在该熔断器绝缘体48的两个相对侧面而对该熔断器绝缘体48产生夹持作用。优选的是,该多个夹持臂496的数量为四个。该熔断器绝缘体48可为陶瓷材料或塑胶材料。

上述螺栓412、492和螺母413、493以及夹持臂416、496的数量也可进行变化,只要能够实现对温控器42、熔断器43的牢固安装即可。

如图6和图7所示,该熔断器43可包括第一接触片431、第二接触片432、导热底盘44、可熔体45、顶杆46和壳体47。该第一接触片431具有第一触点4311,该第二接触片432具有第二触点4321。当然,该第一接触片431还可具有用于与该厚膜发热盘41的导电发热膜411(具体是该导电发热膜411中的导电端子)导电接触的导电端子4312;并且该第二接触片432还可具有用于与该厚膜发热盘41的导电发热膜411(具体是该导电发热膜411中的导电端子)导电接触的导电端子4322。该导热底盘44与该厚膜发热盘41接触并且在该导热底盘44的与该厚膜发热盘41相背离的表面441上固定有该可熔体45。该导热底盘44优选由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以便快速将热量从厚膜发热盘41传递至该可熔体45。该顶杆46设置在该可熔体45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以便对该第二接触片432施加压力而使该第二触点4321与该第一触点4311接触。优选的是,该顶杆46抵靠在该第二接触片432的与第二触点4321相背对的部位处。该壳体47与该导热底盘44配合而将该可熔体45、该顶杆46和该第二触点4321与该第一触点4311包围在其中。该壳体47的材料通常为绝缘材料。

当该厚膜发热盘41达到该可熔体45的熔点温度时,该可熔体45熔化而不再支撑该顶杆46,此时该第二接触片432通过反弹力移动该顶杆46并使该第二触点4321与该第一触点4311不再接触,从而使该第一接触片431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的电路断开。该顶杆46可为绝缘体或至少包括绝缘体,以便当该顶杆46设置在该可熔体45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时在该可熔体45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不存在电路连通。该壳体47内还可设置一些机构来避免熔化的可熔体45流至该第二触点4321与该第一触点4311附近,从而防止该第二触点4321与该第一触点4311的误导通。该壳体47内还可设置能够辅助该顶杆46的定位和移动的机构,以方便该顶杆46在该可熔体45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的设置,并且方便该可熔体45熔化后该顶杆46的移动。该可熔体45应采用熔点低、特性稳定、易于熔断的材料,其一般可采用铅锡合金、镀银铜片、锌、银等金属。

该第二接触片432可具有弹性,使得上述的反弹力由该第二接触片432自身产生。当然,该第二接触片432也可与弹性体(例如,弹簧、弹性橡胶等)连接,使得该反弹力由该弹性体产生;该弹性体也可连接在该第一接触片431和该第二接触片432之间。

该锅体30内还可设有搅拌刀组(图未示)。使用时,该食物加工锅100可安装在设有驱动电机的机体上,该驱动电机能够驱动该食物加工锅100的搅拌刀组进行旋转。该机体还可包括实现其功能的其它必要部件,这些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的熔断器的可熔体设置在与厚膜发热盘接触的导热底盘上,使得导热底盘能够快速反映厚膜发热盘的温度,以便在厚膜发热盘达到可熔体的熔点温度时该可熔体能够立即熔化,因此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的熔断器能够对过高温度做出快速响应。此外,本发明的食物加工锅所采用的熔断器中金属熔体在温度过高时能够熔化变成液体,从而使顶杆失去支撑而不再对第一接触片的触点和第二接触片的触点施加压力,进而使电路断开;由于这种断开是不可恢复的,因此当温控器失效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另外,当采用螺栓、螺母和温控器固定件以及熔断器固定件对温控器和熔断器进行固定时,这种固定方式具有稳固、耐高温和寿命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若干改进、修改和变形,但这些改进、修改和变形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都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