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47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2016年7月21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申请号为201610586294x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办公家具,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储物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生活、办公环境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日常办公中,储物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办公家具,为了提高机密性,重要的文件资料和客户样品都需放置在储物柜内。其中办公环境的空间大小限制了储物柜的体积,使储物空间有限,且一般的储物柜格局大多被固定,使用者无法灵活地调节储物空间,造成体积较大的样品无法放入,或者只能改变放置方式,例如倾斜放置,但这样放置容易损坏样品,而体积较小的样品放入后,还有多余的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因此现有的储物柜使用不便,储物空间无法获得充分的利用。

其次,现有的储物柜仅起到储物功能,没有涉及到对物品的养护,储物柜一般为木质结构,容易受潮,或者被虫蛀,一旦受潮,放置在内的物品也容易受到影响。其中储物柜的各部件之间需要用到很多的螺栓、螺钉连接,这些螺栓螺钉裸露在外,不仅会影响到柜体的整体美观,而且柜体受潮后易生锈。

此外,现有的储物柜的防盗性能差,一旦机密资料被盗,公司所产生的损失较大。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现有的储物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办公人员的使用要求,亟待与时俱进做出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储物柜,其中储物柜的储物空间能够获得灵活的调节,储物空间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改良结构的储物柜,包括由柜板组成的柜体,柜板包括左柜板、右柜板、后柜板、上柜板、中间板以及下柜板;左柜板、右柜板、后柜板、上柜板和中间板包围出放置产品物件的上柜体,左柜板、右柜板、后柜板、中间板以及下柜板包围出放置文件资料的下柜体;上柜体具有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左柜板和第一隔板界定出储物腔一,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界定出调节腔,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界定出储物腔二,第三隔板和右柜板界定出储物腔三;上柜板和中间板都开设有滑槽,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滑动连接于上柜板与中间板,第二隔板固定连接于上柜板与中间板;储物柜还包括启闭上柜体的上柜门和启闭下柜体的下柜门。

本发明的储物柜分为上柜体和下柜体,将产品实物与文件资料的储存相互分开,上柜体用于放置产品物件,下柜体用于放置文件等纸质资料,上柜体的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可以横向滑动,从而能够调节储物腔一、储物腔二以及储物腔三的使用空间大小,可根据所收纳的产品的实际体积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各储物腔的空间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利用。其中,调节腔也可以用作储物腔之用,当第一隔板贴靠于第二隔板时,调节腔的空间为0,不能进行储物,而当第一隔板朝向左柜板移动时,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能够储物的调节腔。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上柜体还包括将储物腔一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一隔断组件、将储物腔二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二隔断组件以及将储物腔三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三隔断组件;第一隔断组件可升降连接于左柜板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断组件包括横板一和横板二,横板一设置于左柜板,且朝向于第一隔板,横板二设置于第一隔板,且能朝向于左柜板,横板一通过连接板一可拆卸连接于横板二;第二隔断组件可升降连接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断组件包括横板三和横板四,横板三设置于第二隔板,且朝向于第三隔板,横板四设置于第三隔板,且能朝向于第二隔板,横板三通过连接板二可拆卸连接于横板四;第三隔断组件可升降连接于第三隔板和右柜板;第三隔断组件包括横板五和横板六,横板五设置在第三隔板,且能朝向于右柜板,横板六设置在右柜板,且朝向于第三隔板,横板五通过连接板三可拆卸连接于横板六。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后柜板的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第一隔断组件、第二隔断组件以及第三隔断组件分别通过定位销固定在预设高度,定位销插接在定位孔中。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横板一、横板三以及横板六的端部下端面分别开设有凹槽部一,横板二、横板四以及横板五的端部上端面形成凸起部一;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以及连接板三的一端分别形成匹配凹槽部一的凸起部二,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以及连接板三的另一端分别形成匹配凸起部一的凹槽部二;凹槽部一和凸起部一能够凹凸配合。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左柜板、第二隔板以及右柜板内分别设有丝杆,每个丝杆分别传动相连于相应的电机,电机内设于中间板,丝杆上设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螺母座固定相连,横板一、横板三以及横板六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螺母座;第一隔板内设有一个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块,横板二铰接于滑块;第三隔板内设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上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横板四和横板五分别铰接于相应的滑块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第一隔板开设有容置横板二的收纳槽,第三隔板开设有容置横板四和横板五的收纳槽;横板一铰接于左柜板上的螺母座,左柜板开设有容置横板一的收纳槽;横板三铰接于第二隔板上的螺母座,第二隔板开设有容置横板三的收纳槽;横板六铰接于右柜板上的螺母座,右柜板开设有容置横板六的收纳槽。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柜板还包括处于上柜板顶部的顶板,顶板的两端与上柜板之间设有滑槽,上柜门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柜体,顶板与上柜板形成容置上柜门的柜门腔;上柜门包括上柜门板一和上柜门板二,上柜门板二铰接于上柜门板一,中间板上设置有锁舌,上柜门板二开设有与锁舌匹配的锁口。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柜门腔内设有沿着滑槽滑动的滑动板,上柜门板一铰接于滑动板,滑动板的两端固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轮;上柜门板一和上柜门板二都设有凹形把手。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下柜体包括多组隔板,隔板将下柜体区隔出多个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格,每个存储格中都设有防止文件倾倒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通过定位销横向固定,定位销插接在后柜板的定位孔中。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下柜门包括控制面板以及安装在存储格外的电子门板,电子门板设有电子锁,电子锁电连接于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启电子门板的密码按键以及指纹识别器;控制面板还设有警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势是:

1、本发明的储物柜分为上柜体和下柜体,将产品实物与文件资料的储存相互分开,上柜体用于放置产品物件,下柜体用于放置文件等纸质资料,上柜体可根据所收纳的产品的实际体积大小进行调节,且调节的方式多样化,调节范围广,使得各储物腔的空间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利用;

2、上柜体上设有柜门腔,上柜门能够被收纳在柜门腔内,从而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上柜门被收纳起来之后,上柜体能够作陈列柜使用,能够便于向客户展示产品,视线不受阻碍;

3、下柜门的电子锁需要通过密码以及指纹双重开启,仅输入密码或者仅输入指纹时都无法打开电子门板,从而提高了下柜门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存储机密文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上柜体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第一种空间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上柜体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种空间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上柜体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第三种空间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改良结构的储物柜的上柜体的局部示意图,显示了第四种空间状态。

图中,11、左柜板;12、右柜板;13、后柜板;130、定位孔;131、定位销;14、上柜板;15、中间板;16、下柜板;17、顶板;18、柜门腔;20、上柜体;21、储物腔一;22、调节腔;23、储物腔二;24、储物腔三;25、上柜门板一;26、上柜门板二;27、滑动板;30、下柜体;31、存储格;32、活动挡板;33、控制面板;34、电子门板;35、密码按键;36、指纹识别器;37、警报器;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43、第三隔板;51、第一隔断组件;511、横板一;512、横板二;513、连接板一;52、第二隔断组件;521、横板三;522、横板四;523、连接板二;53、第三隔断组件;531、横板五;532、横板六;533、连接板三;61、丝杆;62、电机;63、螺母座;64、滑轨;65、滑块;6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储物柜,包括由柜板组成的柜体,柜板包括左柜板11、右柜板12、后柜板13、上柜板14、中间板15以及下柜板16;左柜板11、右柜板12、后柜板13、上柜板14和中间板15包围出放置产品物件的上柜体20,左柜板11、右柜板12、后柜板13、中间板15以及下柜板16包围出放置文件资料的下柜体30;上柜体20具有竖向设置的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和第三隔板43,左柜板11和第一隔板41界定出储物腔一21,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界定出调节腔22,第二隔板42和第三隔板43界定出储物腔二23,第三隔板43和右柜板12界定出储物腔三24;上柜板14和中间板15都开设有滑槽,第一隔板41和第三隔板43分别滑动连接于上柜板14与中间板15,第二隔板42固定连接于上柜板14与中间板15;储物柜还包括启闭上柜体20的上柜门和启闭下柜体30的下柜门。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储物柜分为上柜体20和下柜体30,将产品实物与文件资料的储存相互分开,上柜体20用于放置产品物件,下柜体30用于放置文件等纸质资料,上柜体20的第一隔板41和第三隔板43可以横向滑动,从而能够调节储物腔一21、储物腔二23以及储物腔三24的使用空间大小,可根据所收纳的产品的实际体积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各储物腔的空间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利用。其中,调节腔22也可以用作储物腔之用,当第一隔板41贴靠于第二隔板42时,调节腔22的空间为0,不能进行储物,而当第一隔板41朝向左柜板11移动时,第一隔板41与第二隔板42之间形成能够储物的调节腔22。

具体地,上柜体20还包括将储物腔一21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一隔断组件51、将储物腔二23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二隔断组件52以及将储物腔三24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第三隔断组件53;第一隔断组件51可升降连接于左柜板11和第一隔板41,第一隔断组件51包括横板一511和横板二512,横板一511设置于左柜板11,且朝向于第一隔板41,横板二512设置于第一隔板41,且能朝向于左柜板11,横板一511通过连接板一513可拆卸连接于横板二512。第一隔断组件51所处的高度位置可变,从而能够灵活地调节第一隔断组件51上下两部分的储物空间大小,连接板一513可选择使用,当横板一511通过连接板一513连接横板二512时,此时储物腔一21处于最大的横向空间,即此时第一隔板41贴靠于第二隔板42。连接板一513也可选择不使用,将第一隔板41朝向左柜板11移动,横板一511与横板二512也能够相连,从而能够减小储物腔一21的横向空间。

第二隔断组件52可升降连接于第二隔板42和第三隔板43,第二隔断组件52包括横板三521和横板四522,横板三521设置于第二隔板42,且朝向于第三隔板43,横板四522设置于第三隔板43,且能朝向于第二隔板42,横板三521通过连接板二523可拆卸连接于横板四522。第二隔断组件52所处的高度位置可变,从而能够灵活地调节第二隔断组件52上下两部分的储物空间大小,连接板二523可选择使用,当横板三521通过连接板二523连接横板四522时,此时储物腔二23处于最大的横向空间;连接板一513也可选择不使用,将第三隔板43朝向第二隔板42移动,横板三521与横板四522也能够相连,从而能够减小储物腔二23的横向空间。

第三隔断组件53可升降连接于第三隔板43和右柜板12;第三隔断组件53包括横板五531和横板六532,横板五531设置在第三隔板43,且能朝向于右柜板12,横板六532设置在右柜板12,且朝向于第三隔板43,横板五531通过连接板三533可拆卸连接于横板六532。第三隔断组件53所处的高度位置可变,从而能够灵活地调节第三隔断组件53上下两部分的储物空间大小,连接板三533可选择使用,当横板五531通过连接板三533连接横板六532时,此时储物腔三24处于最大的横向空间,而此时储物腔二23不使用连接板二523;连接板三533也可选择不使用,将第三隔板43朝向右柜板12移动,横板五531与横板六532也能够相连,从而能够减小储物腔三24的横向空间。

可选择地,后柜板13的不同高度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0,第一隔断组件51、第二隔断组件52以及第三隔断组件53分别通过定位销131固定在预设高度,定位销131插接在定位孔130中。定位销131紧靠着第一隔断组件51、第二隔断组件52以及第三隔断组件53的下端面插接在相应的定位孔130中,定位销131能够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通过定位销131,第一隔断组件51、第二隔断组件52以及第三隔断组件53能够被固定至任意高度,从而扩大了高度调节的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储物柜的隔板数量不仅只局限于三个,上柜体20的储物腔的个数也可多于三个,当储物柜的体积较大时,不违背上述工作原理的情况下,可增设隔板数量,增加储物腔个数。

优选地,横板一511、横板三521以及横板六532的端部下端面分别开设有凹槽部一,横板二512、横板四522以及横板五531的端部上端面形成凸起部一;连接板一513、连接板二523以及连接板三533的一端分别形成匹配凹槽部一的凸起部二,连接板一513、连接板二523以及连接板三533的另一端分别形成匹配凸起部一的凹槽部二;凹槽部一和凸起部一能够凹凸配合。换言之,凹槽部一与凹槽部二的形状一致,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的形状一致,凹凸配合方式能够使连接获得更高的强度。

具体地,左柜板11、第二隔板42以及右柜板12内分别设有丝杆61,每个丝杆61分别传动相连于相应的电机62,电机62内设于中间板15,丝杆61上设有丝杆61螺母,丝杆61螺母与螺母座63固定相连,横板一511、横板三521以及横板六532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螺母座63。横板一511、横板三521以及横板六532是通过丝杆61传动实现升降以进行高度调节,由于与丝杆61相连,当丝杆61停止转动时,横板一511、横板三521以及横板六532能够稳固地停在预设高度,调节精准且迅速。

第一隔板41内设有一个滑轨64,滑轨64上设有滑块65,横板二512铰接于滑块65,横板二512在滑块65的带动下能够上下滑动于第一隔板41;第三隔板43内设有两个滑轨64,每个滑轨64上分别设有一个滑块65,横板四522和横板五531分别铰接于相应的滑块65;,横板四522和横板五531在滑块65的带动下能够分别上下滑动于第三隔板43。

第一隔板41开设有容置横板二512的收纳槽,第三隔板43开设有容置横板四522和横板五531的收纳槽。横板二512能转动并容置于收纳槽中,优选地,横板二512相对滑块65能够90度转动,需要使用到横板二512时,只需将横板二512从收纳槽中向外地下翻,转动到极限点时,横板二512刚好平行于中间板15,从而不需要定位销131进行固定与支撑。

横板二512被隐蔽在收纳槽中时,将第一隔板41朝向左柜板11移动,使第一隔板41抵靠于横板一511,从而进一次地调节了储物腔一21的空间大小。此外,将横板一511和横板二512调节至不同高度,使横板一511抵靠在第一隔板41,横板二512抵靠在左柜板11,能够将储物腔一21区隔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横板四522和横板五531的转动调节方式与横板二512的转动调节方式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横板一511铰接于左柜板11上的螺母座63,左柜板11开设有容置横板一511的收纳槽;横板三521铰接于第二隔板42上的螺母座63,第二隔板42开设有容置横板三521的收纳槽;横板六532铰接于右柜板12上的螺母座63,右柜板12开设有容置横板六532的收纳槽。横板一511能转动并容置于收纳槽中,优选地,横板一511相对螺母座63能够90度转动,需要使用到横板一511时,只需将横板一511从收纳槽中向外地下翻,转动到极限点时,横板一511刚好平行于中间板15,从而不需要定位销131进行固定与支撑。

横板一511被隐蔽在收纳槽中时,将第一隔板41朝向左柜板11移动,使横板二512抵靠于左柜板11,从而进一次地调节了储物腔一21的空间大小。值得一提的是,横板一511的长度和横板二512的长度可以不相等,储物腔一21仅通过横板一511区隔为上下两部分与储物腔一21仅通过横板二512区隔为上下两部分的两种情况所形成的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

横板三521和横板六532的转动调节方式与横板一511的转动调节方式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柜板还包括处于上柜板14顶部的顶板17,顶板17的两端与上柜板14之间设有滑槽66,上柜门可转动地连接于上柜体20,顶板17与上柜板14形成容置上柜门的柜门腔18;上柜门包括上柜门板一25和上柜门板二26,上柜门板二26铰接于上柜门板一25,中间板15上设置有锁舌,上柜门板二26开设有与锁舌匹配的锁口。

开启上柜门后,上柜门能够被收纳在上柜体20顶部的柜门腔18内,从而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且将上柜门收纳起来之后,上柜体20能够作陈列柜使用,能够便于向客户展示产品,视线不受阻碍。可选择地,可将上柜门板一25和上柜门板二26全部收纳在柜门腔18内,使上柜体20的储物腔全部显露,也可以将上柜门板一25收纳在柜门腔18内,而上柜门板二26盖设在上柜体20的开口,使上柜体20的储物腔局部显露。

可选择地,柜门腔18内设有沿着滑槽66滑动的滑动板27,上柜门板一25铰接于滑动板27,滑动板27的两端固设有与滑槽66相匹配的滑轮;上柜门板一25和上柜门板二26都设有凹形把手。

滑动板27始终处于柜门腔18内,滑动板27带动上柜门滑动,当上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滑动板27刚好封闭于柜门腔18开口,使得上柜体20的美观性不受影响。

下柜体30包括多组隔板,隔板将下柜体30区隔出多个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格31,每个存储格31中都设有防止文件倾倒的活动挡板32,活动挡板32通过定位销131横向固定,定位销131插接在后柜板13的定位孔130中。

文件资料竖直摆放能够方便于查找,下柜体30的每一个存储格31的空间大小不能进行调节,但是通过设置活动挡板32能够有效地防止文件资料倾倒,也有利于文件资料保形。

下柜门包括控制面板33以及安装在存储格31外的电子门板34,电子门板34设有电子锁,电子锁电连接于控制面板33,控制面板33上设有开启电子门板34的密码按键35以及指纹识别器36;控制面板33还设有警报器37。

电子锁需要通过密码以及指纹双重开启,仅输入密码或者仅输入指纹时都无法打开电子门板34,从而提高了下柜门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存储机密文件。此外当密码或者指纹输入错误到达一定次数时,警报器37会启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左柜板11;右柜板12;后柜板13;定位孔130;定位销131;上柜板14;中间板15;下柜板16;顶板17;柜门腔18;上柜体20;储物腔一21;调节腔22;储物腔二23;储物腔三24;上柜门板一25;上柜门板二26;滑动板27;下柜体30;存储格31;活动挡板32;控制面板33;电子门板34;密码按键35;指纹识别器36;警报器37;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第三隔板43;第一隔断组件51;横板一511;横板二512;连接板一513;第二隔断组件52;横板三521;横板四522;连接板二523;第三隔断组件53;横板五531;横板六532;连接板三533;丝杆61;电机62;螺母座63;滑轨64;滑块65;滑槽6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