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65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一般包括吸尘器外壳、收容于外壳内的电机罩和收容于电机罩内的电机,其中电机罩上一般密布开设透风孔,而外壳上开设出风口。工作时,从电机进风口处进来的风首先流入电机罩内,再由电机罩上的透风孔流向电机罩和外壳之间的空腔,再从出风口流出排入环境。现有的吸尘器一般为左右同时出风或单侧出风结构,即要某在吸尘器外壳的左右两侧同时开出风口,要某只在一侧开出风口。

无论是单侧出风还是双侧同时出风,风流在电机和出风口之间的流通路径始终是固定而不可调的,因此在电机运行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风流的吸尘力度和风流产生的噪音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这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吸尘器,以让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吸尘器的噪音强度和吸尘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包括:

带有出风口的外壳;

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且带有左透风孔和所述右透风孔的电机罩;以及

收容于所述电机罩内的电机;

所述外壳和所述电机罩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挡风板,所述左透风孔和所述右透风孔借助于所述挡风板的左右移动而能够选择性地处于下述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为:所述右透风孔与所述挡风板紧贴布置而处于封堵状态,所述左透风孔与所述挡风板隔开一定距离而处于通风状态;

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为:所述左透风孔与所述挡风板紧贴布置而处于封堵状态,所述右透风孔与所述挡风板隔开一定距离而处于通风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挡风板上成型有与所述左透风孔相配合的左透风孔密封塞以及与所述右透风孔相配合的右透风孔密封塞。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挡风板传动连接的手动驱动构件。

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左侧。

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结构的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

该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左右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自由选择出风方向后,风流在电机罩和吸尘器外壳之间呈弯曲环绕的“迷宫式”流动,直接降低了出风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实心粗线箭头表示风流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实心粗线箭头表示风流方向;

其中:1-外壳,1a-出风口,2-电机罩,2a-左透风孔,2b-右透风孔,3-电机,4-挡风板,4a-左透风孔密封塞,4b-右透风孔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带有出风口1a的外壳1(通常为吸尘器的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且带有左透风孔2a和右透风孔2b的电机罩2,以及收容于所述电机罩内的电机3。其中,出风口1a设置在外壳1的左侧。不难理解,相比于前述右透风孔2b该出风口1a更加靠近与前述左透风孔2a。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上述外壳1和电机罩2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挡风板4,左透风孔2a和右透风孔2b借助于该挡风板4的左右移动而能够选择性地处于下述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其中:

第一工作状态为:右透风孔2b与挡风板4紧贴布置而处于封堵状态(即右透风孔2b被挡风板4封堵住),左透风孔2a与述挡风板4隔开一定距离而处于通风状态。在这种工作状态下,风流从电机3进风口处进入电机罩2,只能由电机罩2左侧的左透风孔2a流出至电机罩2和外壳1之间的区域,并直接就近从出风口1a流出至外界环境(无需环绕转弯)。风流阻抗小,流速高,吸尘力度大,但噪音也大,适用于对吸尘力度要求高的环境。

第二工作状态为:左透风孔2a与挡风板4紧贴布置而处于封堵状态(即左透风孔2a被挡风板4封堵住),右透风孔2b与挡风板4隔开一定距离而处于通风状态。在该工作状态下,风流从电机3进风口处进入电机罩2,从电机进风口出进入电机罩2内的风只能从电机罩2右侧的右透风孔2b流出至电机罩2和外壳1之间的区域,再向左绕过电机罩2和外壳1之间的环形区域从出风口1a排出至外界环境。风在电机罩2和外壳1之间呈弯曲环绕的“迷宫式”流动,风流阻抗大,出风噪音小,但吸尘力度也小,适用于对低噪音要较高要求的环境。

也就说是,我们可以借助挡风板4的移动,而使电机罩2上的左透风孔2a和右透风孔2b择一接通,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风流路径。

上述的功能可通过对电机罩2、外壳1和挡风板4三者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巧妙设计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用户对挡风板4的移动,一般在外壳1上设置与挡风板4传动连接的手动驱动构件,使用者通过拨动该手动驱动构件来调节挡风板4的位置。

为了保证挡风板4对左透风孔2a或右透风孔2b的封堵效果,本实施例在右透风孔2b上成型有:与左透风孔2a相配合的左透风孔密封塞4a以及与右透风孔2b相配合的右透风孔密封塞4b。在上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挡风板4左移,其上的右透风孔密封塞4b密封塞入电机罩2的右透风孔2b中,将右透风孔2b严密封堵住。在上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挡风板4右移,其上的左透风孔密封塞4b密封塞入电机罩2的左透风孔2a中,将左透风孔2a严密封堵住。

本实施例这种吸尘器出风路径调节系统一般应用在手持式吸尘器中,这种情况下,上述外壳1一般直接形成于吸尘器自身的外壳上。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