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635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干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干手机。



背景技术:

干手机是一种通过吹出高速气流而对使用者的手部形成烘干的设备。出风气流的风量越大、速度越快,吹走手掌及手背上附着的水滴能力就越强,干手效果越好,干手效率越高。

而风量大小一般由电机的性能决定,这属于一个硬件条件限制。在风量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更好的干手效果,现有技术通常是将干手机的出风口设置成在气流喷射的方向上逐渐收缩的结构,以使最终喷射出的气流速度增加;或是设置多个呈面状分布的细孔,缩小出风面积,这样也可以提高出风气流的速度,而且吹拂范围有了保证。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人们发现,这种缩小了出风面积的干手机噪音特别大,使用体验并不理想,由此,提升干手效果与降低噪音之间便成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问题,这极大的制约了干手机使用体验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干手机的使用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手机。该干手机包括与出风通道连通的整流仓,所述整流仓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整流仓的过流断面的面积较所述出风通道的过流断面的面积大。

优选的,所述整流仓通过过渡段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所述过渡段的过流断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出风通道弧面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整流仓弧面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为形成在喷嘴内的通道状结构。

优选的,至少部分所述喷嘴向整流仓的内部延伸。

优选的,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所述出风口的过流断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均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由所述整流仓于所述出风口所处的一侧向所述整流仓的内部延伸。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整流仓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一侧的对侧。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过流断面的总面积较所述出风通道的过流断面的面积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通过在出风通道的末端增设一个过流断面的面积较大的整流仓,并利用该整流仓上的出风口使气流吹出,由此使气流在由出风通道流入整流仓中后速度变缓,乱流得到重新整合而消除,最终在出风口附近形成流向均一、流动柔和的气流,使气流由出风口排出时噪音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干手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机;2、进风口;3、进风通道;4、格间;41、隔板;5、出风口;51、喷嘴;6、整流仓;7、出风通道;8、电机出风口;9、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手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1,电机1通过进风通道3与壳体上的进风口2连通,通过进风口2将气流引入;电机出风口8连通有出风通道7,而且,在出风通道7出风方向的末端还连通有一个整流仓6,由电机出风口8排出的气流经过出风通道7而排入到该整流仓6中;整流仓6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5,用于将整流仓6中的气流排出,排出的气流用于对使用者的手部形成吹拂。

其中,整流仓6的过流断面的面积较出风通道7的过流断面的面积大,过流断面是与元流或总流中的所有流线正交的横断面,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即,若出风通道7和整流仓6均为圆柱形,则出风通道7和整流仓6的过流断面即均为圆形,且整流仓6的过流断面的直径要比出风通道7的过流断面的直径要大;若出风通道7和整流仓6均为变径通道,则整流仓6的最小过流断面的面积要比出风通道7的最大过流断面的面积要大。

由此,出风通道7内的气流在流入到整流仓6中后,气流的速度会变缓,原本在高速气流中存在的乱流也会在流速变缓后得到重新整合,继而在整流仓6内继续流动的过程中逐渐被消除;最终,气流在流动到出风口5附近时已经是流向均一、流动柔和的气流,因此在由出风口5排出时噪音会大幅降低;而且,即便将出风口5开设在整流仓6的侧部,使气流的排出方向与在整流仓6中流动的方向成一定角度,气流的噪音也会小很多;但出风口5优选设置在整流仓6与出风通道7连通的一侧的对侧,以使整流仓6中的气流方向大体与出风口5的排气方向一致,这样扰流相对更低,噪音也最小,提升了使用体验。

另外,出风口5的过流断面的总面积优选较出风通道7的过流断面的面积大,即,一个出风口5的过流断面的面积或是多个出风口5过流断面的面积总和要比进风通道3中最窄处的过流断面的面积还要小。由此,较小的出风口5会对气流的排出形成阻隔的作用,使整流仓6内的气压升高,进而可提升气流的排出速度,从而可提升干手速度和干手效果。从常理角度看,在出风口5的风阻变大、出风速度增加后风噪也会大幅增加,但由于上述整流仓6的存在,会大幅抑制出风速度增大而对风噪的提升,由此,从整体上看,本干手机既提高了出风速度,又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极大的提高了使用体验。

整流仓6优选通过过渡段9与出风通道7连通,且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过渡段9的过流断面的面积为逐渐增大,即,出风气流在由出风通道7流入到整流仓6中时,流体的通道并非是瞬间增大的,而是在流动方向上逐渐增大的,这样能够避免在背风侧形成负压区,防止涡流的形成,确保气流进入整流仓6中时不会形成新的乱流,进一步提高了气流流向的均一性。

进一步的,过渡段9的前端优选为与出风通道7弧面过渡连接,过渡段9的后端与整流仓6也优选为弧面过渡连接,即,过渡段9的前后两端与出风通道7和整流仓6之间的衔接均不存在任何棱角,过渡圆滑,阻力更小,使气流能够平顺的通过,可避免产生尖锐的噪音。

出风口5优选为形成在喷嘴51内的通道状结构,即,出风口5是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气流通道,相当于喷嘴51的喷射孔,由此可对气流的喷射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气流在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出风口5后,其喷射方向并不会受进入出风口5前的气流方向影响,因此可以保证出风气流朝着设定方向喷射。

而且,在将出风口5设置成喷嘴51状结构的基础上,再令至少部分喷嘴51向整流仓6的内部延伸,即,出风口5喷出的出风气流是引自整流仓6的中心区域,而并非是引自贴近整流仓6内壁附近的气流,这样,涌入到出风口5中的气流不仅是来自与出风口5相对的一侧,还可以将与出风口5相背的一侧的气体引入,由此,进气气流的来源范围变得更广,使单位区域内的进气气流速度降低,可进一步降低风噪。

进一步的,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出风口5的过流断面的面积优选为逐渐减小,即出风口5的进气端较排气端要大,较大的进气端可使气流更容易进入;而较小的排气端可将气流进一步会聚,进一步提升出风气流的速度。

出风口5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多个出风口5可均匀分布,或依照成年人的手掌形状分布,例如设置四个呈四边形阵列的出风口5。多个出风口5的设置可以解决出风气流速度提升后吹拂范围缩小的问题。另外,每相邻的两个出风口5之间优选均隔设有隔板41,隔板41由整流仓6于出风口5所处的一侧向整流仓6的内部延伸,即,每个出风口5都处在一个挡板围成的格间4中,各个出风口5排出的气流都是分别引自各自所处的格间4,使彼此之间不构成相互扰动,可避免乱流的形成,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