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70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梯,特别是一种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梯包括第一梯体(下梯框)和第二梯体(上梯框),第一梯体包括左右两根第一梯柱、多根第一踏棍和第一梯脚横杆,第一踏棍连接在两根第一梯柱之间,第一梯脚横杆设置在两根第一梯柱之间、并位于第一梯柱的一端;第二梯体包括左右两根第二梯柱、多根第二踏棍和第二梯脚横杆,第二踏棍连接在两根第二梯柱之间,第二梯脚横杆设置在两根第二梯柱之间、并位于第二梯柱的一端;第二梯体还对应一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梯体对应另一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设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中至少一个挂钩的开口处设有防脱扳机。其中,每两根相邻两根第一踏棍和相邻两根第二踏棍的距离是相等,以及相邻两根第一踏棍的距离与相邻两根第二踏棍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当下梯框和上梯框组合成一字型结构使用时,没有明确限定上梯框第二梯脚横杆的组装方向(即第二梯脚横杆可以位于上方也可以位于下方),因此上梯框第二梯脚横杆的一头在下方与下梯框组合时,上梯框的第二梯脚横杆与下梯框的第一踏棍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绊倒,出现安全事故。不符合EN131踏棍间距均匀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止安装方向搞错、提高使用安全性的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包括第一梯体和第二梯体,第一梯体包括左右两根第一梯柱、多根第一踏棍和第一梯脚横杆,第一踏棍连接在两根第一梯柱之间,第一梯脚横杆设置在两根第一梯柱之间、并位于第一梯柱的一端;第二梯体包括左右两根第二梯柱、多根第二踏棍和第二梯脚横杆,第二踏棍连接在两根第二梯柱之间,两根第二梯柱的外侧面之间距离等于或小于两根第一梯柱的内侧面之间距离,第二梯脚横杆设置在两根第二梯柱之间、并位于第二梯柱的一端;第二梯体还对应一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梯体对应另一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设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中至少一个挂钩的开口处设有防脱扳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梯体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位于与第一梯脚横杆相邻的第一踏棍附近,限位组件伸出第一梯体前后两侧外,限位组件与第二梯体的第二梯柱正对。由于在与第一梯脚横杆相邻的第一踏棍附近设置限位组件,所以,当第一梯体与第二梯体组合成一字型梯使用时,如果两梯体的梯脚横杆均位于下方或上方时,限位组件将会顶住第二梯子的梯柱,使得第一梯子的任何一根第一踏棍都不能与第二梯子的挂钩完全配合,使得第一梯体与第二梯体不能组合成一字型梯,只有两梯体的梯脚横杆以上一下分布时,限位组件才不会被第二梯子的梯柱顶住,第一踏棍才能与第二梯子的挂钩完全配合。

上述防脱扳机可以阻挡放入挂钩后的踏棍脱出,当然,当防脱扳机打开后,踏棍才能脱出挂钩外,以防止使用过程中踏棍脱离挂钩所带来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方案,所述限位组件位于与第一梯脚横杆相邻的第一踏棍的5厘米范围之内。限位组件位于与第一梯脚横杆相邻的第一踏棍附近是指上述这个5厘米的范围之内。优选是: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第一梯脚横杆及与第一梯脚横杆相邻的第一踏棍之间。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根限位杆和两个支架,两个支架设置在第一梯脚横杆上、并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第一梯柱的内侧旁,两根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上,限位杆伸出第一梯体前后两侧外。限位杆伸出第一梯体前后两侧外的长度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一字型梯组合时第一梯体的第一梯脚横杆与第二梯体的第二梯脚横杆不能同时位于一个方向,限位杆必须有足够长度顶起第一梯体,使其第一梯体踏棍任何角度也不能卡进挂钩中,从而起到限位作用;2、一字型梯组合时第一梯体的第一梯脚横杆的一头作为顶端在组合,在靠墙75度使用时,限位杆与墙壁之间夹角太小,一字型梯组合后75度靠墙限位杆不能顶起第一梯体的第一梯脚横杆(即不能因为限位杆顶到墙上、并导致第一梯脚横杆离开墙体)。

所述第一梯体的第一梯柱另一端设有第一防滑端盖,第二梯体的第二梯柱另一端设有第二防滑端盖。

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分别位于靠近第二梯柱另一端处的两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开口方向背向第二梯脚横杆。

所述第一梯脚横杆两端伸出第一梯柱外侧、并设有第一防滑端套,所述第二梯脚横杆两端伸出第二梯柱外侧、并设有第二防滑端套。

所述两根第二梯柱的外侧面之间距离等于或小于两根第一梯柱的内侧面之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可以使得两梯子错误安装时,一梯子的踏棍不能扣入另一梯子的挂钩内,避免错误安装带来使用的危险性。

(2)此款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使得两梯子组合成一字型梯使用时,第一梯脚横杆和第二梯脚横杆只能是两端分布,不能是同向布置,因此不会出现一梯脚横杆隔断在某两根踏棍之间,确保两梯子组合成一字型梯使用时每两个相邻踏脚位的距离相等,消除了因错误安装出现两个相邻踏脚位的距离不相等现象,解决了因错误安装时容易绊倒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梯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梯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错误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限定多功能梯使用方向的结构,包括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20,第一梯体10包括左右两根第一梯柱1、多根第一踏棍4和第一梯脚横杆3,第一踏棍4连接在两根第一梯柱1之间,第一梯脚横杆3设置在两根第一梯柱1之间、并位于第一梯柱1的一端;第二梯体20包括左右两根第二梯柱7、多根第二踏棍8和第二梯脚横杆9,第二踏棍8连接在两根第二梯柱7之间,两根第二梯柱7的外侧面之间距离等于或小于两根第一梯柱1的内侧面之间距离,第二梯脚横杆9设置在两根第二梯柱7之间、并位于第二梯柱7的一端;第二梯体20还对应一根第二踏棍8的正面处设有第一挂钩5,第二梯体20对应另一根第二踏棍8的正面处设有第二挂钩6,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中至少一个挂钩的开口处设有防脱扳机61;所述第一梯体10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位于与第一梯脚横杆3相邻的第一踏棍4附近,限位组件伸出第一梯体10前后两侧外,限位组件与第二梯体20的第二梯柱7正对。

所述限位组件位于与第一梯脚横杆3相邻的第一踏棍4的5厘米范围之内。所述限位组件位于第一梯脚横杆3及与第一梯脚横杆3相邻的第一踏棍4之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根限位杆2和两个支架21,两个支架21设置在第一梯脚横杆3上、并分别位于左右两根第一梯柱1的内侧旁,两根限位杆2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架21上,限位杆2伸出第一梯体10前后两侧外。

所述第一梯体10的第一梯柱1另一端设有第一防滑端盖11,第二梯体20的第二梯柱7另一端设有第二防滑端盖71。

所述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分别位于靠近第二梯柱7另一端处的两根第二踏棍的正面处,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的开口方向背向第二梯脚横杆9。

所述第一梯脚横杆3两端伸出第一梯柱1外侧、并设有第一防滑端套31,所述第二梯脚横杆9两端伸出第二梯柱7外侧、并设有第二防滑端套91。

参见图4所示,当第一梯体10的第一梯脚横杆3和第二梯体20的第二梯脚横杆9同位于一方向时,即为错误安装,此时,由于第一梯体10的限位杆2顶在第二梯体20的第二梯柱7上,使得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20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以,第一梯体10的第一踏棍4不能卡进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中,使得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20无法合体成一字型梯使用。参见图1所示,为第一梯体10和第二梯体20合体成一字型梯的正确安装方法,第一踏棍4完全卡进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中。

参见图5所示,为多功能梯作为手脚架的使用方式,由于第一梯子10和第二梯子20中相应的踏棍水平高度一致,所以可以在第一梯子10和第二梯子20之间等高的踏棍上承放桥板30,桥板30两端设有钩子40、并通过钩子40与两个梯子的踏棍扣接,同时,在桥板30与第一梯子10之间、桥板30与第二梯子20之间连接斜拉杆50,即可以构成桥台。通过梯子的踏棍可以轻易爬上桥板30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