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如电炖锅等烹饪设备中,如图1所示,将如红外线盘等发热盘11部件刚性固定在外锅12上,其中,内胆13设置为可取出或放入外锅12中的结构,且内胆13在放入外锅12中时可受发热盘11供热进行烹饪,但是,在该类产品中,当内胆13被放入外锅12的速度较快时,内胆13与发热盘11接触面会产生较大局部应力,容易导致发热盘11和内胆13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煲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煲体的烹饪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煲体,包括:适于容纳内胆的外锅;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外锅内;缓冲装置,伸入所述外锅内,用于当所述内胆在所述外锅内从预设位置向所述发热盘靠近时,与所述内胆相接触以进行缓冲。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并非特定位置,预设位置可以理解为,内胆在外锅中向发热盘靠近时与缓冲装置开始接触的位置,该开始接触的位置基于缓冲装置的设置位置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煲体,设置缓冲装置伸入外锅中,以当内胆在外锅内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靠近时,与内胆相接触以进行缓冲,避免内胆向发热盘靠近的速度过快而与发热盘发生刚性冲击的问题,从而防止内胆与发热盘接触应力过大而出现内胆和/或发热盘变形、损坏,提高产品品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煲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部,并能够沿所述外锅的轴向伸缩,或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部,并能够沿所述外锅的径向伸缩。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包括弹性伸缩结构,例如,将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外锅的底部,使之能够沿外锅的轴向伸缩,这样,在内胆大致沿外锅轴向向下运动以靠近发热盘时,内胆向弹性伸缩结构作用一个压力使弹性伸缩结构沿外锅的轴向压缩,同时,弹性伸缩结构对内胆提供与内胆运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对内胆直接减速,降低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刻与发热盘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内胆与发热盘撞击变形或损坏的问题;又如,将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外锅的侧部,使之能够沿外锅的径向伸缩,这样,在内胆大致沿外锅轴向向下运动以靠近发热盘时,内胆向弹性伸缩结构作用一个压力使弹性伸缩结构沿外锅的径向压缩,同时,弹性伸缩结构对内胆提供与内胆运动方向垂直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增加内胆运动的摩擦力,达到对内胆减速的目的,降低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刻与发热盘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内胆与发热盘撞击变形或损坏的问题。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设置缓冲装置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使之位于外锅中内胆的运动轨迹上,以当内胆向发热盘靠近时,利用橡胶件或硅胶件与内胆的外表面摩擦以对内胆减速,更进一步地,例如,设置缓冲装置包括橡胶环或硅胶环,使橡胶环或硅胶环在外锅内限定出用于供内胆通过的通道,内胆通过该通道时与橡胶环或硅胶环摩擦以减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一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伸缩结构上,其中,所述内胆在所述外锅内从所述预设位置向所述发热盘靠近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止挡件向所述弹性伸缩结构施加压力。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优选第一止挡件为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耐磨质体,使缓冲装置的第一止挡件与内胆接触,并通过第一止挡件在弹性伸缩结构与内胆之间传递应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大缓冲装置与内胆接触面积的作用,提升减速效果,并提高内胆运动的平稳性,另一方面,可以对主要发挥弹性缓冲作用的弹性伸缩件进行防护,减少弹性伸缩结构上的摩擦损耗,相对延长缓冲装置的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止挡件上用于与所述内胆接触的表面被构造成弧面。
在本方案中,将第一止挡件上用于与内胆接触的表面构造成弧面,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止挡件在沿内胆的外表面滑移过程中划伤内胆,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可以确保第一止挡件表面与内胆外表面相互摩擦时的顺畅性,避免内胆运动受阻过大造成内胆运动卡滞的问题,使内胆可顺利装入外锅中与发热盘接触。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导杆,所述外锅的锅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导杆贯穿所述通孔并能够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活动,所述第一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伸入所述外锅的一端;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支撑在所述外锅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伸出所述外锅的一端。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伸缩结构包括导杆、弹性件和第二止挡件,其中,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可以限定出导杆在通孔轴向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避免导杆脱离通孔,弹性件作为弹性伸缩结构进行伸缩的动力部件,以当内胆对其施加压力时通过受压收缩进行储能,而当内胆从外锅中取出后,释放弹性势能以驱动导杆复位,其中,通过将弹性件套设在导杆上,可以利用导杆对弹性件的伸缩方向进行导向,以将弹性件的变形方向控制在轴向上,这样可以减少弹性件受到的径向力,避免弹性件不可逆变形,延长弹性件使用寿命。
更具体而言,以缓冲装置设置在外锅侧部的结构为例说明,内胆在外锅中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靠近时,内胆与第一止挡件接触,并向第一止挡件作用一个压力以抵抗弹性件的弹力使第一止挡件、导杆及第二止挡件同步向外移动,此时,弹性件被压缩进行储能,且弹性件向内胆作用一个弹性反作用力,从而增大了第一止挡件与内胆之间的摩擦力,以相应减小内胆向发热盘运动的速度,避免内胆与发热盘之间接触应力过大导致内胆和/或发热盘损坏的问题,内胆被从外锅中取出时,内胆与第一止挡件的接触解除,此时,弹性件弹性恢复并驱动导杆向内移动以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片、弹性橡胶体或弹性硅胶体。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利用多个缓冲装置对内胆进行缓冲,使多个缓冲装置对内胆的压应力进行分担,避免缓冲装置过劳损坏,且可以使内胆的受力更均衡、运动更平稳。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缓冲装置在所述外锅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布。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缓冲装置在外锅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缓冲装置对内胆的压应力进行均分,避免缓冲装置过劳损坏,且可以使内胆的受力更均衡、运动更平稳。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底壁及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过渡连接的弧形壁;其中,对于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部的情况,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底壁接触以进行缓冲,对于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部的情况,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弧形壁或所述侧壁接触以进行缓冲。
在本方案中,对于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外锅的底部的情况,缓冲装置与底壁接触以进行缓冲,更具体地,设置第一止挡件位于正对内胆的底壁的位置处,以当内胆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的底壁接触,确保对内胆平稳支撑;对于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外锅的侧部的情况,缓冲装置与弧形壁接触以进行缓冲,更具体地,设置第一止挡件位于在内胆位于外锅中时正对内胆的弧形壁的位置处,以当内胆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的弧形壁接触,这样,随着内胆逐渐向下移动,弹性件的压缩位移呈增大趋势,如此可相应增大弹性件对内胆的弹性反作用力,进而增大内胆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以随着内胆向下的位移量进一步降低内胆速率,从而减小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的冲击能量,避免发热盘和/或内胆碰撞损坏的问题,当然,根据需求也可设置第一止挡件位于在内胆位于外锅中时正对内胆的侧壁的位置处,以当内胆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的侧壁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部的情况,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弧形壁的交点距所述外锅内表面的水平距离。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伸缩结构在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小于或等于底壁与弧形壁的交点距外锅内表面的水平距离,即在内胆未装入外锅中、弹性伸缩结构处于原长的情况下,弹性伸缩结构自由端距离外锅内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底壁与弧形壁的交点距外锅内表面的水平距离,这样,内胆在外锅中下行时,弧形壁对弹性伸缩结构上的第一止挡件沿其表面的相对滑动具有导向作用,且可使内胆对弹性伸缩结构作用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促使弹性伸缩结构发生压缩变形以对内胆让位,并相应减小作用到弹性伸缩结构上沿上下方向的剪力,降低弹性伸缩结构受损,并保证内胆下行运动顺畅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设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并沿所述外锅的径向延伸;其中,所述弹性伸缩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15mm~40mm;和/或所述弹性伸缩结构与所述发热盘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0mm~40mm。
在本方案中,弹性伸缩结构在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15mm~40mm,即在内胆未装入外锅中、弹性伸缩结构处于原长的情况下,弹性伸缩结构自由端距离外锅内表面的距离15mm~40mm,更优选地,弹性伸缩结构在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20mm~30mm,进一步优选弹性伸缩结构在外锅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25mm,这样可避免弹性伸缩结构伸入长度过小难以发挥缓冲作用的问题,并避免弹性伸缩结构伸入长度过长对内胆的下行运动造成阻碍的问题;或设置弹性伸缩结构与发热盘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0mm~40mm,更优选地,弹性伸缩结构与发热盘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5mm~35mm,进一步优选弹性伸缩结构与发热盘表面的高度距离为30mm,这样可确保对内胆的下行运动具有一个较佳的缓冲距离,以在不影响内胆装入操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对发热盘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煲体;内胆,能够被装入所述煲体的外锅中,或被从所述外锅中取出;上盖,与所述煲体可开或合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煲体,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电蒸锅或电煎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烹饪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第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第二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发热盘,12外锅,13内胆。
其中,图2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0煲体,21外锅,22发热盘,221透射板,222红外辐射件,23缓冲装置,231弹性伸缩结构,2311导杆,2312弹性件,2313第二止挡件,232第一止挡件,30内胆,31侧壁,32底壁,33弧形壁,4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煲体20及烹饪设备。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煲体20,包括:外锅21、发热盘22和缓冲装置23。
具体地,外锅21适于容纳内胆30;发热盘22设置在外锅21内,发热盘22可为导热式发热盘22或红外线盘;缓冲装置23伸入外锅21内,用于当内胆30在外锅21内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22靠近时,与内胆30相接触以进行缓冲。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并非特定位置,预设位置可以理解为,内胆30在外锅21中向发热盘22靠近时与缓冲装置23开始接触的位置,该开始接触的位置基于缓冲装置23的设置位置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煲体20,设置缓冲装置23伸入外锅21中,以当内胆30在外锅21内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22靠近时,与内胆30相接触以进行缓冲,避免内胆30向发热盘22靠近的速度过快而与发热盘22发生刚性冲击的问题,从而防止内胆30与发热盘22接触应力过大而出现内胆30和/或发热盘22变形、损坏,提高产品品质。
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对于红外线盘而言,至少包括红外辐射件222和位于红外辐射件222上方的透射板221,红外辐射件222辐射出的红外线经过透射板221向外透射,可以理解的是,透射板221一般为微晶玻璃等材质,受到内胆30撞击时可能发生破损,而内胆30受到发热盘22的撞击也易出现变形问题而影响到烹饪效率和产品外观,当然,对于导热式的发热盘22而言,尤其对于铝盘结构,受到撞击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变形问题,从而影响到对内胆30的加热效率,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23对内胆30进行缓冲,可以减小内胆30与发热盘22之间的冲击作用,从而解决了内胆30易与发热盘22撞击损坏或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缓冲装置23包括弹性伸缩结构231,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侧部,并能够沿外锅21的径向伸缩;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底部,使之能够沿外锅21的轴向伸缩。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23包括弹性伸缩结构231,例如,将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底部,使之能够沿外锅21的轴向伸缩,这样,在内胆30大致沿外锅21轴向向下运动以靠近发热盘22时,内胆30向弹性伸缩结构231作用一个压力使弹性伸缩结构231沿外锅21的轴向压缩,同时,弹性伸缩结构231对内胆30提供与内胆30运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对内胆30直接减速,降低内胆30与发热盘22接触时刻与发热盘22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内胆30与发热盘22撞击变形或损坏的问题;又如,将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侧部,使之能够沿外锅21的径向伸缩,这样,在内胆30大致沿外锅21轴向向下运动以靠近发热盘22时,内胆30向弹性伸缩结构231作用一个压力使弹性伸缩结构231沿外锅21的径向压缩,同时,弹性伸缩结构231对内胆30提供与内胆30运动方向垂直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增加内胆30运动的摩擦力,达到对内胆30减速的目的,降低内胆30与发热盘22接触时刻与发热盘22之间的冲击力,避免内胆30与发热盘22撞击变形或损坏的问题。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设置缓冲装置23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使之位于外锅21中内胆30的运动轨迹上,以当内胆30向发热盘22靠近时,利用橡胶件或硅胶件与内胆30的外表面摩擦以对内胆30减速,更进一步地,例如,设置缓冲装置23包括橡胶环或硅胶环,使橡胶环或硅胶环在外锅21内限定出用于供内胆30通过的通道,内胆30通过该通道时与橡胶环或硅胶环摩擦以减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缓冲装置23还包括第一止挡件232,第一止挡件232设置在弹性伸缩结构231上,其中,内胆30在外锅21内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22靠近时与第一止挡件232接触,并通过第一止挡件232向弹性伸缩结构231施加压力。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23包括第一止挡件232,优选第一止挡件232为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耐磨质体,使缓冲装置23的第一止挡件232与内胆30接触,并通过第一止挡件232在弹性伸缩结构231与内胆30之间传递应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大缓冲装置23与内胆30接触面积的作用,提升减速效果,并提高内胆30运动的平稳性,另一方面,可以对主要发挥弹性缓冲作用的弹性伸缩件进行防护,减少弹性伸缩结构231上的摩擦损耗,相对延长缓冲装置23的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止挡件232上用于与内胆30接触的表面被构造成弧面。
在本方案中,将第一止挡件232上用于与内胆30接触的表面构造成弧面,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止挡件232在沿内胆30的外表面滑移过程中划伤内胆30,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可以确保第一止挡件232表面与内胆30外表面相互摩擦时的顺畅性,避免内胆30运动受阻过大造成内胆30运动卡滞的问题,使内胆30可顺利装入外锅21中与发热盘22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伸缩结构231包括:导杆2311、弹性件2312和第二止挡件2313。
具体地,外锅21的锅壁上设有通孔,导杆2311贯穿通孔并能够沿通孔的轴向活动,第一止挡件232设置在导杆2311上伸入外锅21的一端;弹性件2312套设在导杆2311上,并支撑在外锅21与第一止挡件232之间;第二止挡件2313设置在导杆2311上伸出外锅21的一端。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伸缩结构231包括导杆2311、弹性件2312和第二止挡件2313,其中,第一止挡件232和第二止挡件2313可以限定出导杆2311在通孔轴向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避免导杆2311脱离通孔,弹性件2312作为弹性伸缩结构231进行伸缩的动力部件,以当内胆30对其施加压力时通过受压收缩进行储能,而当内胆30从外锅21中取出后,释放弹性势能以驱动导杆2311复位,其中,通过将弹性件2312套设在导杆2311上,可以利用导杆2311对弹性件2312的伸缩方向进行导向,以将弹性件2312的变形方向控制在轴向上,这样可以减少弹性件2312受到的径向力,避免弹性件2312不可逆变形,延长弹性件2312使用寿命。
更具体而言,以缓冲装置23设置在外锅21侧部的结构为例说明,内胆30在外锅21中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22靠近时,内胆30与第一止挡件232接触,并向第一止挡件232作用一个压力以抵抗弹性件2312的弹力使第一止挡件232、导杆2311及第二止挡件2313同步向外移动,此时,弹性件2312被压缩进行储能,且弹性件2312向内胆30作用一个弹性反作用力,从而增大了第一止挡件232与内胆30之间的摩擦力,以相应减小内胆30向发热盘22运动的速度,避免内胆30与发热盘22之间接触应力过大导致内胆30和/或发热盘22损坏的问题,内胆30被从外锅21中取出时,内胆30与第一止挡件232的接触解除,此时,弹性件2312弹性恢复并驱动导杆2311向内移动以复位。
可选地,弹性件2312为弹簧、弹片、弹性橡胶体或弹性硅胶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装置23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方案中,设置缓冲装置23的数量为多个,利用多个缓冲装置23对内胆30进行缓冲,使多个缓冲装置23对内胆30的压应力进行分担,避免缓冲装置23过劳损坏,且可以使内胆30的受力更均衡、运动更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多个缓冲装置23在外锅2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布。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缓冲装置23在外锅2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缓冲装置23对内胆30的压应力进行均分,避免缓冲装置23过劳损坏,且可以使内胆30的受力更均衡、运动更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胆30包括侧壁31、底壁32及与侧壁31和底壁32过渡连接的弧形壁33,其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底部,缓冲装置23与底壁32接触以进行缓冲,更具体地,设置第一止挡件232位于正对内胆30的底壁32的位置处,以当内胆30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30的底壁32接触,确保对内胆30平稳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胆30包括侧壁31、底壁32及与侧壁31和底壁32过渡连接的弧形壁33,其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侧部,缓冲装置23与弧形壁33接触以进行缓冲,更具体地,设置第一止挡件232位于在内胆30位于外锅21中时正对内胆30的弧形壁33的位置处,以当内胆30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30的弧形壁33接触,这样,随着内胆30逐渐向下移动,弹性件2312的压缩位移呈增大趋势,如此可相应增大弹性件2312对内胆30的弹性反作用力,进而增大内胆30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以随着内胆30向下的位移量进一步降低内胆30速率,从而减小内胆30与发热盘22接触时的冲击能量,避免发热盘22和/或内胆30碰撞损坏的问题。
更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在外锅21的侧部设置两个及以上的缓冲装置23,将内胆30放入外锅21中并以一定速度下行,如图4所示,当内胆30接触缓冲装置23的第一止挡件232时,内胆30作用于第一止挡件232的压力使缓冲装置23的弹性件2312被压缩,此时,导杆2311整体大致沿外锅21的径向向外移动,此时,由于第一止挡件232与内胆30的弧形壁33接触,弹性件2312对内胆30产生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及沿径向向内的反作用推力,反作用支撑力对内胆30形成抬升效果,反作用推力可增大内胆30与第一止挡件23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对内胆30的下行运动减速。随着内胆30下移,缓冲装置23的弹性件2312逐渐被压缩,其对内胆30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内胆30下行的速度也相应越来越低,如图3所示,最后以较慢速度接触发热盘22,从而避免内胆30快速与发热盘22接触,避免两者接触面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发生,对内胆30和发热盘22起到了有效的保护。
更优选地,弹性伸缩结构231被构造成: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小于或等于底壁32与弧形壁33的交点距外锅21内表面的水平距离,例如,可以理解为导杆231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小于或等于底壁32与弧形壁33的交点距外锅21侧壁的内表面的水平距离。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在考虑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时,对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做忽略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引入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尺寸时,可将此限定中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减去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进行考虑。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小于或等于底壁32与弧形壁33的交点距外锅21内表面的水平距离,即在内胆30未装入外锅21中、弹性伸缩结构231处于原长的情况下,弹性伸缩结构231自由端距离外锅21内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底壁32与弧形壁33的交点距外锅21内表面的水平距离,这样,内胆30在外锅21中下行时,弧形壁33对弹性伸缩结构231上的第一止挡件232沿其表面的相对滑动具有导向作用,且可使内胆30对弹性伸缩结构231作用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促使弹性伸缩结构231发生压缩变形以对内胆30让位,并相应减小作用到弹性伸缩结构231上沿上下方向的剪力,降低弹性伸缩结构231受损,并保证内胆30下行运动顺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胆30包括侧壁31、底壁32及与侧壁31和底壁32过渡连接的弧形壁33,其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设置在外锅21的侧部,缓冲装置23与侧壁31接触以进行缓冲,更具体地,设置第一止挡件232位于在内胆30位于外锅21中时正对内胆30的侧壁31的位置处,以当内胆30向下运动时使第一止挡部与内胆30的侧壁31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设在外锅21的侧壁上,并沿外锅21的径向延伸;其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被构造成: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15mm~40mm,例如,可以理解为导杆231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15mm~40mm。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在考虑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时,对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做忽略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引入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尺寸时,可将此限定中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减去第一止挡件232的厚度进行考虑。
在本方案中,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15mm~40mm,即在内胆30未装入外锅21中、弹性伸缩结构231处于原长的情况下,弹性伸缩结构231自由端距离外锅21内表面的距离15mm~40mm,更优选地,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20mm~30mm,进一步优选弹性伸缩结构231在外锅21内的最大伸入长度为25mm,这样可避免弹性伸缩结构231伸入长度过小难以发挥缓冲作用的问题,并避免弹性伸缩结构231伸入长度过长对内胆30的下行运动造成阻碍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伸缩结构231设在外锅21的侧壁上,并沿外锅21的径向延伸;其中,弹性伸缩结构231与发热盘22表面的高度距离(即沿图2中所示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20mm~40mm,例如,可以理解为导杆2311与发热盘22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0mm~40mm。
在本方案中,弹性伸缩结构231与发热盘22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0mm~40mm,更优选地,弹性伸缩结构231与发热盘22表面的高度距离为25mm~35mm,进一步优选弹性伸缩结构231与发热盘22表面的高度距离为30mm,这样可确保对内胆30的下行运动具有一个较佳的缓冲距离,以在不影响内胆30装入操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对发热盘22的防护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煲体20;内胆30,能够被装入煲体20的外锅21中,或被从外锅21中取出;上盖40,与煲体20可开或合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煲体2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电蒸锅或电煎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煲体及烹饪设备,设置缓冲装置伸入外锅中,以当内胆在外锅内从预设位置向发热盘靠近时,与内胆相接触以进行缓冲,避免内胆向发热盘靠近的速度过快而与发热盘发生刚性冲击的问题,从而防止内胆与发热盘接触应力过大而出现内胆和/或发热盘变形、损坏,提高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