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9809发布日期:2018-06-30 01:1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对于蒸汽烹饪设备,其一般都会设置泄压阀来排出压力过高时的蒸汽,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但是现有技术的蒸汽发生器都是将泄压阀用来排蒸汽的,此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蒸汽设备内有一定的的压力,高温的蒸汽喷出容易喷到人,具有危险性;

2、蒸汽带有热能量,若将大量蒸汽排出,会耗费很多能量,可见其泄压的能耗很高;

3、若通过泄压阀将蒸汽直接排出,容易导致室内出现烟雾缭绕,不但污染室内环境,使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实现快速安全的泄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发热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换热管,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换热管包括盘设于壳体底部的预热部以及与预热部连接的换热部,所述预热部一端为冷水进口,另一端与换热部的一端连接,换热部的另一端为出汽口,所述换热部与预热部连接的一端为热水进口,所述泄压阀安装于换热部靠近热水进口的一端或者安装于预热部靠近热水进口的一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换热部绕发热体的外侧壁螺旋缠绕设置,或者,所述换热部绕发热体的内侧壁螺旋缠绕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换热部的热水进口设于换热部的上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管的盘绕螺径大于所述换热部的盘绕螺径,且发热管和换热部的盘绕螺径均为上大下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管的螺距大于所述换热管的螺距。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泄压阀上的阀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0.1-0.3MPa。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换热管内的压力值达到泄压阀设定的开启压力时,泄压阀启动,此时蒸汽会流向泄压阀的方向,由于泄压阀设于进水管,蒸汽对进水管处的冷水有一定的推力,进水管内的经过预热后的水由泄压阀排出从而实现减压;

2、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排出水实现泄压功能,相对于蒸汽泄压,通过排水实现泄压,其泄压水量不多,泄压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在相同压力下,由于水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收集清理,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排汽泄压,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不会导致蒸汽到处喷射,更不会有灼伤人的危险,可见其使用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铸铝件和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去除泄压阀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和换热管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泄压阀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发热体2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换热管3。其中壳体1上表面设有玻璃面板11。所述发热体2和换热管3安装于铸铝件5内。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泄压阀4,其中,所述换热管3包括盘设于壳体1底部的预热部31以及与预热部31连接的换热部32,所述预热部31一端为冷水进口311,另一端与换热部32的一端连接,换热部32的另一端为出汽口321,所述换热部32与预热部31连接的一端为热水进口322,所述泄压阀4安装于换热部32靠近热水进口322的一端或者安装于预热部31靠近热水进口322的一端。为了对泄压阀4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泄压阀4上的阀盖6。

根据发明人的多次试验发现,泄压阀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时,所述泄压阀4的开启压力为0.1-0.3MPa为最佳的值,当泄压阀4的开启压力为0.1-0.3MPa时,能够达到保护蒸汽发生器安全工作的目的,并且保证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有充足的喷射力。

作为发热体2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发热体2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呈螺旋状缠绕设置,优选发热管的下端为小口径端21,上端为大口径端22,其中发热管的两端设有连接头20。将发热管设置成螺旋状可以减小发热体2的空间,并且可以将热量分布在适当的部位,其中将小口径端21设置在下端,即下端的热量为最集中的部位,一般的,换热部32的出汽口321是由下端引出的,即换热部32靠近出汽口321的部位能够得到高热量,以使蒸汽能够达到所需的温度,另外,当热量集中在下端时,下方的热量会向上散发,保证热量得到充足的利用。

为了提高换热部32加热的时间以及受热面积,换热管3也采用螺旋缠绕结构,具体的,换热管3优选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换热部32绕发热体2的外侧壁螺旋缠绕设置;此时,换热部32的外径相对较大,增加换热部32的整体长度以及受热面积,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换热部32绕发热体2的内侧壁螺旋缠绕设置,即发热体2绕换热部32的外侧壁螺旋缠绕,此时,热量较为集中,热量利用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部32的热水进口322设于换热部32的上端,即换热管3是由热水进口322的一端螺旋口径向下逐渐缩小的螺旋缠绕,下端为出蒸汽的一端,通过管道将蒸汽排出即可。

一般的,发热管的长度相对换热管3的换热部32的长度较短,保证进入换热部32的热水能够得到足够的受热形成高温蒸汽,为了使发热管和换热部32之间分布较为合理,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热管的螺距大于所述换热部32的螺距。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管的盘绕螺径大于所述换热部32的盘绕直径,即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发热管设于换热部32外,且发热管和换热部32的盘绕螺径均为上大下小,即上端为大口径端22,下端为小口径端21。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