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094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榨汁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走进千家万户,目前消费者常用来榨汁的器具有慢榨机、橙汁机、离心式榨汁机等,这些器具拥有共同的特点是:驱动机构都是沿中心轴从下向上进行驱动传输,榨取的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或者直接贮存在收汁容器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9775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挤压式原汁榨汁机,包括榨汁体、设于榨汁体内的螺旋推进器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螺旋推进器设于同一直线上,且驱动装置位于螺旋推进器下部。现有技术的这种设置方式,存在如下不足和缺陷: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的方式会存在因流速不稳而产生汁液飞溅、偏出杯外的问题,而直接贮存在收汁容器中也存在因容器容量有限带来操作上的不便利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榨汁机,其改变了传统的驱动装置从下致上驱动输出的传动模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的方式存在的因流速不稳而产生汁液飞溅、偏出杯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包括带有驱动装置的主机、接汁盘、榨汁头以及过滤网,所述榨汁头设于过滤网内,所述主机上成型有容纳腔,所述接汁盘置于容纳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旋转;所述接汁盘内成型有驱动轴,所述接汁盘底部成型有出汁口;所述过滤网内成型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转轴上端与榨汁头固定连接,转轴下端与驱动轴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旋转,同时果汁从接汁盘底部的出汁口流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的方式存在的因流速不稳而产生汁液飞溅、偏出杯外的问题。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与过滤网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转轴下端与驱动轴上端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压缩弹簧与离合机构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安全机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效果。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内壁上成型有环凸台,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凸筋,所述环凸台与环凸筋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转轴下端设有第一啮合结构,所述驱动轴上端设有第二啮合结构,所述第一啮合结构与第二啮合结构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转轴、驱动轴以及压缩弹簧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安全机构,达到安全操作的技术目的。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包括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同轴心设置,且上容纳腔的直径大于下容纳腔的直径,所述上容纳腔与下容纳腔的连接处成型有台阶部。本实用新型所述台阶部;所述接汁盘上部成型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水平可旋转置于台阶部上。具体公开接汁盘的安装方式,更具操作性。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盘上外缘上设有若干轮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边缘伸入上容纳腔内与轮齿啮合。具体公开驱动装置与接汁盘的传动配合。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盘与台阶部之间设有减摩擦机构。减摩擦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旋转盘与台阶部之间的摩擦力,结构设置更合理。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减摩擦机构为设有台阶部上的若干滚珠,所述台阶部上设有若干容纳孔,若干滚珠一一对应设于若干容纳孔内。具体公开减摩擦机构的具体结构。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置于接汁盘内,且过滤网外缘与主机固定连接。具体公开过滤网的安装结构,使结构更稳定合理。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主机上设有收汁杯,所述收汁杯的杯口对应出汁口设置。收汁杯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容器容量有限带来操作上的不便利性问题。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接汁盘为漏斗形,且在所述接汁盘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所述出汁口。通过把接汁盘设置为漏斗形状且在底部中心位置设置出汁口,有利于进一步防止汁液产生飞溅。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的滤孔多设于过滤网的底部。这样设置,便于被压果汁更好的向下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所述主机上成型有容纳腔,所述接汁盘置于容纳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旋转;所述接汁盘内成型有驱动轴,所述接汁盘底部成型有出汁口;所述过滤网内成型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转轴上端与榨汁头固定连接,转轴下端与驱动轴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旋转,同时果汁从接汁盘底部的出汁口流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的方式存在的因流速不稳而产生汁液飞溅、偏出杯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榨汁头;11、挤压筋;2、过滤网;21、滤孔;22、通孔;23、环凸台;3、主机;31、上容纳腔;32、下容纳腔;33、台阶部;34容纳孔;35、滚珠;4、收汁杯;5、转轴;51、压缩弹簧;52、第一啮合结构;53、环凸筋;7、接汁盘;71、驱动轴;72、第二啮合结构;73、旋转盘;74、出汁口;75、轮齿;8、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榨汁机,包括带有驱动装置的主机3、接汁盘7、榨汁头1以及过滤网2,所述榨汁头1设于过滤网2内,所述主机1上成型有容纳腔,所述接汁盘7置于容纳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7旋转;所述接汁盘7内成型有驱动轴71,所述接汁盘7底部成型有出汁口74;所述过滤网2内成型有供转轴5穿过的通孔22,所述转轴5上端与榨汁头1固定连接,转轴5下端与驱动轴71上端连接。

所述主机3上设有收汁杯4,所述收汁杯4的杯口对应出汁口74设置。所述过滤网2的滤孔21多设于过滤网2的底部。所述榨汁头1外表面设有若干挤压筋11。

需要榨汁时,待榨食物放于榨汁头1顶部并向下压,启动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7旋转,从而通过驱动轴71、转轴5,最终实现榨汁头1旋转,榨汁头1以及榨汁头1上的挤压筋11对食物进行挤压榨汁,榨出的果汁由过滤网2底部的滤孔21流入接汁盘7并从出汁口74流出,进入收汁杯4。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7旋转,同时果汁从接汁盘7底部的出汁口74流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果汁从侧面出汁嘴流出的方式存在的因流速不稳而产生汁液飞溅、偏出杯外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转轴5与过滤网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51,所述转轴5下端与驱动轴71上端之间通过离合机构连接。更具体而言,所述通孔内壁上成型有环凸台23,所述转轴5上设有环凸筋53,所述压缩弹簧51设于环凸台23与环凸筋53之间;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设于转轴5下端的第一啮合结构52和设于驱动轴71上端的第二啮合结构72,所述第一啮合结构52与第二啮合结构72对应配合。

当用户下压待榨食物时,对榨汁头1形成向下的压力,此时,压缩弹簧51压缩,转轴5向下移动,第一啮合结构52与第二啮合结构72啮合,当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7旋转时,驱动轴71便可带动转轴5以及榨汁头1旋转;当用户松手或未放食物时,转轴5在压缩弹簧51复位力的作用向上移动,第一啮合结构52与第二啮合结构72分离,此时,即便时驱动装置驱动接汁盘7旋转,驱动轴71也无法带动转轴5以及榨汁头1旋转,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效果。

所述容纳腔包括上容纳腔31和下容纳腔32,所述上容纳腔31和下容纳腔32同轴心设置,且上容纳腔31的直径大于下容纳腔32的直径,所述上容纳腔31与下容纳腔32的连接处成型有台阶部33;所述接汁盘7上部成型有旋转盘73,所述旋转盘73水平可旋转置于台阶部33上,所述出汁口74伸入下容纳腔32内。这样设置,使接汁盘7运行更稳定,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效果。

所述旋转盘73上外缘上设有若干轮齿75,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8,所述驱动齿轮8的边缘伸入上容纳腔31内与轮齿75啮合。

所述旋转盘72与台阶部33之间设有减摩擦机构。更具体而言,所述减摩擦机构为设有台阶部33上的若干滚珠35,所述台阶部33上设有若干容纳孔34,若干滚珠35一一对应设于若干容纳孔34内。所述减摩擦机构的设置,可极大地减少旋转盘72与台阶部33之间的摩擦力,进一上提高传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2置于接汁盘7内,且过滤网2外缘与主机3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在接汁盘7旋转时,可以确保过滤网2不随接汁盘7,可有效提高榨汁效果。

进一步,所述接汁盘7为漏斗形状,且在所述接汁盘7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所述出汁口74。通过把接汁盘7设置为漏斗形状且在底部中心位置设置出汁口74,有利于进一步防止汁液产生飞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