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032发布日期:2018-10-16 17:2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挤压平板清洁工具的一般结构是:其包括拖把桶和平板拖把,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上的平板拖把板,平板拖把板上设有擦拭物;拖把桶上安装有捋口挤压装置,清洗和挤水时将平板拖把板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平板拖把板在与捋口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清洗和挤水。

挤压平板清洁工具有两种,一种是单桶挤压平板清洁工具,另一种是双桶挤压平板清洁工具。单桶挤压平板清洁工具是指只有一个拖把桶,其在拖把桶上设置捋口挤压装置;双桶挤压平板清洁工具是指拖把桶具有互不联通的清洗区和脱水区,在清洗区和脱水区均设捋口挤压装置。

为了达到较好的拖地效果、提高拖地效率,通常希望平板拖把板的长度较长,然而在现有的挤压平板清洁工具中,平板拖把板整体采用硬质板体,在进行挤水和清洗时插入捋口挤压装置中挤压时,若平板拖把板长度较长,则对应的拖把桶的高度就较高,从而造成拖把桶体积庞大、不便包装运输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620870001.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拖把桶具有清洗区和挤水区,其在拖把桶上设置捋口挤压装置,平板拖把的拖把头转动至挤水或清洗状态后,在捋口挤压装置中上下移动,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与捋口挤压装置之间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对擦拭物进行挤水或清洗。

其还存在的缺点在于:其虽然具有提手,但是提手的两头分别转动连接在挤水区的端部和清洗区的端部,该提手纵向跨越拖把桶,由于拖把桶的清洗区内盛有水,因此拖把桶的清洗区侧明显较重,因此拎起提手时拖把桶会出现两侧轻重失衡的现象,必须通过手扶拖把桶才能保证拖把桶不会倒翻;其次,在使用完之后需要将清洗区内的水倒出,此时拎住纵跨拖把桶的提手,再将拖把桶倾倒出水的动作十分不协调,不方便将清洗区的水倒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挤压平板清洁工具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提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提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桶和平板拖把,所述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拖把杆上的平板拖把头,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上设有擦拭物;

所述的拖把桶具有独立的挤水区和独立的清洗区;所述拖把桶上安装有挤压装置,清洗和挤水时将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

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在所述的挤水区与所述的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挤水;清洗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在清洗区与所述的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清洗;

所述的拖把桶上还活动连接有提手,且该提手活动连接在拖把桶的清洗区一侧。

进一步,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架,所述的挤压架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中设有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的挤压器。

进一步,所述的开口的外围设有用于引导平板拖把头插入的引导面。

进一步,挤水区和/或清洗区内的拖把桶的底部设有凸起的凸台,所述的凸台向远离挤压器方向延伸且延伸的长度至少超越所述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的拖把桶内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将所述的拖把桶分隔成独立的挤水区和独立的清洗区。

进一步,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可通过定位装置使该平板拖把头保持清洗和挤水状态;拖地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脱离所述定位装置的控制从而旋转至拖地状态。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铁块、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磁铁,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吸合,拖地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脱离;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磁铁、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铁块,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吸合,拖地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脱离。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弹性扣,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拖把杆扣入所述的弹性扣内,拖地时所述的所述的拖把杆脱离所述的弹性扣;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弹性扣,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上设有与所述的弹性扣适配的扣孔,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弹性扣扣入所述的扣孔内;拖地时所述的所述的弹性扣脱离所述的扣孔。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内的弹性顶件,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弹性顶件顶在所述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的活动连接处从而对平板拖把头进行定位;拖地时,所述的拖把杆或平板拖把头转动后使平板拖把头处于拖地状态;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的活动连接处的弹性顶件,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弹性顶件顶在拖把杆上从而对平板拖把头进行定位;拖地时,所述的拖把杆或平板拖把头转动后使平板拖把头处于拖地状态。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魔术公扣、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魔术母扣,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通过所述的魔术公扣和魔术母扣粘合绑定;拖地时所述的魔术公扣与魔术母扣脱离;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魔术母扣、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魔术公扣,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通过所述的魔术公扣和魔术母扣粘合绑定;拖地时所述的魔术公扣与魔术母扣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提起拖把桶时,由于将提手活动连接在拖把桶的清洗区一侧,因此提起拖把桶的力作用于拖把桶的重量较重一侧,使得拖把桶被提起时可达到挤水区和清洗区的重量的平衡,拖把桶不会朝较重的清洗区一侧倒翻;当清洁工具使用完毕后,需要将清洗区内的水倒出时,一手拎起提手,另一只手抓住拖把桶的挤水区一侧,将拖把桶朝清洗区一侧倾倒,即可将清洗区内的水倒出,倒水的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提手的爆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提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提手的爆炸图。

图9是拖把桶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具有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具有另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具有另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具有另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8是具有另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0是图18中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内部状态图。

图21是图18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内部状态图。

图22是具有另一种定位装置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的平板拖把在拖地时内部状态图。

图25是图22中的平板拖把在清洗或挤水时的内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5,具有提手的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桶1和平板拖把2,所述平板拖把2包括拖把杆3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拖把杆3上的平板拖把头4,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擦拭物。

所述的拖把桶具有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所述拖把桶1上安装有挤压装置,清洗和挤水时将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

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在所述的挤水区与所述的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挤水;清洗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在清洗区与所述的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清洗。

所述的拖把桶1上还活动连接有提手7,且该提手7活动连接在拖把桶1的清洗区6一侧。这种活动连接的结构形式使得提手7在不使用时折叠在拖把桶1上,需要使用时将其转动之后即可通过手提该提手7将拖把桶提起。提手7与拖把桶1活动连接的方式具有多种,下面例举几种拖把桶与提手的活动连接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提手7呈U形状,U形的提手7的两端分别穿入连接螺杆8,连接螺杆8再穿入清洗区6的拖把桶的侧面,从而将提手7活动连接在拖把桶上。

如图3、图4所示,提手7呈U形状,U形的提手7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销9,转动销9的末端设有定位凸环10,清洗区6的拖把桶的上沿开设有穿孔,转动销9穿入穿孔后定位凸环10位于穿孔后方防止转动销9脱出,从而将提手7活动连接在拖把桶上。

如图5、图6所示,提手7呈U形状,U形的提手7的两端内外侧分别设有卡接槽11,清洗区6的拖把桶的上沿设有安装边框12,安装边框12内设有与卡接槽11适配的卡柱13,卡柱13卡入卡接槽11中从而将提手7活动连接在拖把桶上。卡接槽11的形状可设计为上部为圆形口,下部为梯形口,方便卡柱13卡入到圆形口中。

如图7、图8所示,提手7呈U形状,U形的提手7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分别向两侧延伸出限位片15,清洗区6的拖把桶的上沿开设有与转动轴14及限位片15适配的轴孔,转动轴14穿入轴孔后限位片15位于轴孔后方防止转动轴14脱出,从而将提手7活动连接在拖把桶上。

本实施例中,与挤水区5对应的拖把桶的上端安装有挤压装置、与清洗区6对应的拖把桶的上端安装有挤压装置。当然也可以安装一个挤压装置,挤水时挤压装置在挤水区,清洗时挤压装置在清洗区,挤压装置可滑动或可翻转的设在拖把桶上,从而实现上述挤水区和清洗区之间的位置转换。平板拖把在挤水时,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挤水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体现为平板拖把头旋转后与拖把杆平行或基本平行),然后将平板拖把插入到挤压装置中上下移动,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与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挤水。

平板拖把在清洗时,清洗区内盛水,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体现为平板拖把头旋转后与拖把杆平行或基本平行),然后将平板拖把插入到挤压装置中上下移动,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与挤压装置之间移动挤压清洗。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架16,所述的挤压架15上开设有开口17,所述的开口17中设有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的挤压器。擦拭物的挤水和清洗通过擦拭物与挤压器之间的移动挤压来完成,挤压器的形式可以是挤压板、挤压辊、挤压齿等形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7的外围设有用于引导平板拖把头插入的引导面18,在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压装置中时,通过引导面18的引导可更方便的将平板拖把头插入。引导面18通常体现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引导面18还具有如下作用:挤水时挤出的水被引导面18所阻挡,防止水溅出拖把桶外。

本实施例中,挤水区和/或清洗区内的拖把桶的底部设有凸起的凸台19,所述的凸台19向远离挤压器方向延伸且延伸的长度至少超越所述的开口17。凸起的凸台19的意义在于:将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压装置中时,要防止平板拖把头4插入过多,导致平板拖把头4越过挤压装置,此时平板拖把头4落至挤压装置的下方,导致无法顺利将平板拖把头向上回拉。设置凸台19后,凸台19对平板拖把头4的下压极限位置进行了限定,平板拖把头4碰到凸台19后不能再下压,从而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另外,凸起的凸台19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延伸长度,其延伸的长度至少超越所述的开口17,防止在平板拖把头4下压过程中因为产生一定长度的倾斜从而脱离该凸台的控制。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拖把桶1内设有隔板20,所述的隔板20将所述的拖把桶1分隔成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隔板20可与拖把桶1一体成型。当然独立的清洗区和独立的挤水区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形成了,例如设置独立的挤水桶,设置独立的清洗桶,然后将挤水桶和清洗桶连接起来。

本实施例中,平板拖把头4与拖把杆3之间可通过定位装置使该平板拖把头保持清洗和挤水状态;拖地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脱离所述定位装置的控制从而旋转至拖地状态。通过定位装置,使得在清洗和挤水时平板拖把头4保持稳定的状态,利于平板拖把头频繁的上下移动,不会在平板拖把的上下移动过程中将拖把桶拎起。定位装置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下面例举几种定位装置的形式: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3上的铁块21、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4上的磁铁22,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铁块21与所述的磁铁22相吸合,拖地时所述的铁块21与所述的磁铁22相脱离。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磁铁、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铁块,所述的平板拖把头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吸合,拖地时所述的铁块与所述的磁铁相脱离。

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4上的魔术母扣23、设于所述拖把杆3上的魔术公扣24,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与拖把杆之间通过所述的魔术公扣24和魔术母扣23粘合绑定;拖地时所述的魔术公扣24与魔术母扣23脱离。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魔术公扣、设于所述拖把杆上的魔术母扣,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通过所述的魔术公扣和魔术母扣粘合绑定;拖地时所述的魔术公扣与魔术母扣脱离;

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3上的弹性扣25,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与所述的弹性扣25适配的扣孔26,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弹性扣25扣入所述的扣孔26内;拖地时所述的所述的弹性扣25脱离所述的扣孔26。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4上的弹性卡扣27,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时,所述的拖把杆3扣入所述的弹性卡扣27内,拖地时所述的所述的拖把杆3脱离所述的弹性卡扣27;

如图18-25所示,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拖把杆3内的弹性顶件,弹性顶件包括弹簧28和顶块29,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顶块29通过弹簧28的力顶在所述平板拖把头4与拖把杆3之间的活动连接处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进行定位;拖地时,扳动拖把杆或平板拖把头,使所述的拖把杆或平板拖把头转动,从而使平板拖把头处于拖地状态。平板拖把头4和拖把杆3的连接处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平板拖把头4上纵向铰接有铰座30(所谓的纵向铰接是指铰轴与平板拖把头的长度方向平行),拖把杆3的下端横向铰接在铰座30上(所谓的横向铰接是指铰轴与平板拖把头的宽度方向平行),弹簧28及顶块29位于拖把杆3内的下端,从而顶块29顶在铰座上。当平板拖把头4转动至清洗和挤水状态时,平板拖把头4转动后与拖把杆3基本平行,此时顶块29顶在铰座30上形成下顶力,从而使平板拖把头4保持该状态。为了达到更好的定位作用,当平板拖把头4转至基本与拖把杆3平行时,与顶块29相顶的铰座处设置为平面,以增加定位能力;或者与顶块29相顶的铰座处设置凹槽31,顶块29上设置凸筋32或卡轮33,通过凸筋32或卡轮33卡入凹槽31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

或者,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平板拖把头与拖把杆之间的活动连接处的弹性顶件,清洗和挤水时所述的弹性顶件顶在拖把杆上从而对平板拖把头进行定位;拖地时,所述的拖把杆或平板拖把头转动后使平板拖把头处于拖地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