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155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蒸笼。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从结构上来说,蒸笼由子口、外强、蒸片组成,蒸片位于子口和外强之间。从制造工艺上来说,首先需要对子口、外强、蒸片分别处理,其中,子口卷成筒状时两侧边缘接头要铆接挂口,完成筒状设置后,子口上端开口边缘内卷并包覆钢筋,且子口下端开口边缘拉口;外强卷成筒状时两侧边缘接头要铆接挂口,完成筒状设置后,外强下端开口边缘内卷并包覆钢筋,且外强上端开口边缘拉口;而蒸片打孔之外还需要做卷边处理;三个部分处理好后,子口拉口、蒸片卷边、外强拉口对准叠放,经过重复多次碾压后卷边等处理,最终得到蒸笼。

由此可见,就现有结构的蒸笼而言,做工麻烦精度差,并且蒸笼由三个部分组装而成,使用中受外力容易解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笼,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蒸笼结构设计思路传统,并导致蒸笼加工手续繁多、加工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笼,该蒸笼包括外强以及设于所述外强内的蒸片;所述外强中部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朝远离外强内侧方向凸出;所述蒸片边缘设于所述凹槽内;其中,

所述凹槽碾轧成片状的凸片,且碾轧后的凹槽内卡紧蒸片边缘。

优选地,所述凸片上碾轧有一圈凹沟。

优选地,所述外强顶部边缘内卷并包裹钢筋;所述外强底部边缘外卷并包裹钢筋。

优选地,所述外强为一金属片卷绕并激光焊接而成的筒状。

优选地,所述外强外侧壁两相对方向端分别设有一把手。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外强和子口自成一整体,非常牢固,受外力不可能解体;

(2)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的优化,使得蒸笼的制作工艺得到极大程度的简化,省去了传统工艺繁琐的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笼的主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笼的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笼的主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笼的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一种蒸笼,该蒸笼包括外强1以及设于所述外强1内的蒸片2;所述外强1中部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朝远离外强1内侧方向凸出;所述蒸片2边缘设于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凹槽碾轧成片状的凸片3,且碾轧后的凹槽内卡紧蒸片2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常用的设置,外强1为两相对端开口的圆筒状,蒸片2为圆片状,蒸片2上设有蒸孔,外强1、蒸片2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此外,为避免外强1边缘割伤使用者,所述外强1顶部边缘内卷,底部边缘外卷,卷边内包裹有钢筋(图中省略视图)。为便于使用者拿放,所述外强1外侧壁两相对方向端分别设有一把手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强1为一块呈方形的金属片卷绕呈筒状,接缝处可以通过铆接挂口处理,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为使蒸笼强度更高,接缝处选择为激光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强1边缘嵌入到凹槽中,嵌入的边缘部分与未嵌入的部分可以位于同于水平面上,也可以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嵌入的边缘部分与未嵌入的部分之间的连接处设为一个折边。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确保外强1能承受更高强度的压力,嵌入的边缘部分与未嵌入的部分应当位于同于水平面上,也就是不设置折边连接。

为确保外强1、蒸片2之间更加稳固的连接关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片3上碾轧有一圈凹沟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造过程中,选择一块方形金属片,压出线形凹槽后,将蒸片2边缘置于凹槽中,然后将该金属片围绕蒸片2进行卷绕呈筒状,接缝处通过激光焊接连接,此时,凹槽远离蒸笼内部方形侧呈凸起,对该凸起进行挤压的同事在凸出边上压出一圈凹沟5,此时,蒸片2紧固在该凸起内,安装完把手4后,完成蒸笼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由于外强1和子口自成一整体,非常牢固,受外力不可能解体;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的优化,使得蒸笼的制作工艺得到极大程度的简化,省去了传统工艺繁琐的加工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