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4957发布日期:2018-06-12 18:5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锅盖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锅盖及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简易电压力锅(产品不含电磁铁)的气旋排气阀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当电压力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会排出气体,使电压力锅内部产生压力差,电压力锅内的食物沸腾,从而实现浓香口味。然而,此种排气方式的电压力锅虽然可达到浓香效果,但排气速度较慢,煮粥会溢出,因此需要在电压力锅的锅盖上增加零压检测的相关部件来解决煮粥溢出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电压力锅的成本,而且此种电压力锅不能实现沸腾烹饪调节,即当用户需要清香口味时,不能通过调节以让锅内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不沸腾。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盖,旨在不增加零压检测的部件情况下,同时解决电压力锅的沸腾烹饪调节和煮粥溢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盖,包括:锅盖本体;穿设于所述锅盖本体内外两侧的排气阀芯,所述排气阀芯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排气阀芯的两端以在所述锅盖本体的外侧形成排气孔且在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形成进气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芯上端的排气阀体,该排气阀体可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气孔;活动设置在所述排气阀体上方的压盖;上端与所述压盖连接、下端与所述排气阀体连接的弹性件;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上的杠杆,所述杠杆在驱动状态下其一端向上摆动以驱动所述压盖向上移动,由所述压盖带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向远离该弹性件的下端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锅盖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锅盖本体上的旋手和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上的压杆,所述旋手可在合盖位置和开盖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旋手上设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在所述旋手从所述合盖位置往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驱动所述压杆的下端下压所述杠杆的一端以使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向上摆动,以驱动所述压盖向上移动,由所述压盖带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向远离该弹性件的下端方向运动。优选地,所述旋转臂包括设置于所述旋手上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压杆向下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在所述旋手由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推动所述压杆向下运动以下压所述杠杆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压杆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推杆的导向斜面,所述旋手从所述合盖位置往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所述推杆沿所述压杆上端的所述导向斜面滑动以推动所述压杆向下运动。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上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上设有穿孔,所述压杆活动穿插于所述穿孔中。优选地,所述压杆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导向斜面设于该顶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压杆通过所述顶板和所述限位凸起限位于所述穿孔中。优选地,所述压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抵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立架之间。优选地,所述锅盖本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阀体上方并与所述排气阀体之间形成腔体的蒸汽盒盖,所述蒸汽盒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优选地,所述蒸汽盒盖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阀体上方且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压盖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并可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所述弹性件在拉伸状态或自由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所述锅盖,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的上端。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穿设于所述锅盖本体内外两侧的排气阀芯,所述排气阀芯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排气阀芯的两端以在所述锅盖本体的外侧形成排气孔且在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形成进气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芯上端的排气阀体,该排气阀体可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气孔;活动设置在所述排气阀体上方的压盖;上端与所述压盖连接、下端与所述排气阀体连接的弹性件;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上的杠杆,所述杠杆在驱动状态下其一端向上摆动以驱动所述压盖向上移动,由所述压盖带动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向远离该弹性件的下端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盖的排气阀体与蒸汽盒盖之间设置可活动的压盖,压盖与排气阀体之间设置弹性件,并在锅盖本体上可摆动地设置杠杆,利用杠杆的一端在驱动状态下向上摆动,驱动压盖向上移动,压盖带动弹性件的上端向远离弹性件的下端方向运动,进而通过弹性件向排气阀体施加向上的拉力以减小排气阀体对排气阀芯施加的下压力,如此当锅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排气阀体能够被蒸汽冲开而快速排气,降低电压力锅内的压力,电压力锅内的液体沸点降低且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沸腾,实现防止煮粥溢出与浓香口味的效果;而当需要清香口味时,解除杠杆的驱动状态,弹性件不对排气阀体施加向上的拉力,此时当锅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锅内的蒸汽也难以克服排气阀体的重力,不能排气,锅内不产生沸腾,从而实现清香口味的效果。如此,在不增加零压检测部件的情况下,同时解决电压力锅的沸腾烹饪调节和煮粥溢出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一实施例的锅盖的旋手从合盖位置向开盖位置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处截面图;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一实施例的锅盖的旋手位于合盖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处截面图;图6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盖的旋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锅盖本体200排气阀芯201排气通道300排气阀体400压盖500弹性件600杠杆700压杆800旋手810旋转臂811连接杆812推杆110立架111穿孔710顶板720限位凸起730复位弹簧900蒸汽盒盖901排气口902安装孔101腔体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6,该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00;穿设于所述锅盖本体100内外两侧的排气阀芯200,所述排气阀芯200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排气通道201,所述排气通道201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排气阀芯200的两端以在所述锅盖本体100的外侧形成排气孔且在所述锅盖本体100的内侧形成进气孔;套设于所述排气阀芯200上端的排气阀体300,该排气阀体300可沿上下方向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气孔;活动设置在所述排气阀体300上方的压盖400;上端与所述压盖400连接、下端与所述排气阀体300连接的弹性件500;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100上的杠杆600,所述杠杆600在驱动状态下其一端向上摆动以驱动所述压盖400向上移动,由所述压盖400带动所述弹性件500的上端向远离该弹性件500的下端方向运动。具体地,所述排气阀芯200上的排气通道201用于将电压力锅内部的蒸汽排出,而在所述排气阀芯200的上端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排气阀体300,能够利用排气阀体300对设于所述排气阀芯200上端的排气孔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当弹性件500的上端在压盖400的带动下向着远离该弹性件500的下端方向运动时,所述压盖400向上拉伸所述弹性件500,所述弹性件500处于拉伸状态,进而通过所述弹性件500向所述排气阀体300施加向上的拉力以减小所述排气阀体300对所述排气阀芯200施加的下压力,也就是说,所述压盖400在向上移动时,通过拉伸所述弹性件500对所述排气阀体300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来抵消所述排气阀体300的一部分重力,使所述排气阀体300对所述排气阀芯200施加的下压力小于所述排气阀体300本身的重力,当锅内气压达到一定值时,比如70kpa,排气阀体300能够被蒸汽冲开而快速排气,如此降低了电压力锅内的压力,电压力锅内的液体沸点降低且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沸腾,实现防止煮粥溢出与浓香口味的效果。而驱动压盖400向上移动的是位于压盖400下方的杠杆600,该杠杆600在驱动状态下驱动压盖400往上移动,杠杆600的驱动状态为可以由用户手动按压杠杆600,使其与压盖400抵接的一端向上摆动,还可以是通过设置驱动部件驱使杠杆600与压盖400抵接的一端向上移动。而当所述压盖400未被杠杆600驱动往上移动时,即所述杠杆600未处于驱动状态时,压盖400未带动所述弹性件500,所述弹性件500处于自由状态,该弹性件500没有对所述排气阀体300施加向上的拉力,此时排气阀体300对排气阀芯200施加的下压力为其自身重力,即使电压力锅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比如70Kpa,排气通道201内的蒸汽仍然不能克服排气阀体300的重力,无法冲开排气阀体300,锅内的蒸汽不能排出,锅内的液体沸点随压力升高而升高,不能产生沸腾,从而实现清香口味的效果。如此,在不增加零压检测部件的情况下,同时解决电压力锅的沸腾烹饪调节和煮粥溢出的问题。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盖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锅盖本体100上的旋手800和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100上的压杆700,所述旋手800可在合盖位置和开盖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旋手800上设有旋转臂810,所述旋转臂810在所述旋手800从所述合盖位置往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驱动所述压杆700的下端下压所述杠杆600的一端以使所述杠杆600的另一端向上摆动,以驱动所述压盖400向上移动,由所述压盖400带动所述弹性件500的上端向远离该弹性件500的下端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旋手800在从合盖位置往开盖位置转动时,推动压杆700向下移动,从而压杆700的下端下压杠杆600的一端,则杠杆600的另一端向上摆动并驱动压盖400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压盖400带动弹性件500的上端向远离弹性件500的下端方向运动。具体的,旋手800上设置有旋转臂810,旋手800从合盖位置往开盖位置转动时,旋转臂810靠近所述压杆700的一端推动压杆700的上端往下移动,从而压杆700的下端下压杠杆600的一端,杠杆600的另一端向上摆动的同时驱动压盖400向上移动。进一步地,参照图3、6至图7,所述旋转臂810包括设置于所述旋手800上的连接杆811和与所述连接杆811连接的用于推动所述压杆700向下运动的推杆812;所述推杆812在所述旋手800由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推动所述压杆700向下运动以下压所述杠杆60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臂810由连接杆811和推杆812组成,而连接杆811与推杆812形成一L字型部件,其中连接杆811是设置在旋手800的外表面上,而推杆812的一端与连接杆811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旋手800从所述合盖位置往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与压杆700抵接。所述旋手800从合盖位置往开盖位置转动时,推杆812向下推动压杆700的上端往下移动,从而压杆700的下端下压杠杆600的一端,则杠杆600的另一端向上摆动并驱动压盖400向上移动,实现压盖400带动弹性件500的上端向远离弹性件500的下端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旋手800只需从合盖位置往开盖位置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不一定是要转动至开盖位置,其推杆812即可推动所述压杆700向下运动以下压所述杠杆600的一端,使所述杠杆600进入驱动状态。可选地,参照图3、6至图7,所述压杆700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推杆812的导向斜面(图未示),所述旋手800从所述合盖位置往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所述推杆812沿所述压杆700上端的所述导向斜面滑动以推动所述压杆700向下运动。具体地,在所述旋手800由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所述推杆812从所述压杆700上端的导向斜面的底端向导向斜面的顶端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所述推杆812向下推动所述压杆700,所述压杆700下压所述杠杆600的一端向下摆动,所述杠杆600的另一端向上摆动,当所述旋手800由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推杆812滑动到所述压杆700上端的导向斜面的顶端,此时所述压杆700向下运动的行程达到最大值,所述杠杆600处于驱动状态,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斜面也可设置在所述推杆812的下端,在所述旋手800由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时,所述压杆700从所述推杆812下端的导向斜面的顶端向导向斜面的底端滑动。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6,所述锅盖本体100上设有立架110,所述立架110上设有穿孔111,所述压杆700活动穿插于所述穿孔111中。为了便于压杆700的下端下压杠杆600,所述锅盖本体100上设置有立架110,所述压杆700活动穿插于所述立架110的穿孔111中。参照图3和图6,进一步地,所述压杆700的上端设有顶板710,所述导向斜面设于该顶板710的上表面,所述压杆700的下端设有限位凸起720,所述压杆700通过所述顶板710和所述限位凸起720限位于所述穿孔111中。为了让压杆700限位于穿孔111上,在压杆7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顶板710和限位凸起720,以防止压杆700从穿孔111中滑出,避免压杆700下压杠杆600的动作失效。进一步地,所述压杆70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730,且所述复位弹簧730抵接于所述顶板710和所述立架110之间。利用套设在压杆700上的复位弹簧730,当所述旋手800从所述合盖位置向所述开盖位置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复位弹簧730被压缩,如此当所述旋手800向所述合盖位置回转时,所述压杆700在所述复位弹簧73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一方面所述压杆700可恢复与所述推杆812的靠近或者抵接,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所述压杆700影响所述杠杆600从驱动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6,所述锅盖本体100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阀体300上方并与所述排气阀体300之间形成腔体101的蒸汽盒盖900,所述蒸汽盒盖90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901。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6,所述蒸汽盒盖900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阀体300上方且与所述腔体101连通的安装孔902,所述压盖40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902中并可沿所述安装孔902的轴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控制所述弹性件500在拉伸状态或自由状态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杠杆600在驱动状态下驱动所述压盖400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500被所述压盖400带动而处于拉伸状态,拉伸的弹性件500将对与其连接的排气阀体300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该拉力能够抵消排气阀体300一部分重力,从而减小排气阀体300对排气阀芯200施加的下压力,电压力锅工作时锅内的蒸汽能够更容易冲开排气阀体300。这样当电压力锅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比如70kpa,锅内的蒸汽沿着排气阀芯200的排气通道201向上冲开排气阀体300,蒸汽从排气通道201上端的排气孔排出,此时电压力锅内的压力降低且形成压力差,从而实现锅内的汤类沸腾,达到浓香的效果。而当用户需要清淡口味时,可解除所述杠杆600的驱动状态,此时所述压盖400在所述弹性件500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件500处于自由状态,自由状态的弹性件500不会对排气阀体300产生向上的拉力,排气阀体300对排气阀芯200施加的下压力即为排气阀体300自身的重力,这样当电压力锅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比如70kpa,锅内的蒸汽仍然不能克服排气阀体300的重力,无法冲开排气阀体300,蒸汽不能从排气通道201上端的排气孔排出,因此电压力锅内的压力较高,锅内的液体沸点升高而不产生沸腾,从而达到清香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所述锅盖,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的上端。该锅盖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压力锅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