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扫地机器人上的地面清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418发布日期:2018-09-21 22:0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墙面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上的地面清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用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扫地机器人最早在欧美市场进行销售,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增加现有扫地机器人的功能,在扫地机器人上还增加了可以对吸尘后的地面进行清洁水箱组件。现有的水箱组件中,由于不具备出水量调节功能,因此,无法对注入抹布中的水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组件进行改进,可以对注入抹布中的水量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上的地面清理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抹布,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围成储水腔,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抹布与下壳体相连覆盖设置有出水孔的区域,所述储水腔内与出水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渗水条。

作为对壳体的改进,所述上壳体包括凸起区域和装配区域,所述凸起区域对应第一储水腔,所述装配区域对应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与第二储水腔相连构成完整的储水腔,所述渗水条设置于第二储水腔内;所述出水孔设置于下壳体上与第二储水腔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区域上设置有装配柱。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柱为3个,3个装配柱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区域的顶部扣合有盖体。

作为对渗水条的改进,所述渗水条的厚度为0.5~2mm。

进一步的,在上壳体中与下壳体的出水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用于将渗水条挤压在出水孔中的压柱。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条的长度与第二储水腔的长度相同。

作为对抹布固定方式的改进,抹布通过粘扣带被粘接在下壳体的底部表面;粘扣带被粘接在位于下壳体的底部表面的粘扣带容腔中。

作为对两个壳体结合方式的改进,所述下壳体扣合在上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吸尘后的地面进行清洁操作,通过对渗水条的厚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注入抹面中的水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壳体;2.下壳体;3.抹布;4.储水腔;5.渗水条;6.装配区域;7.盖体;8.装配柱;9.粘扣带;10.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上的地面清理组件,该地面清理组件被装配在扫地机器人的底部,且位于吸尘口的后侧,组件包括壳体与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抹布3,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围成储水腔4,下壳体2扣合在上壳体1的底部;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抹布3与下壳体2相连覆盖设置有出水孔的区域,所述储水腔4内与出水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渗水条5。

上壳体1包括凸起区域和装配区域6,所述凸起区域对应第一储水腔,所述装配区域6对应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储水腔与第二储水腔相连构成完整的储水腔4,所述渗水条5设置于第二储水腔内;所述出水孔设置于下壳体上与第二储水腔对应的位置。第一储水腔与第二储水腔中的水通过渗水条被注入位于下壳体底部的抹布中,使得抹布可以对吸尘后的地面进行清洁。

装配区域6上设置有装配柱8。本实施例中装配柱为3个,3个装配柱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凸起区域的顶部扣合有盖体7。

渗水条5的厚度为0.5~2mm。在上壳体1中与下壳体2的出水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用于将渗水条挤压在出水孔中的压柱10。渗水条的长度与第二储水腔的长度相同。

抹布3通过粘扣带9被粘接在下壳体2的底部表面;粘扣带9被粘接在位于下壳体2的底部表面的粘扣带容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