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149发布日期:2018-11-13 20:1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过滤功能的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一种通过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液体加热设备,由于电水壶具有加热速度快、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以及户外等场所。

目前,专利(CN200920124293.9)公开一种电水壶,具体公开(参见如图1):壶体1、水箱2、水箱盖3、手柄4、底座5、发热体6、电源线7和插头8,还包括水桶9、水桶盖10、过滤滤芯11和水管12,水桶9内设置有过滤滤芯11,水管12连接过滤滤芯11和水箱2,水从水桶9经过滤滤芯11,通过水管12流入水箱2,发热体6对水箱2中的水进行加热,过滤滤芯11起到过滤功能,使水更卫生。

然而,上述电水壶中,水桶9内的水经过滤滤芯11并通过水管12流入水箱2中被加热,若想将水箱2内的水再次进行过滤,需将水箱2内的水重新倒入水桶9内,操作比较繁琐,而且壶体1内设置水桶9占用了壶体1内较大的空间,使电水壶的容量降低,同时消费者在使用电水壶的过程中无法获取到壶体1内水的水质情况,极大影响了消费者对电水壶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电水壶二次过滤时操作比较繁琐以及无法获取壶体内水质情况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获取壶体内水质情况以及可重复过滤且操作简单的电水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的壶体和底座,

所述壶体内设有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进水端与所述盛液腔体内壁上开设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盛液腔体内壁上开设的出水口相连通,且所述驱动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器和/或过滤组件。

通过在壶体内设有驱动单元,同时驱动单元的出水端与盛液腔体上开设的出水口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器和/或过滤组件,这样需要检测壶体内的水时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使得壶体内的水经过水质检测器以实现随时对电水壶内的水进行水质检测的目的,使得用户随时了解壶体内的水质情况,而设置过滤组件时,这样在驱动单元作用下可以实现多次循环过滤,大大提高了净水效果,且多次过滤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多次过滤时操作繁琐的问题,而且,当同时设置水质检测器和过滤组件时,通过水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继续过滤,从而使得驱动单元的使用更有效。

可选的,所述壶体的壶身上具有手柄,所述驱动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口通过穿设在所述手柄内的水管相连通,且所述水质检测器位于所述手柄内的水管上。

通过将过滤组件设在手柄内,不仅实现了过滤作用,同时节省了电水壶内盛液腔体的空间,从而避免了过滤组件设在壶体内而造成电水壶可用的烧水空间减少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壶体的壶身上具有手柄,所述过滤组件设在所述手柄内,且所述驱动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组件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的进水端与所述盛液腔体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所述驱动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组件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相连通;

所述过滤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盛液腔体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内均设有弹性件。这样防止了进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出现弯折而导致水流通道受阻。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进水端或所述出水端上设有单向阀,这样防止了水反向流动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水泵。

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组件、滤芯上盖和滤芯下盖,其中,

所述滤芯上盖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组件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上壳体相连;

所述滤芯下盖的一端与所述滤芯组件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下壳体相连,且所述进口开设在所述滤芯下盖上,所述出口开设在所述滤芯上盖上。

可选的,所述滤芯上盖和所述滤芯下盖分别与所述滤芯组件的两端之间设有密封件。

可选的,所述盛液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液腔体内液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水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中的滤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底座-10;壶体-20;盛液腔体-21;加热盘-22;控制板-23;温度传感器-24;手柄-40;壶盖-30;过滤组件-50;进口-52;出口-51;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出水管-53;弹性件-55;滤芯组件-502、滤芯上盖-501;滤芯下盖-503;驱动单元-60;进水口-21a;出水口-21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水壶中的滤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电水壶包括:具有盛液腔体21的壶体20和底座10,其中,本实施例中,壶体20内还设有加热盘22和控制板23,加热盘22用于加热,控制板23用于对加热盘22进行控制,其中,壳体20与底座10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具体的,在壶体20的底部设置上连接器,在底座10上设有与上连接器匹配的下连接器,当壶体20放置在底座10上时,上下连接器接触以实现外接电源为电水壶提供电源,如图3所示,盛液腔体21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与控制板23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24用于检测壶体20内液体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24检测到的温度达到100℃时,控制板23断开发热盘22的电源,使得发热盘22停止加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壶体20内驱动单元60,其中,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与盛液腔体21内壁上开设的进水口21a相连通,出水端与盛液腔体21内壁上开设的出水口21b相连通,且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器和/或过滤组件50,即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置水质检测器,当需要检测盛液腔体21内水质情况时,驱动单元60启动,将盛液腔体21内的水抽出可供水质检测器进行检测,这样用户能随时获取到盛液腔体21内水的水质情况,或者,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置过滤组件,这样当需要对盛液腔体21内的水进行过滤时,驱动单元60启动,将盛液腔体21内的水抽入过滤组件50内进行过滤,过滤后从出水口21b进入盛液腔体21内,或者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同时设置水质检测器和过滤组件50,这样在过滤过程中通过水质检测器可以判断出水的水质情况,从而控制驱动单元60是否继续抽水来继续过滤。

其中,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过滤组件50,具体的,过滤组件50具有进口52和出口51,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与盛液腔体21的进水口21a相连通,出水端与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相连通,过滤组件50的出口51与盛液腔体21的出水口21b相连通,过滤时,水流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盛液腔体21内的水从盛液腔体21底部开设的进水口21a流出,并通过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进入到驱动单元60中,然后从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流出并从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进入到过滤组件50中,过滤后从过滤组件50的出口51流出,并从盛液腔体21顶部开设的出水口21b进入盛液腔体21内,完成一次过滤操作,若需要多次过滤则通过控制驱动单元60的运行时间便可以实现多次循环过滤,与现有技术中电水壶的过滤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单元60可以实现多次循环过滤,大大提高了净水效果,同时多次过滤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多次过滤时操作繁琐的问题。

其中,该电水壶使用时,当水注入盛液腔体21后,驱动单元60启动运行,例如可以将驱动单元60的运行时长设定为3min,即驱动单元60运行3min后停止对盛液腔体内的水进行过滤,加热盘22开始加热,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单元60的运行时长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对于桶装水而言,驱动单元60的运行时长可以减少,对于自来水而言,驱动单元60的运行时长可以增加。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滤组件50在壶体20内设置时,具体为,在壶体20的壶身上具有手柄40,过滤组件50设在手柄40内,驱动单元60设在壶体20的底部空间内,且进口52位于过滤组件50的底端,出口51位于过滤组件50的顶端,盛液腔体21内的水在驱动单元60的驱动下从过滤组件50的底端进入而从过滤组件50的顶端流出并重新流入到盛液腔体21内,通过将过滤组件50设在手柄40内,可以避免在壶体20内专门设置用于放置过滤组件50的空间,节省了壶体20内的空间,同时,过滤组件50设在手柄40内,这样无需对壶体20或壶盖的结构进行变动,当需要更换过滤组件50时,只需对手柄40进行拆卸和安装,对壶体20和壶盖不需要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更换更加方便。

其中,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与盛液腔体21和过滤组件50之间相连,具体为,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与盛液腔体21的进水口21a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56相连通,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之间通过第二进水管54相连通;过滤组件50的出口51与盛液腔体21的出水口21b之间通过出水管53相连通。

其中,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的两端与对应的开口相连时,具体采用可拆卸方式相连,例如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方式与对应的开口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具体为软管,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出现弯折而导致水流受阻的问题,具体在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内均设有弹性件55,通过设置弹性件55以防止第一进水管56、第二进水管54和出水管53出现弯折现象,其中,弹性件55具体可以为弹簧。

其中,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或出水端上设有单向阀,这样,当驱动单元60停止运行时,通过设置单向阀可以起到防止过滤组件50中的水进行反流,即防止过滤组件50中的水反向(与图3中箭头相反的方向)进入驱动单元60和盛液腔体21内。

其中,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具体为水泵,其中,水泵为现有的设备,本实施例中,水泵的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过滤组件50包括:滤芯组件502、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其中,滤芯上盖501的一端与滤芯组件502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手柄40的上壳体相连;滤芯下盖503的一端与滤芯组件502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手柄40的下壳体相连,且进口52开设在滤芯下盖503上,出口51开设在滤芯上盖501上。

如图3所示,手柄40的上壳体、滤芯上盖501、滤芯组件502、滤芯下盖503和手柄40的下壳体组合在一起构成手柄40,即过滤组件50为手柄40的一部分,这样拆卸和安装时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进口52开设在滤芯下盖503上,出口51开设在滤芯上盖501上时,滤芯组件502的两端开口与进口52和出口51相连通,同时,滤芯组件502具体包括滤芯和滤芯壳体,滤芯位于滤芯壳体内,滤芯壳体两端具有开口,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分别与滤芯壳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滤芯上盖501与手柄40的上壳体可以通过螺钉方式固定连接,滤芯下盖503与手柄40的下壳体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分别与滤芯组件502的两端通过螺纹方式相连,具体的,滤芯组件502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内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其中,本实施例中,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分别与滤芯组件502两端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即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与滤芯壳体的两端密封连接,通过密封件使得滤芯上盖501和滤芯下盖503与滤芯组件502的两端密封连接,防止过滤组件50出现漏水的现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质检测器,具体的,壶体20的壶身上具有手柄40,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通过穿设在手柄40内的水管相连通,且水质检测器位于手柄40内的水管上,即水质检测器具体位于手柄40内,当需要检测水质时,驱动单元60启动运行,将盛液腔体21内的水从进水口21a抽出,从进入水管中,水质检测器对水管内的水进行检测,检测后水从出水口21b进入盛液腔体21内,水质检测器可以将检测的结果显示在壶体上设置的显示装置上,这样用户可以清楚地获得壶体内的水质情况,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电水壶的使用需求。

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水质检测器为现有的设备,其具体的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现有的水质检测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出水口21b之间的管路上同时设有水质检测器和过滤组件50,具体的,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与盛液腔体21的进水口21a通过第一进水管56相连通,驱动单元60的出水端与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通过第二进水管54相连通,过滤组件50的出口51与盛液腔体21的出水口21b通过出水管53相连通,水质监测器具体可以设在出水管53上,或者水质检测器设在出水口21b处,即对过滤组件50过滤后的水进行检测,使用时,驱动单元60启动运行,将盛液腔体21内的水抽出经过滤组件50过滤后重新进入盛液腔体21中,当水质检测器检测到水质参数满足预设的水质参数时,驱动单元60停止运行,即过滤组件50停止过滤。

本实施例中,通过水质检测器和过滤组件不仅实现了过滤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质检测的目的,使得电水壶的功能增多,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壶体20包括壶身和壶盖30,过滤组件50设在壶盖30内,驱动单元60可以位于壶身内,驱动单元60的进水端与盛液腔体21的进水口21a相连通,出水端可以通过水管与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相连通,出水口21b开设在壶盖30的底面上,具体的,水管通过穿过手柄40与壶盖30内的过滤组件50的进口52相连通,过滤组件50的出口51与壶盖30上的出水口21b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过滤组件50设在壶盖30内,这样避免了过滤组件50设在盛液腔体21内而造成盛液腔体21的可用空间减小的问题。

其中,电水壶中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50和/或水质检测器还可以设在壶体20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具体的,壶体20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在外壳内,盛液腔体21位于内胆中,内胆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过滤组件50和/或水质检测器设在该间隙中,同时,驱动单元60设在内胆的外底壁和外壳的内底壁之间的空间中,进水口21a开设在内胆的底端,出水口21b开设在内胆的顶部,过滤时,驱动单元60将内胆中水从进水口21a抽出并输送到过滤组件50中,经过滤后从出水口21b流入内胆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过滤组件50和/或水质检测器设置在壶体20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间隙中,不仅起到过滤作用,同时,避免了过滤组件50和水质检测器对盛液腔体21的空间占用而导致电水壶烧水容量减少的问题。

其中过滤组件50的结构以及电水壶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